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下午,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与知识产权保护论坛在长沙举行,来自政府部门、企业、高校、专业机构、律师事务所等单位的200余人参会。本次论坛由湖南省法学会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长沙市知识产权局、长沙市工商业联合会联合举办,湖南天地人律师事务所、湘潭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湘江新区(岳麓区)工商业联合会、长沙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共同承办,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
本次论坛上,天地人党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周付生律师代表天地人发布了《湖南省2018年—2022年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大数据分析报告》,这是湖南首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情况分析报告。《报告》梳理了湖南省2018年至2022年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总体数量和趋势,并对涉及著作权、专利、商标、商业秘密等方面的司法案例进行了分析。
*以下为大数据报告全文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打造科技创新高地,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为全面了解湖南省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方面所做的工作,我们根据近五年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的《湖南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及裁判文书网公布的相关判例,对湖南省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情况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建议。
第一部分 湖南省2018—2022年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总体数量和趋势
根据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的2018年至2022年度《湖南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湖南省近五年知识产权民事、刑事案件数据如下:
第二部分 湖南省2018-2022年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分类分析
特别说明:本部分内容是对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商业秘密及其他知识产权案件的民事、刑事司法保护状况的分类分析。本部分数据来源于裁判文书网,因相当一部分案件没有录入裁判文书网,故此部分数据与《湖南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公布的数据存在差异。未经授权,本数据报告不可以转载使用。
01
湖南省2018-2022年著作权司法保护分析
湖南省2018-2022年著作权民事案件分析
根据裁判文书网,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1月1日湖南省涉著作权一审判决数量共3553件。其中,民事案件3527件,刑事案件26件。
1、著作权民事案件总数及趋势
2018-2022年,湖南省涉著作权民事案件数量分别为2018年590件,2019年951件,2020年919件,2021年564件,2022年503件。
2、著作权民事案件地域分布
其中,长沙市著作权民事案件数量最多,为2591件,占全省著作权民事案件总数的73.46%。湘西州著作权民事案件数量最少,仅4件,占全省总数的0.11%。
3、著作权民事案件当事人分布
对湖南省著作权民事案件判决书进行分析,统计出2018-2022年著作权案件当事人共有600人次,其中原告人次数为173,被告人次数为422,第三人人次数为5。对案件数最多的100人(组织)进行进一步分析后,可以发现当事人主要分布于文化传媒业、互联网业及社会组织,具体如下:
4、著作权民事案件案由分布
对湖南省著作权民事案件判决书梳理后,统计的3527件著作权民事案件中,共涉及21个民事案由。具体如下:
2018-2022年的统计数据表明,湖南著作权民事案件频次最高的三个民事案由分别是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1610件,占比45%)、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1466件,占比41%)、侵害作品放映权纠纷(224件,占比6.4%)。
5、著作权民事案件裁判结果
(1)裁判结果
对湖南省2018-2022年著作权民事案件裁判结果进行梳理,统计出全部/部分支持、驳回全部诉讼请求、其他等三种裁判结果的案件数量,具体分布如下:
统计数据表明,在湖南省法院管辖的著作权民事案件中,原告诉讼请求得到支持的比例非常高,法院通常会对原告的经济损失进一步明确并以此确认判赔金额。
(2)标的额分布
