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辆全身充满着三叉星,到处都在一闪一闪亮晶晶的奔驰新车,各位最近都刷到了吧?
网上有一波人讨论,有人觉得太土了,建议奔驰赶紧换设计师。
还有人说让它神似卡罗拉雷凌。
但也有不少人喜欢,觉得这才是电车该有的设计。
大家说的这车,是奔驰在慕尼黑车展期间发布的纯电 CLA 概念车
这次车展上,不止奔驰在整活儿,还有好多品牌也带来了一波新车。
而且脖子哥发现,国外品牌这回是铁了心要在电动化上进行反击,尤其是德国车企们,都把最新一代电动化平台的产品掏了出来。
首先嘛,咱还得说奔驰,它给的料是最多的。
奔驰这款新车远看姿态挺对味儿,但一细看,真的里里外外全是小 logo 。
这种设计让我想到了 LV,合着奔驰现在觉得豪华就是无处不在的 logo 呗。
不知道大伙儿如何评价,反正我觉得就三叉星的辨识度,没必要这么强调,用多了反而有些密恐。
纯电 CLA 虽然还是概念车的状态,但奔驰说明年就会量产,一些参数上也能做个参考。
具体来看, CLA 将是奔驰 MMA 平台的第一款车型,这个 MMA 平台是奔驰的第二个电动平台。
目前奔驰有一个纯电平台 EVA ,但主要是为大型车设计的,比如 EQE 、 EQS 这些车,个个都 5 米长了。
MMA 就可以覆盖更走量的车型。
而作为更新的平台, MMA 也塞入了一些新技术。
CLA 概念车,搭载了 800V 平台,充电速率达到了 250kW ,还用了自研的电驱单元,官方说能量转化效率能达到 93% ,整车的续航也做到了 750km ( WLTP 工况 ),这个续航肯定是够用了。
当然,抛开电量说续航,都是耍流氓。
奔驰这回还就不说电量。。。
别急,但它说了电耗,只有 12kWh/100km 
什么概念呢?老款特斯拉 Model 3 的电耗是 12.5kWh/100km,已经算同级别产品里比较低的了。
奔驰要是在量产车上真做出 12 的电耗来,那有一说一,这个新平台还是有点东西的。
比较有意思的是, CLA 和保时捷的 Taycan 一样,用了两挡变速箱,在高速的时候可以切到 2 挡。不像咱们走的都是单挡变速箱路线。
这事可能有两个方面考虑。
第一,德国高速有不限速的,大家对速度的要求更高,两挡能提高车辆极速;第二,欧洲电车供应链规模还不够,高转速电机可能量产成本还没降下来,而玩变速箱他们更擅长。
其他的部分,像内饰里一整块的 MBUX 大屏,还有自研的 MB.OS 操作系统,这些就得等明年盘盘实车了。
此外, CLA 头顶上还有个小揪揪,这是一个很小的激光雷达
终于,奔驰也来用激光雷达了。
这回他们也说智驾会有提升,系统可以主动变道、自动泊车啥的。但它没提支不支持 NOA ,看样子这块还没整出来。
哦对了,奔驰还会有一款小 G——g-class,也是在 MMA 平台。
大小么,我猜和吉姆尼差不多,国内这两年方形越野车一个接一个,现在奔驰也下场了。
一般人大 G 是买不起,这回看看小 g 有没有戏。
比起奔驰,宝马的概念车就抽象多了。
他们带来的这个叫做Neue Klasse 的概念车,也就比之前上海车展上那台车身可变色的 Dee ,稍微具象那么一丢丢吧。
首先,外观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宝马经典的设计标志——双肾格栅造型。这回变成了个墨镜,大灯也隐藏到墨镜里面。
你别说,我觉得看起来还不错,至少比越来越大的鼻孔好看。我是希望这个设计能毫无保留地搬到量产车上。
在车内,宝马是相对克制的,就看到一个中控屏。在这个屏霸时代,甚至让人觉得有点小清新。
而没有安排一堆屏幕的原因,是因为宝马在前挡风玻璃下沿布置了一整条 HUD ,用来投射驾驶的相关信息。
我觉得在量产车上很有可能就是这个状态,因为之前在 Dee 概念车上,宝马希望是整个前挡都变成 HUD 大屏幕。炫是炫,但能不能量产实在确实不好说。
从技术上看,显然,现在这种方案更容易落地。
除了这些设计上的心思,宝马还公布了一些参数,比如新车会搭载新一代 eDrive 电驱,充电速度提高 30% ,续航里程提高 30% ,
具体能到什么水平呢?它没说。。可能也是还没确定,因为这一代新车要到 2025 年亮相,然后到 2026 年在中国投产。
还得三年,大伙儿再忍忍等等吧。
不过,宝马在车展还是带来了不那么概念的车,电动 MINI Cooper ,也就是说了很久的和长城合作开发的车型。
电机功率 160kW,WLTP 续航 402km,参数上是比之前好多了。要知道 MINI 在英国卖的油改电车型,续航只有可怜的 200+ 公里。
但买 MINI 的人可能也不是那么关心性能吧,大家还是更在意设计。
这个内饰,我问了公司的 MINI 车主,得到了一致回复:好看。
德系三强的最后一家,大众集团,带着奥迪一起也发了新车。
奥迪的新车 Q6 e-tron ,诞生于和奥迪和保时捷一起搞的 PPE 平台,这个平台肯定比现在大众手里的 MEB 平台强。
不仅能够支持 800V 平台,有 270kW 快充,还用上了 100 度的大电池,整车续航能达到 600+ 公里。
这次慕尼黑车展上,主要公布了内饰,有三块屏幕和一个 88 英寸的 AR-HUD 。
放张图大伙儿瞅瞅,反正我一眼望去,这个副驾屏突出一个出戏,像设计师把内饰做好之后,再往上硬加的。
而且,这块副驾屏真是选装配置。。。
奥迪,你是懂选配的。
另一边,大众品牌把经典的 GTI,正式带入电动化。
前段时间,我就看到大众申请的 GTI 商标里,I 变成了电击的形状。
没想到实车这么快就有消息了,这次是 ID.GTI concept。
说实话,这个格栅封闭的 GTI,比我想象要顺眼很多。
内饰也还不错,作为一台 GTI ,必须要够红。
电动化时代,因为马力变得廉价,这种主打性能的小车是不好做的。所以脖子哥也是很想试试电动 GTI 的感受。
结果,大众说 2027 年才能量产。。。
总体看来,慕尼黑车展上最明显的变化,应该是德国人的心态
过去,他们因为在燃油车上受益众多,所以对着电动化转型远没有国内车企积极。那些油改电车型,参数上完全招架不住,可以说就是在卖个车标。
而现在,BBA 三家都在布局第二代电车,也把三电性能提了上来。
不过对国内车企来说,这也没什么好慌的。
不管是激光雷达还是 800V 平台啥的,人家还在抛概念的时候,咱已经量产并交付了。
而在慕尼黑人家的地盘,还有不少中国车企跑过去要 “ 抢麦 ”,新势力里的阿维塔、零跑在那儿首发了新车,路透社更是直接说是慕尼黑车展成了中国电动车竞赛
脖子哥已经迫不及待想看看,等 BBA 的新电车出来后,和咱的比比,到底谁更强了。
撰文:白日梦   编辑:面线 & 脖子右拧
图片资料来源:
IAA mobility、新出行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