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监管动态
李云泽会见韩国金融监督院院长李卜铉
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摘要:2023年8月3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云泽会见韩国金融监督院院长李卜铉一行。双方就宏观经济金融形势、中韩银行业保险业合作、金融监管热点及挑战等议题进行了友好交流。
开展税延养老保险试点 与个人养老金衔接工作
来源:金融时报
摘要:为落实个人养老金相关制度要求,有序推进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与个人养老金衔接,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了《关于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与个人养老金衔接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共16条,主要内容包括对税延养老保险试点与个人养老金衔接过程中的工作要求、业务调整、产品管理、保单转移等进行明确,对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统筹做好客户信息确认、加强系统建设、税延养老保险试点保险公司业务操作等提出要求。
税延养老保险试点与个人养老金衔接启动 更好保护投资人利益
来源:金融时报
摘要:9月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与个人养老金衔接有关事项的通知》。对于已进入养老年金领取阶段、超过1.2万元税收优惠限额的投保者,《通知》设立了相应的退保、退费或领取政策,以保护消费者权益。
保险资管行业动态
证监会喊话 监管机构调研 险资大规模入市准备好了吗?
来源:微信公众号-险联社
摘要:8月25日,中国证监会曾召开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和部分大型银行保险机构主要负责人座谈会,希望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近日监管部门又向保险公司下发了《关于开展保险资金长期入市情况调研的通知》,为了解保险资金长期入市情况,组织开展有关调研。在近期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组织召开的“2023年二季度保险资金运用形势分析会”上,部分保险资管公司人士也表示,看好下半年权益资产配置价值,将积极把握相关机会。
保险资产管理业创新型产品运行分析
来源:微信公众号-大资管
摘要:保险资管业创新型产品在历经前两年的高速增长后,2022年增速有所放缓,2023年上半年则呈大幅缩减态势,登记数量和规模均不同幅度下降。考虑到当前固定收益类产品收益率下行明显,多家保险资管机构将加大股权领域的发掘力度,保险资管机构可通过股权计划和基金形式在前期介入或培育,但由于当前中国经济修复缓慢,投资端较为低迷,股权投资市场走势尚不明朗,全年能否扭转下滑态势仍有待观察。
险资等中长期资金入市如何看?
来源:微信公众号-明晰笔谈
摘要:目前保险资金权益投资仍集中于金融板块,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有待进一步提升,需正视保险资金存在的短期负债约束和长期价值投资理念间的冲突,监管部门应加快推进部分中长期资金内部考核机制和会计处理规则的优化,预计未来保险资金通过FOF、指数ETF等工具开展权益投资的规模或持续上升,板块上或逐步向中特估和信创领域倾斜。
险资上半年投资线路图:持股491只,大金融仍是基本盘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摘要:近日,五大上市险企均完成半年报披露。从总投资收益率看,除中国平安外,各公司均出现下滑,而净投资收益率则出现普降。对于投资收益下降的原因,部分险企认为是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表现疲弱,拖累了投资。根据同花顺统计,截至二季度末险资共计现身491只个股半年报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合计持股775.6万股,市值合计1.2万亿元。虽然上半年表现不振,不过近期随着各种利好纷至而来,A股市场有望重拾升势,险资认为目前是布局A股的好时机。
掌管4.6万亿!中国平安邓斌:满意上半年收益,最关注再投资风险!详谈战略定力
来源:澎湃