对湖南省2018-2022年著作权民事案件标的额进行梳理,发现大部分案件标的额均在50万元以下。具体标的额分布如下:
在2018-2022年五年期间,湖南省著作权民事案件中,标的额在0-10万元的案件数达3181件,占比90.19%;标的额在10-50万元的案件数为314件,占比8.90%;标的额在50万元以上的案件数为32件,占比0.91%。
湖南省2018-2022年著作权刑事案件分析
根据裁判文书网,2018年至2022年湖南省法院公布的侵犯著作权刑事案件共26件。从时间分布看,2018年0件,2019年5件,2020年11件,2021年7件,2022年3件;从地域分布看,岳阳市13件,占比50%,邵阳市6件,占比23.07%,常德市和衡阳市各2件,占比7.69%,长沙、益阳、娄底各1件,其他地州市没有;从罪名分布看,有25件是侵犯著作权罪,1件是销售侵权复制品罪;从裁判结果看,有54名自然人及2个法人单位被判处刑罚,其中单处罚金3人,有期徒刑适用缓刑32人,其他被判处有期徒刑的最高刑期为四年。
02
湖南省2018-2022年商标权司法保护分析
湖南省2018-2022年注册商标数量
1、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数据,截止2022年湖南省商标持有量超过100万
2018-2022年湖南有效注册商标数量如下:
2、各市州注册商标地域分布
湖南省2018—2022年商标权民事案件分析
1、商标权民事案件总量和趋势
根据裁判文书网,2018年至2022年湖南省商标权民事案件数量及趋势如下:
2、商标权民事案件地域分布
根据裁判文书网公开的数据,2018-2022年湖南省高院及各市州法院审理的商标民事案件数量及占比如下:
3、商标权民事案件当事人行业分布
商标案件多数为商标权利人批量维权的案件,行业类型、原告都较为集中。根据裁判文书网最近五年数据统计,湖南省2018—2022年排名前五十名原告起诉的商标民事案件数量为8003件,行业分布如下:
根据上表,从行业类别分析,商标侵权行业均集中在日常消费领域,这是由于知名商标可以在日常消费领域给产品带来溢价以及销量的提升,所以商标侵权行为频发。
4、商标权民事案件标的额和裁判结果
根据裁判文书网最近五年数据统计,商标侵权标的额在10万以下的占86.12%,10-50万的占10.89%,两者合计占97.01%。商标案件标的额多数在50万以下,调解/撤诉、全部/部分支持的总比例很高。
商标案件绝大多数以和解撤诉或调解结案,原告方被驳回起诉或全部诉求的比例不到2%。
2018—2022年湖南省商标侵权刑事案件分析
根据裁判文书网公布数据,湖南省2018年商标侵权刑事案件72件、2019年97件、2020年96件、2021年66件、2022年27件,五年总数为358件。主要涉及罪名三个:假冒注册商标罪130件,占比36.3%;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199件,占比55.6%;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29件,占比8.1%。从地域分布看,排前三名的是衡阳56件,株洲55件,长沙54件;从判决结果看,无罪或免予刑事处罚的8人,宣告缓刑的265人,判处有期徒刑的刑期基本在三年以下。
03
湖南省2018-2022年专利权司法保护分析
2018年至2022年,裁判文书网公开上传的湖南省涉及专利侵权一审案件共计1441件,其中民事1437件,刑事1件,行政3件。
专利权案件总体数量和趋势
裁判文书网中专利案件数量呈现快速下降的趋势,这可能是由于近两年裁判文书网公开发布的案件比例越来越低导致,因此针对上述数据内容不再做进一步分析。
根据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的2018年至2022年度《湖南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专利案件数量,湖南省专利案件数量由2021年的446件快速增长到了2022年的985件,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2021年6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2020年修正)》加强了对专利权人权益的保护,将法定判赔金额由一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调整为三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提高了最低法定判赔额,且针对故意侵犯专利权、情节严重的侵权行为可以适用惩罚性赔偿,通过提高判赔金额这些因素提升了专利权利人的维权积极性;另外,目前专利也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在这种背景下,专利案件数量在2021年-2022年实际呈现的是快速增长趋势。
专利权案件地域分布
2018—2022年,湖南省14个市州公布的专利侵权案件的地域分布如下:
从近五年的专利侵权案件地域分布来看,长沙市案件占比远超湖南省内其他市州,出现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长沙市作为湖南省省会城市拥有较高的工业和技术集聚度,特别是有大量的科创型企业。
专利权案件当事人类型
专利权案件诉请金额
从上表可知,湖南省近五年涉专利侵权案件诉请金额中,五十万元以下占比最多,达到了92.52%。这表明湖南省涉专利侵权案件,当事人诉请金额普遍偏小。
专利权案件案由分布
对湖南省专利侵权案件判决书进行梳理后发现,共涉及9个民事案由及1个刑事罪名。具体民事案由及刑事罪名如下:
2018—2022年的统计数据表明,湖南省专利侵权民事案件频次最高的三个民事案由分别是侵害实用新型专利权纠纷(683件)、侵害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 (590件)、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80件)。
