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易美教育 Easymay
【写在开头】
最近微信推荐机制调整了,可能有些朋友会收不到我们的推送,大家别忘了给视角学社加上星标,以免错过更多精彩!
预防失联,请关注视角备用号:
正文
许多求职者都追求进入知名的“大厂”,羡慕那些大公司所提供的丰厚福利待遇以及广阔发展空间。
然而,在科技行业中,像是苹果这样的公司无疑是翘楚,但其员工的现实却与外界的想象并不完全一致,幸福感似乎也没有那么高。
最近,简历平台Resume.io发布了一份新的研究报告,将苹果公司评为美国最糟糕的雇主,而亚马逊、Meta和特斯拉等大型科技企业紧随其后。
根据了解,该研究报告对美国前100家公司的LinkedIn数据进行了详尽分析,主要关注这些企业内部员工的流动情况。
研究结果显示,包括苹果、特斯拉在内的知名美国公司,面临着极高的员工流动率,很难留住人才。
亚马逊和Meta并列第二,仅次于苹果,而特斯拉和Netflix紧随其后。
研究报告指出,苹果公司的员工平均每1.7年就会换一份工作,而亚马逊和Meta的员工则平均每1.8年跳槽一次,特斯拉的员工平均则为2年一次。
*图片源自网络
这一研究结果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尽管苹果、亚马逊、Meta和特斯拉等企业在科技领域中名声显赫,但其员工的流动性问题却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挑战。

在去年的情况下,为了避免顶尖人才流失至Meta等竞争对手,苹果采取了罕见的举措,向部分工程师提供了极具诱惑的高额股票奖金,金额从5万美元到18万美元不等。
然而,尽管这些高额奖金的吸引力,实际情况显示并未有效地阻止员工的离职,反而许多员工因为遭受不公平待遇而感到不满。
这个案例也说明了即便在向员工提供丰厚奖励的情况下,企业仍然可能面临员工流失的挑战。高额的股票奖金可能是一种有吸引力的福利,但如果员工在日常工作中感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这些奖金就难以改变他们的离职决定。
*图片源自网络
01
2023年8月3日,苹果发布了其2023财年第三财季的业绩报告,显示其营收达到818亿美元,相较于去年同期下降了1.4%。这已经是苹果连续第三个季度出现下滑。
报告中指出,其中最重要的iPhone销售额下降了2.4%,降至397亿美元,低于分析师的预期。
这个业绩报告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苹果作为全球科技巨头,其业绩变化常常对整个科技行业产生重大影响。
*图片源自网络
02
而Amazon和Meta这两家公司在去年可谓是科技圈的裁员重头戏,它们似乎成了“裁员大户两兄弟”,自去年年底以来,两家公司合计裁员人数已超过2万人。
今年5月,Amazon位于西雅图的总部爆发了一场规模庞大的员工罢工,这是对最近大规模裁员和强制要求员工重返办公室政策的强烈抗议。
随后,在罢工事件发生后不久,该公司的人力资源主管拒绝了逾30,000名员工提出的要求重新考虑员工重返办公室政策的请愿书。
这一系列事件凸显出科技公司在管理员工关系和应对变革时所面临的挑战。裁员对员工和组织都会带来深远的影响,而强制要求员工重返办公室则涉及到员工的工作环境和灵活性等重要问题。
*图片源自网络
近来,Meta也在应对员工对于大规模裁员的不满情绪。在今年3月的一次会议上,有员工匿名提出了一个问题:“在经历了两轮大规模裁员后,我们如何还能继续信任领导层的决策?”
这个匿名提问反映出员工对公司领导层决策的质疑和担忧。大规模裁员不仅会对被裁员工造成影响,还可能在整个组织中引发不安和不满情绪。员工对于公司未来方向和领导层决策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工作动力和归属感。
03
再来看特斯拉的CEO埃隆·马斯克,他更是以难以捉摸的老板形象而闻名。举例来说,他明确告诉员工不再允许远程工作。在去年的一封发给员工的信中,马斯克写道:“对于那些想要远程工作的人,除非你每周至少在办公室工作40小时,否则就准备好离开吧!”
虽然这种态度可能对一些员工来说是一种挑战,但对于公司内部的协调、创新和项目推进来说,面对面的沟通往往能够更快捷和高效。

然而,这种强硬的管理风格也引发了一些争议。一方面,员工可能会因为被限制在办公室内工作而感到不满。另一方面,一些专家认为,在现代职场趋向于更灵活的工作方式下,对员工的强制要求可能会削弱员工的幸福感和工作动力。
*图片源自网络
在收购推特后,马斯克似乎也推动了一种激烈的竞争和高度投入的工作氛围,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称为“内卷模式”。然而,即便是那些不惜加班甚至在办公室过夜的员工,也无法免除被裁员的命运。
*图片源自网络
曾担任推特支付部门负责人的Esther Crawford曾在推特上分享了一张自己睡在地板上的照片,然而尽管如此,后来她还是被裁员了。
在这种喜怒无常、行为不按常规出牌的老板领导下工作,也难怪员工会感到难以继续留在这样的环境中。
04
除了前面提到的几家公司之外,还有其他一些上榜美国最差雇主Top 10的科技公司:
  • 位于旧金山的软件公司 Salesforce,其估值超过2000亿美元;
  • 流媒体巨头 Netflix,估值约1900亿美元;
  • 芯片巨头 NVIDIA,由于人工智能热潮,其估值今年已经突破万亿美元。
这些科技公司的高度集中在榜单中引发了一些疑问,人们开始思考是否他们的报酬还不够高,或者员工对于公司的认同感开始变得模糊。
同时,还有人对最新榜单提出了质疑,主要问题包括数据来源来自LinkedIn,这是否会影响统计的准确性,因为有些人可能不使用LinkedIn或者没有及时更新信息,从而导致一些员工并未纳入统计范围。此外,像苹果和亚马逊这样有庞大零售人员的公司也被纳入统计,所以高离职率也不足为奇。
尽管一些公司存在裁员的情况,但科技公司的薪资和福利通常是相当吸引人的,尤其是在软件工程师、数据分析等领域,这使得人们很难拒绝这些职位。
同时,针对标准普尔500指数中278家公司的数据分析显示,大多数公司的员工薪酬中位数在2022年有所提高,约100家公司的薪酬上涨幅度至少达到了10%。
这一切反映出科技行业的竞争和变化,员工薪酬和福利的提升可能是公司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关键因素之一。
*图片源自网络
在2022年,裁员幅度惊人的Alphabet和Meta仍然是薪酬最高的上市公司之一。
Meta以员工工资中位数接近30万美元的水平位居第二,而Alphabet则以28万美元的中位数排名第三。
不久前,谷歌爆出了一份匿名的薪资表格,引起了众多人的羡慕。其中,一位L7级别的软件工程师的基本薪资高达718,000美元,令人垂涎。
*图片源自网络
无论是苹果、亚马逊、Meta还是特斯拉,这些公司都在数据和金融领域取得了深刻的发展。对于像对金融和数据领域感兴趣的留学生来说,深入了解这些公司背后的数据流和金融策略,无疑会成为一个重要的加分项。

这也可以在求职过程中展现出你们的深度思考和对行业趋势的了解,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机会。
更多精彩:
相关阅读:

来深圳当中学教师后,清北毕业生开始逃离

年轻人,别再一心想着进大厂了

被高薪“惯坏”的年轻人:离开大厂,从降薪开始?


转自:易美教育 Easymay本文版权归属作者/原载媒体。

喜欢本文?欢迎点赞/转发/关注/加入留学家长公益交流社群: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