摘要:截至2023年6月30日,中国平安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规模已逼近4.6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6.5%。中国平安首席投资官邓斌表示,对上半年总体投资收益比较满意,保险公司最大的风险永远是再投资风险,也即久期差。解决久期差最核心的工具就是延展资产久期,让资产的现金流匹配负债的现金流,这是保险公司特别是寿险公司的核心战略。对不动产的配置,我们也会保持战略定力,并从“募投管退”各个投资环节做好风险管理。
投资收益“一升四降” 上市险企看好优质标的
来源:金融时报
摘要:近日,A股市场5家上市险企2023年上半年经营业绩悉数亮相。根据公告,5家上市险企合计实现净利润1341.88亿元,同比增长9.97%;总投资收益合计为2588.74亿元,同比增长5.47%。总投资收益率方面,上半年仅中国平安实现正增长,上升了0.4个百分点至3.4%。谈及下半年资产配置策略,中国人寿副总裁刘晖表示,一是注重固收底仓的稳固夯实。二是注重权益投资的稳中求进。重视中长线布局,持续做好持仓结构的优化调整和机会把握。三是注重另类投资的稳健配置。聚焦优质主体、优势赛道和核心资产,推进产品策略渠道的创新。
五大险企中报业绩增速现分化
来源:经济参考报
摘要:A股五大险企半年报日前已披露完毕。五大险企上半年保费收入增速均在5%以上,但从净利润情况看,险企业绩有所差异,投资收益同样出现一定分化。国泰君安刘欣琦团队认为,大部分上市险企1月至7月业务达成情况较好,银行存款利率下调背景下预计客户的保险储蓄需求持续旺盛,财险龙头险企持续优化承保业务结构,推动承保综合成本率稳定可控且显著优于行业,负债端见底复苏,资产端得益于权益市场回暖预期下的趋势向好。
上市险企观察|财险上半年承保综合成本率抬升 投资端权益资产配置观点积极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摘要:随着各大上市企业半年报陆续发布完毕,各家上市险企财险业务上半年业绩也浮出水面,整体来看,各家险企财险业务上半年保费收入均取得正增长。虽然整体保费规模增长态势良好,但记者梳理发现,各家上市险企财险子公司整体承保综合成本率有所抬升。在车险增速受限的情况下,各家的非车策略也有所分化。对于下半年的股市和投资环境,多家险企表达了积极态度。太保资产总经理余荣权表示,下半年应该是一个投资优质上市公司股票的时机。
保险业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支持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摘要:一直以来,保险作为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在保障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上有着重要作用。在保险的负债端,企财险、工程险、责任险、意外险等传统风险保障产品有利健全企业风险管理,为民营经济发展系上“保险绳”和“安全带”;各类保证金替代累类保险业务则有助中小企业沉淀资金、“松绑”减负。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企财险原保险保费收入553亿元,同比增长6.35%;工程险原保险保费收入145亿元,同比增长0.69%;责任险保费收入1148亿元,同比增长12.77%;农业保险保费收入1219亿元,同比增长24.9%。
持续创新 为寿险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来源:金融时报
摘要:拼经济、保增长是当下的主题。当下的寿险业面临经济、政策、市场三大机遇,医疗、健康、养老等领域新的需求点正逐步显现。如何把握住这些机遇,打造新增长点,需要坚持创新、效率双轮驱动,提高自身的高质量发展能力。从经济增长上看,有机构预计,到2035年,中国经济增速将保持在4%-5.5%之间。从国际经验看,人均GDP在1万-3万美元之间是保险中高增长期。上半年寿险市场的火热,也促使行业更加理性思考战略定力的重要性。
上市寿险公司 规模价值同步增长
来源:金融时报
摘要:上半年,中国人寿保费收入创历史同期新高,达4701.15亿元,同比上升6.9%;平安寿险及健康险3799.18亿元,同比增长15.7%;太保寿险1695.74亿元,同比增长2.5%;新华保险1078.5亿元,同比增长5.1%;人保寿险788.13亿元,同比增长9.4%。在保费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业务价值同步提升。在衡量保险公司价值、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力的关键业务指标——新业务价值上,5家上市寿险公司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多家公司半年报中都提到在产品和服务方面进行了升级,且升级均围绕健康、养老、财富三方面展开。