湖南省内假冒专利罪案件仅有一例,即常德市中级人民法院在2020年5月12日作出的案号为(2020)湘07刑再2号的杜某假冒专利罪再审刑事裁定书。
专利侵权民事案件裁判结果
对湖南省2018-2022年专利侵权民事案件裁判结果进行梳理,统计出全部/部分支持、驳回全部诉讼请求、撤诉、其他等四种裁判结果的案件数量,具体的裁判结果分布如下:
根据所列示数据,湖南省最近五年内涉及专利侵权的民事诉讼案件中,当事人主动撤回诉讼的案件数量共计1013件,占比很高,与知识产权案件以和解、调解结案为主的现状吻合。同时,基于部分专利权权属的不稳定性,可能也存在部分因被提起无效而被动撤诉的情况。另外,当事人提起的全部诉讼请求被法院予以驳回的案件为56件,相对其余类型的知识产权案件来说,驳回占比较高。
04
湖南省2018-2022年商业秘密司法保护分析
根据裁判文书网数据,2018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湖南省涉商业秘密案件数量共62件。其中,民事案件56件,刑事案件6件。    
湖南省2018-2022年商业秘密民事案件分析
1、商业秘密民事案件总量和趋势
2018-2022年,湖南省涉商业秘密案件数量分别为2018年9件,2019年14件,2020年22件,2021年8件,2022年3件。
从上表可知,近五年来,湖南省审理的侵犯商业秘密民事纠纷案件总体体量较少,2020年审理的案件最多,但也仅仅只有22件,裁判文书网数据少的主要原因是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属于依申请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且除典型案例外,一般法院较少在裁判文书网公开此类型案件。
2、商业秘密民事案件案件地域分布
2018-2022年,湖南省高院及14个市州公布的商业秘密民事案件地域分布如下:
3、湖南省2018-2022年商业秘密民事案件原、被告当事人分布
从判决认定侵犯商业秘密的6起案件看,原告主要集中在教育、房地产、制造、服务、文化艺术行业,被告主要是公司员工。6起案件中,有5起案件被告是公司内部员工。因此,在企业保护商业秘密的过程中,要尤为注重对企业员工内部的培训、约束以及商业秘密管理体系和制度的建立。
4、湖南省2018-2022年商业秘密民事案件裁判结果
根据裁判文书网,湖南省2018年至2022年五年间,公开上网的判决书共计12份,其他都是没有公开或者是有关程序问题的裁定书。从公开的12份判决书看,判决认定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的有6件,判决认定不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的6件,各占50%。
5、湖南省2018-2022年商业秘密民事案件标的额分布
湖南省2018—2022年商业秘密刑事案件分析
根据裁判文书网,对湖南省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1月1日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进行检索后,发现该罪名的判决书共7份,其中将一审判决和二审判决视为一个案例,共有6个案例,但是最终公开判决书的仅有3份。从年份分布看,2018年3件,2020年3件,其他年份没有;从地域分布看,长沙市1件,衡阳市4件,益阳市1件,其他市州没有;从裁判结果看,公布的案件所有被告人量刑都在有期徒刑两年以下或宣告缓刑。
第三部分:湖南省2018—2022年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存在的不足
01
知识产权保护地方立法有待进一步加强
2022年是湖南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中极具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先后出台了《湖南省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湖南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实施意见》《湖南省人民政府 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建“三高四新”知识产权强省实施方案》《湖南省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办法》等地方性法规、规范性文件。但根据2022年12月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202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评估报告》,湖南省在知识产权法律规章完备度、知识产权战略规划制定两项指标上均低于全国平均值。
02
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合规意识不强
首先是对知识产权保护重要性认识不清,重视不够。知识产权保护不仅能够保障创造者的合法权益,还能够促进创新和发展,助力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但无论是政府有关部门、企业还是广大群众,都存在认识不清,重视不够的问题。
