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单独订阅“科研圈日报”了——请点击上方 #科研圈日报 话题,点击右侧“订阅话题”按钮即可。“科研圈日报”主要关注科研圈与研究者个体、科研圈与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之间的重要互动。点击 这里 可以查看往期内容。
· 公共卫生
澳大利亚女性脑内发现 8 厘米活寄生虫,为全球首例蛇蛔虫感染者
图片来源:Canberra Health
据英国卫报(The Guardian)消息,近日,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出现了全球首例蛇蛔虫感染者。患者因为发烧、健忘等症状就诊后,医生发现该患者大脑核磁共振扫描显示出异常情况,并从其大脑中取出了一条长达 8 厘米且还在蠕动的蛇蛔虫Ophidascaris robertsi这种寄生虫是一种常见于蟒蛇体内的蛔虫,该患者是世界上感染此类寄生虫的首例病例。
该患者是一名 64 岁的女性,居住在新南威尔士州东南部地毯蟒栖息的湖区附近。据悉,她经常从湖周围收集本土植物用于烹饪,可能将草丛中的虫卵带到了餐具或食物上,或是食用了带有虫卵的蔬菜。该患者在经历了三周的腹痛和腹泻,且出现持续干咳、发烧和盗汗后,于 2021 年 1 月下旬首次被送往当地医院。2022 年,她出现了健忘和抑郁等症状,医生将她转移到堪培拉医院。基于她的大脑核磁共振扫描结果,医生对其进行了手术,发现该患者大脑遭受了寄生虫感染。
目前,该患者恢复良好,仍在定期监测中,研究人员正在探索导致她免疫功能低下的既存疾病,是否可能导致蛔虫幼虫感染。相关医护人员表示,地毯蟒这类蟒蛇在世界各地都存在,因此未来几年这样的感染病例也会出现在其他地区。该病例已记录在《新发传染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9 月版上。(The Guardian
· 事件
留美中国博士生枪杀华裔导师,被控一级谋杀
当地时间 8 月 28 日下午,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UCN)发生枪击案,引起广泛关注。34 岁的应用物理科学系博士研究生齐太磊被指控在校园内枪杀了他的学术顾问、UNC 应用物理科学副教授严资杰(音译,Zijie Yan,38 岁)。据 NC Newsline 网站消息,警方于 8 月 29 日表示,齐太磊被指控犯有一级谋杀罪和非法在教育场所持有武器罪。齐太磊目前被拘留在北卡奥兰治县拘留中心,无法保释。逮捕令称,“被告非法、故意、重罪杀害并谋杀了严资杰。”警方表示,枪击案中使用的 9 毫米手枪尚未找到,动机尚不明确。北卡罗来纳大学周二的课程被取消,目前案发地点考迪尔实验大楼已封闭。
齐太磊于 2022 年加入严资杰的课题组,研究方向包括机器学习、光物质相互作用和光谱分析。在过去的一年里,两人在同一个研究小组紧密合作,共同发表了两篇论文,其中一篇上个月刚刚发表。齐太磊在过去的推特帖子中表达了对工作、同事和导师的不满,然而这些帖子常常模糊且隐晦,目前部分已被删除。
当地时间 8 月 30 日,UCN 将在下午 1:02 举行钟声哀悼,纪念严资杰教授的逝世。严资杰来自湖北荆门,曾在华中科技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于伦斯勒理工学院获得材料工程博士学位,并在芝加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他于 2019 年加入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在埃佩克斯镇居住,育有两个孩子。学术界对他的离世表示深切哀悼,称赞他是热情的科学家和友好的合作伙伴。NC Newsline等
· 航天
印度月球车已在月球南极进行首次科学观测,政府计划送宇航员登月
图片来源:Indian Space Research Organization
当地时间 8 月 23 日,印度“月船 3 号”(Chandrayaan3)探测器在月球成功软着陆,使得印度成为继美国、苏联及中国之后第四个实现月球软着陆的国家。8 月 29 日,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ndian Space Research Organization,ISRO)在其官网上宣布,此次着陆任务释放的月球车“智慧号”(Pragyaan)搭载了 α 粒子 X 射线光谱仪(APXS)和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LIBS),已在月球南极表面确认了硫、铝、钙、铁、铬以及钛元素的存在。“智慧号”重约 25 千克,体型大小约等于一只小型德国牧羊犬,它将花 2 周时间在未有机器人或人类涉足的地方进行观测。
8 月 23日 ,印度总理莫迪在“月船3号”成功着陆月球的直播中表示,在此次任务成功的基础上,印度将推出首个载人登月任务。据 INSIDER 消息,ISRO 称印度计划进行 2 次非载人航天任务,分别是加冈扬 1 号和 2 号(Gaganyaan 1,2),对 LVM3 火箭的运载力情况进行测试,随后计划将 3 名宇航员送入近地轨道,进行为期三天的飞行任务。INSIDER
· 天文学
太阳系外缘可能存在一颗未知类地行星
据新华社消息,日本近畿大学与日本国立天文台的研究团队通过计算机模拟运算,成功再现了海王星轨道外侧柯伊伯带天体的多个特征,模拟结果显示太阳系外缘可能存在一颗未知的类地行星
海王星及存在于其轨道外侧的柯伊伯带天体被认为是太阳系外缘形成行星时留下的痕迹,尤其是柯伊伯带天体的轨道形成可能是受行星引力的持续影响,而现有典型的柯伊伯带以及太阳系形成模型难以对柯伊伯带天体的多个特征进行完整解释。本次研究假设柯伊伯带内存在未知行星,再用计算机模拟该行星的影响,以验证这个假设。模拟结果能再现以往标准模型无法解释的柯伊伯带天体特征,并与现在的实际观测结果几乎一致。研究进一步发现,如果距离太阳约 300 亿千米至 750 亿千米的区域内存在一颗质量 1.5 倍至 3 倍于地球、轨道倾角为 30 度的类地行星,则柯伊伯带天体的多个特征就能得到解释。相关论文于 8 月 25 日发表于《天文学杂志》(The Astronomical Journal)。(新华社)

· 医学
拜耳公司针对帕金森病的干细胞疗法,取得初步成功
据美通社(PRNewswire)消息,拜耳公司和其子公司 BlueRock Therapeutics 公布了 bemdaneprocel(BRT-DA01)的 I 期临床试验结果,证实这种疗法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BRT-DA01 是一种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的干细胞衍生疗法。帕金森病最主要的标志是多巴胺能神经元(能产生和释放神经递质多巴胺)丢失。而 BRT-DA01 疗法旨在利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前体细胞——多能干细胞,即人类胚胎干细胞,取代帕金森病患者丢失的多巴胺能神经元。这些前体细胞有可能改造受到帕金森病严重影响的神经网络,帮助患者恢复的运动和非运动功能。
这项初期试验中有低剂量和高剂量两组,共 12 名参与者。5 名参与者和 7 名参与者分别接受了 90 万和 270 万个前体细胞的移植手术(植入到大脑中),以及 1 年的免疫抑制方案。试验进行 1 年后,研究人员对试验的安全性、耐受性以及细胞的生存和活动情况进行了评估。试验结果证实了细胞存活和移植的可行性,且患者在 1  年内并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结果还显示,2 组患者的患者情况都有改善,且接受高剂量细胞移植的参与者表现出更大的改善。目前,II 期临床研究的计划正在进行中,预计将于 2024 年上半年开始招募参与者。PRNewswire
编写:陈卉妮、孙嘉悦、金典、欧阳光、石云雷
编辑:石云雷
▽ 精彩回顾 ▽
点个“在看”,及时获取最新学术资讯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