财险“老三家”上半年 保费同比增长8.4% 非车险业务贡献增量保费
来源:金融时报
摘要:2023年上半年,财险“老三家”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合计实现净利润325.59亿元,同比增长8.63%;原保险保费收入累计实现5587.69亿元,同比增长8.4%。其中,车险保费增速趋同,均超5%;非车险保费增速高于车险,占总保费比例继续提升。业内人士预计,中国式现代化带来巨大发展机遇,服务国家战略相关领域保险需求正持续释放,非车险的保障作用会日益凸显。财险公司应在精准化风险管理方面不断提高能力,为高质量发展积蓄动力。
养老行业动态
继续加大保险产品“适老化”改造
来源:金融时报
摘要:相对于老年市场巨大且迫切的需求,目前保险产品供给仍显不足,保险产品的“适老化”水平仍有待提高。业内人士表示,在产品创新方面,应关注老年人医疗费用支出较高的领域,通过科技赋能、健康管理,减轻这部分支出负担。另外,老年人保险产品的投保流程应更为简单、投保要求应更为清晰、投保渠道应更为丰富,让老年人获取保险保障更加便利。
探索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国解决方案
来源:经济参考报
摘要:9月4日,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2023中国国际康养健康产业发展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中国诚通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中国康养党委书记、董事长朱跃在论坛上介绍,我国健康养老产业目前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约为7%,而欧美等发达国家这一比例普遍超过25%。预计到2050年,我国健康养老产业规模有望达到100万亿元。朱跃建议,社会各界共同深化合作发展健康养老模式。
银行发力非试点地区个人养老金预约开户 花式营销提前锁定客源
来源:金融时报
摘要:近一段时间,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南京银行、民生银行等多家银行纷纷推出个人养老金非试点城市预约开户营销活动。为提升获客效率,银行再次送上开户大礼包,包括抽奖送礼券、立减金、话费券等,并表示将在非试点地区业务开放后为消费者提供开户服务。自去年11月份个人养老金上线以来,“获客”就一直是银行机构布局该业务的关键目标。在业内专家看来,银行发力非试点地区预约开户,对于后续获取增量资金和更多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三人行必有一老” 个人养老金蓄能
来源:北京商报
摘要:9月5日,在2023年服贸会全球养老金融大会上,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董克用在会上表示,我国总人口已经开始减少,而且趋势不可逆转;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在未来30年中加速上升,将达到35%左右,“三人行必有一老人”。与会专家们一致认为,当前个人养老金存在产品供应不均衡、选购渠道不畅、民众参保意愿不强等问题,专家们也建议,要加强养老金和投资市场的配合,丰富产品体系。
银行理财行业动态
银行理财高配现金及银行存款弊大于利
来源:证券日报
摘要:近日,随着银行理财公司2023年上半年理财业务报告陆续出炉。据梳理,大比例增配现金及银行存款是不少银行理财公司上半年资产配置的最大变化,其中,多家公司对这两类资产的配置比例超过30%,某国有大行旗下的理财子公司更是高达38.19%。银行理财“应激性”高配现金及银行存款,虽然有利于防范资产端的流动性风险,降低赎回负反馈效应对银行理财市场的冲击。但从长期来看,高比例配置现金和银行存款弊大于利,并不可取。
规模仅800亿元 八成已“破净” 银行理财权益投资谋破局
来源:上海证券报
摘要:日前公布的银行理财半年报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银行理财投资权益类资产比例仅为3.25%,较2022年末的3.14%略有提升;权益类产品存续规模相对较小,仅为0.08万亿元,在理财产品规模中的占比由此前的0.33%降至0.31%。展望未来,受访业内人士普遍看好银行理财布局权益投资的前景。有业内人士表示,银行理财须以客户追求的绝对收益为目标,持续加强投研能力建设,并在人才队伍打造、投资者教育等方面多作为。
2万亿巨头再次出手!
