1  
抵达美丽袖珍的群岛国家马尔代夫,机场外就是美丽的蓝色海洋。
机场在一座岛,首都马累在另一座岛。我乘坐出租车,不到十分钟就到达了马累市区的一家酒店。
而在以前,人们只能等待渡轮。司机说,在这座桥修好之前,以前都没有想过买车——“就那么点地方,没太大必要。
“现在游客很多,每天跑机场可以拉不少客人。”他说。

(中马友谊大桥 | 图源:人民网
马累被称为全球最迷你的首都,仅1.9平方公里,却住了超过24万人。
中马友谊大桥位于马尔代夫北马累环礁,是马尔代夫首座现代化桥梁,是世界首座在远洋深海无遮掩环境及珊瑚礁地质上建造的跨海大桥
这座由中国人造的桥,工艺难度极高。但非常值得:连接了马尔代夫马累岛、机场岛及胡鲁马累岛,也连接了人们的生活,并带给人们更多的希望。
  2  
八月底,中马友谊大桥迎来了建成五周年纪念日。马尔代夫媒体Edition.mv报道:“它促进了马尔代夫社会的发展”。
马媒写道:“自落成以来,中马友谊大桥不仅连接了马累和胡鲁马累岛,也让梦想照进现实。这一通过共同努力实现的大型项目象征着中马双边关系,并在过去五年中带来了重大经济进步。”
(中国中产阶级流行CityWalk,本地人玩起了中马友谊大桥Bridge Walk | 图源:Youtube
鲁马累岛(Hulhumalé)是一座规划的人工岛和生活区,意为“邻近马累之地”——马累到鲁马累,两地相距仅 10 公里。
过十几年的填海造地,原先的潟湖为一个比首都马累面积更大方。真寺、学校、居民楼、商场和公园,以及洁白细软的沙滩相比喧嚣的马累,这里显得更加静谧宜居。
但有个问题:在大桥修建之前,从马累到生活的胡鲁马累岛,只能乘坐30分钟的渡轮。
(中马友谊大桥:上班族的“地铁”
这段旅程现在已经变成了短短的 10 分钟过桥之旅。
马媒这样评价:“这座桥使交通更顺畅,提高了当地人和游客的可达性。鲁马累已成为千万居民逃离马累拥挤环境的出行目的地。马友谊大桥切实提醒人们:当各国怀着共同的愿景走到一起,就能产生积极的成果。
马友谊大桥已经不仅是一座物理上的桥而已:它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为通勤提供便利,当地企业创造了机遇。”
  3  
马累是“世界上最拥挤的首都”。在土地极度稀缺的群岛国家马尔代夫,房问题最棘手。
对于这座桥,就连印媒《印度教徒-前线报》也把它描述为“社会变革的象征”。
这家媒体写道:“曾经这座桥在国际引发关注,而五年后,事实证明这座桥对对居住超过三分之一人口的马累来说是一个福音。”
一位30岁的公务员在被问及这座桥对她生活的影响时,她直言不讳地表示:“我无法想象没有这座桥该怎么办。”
“马累生活成本高昂,空间也十分拥挤,在马累生活是不可能的。” 许多这座桥的日常通勤者也表示了同样感受。 
(中马友谊大桥 | 图源:新华网
度教徒-前线报》写道:座桥修好之后,多个政府办公室、就连多大使馆(包括美国和澳大利亚使馆)也迁到了胡鲁马累。
印度驻马尔代夫大使馆此前位于距离马累议会百米的地方,现在也搬到了胡鲁马累,并正在人工岛上建造一座专门的印度代表团大楼。
此外,更多的桥梁项目正在酝酿之中,包括印资的马累南部桥梁项目。”
—— 完 ——
斯里兰卡小妞:资深岛民,写兰卡最多的中国人。
驻斯记者,出版7本书,10家网站签约作者。斯里兰卡国营报纸《星期日观察》专栏作者。曾向斯国总统提问、也采访兰卡商业大咖、和艺术家对话。
出版作品包括:指南《中国国家地理.斯里兰卡旅行指南》、旅行笔记《印度,不可思议》, 译作《勇者征途:攀登七大高峰》等。同时也是旅行者和徒步爱好者。足迹慢行4大洲30多国。
 微信 & 微博 & 今日头条 | 斯里兰卡小妞 
 喜欢请将我设为星标,不错过每次推送 
在这里,和更多岛民相遇。
你也许错过了这些精彩推送
↙️点这里,看全部      
点“在看”或“下次一定”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