其次是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相当一部分企业和企业家,对什么是知识产权,知识产权包含哪些内容,知识产权的价值,知识产权保护的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的措施,知识产权维权手段等问题一知半解,知之不多。以专利保护为例,根据公开数据,2022年湖南省新增授权专利92916件,其中发明专利20423件,全省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3.16件。对比全国其他知识产权保护前几名的省份,北京市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18.3件,江苏省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50.39件,山东省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18.65件,重庆市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16.14件。湖南省相较于上述几个省市来说存在明显差距。
最后是企业合规意识不强。很多企业虽然重视对自身知识产权的保护,但忽视对他人知识产权的尊重;重知识产权维权,轻知识产权合规,尤其是缺乏知识产权刑事合规意识。实践中,很多中小企业因使用盗版软件、下载网络图片、侵犯商业秘密而遭遇知识产权索赔,有的企业主要负责人甚至被追究刑事责任,导致企业倒闭。
03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区域发展不平衡

经统计裁判文书网公布的案例,2018年至2022年湖南省知识产权民事案例共计20708件,其中,案件数量排前三名的是长沙市9486件占比45.9%,邵阳市1535件占比7.4%,岳阳市1476件占比7.1%;案件数量排后三名的是湘西州52件占比0.3%,张家界市152件占比0.79%,怀化市418件占比2%。
04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案件类别不平衡

根据《湖南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2018年至2022年,湖南省法院审理的知识产权民事案件中,占比最高的是侵犯著作权案件和商标权案件,两项合计占比90%左右。从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布的数据看,2018年至2022年,湖南省各级人民法院审理的侵犯商业秘密及其他知识产权案件数量分别为223件、309件、415件、411件、577件。占比在2%至4%之间。而实际中,高新企业中有价值的信息资产 90% 都是通过商业秘密的方式来管理,因商业秘密泄露而引发的侵权行为远比专利侵权、商标侵权、著作权侵权的可能性大、频次高。但因种种原因,商业秘密的民事保护包括刑事保护力度都远远不够。
05
知识产权民事案件判赔偏低
数据分析表明,2018-2022年间,湖南省大部分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的判赔标的额均在五十万以下,特别是十万元以下标的额的案件最多。究其原因,在于知识产权市场价值评估相当复杂和困难,而我国知识产权市场价值评估机制尚不完善,导致权利人大多主张法定赔偿方式,或者因权利人对知识产权市场价值的举证不足,法院最终适用法定赔偿在法律规定范围内酌定个案判赔数额,赔偿金额背离市场实际价值,判赔数额整体偏低。
06
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力度不够
2018年至2022年,湖南法院审理的刑事案件数量分别是105件、146件、143件、162件、174件,虽逐年递增,但总量偏低。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是立案难。知识产权侵权犯罪涉及行业广、专业性强,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规定不明确、不具体,公安机关担心立案后检察院不捕不诉或法院判决无罪,影响考核成绩,甚至被追究错案责任,所以对知识产权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时,往往以捕诉、审判的标准对待。如对于侵犯商业秘密犯罪案件,除了要基本报案材料外,往往还需要提供非公知性鉴定报告、同一性鉴定报告和损失评估报告,大幅增加了报案单位的时间成本和财务成本。
其次是量刑偏低。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为例,目前全省各地法院在审理侵犯知识产权案件时,对于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普遍存在只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的现象,且在刑罚处罚上主要表现为自由刑偏轻、罚金数额较低、缓刑适用率较高等情况。
再次是两法衔接不畅。主要表现在:一是案件移送数量总体较少。虽然有《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公安机关受理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规定》、湖南高院与省知识产权局联合签署的《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备忘录》等规定,但在实践中仍存在该查未查、该移未移、移送量少的现象。二是移送周期过长,移送后能否立案存在不确定性。三是证据标准不同,证据转化难。
07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专业机构不足,人才缺失

一是除长沙市公安局外,其他地州市公安局均没有组建专门的知识产权犯罪侦查机构。二是除长沙市人民检察院组建了知识产权检察局(部)外,其他各地州市检察院普遍没有组建专门的知识产权检察部门。三是湖南省法院系统虽然建立了省高院、长沙知识产权法庭、13个中级法院和19个基层法院管辖知识产权案件的“1+1+13+19”管辖格局,但绝大部分基层人民法院仍然不能管辖知识产权案件。四是大部分律师事务所缺乏知识产权专业律师和专业部门。