来源:中国基金报
摘要:据执中ZERONE数据显示,8月31日,兴银理财出资希言投资,成立新基金嘉兴自明榕兴股权投资合伙企业。从持股结构来看,兴银理财出资3500万,成为持股99.72%的大股东。据了解,这已经是兴银理财自成立以来出资成立的第6只基金,此前,合作投资机构有武岳峰科创、西藏禹泽投资管理等。这也是兴银理财自6月以来的第三笔出资,累计出资超过3亿元。
资管行业动态
存量房贷利率能不能降、能降多少?多家银行回应热点问题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摘要:随着日前央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有关事项的通知》,存量首套房贷利率调整如何落地备受关注。对于组合贷款中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工商银行表示,符合条件的可单独调整利率水平。对于住房公积金贷款、组合贷款中的住房公积金贷款、商业用房贷款,建设银行强调,此类不在本次调整范围内。建设银行表示,符合调整范围但有拖欠的贷款,原则上还清拖欠前暂不调整,还清拖欠(本息)后可以调整。
存款再降息,银行股估值获强支撑
来源:证券日报
摘要:8月31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通知,就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有关事项做出安排;9月1日,各家商业银行宣布存款利率下调。从时间节点来看,这两个信息的先后发布耐人寻味,靶向之一应该是稳定商业银行净息差。本轮存款利率调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冲存量房贷降息,在稳定商业银行净息差的同时,也将对银行股估值修复起到支撑作用。
8月集合信托发行数量规模“双升”
来源:经济参考报
摘要:随着信托业务新分类改革的施行,8月集合信托发行市场稳步回升,发行数量规模“双增”。最新数据显示,8月共有54家信托公司发行1944款集合信托产品,发行数量环比增加204款,增幅为11.72%;发行规模920.75亿元,环比增加97.84亿元,增幅为11.89%。业内专家表示,受信托业转型影响,信托公司标品投资、服务信托等转型业务规模将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积极探索多元化创收模式 券商上半年分仓佣金收入近百亿元
来源:上海证券报
摘要:随着公募基金2023年半年报披露收官,备受业内关注的券商分仓佣金收入情况浮出水面。据天相投顾数据统计,2023年上半年券商分仓佣金收入为95.25亿元,同比增长约5亿元。在佣金席位占比方面,头部券商依然占据较大份额,前十名券商席位占比共计42.3%,占近五成市场份额,但相较2022年同期下降2.02个百分点。
20.8万亿!私募股权基金助阵实体经济
来源:北京商报
摘要: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7月末,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21996家,管理基金数量15.29万只,管理基金规模20.82万亿元。其中,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13135家,存续私募股权投资基金31393只,存续规模11.22万亿元。此外,北京地区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与管理基金规模均居全国前列,股权投资案例数和投资额也均居全国前列。
八月私募新备案产品数量回暖
来源:经济参考报
摘要: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当月共有627家私募管理人备案了私募证券产品,合计备案产品总量为1088只,较7月份的795只相比,环比大幅增长36.86%。其中,百亿私募备案产品积极性最高,管理规模在100亿元以上的47家私募管理人合计备案了231只私募证券产品,占备案产品总量的21.23%。具体来看,8月备案数量排名前25名的私募管理人,当月备案产品数量均超过5只。这25家私募管理人中,百亿私募数量多达12家,占据了前六席,规模介于50亿元-100亿元的私募有7家。
资管科技动态
“硬科技”为银行服务创造无限可能
来源:金融时报
摘要:9月4日清早,记者来到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首钢园区分会场,场外的数字人民币大道热闹非凡,场内的金融服务专题展区精彩纷呈,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体验。作为本次服贸会九大专题展之一,金融服务专题展以“服务实体守初心,创新变革向未来”为主题,在北京首钢园区拉开帷幕。在今年的服贸会中,多家金融机构携手炫酷的“黑科技”亮相金融服务专题展,以充满科技含量的沉浸式金融体验,为参展者展现了金融赋能实体发展的生动实践以及“未来银行”的无限可能。
其他
全面推进支付行业规范运行和高质量发展
来源:金融时报
摘要: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工作会。会议要求,各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监管要求,全面推进支付行业规范运行和高质量发展。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深刻理解规范收单业务是市场各方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是行业主体必须坚守的底线。要坚持问题导向,从落实监管要求和防范风险的角度出发,推动收单业务归本位、清风险、稳发展。
