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图灵新书《数学的雨伞下》
鲁稚的阳台  编辑
数学非常擅长制造两个指南针:一个叫“实用”,一个叫“优雅”。
理解世界,是人类伟大而神奇的能力。我们每个人从小就有这种理解力,五六岁的孩子都能回答出火车和自行车谁跑得更快,长颈鹿和大象谁更高,天上的星星和幼儿园班里的小朋友谁更多,抛上天空的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现实世界很复杂,问题也会变得复杂:天上的星星很多,它们的数量大约在什么数量级上?孩子未必能回答,但他/她可能会瞎猜“几百万”“几亿”……随便什么大数,却不会说“几十”“几百”。
看,其实人人都有理解世界的“数学脑”。
遗憾的是,我们大多数人的“数学脑”可能就停留在这个阶段了。我们不禁要问:牛顿、伽利略、爱因斯坦这些科学家怎么会那么聪明?他们是怎么把“加速度”“引力”这些概念摸清的?他们为什么会发明微积分学这种厉害的东西?他们怎么想到用相对论来描述迷人的时空?
01
数学家怎么解决小问题?
数学家的脑袋和普通人的到底有什么不同呢?《数学的雨伞下》和《万物皆数》的作者米卡埃尔·洛奈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我记得几年前经常合作的一位数学家朋友曾经说过一句话。当时我们俩正要道别,我们决定在两周后的同一天、同一时间再见。在她掏出记事本以便记下见面的日期时,我听到她喃喃低语了一句,多半是说给她自己而不是说给我听的:“今天是4月20号,那么14天之后就是34号,那就是34减30——5月4号。”这个算法让我笑了。
我在回程的地铁上想了很长时间,她发明了一个不存在的日期:4月34号。这种思维方式对于一个受过数学训练的人来说既自然又典型!
当天晚上,我对几个并非数学专业出身的朋友提出了这个问题:“14天后是几号?”我发现他们每一个人推导日期的方式都不一样。有人说,10天之后是4月30号,所以11天之后就是5月1号,那么14天之后就是5月4号。从4月到5月的过渡打破了算术的规则,因为30的后面是1,这一过渡似乎把他们限制在一个数学之外的步骤上去进行月份转换。
由于数字的自然增长被打断了,因此必须着意打断这种思维。而我必须承认,如果有人对我提出这个问题,我很可能也会这样推导日期。相反,我的那位数学家朋友并没有在这些太过实际的障碍上停滞不前。4月的最后一个日期没有对她的加法形成任何妨碍。因为20加14等于34,所以日期就会是4月34号。而4月34号就等于5月4号,仅此而已。她发明了一个不存在的日期,以便让自己的推导直达目标。而这丝毫没有妨碍她得到正确的结果!
现实中的挑战,学习中的问题,有时候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让你不知所措。这时,数学就发挥了重要作用。数学,可以用不存在的东西,让我们去恰当地思考。就如同一把雨伞,能撑开一片虚拟的天地,让我们在大雨中行走。
实际上,思考不存在的东西可以说是数学的特性。不存在的东西就是抽象的东西。现实中的“具体”在数学中变成了一种“想法”,作为一种想象的东西,出现在思维的中间环节里。
数学非常擅长制造两个指南针:一个叫“实用”,一个叫“优雅”。就像上面提到的数学家,她凭空发明了“4月34号”来推导日期,不但简洁方便,而且重要的是,这种方法更符合她自己的思维习惯,能迅速帮她理清情况、解决问题。那么,遇到更宏大、更复杂的问题时,这种方法还奏效吗?一样奏效。
02
牛顿的“雨伞”
一个“简单”的问题:抛上天空的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
有人说,嗯,因为地球在下面啊。开普勒率先猜测,这种吸引力不是只有地球才有,而是物质的一种普遍特性。你当然知道,他猜对了。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问题到这里也许就结束了,但科学性的论断,必须用准确和可以验证的说法把它表达出来——然后,牛顿来了。
牛顿院子里的苹果树,到底有没有长出改变人类科学史的苹果?谁知道呢。17世纪,牛顿在开普勒的猜测基础上提出:宇宙中的任意两个物体,无论它们是什么,身在何处,都会不断地相互吸引。借此,我们可以解释世间万物各种貌似不相干的现象:为什么苹果会掉落在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潮汐现象?天上旋转不停的月球和行星,居然和陆地上其他物体的运动有着一致的原理?
一个原理,解释了世界的运行——这对于17世纪的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对于今天的人来说,每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也会觉得牛顿真的是太“牛”了!
然而,这听起来很美好,事实上其中很多东西是含混不清的。牛顿认识到了这一点,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撑起了数学这把雨伞:牛顿对引力做出了全盘的数学化处理,量化了他所描述的现象,使之能够与现实比照。
1687年,牛顿出版了科学史上的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人们通常称之为《原理》。这本书为科学带来了诸多“转折点”。其中,对具有普遍性的引力的阐述,以及对物理学概念的数学公式化方法,尤其引人瞩目。
在《原理》中,这位科学天才写道:引力取决于两件事——物体的质量和物体间的距离。掌握了这些信息,你就可以通过一个数学方程来计算这个力。同时,方程明显展现了,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间的距离越近,这个力就越强;反之,物体的质量越小,彼此的距离越远,这个力就越弱。
有科学史学家说,牛顿之所以能大咧咧地讥讽“死对头”胡克,能丝毫不怀疑自己的成就高于同时代任何一位对手,就是因为他发明了制造工具的工具——他玩转了数学。几个世纪后,科学界用这位英国科学家的名字命名了“力”的计量单位。
从引力开始,人类一步步走向维度、时空、黑洞……人类中最聪明的那批人开始探索宇宙万物最基本的原理,提出、证明、完善这些伟大的科学概念,他们所做的,大多依从牛顿的老方法:
1. 创造一个数学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把问题模型化;
2. 在数学世界里解决问题;
3. 把结果转回到现实世界中。
数学是美丽的,也是强大的,但不是完美的。牛顿吃过亏,爱因斯坦也吃过亏。高斯早就发现了(至少他自己这么说)新的几何,却什么都不敢做。有时面对现实,数学会显得别别扭扭。但数学作为工具,理解、分析、证明、明确这个物理的、现实的、实在的世界,却从来不会手软。关键就在于,把现实抽象化和模型化,是拨云见日的根本科学方法;把抽象的、模型化的东西带回现实生活,是应用科学的非凡能力。科学家们的方法和能力,也可以是我们的方法,这种能力完全可以,也应该被学习。
这场大雨,我们不再畏缩不前。
本文转自图灵新知,节选自图灵新书《数学的雨伞下》。
▍往期回顾

加入家庭教育交流群
请加微信 biyuntian334455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