第四部分:湖南省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建议
01
完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立法工作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建议省人大出台《湖南省商业秘密保护条例》,加强对商业秘密的保护。公检法等司法部门也可以结合实际,从举证责任、赔偿标准、维权成本、办案周期等入手,制定符合本省实际、操作性强的解决上述问题的规范性文件,加强对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如法院可以针对举证难的问题,依法适用证据规则,合理分配举证责任,减轻权利人举证负担,引导当事人积极主动、全面诚实提供证据。
02
增强市场主体维权意识,加强合规建设
各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司法机关,应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多措并举,对公司、企业负责人、高管及员工开展知识产权保护知识培训,牢固树立知识产权保护理念,既要加强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提升运用知识产权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也应尊重他人知识产权,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同时,公司、企业要加强知识产权合规建设:一是要建立合规部门,配备专业的知识产权法务人员;二是要定期进行合规体检,及时发现存在的不合规问题;三是要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侵权防范制度;四是要建立知识产权侵权、被侵权纠错、救济制度。
03
平衡地域差异、案件类别差异

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的地域差异,主要是各地经济发展、市场主体维权意识、组织机构建设不平衡等多种原因造成,建议各地司法机关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缩小地域差异。
侵犯商业秘密类案件虽然高发,但较之著作权类、商标类案件,存在隐蔽性强,取证困难,同一性、公知性及损失金额鉴定成本高、周期长等特点,导致发现难、维权难、打击处理难,从而导致审理、打处的数据偏低。各级司法机关应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大对商业秘密的民事、刑事保护力度。
04
提高判赔额,完善惩罚机制

如前所述,我省知识产权民事侵权的判赔金额普遍偏低,达不到震慑效果,为此有必要提高经济赔偿额。同时,对于多次、恶意侵犯知识产权的侵权人除进行经济惩罚外,还可以考虑实行行业禁入、竞业禁止、列入行业黑名单、列入征信等方式进行惩罚。
05
统一办案尺度和证据标准,加大刑事打击力度

一是建议公检法共同制定《湖南省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办案指南》,就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办理中的受立案标准、证据标准、捕诉标准、裁判标准进行规范,统一认识,统一尺度,确保知识产权侵权犯罪行为能得到应有的惩处。
二是建议加大知识产权侵权犯罪的惩处力度,降低轻缓刑适用比例。
三是建议完善两法衔接机制。行政执法机关在知识产权执法过程中发现涉嫌犯罪、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依法及时向公安机关移送。未依法及时移送的,要实行责任倒查。公安机关在侦查知识产权侵权案件中发现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但依法应当追究行政责任的,应当依法及时向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未依法及时移送的,也要实行责任倒查。对行政机关和公安机关难以把握的重大、疑难知识产权案件,可以商请检察机关提前介入会商。最后,检察机关应加强对公安机关的立案监督和行政机关的行政执法监督,确保有案必立,立案必查。
06
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组织建设、人才建设力度

建议除省会长沙外,其他涉知识产权侵权案件较多的地州市公安机关、检察机关,逐步建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犯罪侦查支队、知识产权检察局(部)。建议法院系统进一步增加对知识产权案件有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数量,以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侵权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要加强专业培训,充实专业力量,建立一支数量适度、素质过硬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专业队伍,以适应我省不断发展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需要。
(参与本报告数据收集、撰写的有:周付生 刘擎天 吴沩旻 宋焕然 蔡凡 宋雪 张唯威 尹鼎成 王全云)
(天地人知识产权专业宣传片)
一审 | 吕帅 何超
二审 | 叶强胜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