减负增效促发展 积极财政政策加快落地
来源:上海证券报
摘要:近期,一系列财税支持政策加速落地,精准直达实体,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8月以来,一揽子延续、优化、完善的税费优惠政策陆续出台。这些政策不但发布频率高,而且涉及范围广,释放出大力稳经济、强信心的明确信号。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一些政策在此前政策基础上进行优化完善,部分政策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有利于稳定企业预期、增强市场信心。
一财首席调研:政策密集落地,9月信心指数升至50.69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摘要:9月,第一财经研究院发布的“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为50.69,连续两个月回升,持续高于50荣枯线。近期各项支持政策密集落地,经济学家认为我国经济将继续复苏。毕马威康勇认为,7月政治局会议后,政府迅速推出一系列经济支持政策,这些政策密集出台体现了政府对稳增长的决心和信心,将帮助中国经济筑底企稳,四季度经济有望加速复苏。
亚太农协举办地区政策论坛 推动绿色和气候金融赋能农业发展
来源:金融时报
摘要:9月5日,由亚太农村及农业信贷协会主办、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承办的亚太农协“绿色和气候金融赋能农业:可持续粮食体系关键驱动力”地区政策论坛在广西南宁举办,来自近20个国家及国际机构的约180位国内国际代表参加会议。与会代表认为,当前亚太经济处于恢复的关键阶段,农业农村发展需要更加有利的金融支持,中国在绿色发展和气候金融、支持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顶层设计以及金融机构相关领域的良好实践为亚太地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重要借鉴。
欧洲央行9月例会悬念多 “按兵不动”概率大
来源:金融时报
摘要:欧洲央行将在9月14日公布9月议息会议结果。相较于以往,这次例会显然悬念更多。9月4日,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在最新讲话中,仍旧对9月议息例会结果持语焉不详的“话术”。与拉加德在9月会否继续加息问题上的语焉不详相一致的是,欧洲央行内部对于是否继续加息的分歧也在加大。
冲击100美元?原油有望开启新一轮涨势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摘要:国际油价从6月开始的反弹步伐并未停止,在上周创下年内新高后本周再接再厉,美联储货币政策企稳,欧佩克减产等因素让供需关系趋紧的预期更加强烈,多头继续占据优势,市场出现了100美元/桶油价的呼声。原油经纪商PVM Oil Associates高级市场分析师瓦尔加表示,OPEC+限产稳市场决心很大,同时美国经济数据降温使美联储进一步加息的担忧减弱,加上全球库存回落和中国需求复苏的预期正在升温。他预计,未来几个月原油供需将持续收紧,任何回调都将是短暂的。
美国2023财年联邦赤字或翻番
来源:经济参考报
摘要:据美国《华盛顿邮报》近日报道,美国独立研究机构联邦预算问责委员会预计,将于9月底结束的2023财年的赤字或达到约2万亿美元,较2022财年翻番。报道称,2020财年和2021财年美国联邦财政支出因应对新冠疫情创下纪录,2022财年联邦财政赤字大幅下降,从近3万亿美元降至约1万亿美元。不过,2023财年的赤字再度大幅攀升。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
  官方微信公众号(IAMACfrom2014)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以下称“协会”)成立于2014年9月,是经国务院同意,民政部批准,中国银保监会直接领导,保险资产管理行业自愿结成,专门履行保险资产管理自律职能的全国性金融自律组织。目前,协会会员涵盖中国金融市场所有细分领域。
协会秉承“竭诚服务监管、贴身服务会员”宗旨,发挥市场主体和监管部门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面向参与保险资产管理业务的各类机构,实施行业自律,促进合规经营,规范市场秩序;提供行业服务,研究行业问题,深化交流合作;制定行业标准,健全行业规范,提升行业服务水平;推动业务创新,加强教育培训,提升行业竞争力;强化沟通协调,营造良好环境,维护行业合法权益,推动保险资产管理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协会立足于市场需要和行业发展,履行自律、服务、创新、维权四大职能,依托市场平台、凝聚行业力量、整合行业资源、形成行业合力,以建设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和科技化的金融自律组织为目标,致力于成为提升行业能力、引导行业创新、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