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朋友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有关「理想的工作」。虽然有人说是「钱多、活少、离家近」,但据我观察:「活少」会导致无聊,而无聊是大部分人避之唯恐不及的。相比于忙碌,无聊是极其难忍的状态,而且大部分人在无聊时也会有强烈的不安全感。假设你和我一样,也在工作中追求价值和意义感,我们可以继续讨论下去。

对我而言,所谓的理想工作必须回答如下三个问题:

  1. 做什么?

  2. 与谁一起做?

  3. 能否发挥自己的优势?

答案也非常明显,理想工作必须具备三个特征:

  1. 做有潜力的事情

  2. 与佩服的人一起做

  3. 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2008年的时候,当时 Motorola 还未陷入困境,但我从当时刚诞生的 iPhone 和 Android 身上看到:「未来已来」。iPhone 仅仅凭借4段电视广告就给我极大的震撼。第一代的 iPhone 从体验上把所有的竞争对手甩在后面,我自己正在做的最新手机与之相比,就像石器时代的产物。而 Android 破天荒的开源又给了很多手机厂商追赶 iPhone 的机会(当时绝大多数手机厂商还未觉察 iPhone 将要掀起滔天波澜。大家多是嘲笑其昂贵的售价以及各种不足 —— 比如无法发送彩信,待机时间短等。)

所以当时我的选择是——要么进入 iPhone 的阵营,要么进入 Android 的阵营,所以后来进入了国内第一家研发 Android 系统的公司。而当时追随的领导也是自己很佩服的,当年在 Motorola 时的老领导。所做的事情呢,正好是自己的特长 —— 做开发者生态。尽管那家公司最后没有取得预期中的成功,我也于两年后离开,但是那次选择给带给我后面一系列机会。对我而言,这是一次成功的选择。

今天和一个朋友聊起,她说自己的择业标准和我很像,即做有未来的事情,跟厉害的人,有足够的个人回报预期。

与这些因素相比,在哪里工作,甚至是不是在北京工作,眼前的收入是多少,都不是我特别关注的事情。因为我知道,当我能抓住「主要矛盾」后,其余的问题都可以逐步解决。如果想的因素过多,限制过多,或者本末倒置,则你也只能拿到短期的结果。

最后简单解释一下我的「理想工作」三特征:

  1. 做有潜力的事情 —— 「势比人大」,在风口出现之初出现在合适的位置很重要。如果你已经毕业10年以上,在比较同学之间的成就大小时应该能深切感受到选择的重要性。那些你原本瞧不上的小公司,可能在过去的几年中已经成为互联网新贵。你的同班同学或者同事,已经在那里成为高管,独挡一面,而你还在辛苦的爬楼梯。小米、滴滴、今日头条、ofo、摩拜单车、学而思等等,都是在过去10年甚至5年期间快速成长起来的超级独角兽公司,大部分估值超过百亿美金,甚至有个别超过500亿美金。

  2. 与佩服的人一起做 —— 查理·芒格有一句名言:「别兜售你自己不会购买的东西。别为你不尊敬和敬佩的人工作。只跟你喜欢的人同事。」同时,他也是这样践行的。他在南加州大学毕业典礼上讲过自己的经历:「在我年轻的时候,我的办法是找出我尊敬的人,然后想办法调到他手下去。」当你非常敬佩一个人的时候,你不仅在与他共事,你可以从他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对年轻人而言,还有什么比学到东西更加重要。钱可以慢慢挣,碰到好老师别错过。

  3. 发挥自己的优势 —— 木桶原理很重要,但木桶原理并非让你一味去补短。它是告诫你:不要让你的短板影响到自己优势的发挥。人贵有自知之明,一定要知道自己的不足,也要非常清楚自己擅长什么。永远不要用自己的短处去和别人的长处相比。想办法找到合适的环境、做合适的事情,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我曾经问过自己,80岁的时候会为什么而后悔?我的答案是:一辈子碌碌无为,为了蝇头小利而放弃发挥自己的天赋(gift)。这种「假想80岁」的方法,来自亚马逊的 CEO 贝索斯(Jeff Bezos)。他在1994年打算创办一家网络书店时,他的老板劝他:「这也许是一个好机会,对于那些没有好工作的人而言。但你有一份好工作」。老板劝他重新想一想。贝索斯用「假想80岁」的办法解决了内心的困惑,坚持创业。因为他知道,Amazon 也许会失败,但他在80岁的时候不会因为 Amazon 失败而后悔,反而会因为没有去做 Amazon 而后悔。

人是短视的,在找工作的时候尤其如此。所以一定要把自己理想的工作要素写下来,最好不要超过3条,按这些原则找工作。

切记克服短期的诱惑或者恐惧,因为你在追求长期的成功。


参考文章:别把收入当身价

前一篇文章:请招90后

365天,每天坚持写作之73/365,爱上你的每一天!

我在「知识星球」(原来的「小密圈」)记录我每日的成长经历与感悟,这里已经汇聚1000多位朋友,请和我们在2018年共同成长:记录、分享、互助和共庆。希望你在这里能具体的学到:如何坚持每日锻炼、如何养成写作的习惯、怎样开始倾吐心声以及逐步开始实践投资。

回复「知识星球」了解如何加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