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8点半
与你分享优质生活方式
一起过得更好

hihi 大家早呀,我是PM~
新年写的第一篇推送,打算来掏一个久违的心窝——35岁的一些感悟
是的,说时迟那时快,承蒙各方厚爱,我35岁啦!(准确来说,应该是34岁,因为我是每年最后一天生日的,然而过了那天第二天就是新年了,莫名又长大了一岁><)
其实很久都没有认真记住自己年龄的数字了,一直都嚷嚷着19岁的我,之所以能迅速说出35这个数,是因为去年刚上小学的man man学会了两位数的加减,他掐指一算,大义灭亲地说:妈咪,你今年肯定不是19岁。
好的好的,七岁的小孩是不是也可以开始自力更生了!

来给各位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们拜个晚年~
我是一个仪式感很强的人,每年必须隆重伺候的几个大节日,生日算一个。这次因为疫情关系,没有呼朋唤友大搞一番,反而过得简简单单——跟男票两个人跑去游乐场坐过山车,去水族馆看企鹅北极熊。
因为临近新年,还顺便看了跨年烟火。

往年都是在家里跟daddy妈咪一起看跨年晚会,这几年man man也加入了倒数军团。这是我这么大个人第一次在外面跨年,第一次在乐园跟那么多陌生人挤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但当绚丽的烟火在黑暗夜空中腾空而起竞相绽放那一刻,真的有被震撼到,太美太浪漫了!
那流光溢彩四处散开的点点金光,每一束焰火都带来巨大的欢声响应,站在我身后的一位中年男人一直在嘟囔:没白等,没白等。

是呀,在璀璨的光影和轰鸣的声音中,仿佛过去这一年的所有艰难和不安,都被抚平了一些。
坦白说,不知道为啥,这个生日我过得尤其感恩。虽然没有很隆重,蛋糕也是临时在乐园的便利店买的,连蜡烛都没有,拍照还顶着大素颜。
用美图秀秀给自己p了个口红哈哈~
烟火结束后,回程的路上大塞车,我看着高架桥外远处的点点星光,掏出手机来记录下了这篇推送——35岁,我学会了这7件事
是的,终于回到正题了。我几乎从来不做总结,也很少做新年规划,以往的人生里,似乎都是随性而行,走到哪就算哪。今年突然心血来潮想要做回顾,或许是过去这三年,实在是经历了不少起起伏伏伏伏伏伏伏伏。
很多人都说,35岁是一个分水岭,在这之后你的人生或许会有转变。那么,站在35岁的序幕里,我有些小感悟想要分享给你,谈不上是什么人生建议,有些我也正在修炼,希望一起共勉~
✦  +
+
1、不要找平替
纵横包场十多年,我得出一个重要结论:
不要贪便宜去买那些没那么喜欢的包。
因为它们最终会躺在柜子里落灰。

Chanel CF黑金牛一度是我的Dream Bag。眼看它3w+涨到6w+,硬是舍不得入手。那天整理包柜,才发现我不知不觉竟然有4个菱格纹方形链条包。重点是,我几乎都没背过!算了一下,这几个包加起来的钱足够买CF黑金牛了!
我努力回忆了一下买这些包的心情:有CF的影子,而且便宜。
不背的原因:因为它不是CF
看过《老友记》的都懂!
人生如包场,无论是生活还是感情,不要找平替,尤其是重要的事情上,否则结果无非是两种:

1、后悔。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一直心心念念,不仅花了没必要的钱/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得到的也不是百分百的开心;如果兜兜转转还是找回心头的白月光,最终更是花了两次钱/时间、精力;
2、接受了平替,放弃追求更好的动力。
后者其实想想更可怕。卡卡之前在TED演讲的一段话我一直印象深刻——

“你们可能会说,偶尔凑合一下没有关系。
最关键的是,当我们习惯了凑合着穿一件衣服,凑合着背一个包,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会坦然接受一份凑合着做的工作,接受一段凑合着的感情、反正就凑合着过的生活。”
✦  +
+
2、工作是最大的慈善
我一直觉得,工作是最大的慈善。它使你变聪明,还给你发钱。
很长一段时间不工作的话,不仅会觉得空虚懒散,还会变笨。生man man那会两年没工作,坐到了电脑前,看到Windows界面那一刻,才听到自己脑子的开机声。
当然,前提是你找到一份适合的工作,何为合适——
首先得热爱,这样才能长久地干。
还得让你思考,不要被“格式化”。刷到一条热门微博,还蛮有道理的。

最后是要开心。工作时长占生活那么大的比例,只有工作开心了,人生才会开心。不要忽略的是,比起工作内容,工作环境也很重要。人在正向的环境里往往能发挥出更好的潜力。

算起来,16年进来异想工作室,今年也是第七个年头了,像我这种爱折腾的人7年不换工作,换作以前我肯定无法想象除了喜欢在做的事情,工作室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也是我“打好呢份工的很大一个原因。
《我的解放日志》里女主美贞从处处受到上司打压同事排挤的设计大公司,跳槽到工作内容比较机械乏闷但同事友好的信用卡中心,反而更开心了。
✦  +
+
3、学会不要脸
不要脸的三个具体指标:计较,拒绝,要求
作为一个表里社牛内里社恐份子,这一条我至今仍未修炼完成,难,但要坚持。

道理很简单:你不需要对其他成年人的情绪负责,那是他们自己需要做的功课。
学会计较自己的得失。借出去的钱要按时按息拿回来;没义务无报酬帮同事做PPT;车司机故意兜远路一定要在软件上申诉费用。
学会拒绝不合理的要求。拒绝老板不接地气异想天开的KPI制定;拒绝许久未联络的老同学的周转困难求助;拒绝男朋友“苦苦哀求”的无安全措施性行为;拒绝发型师的“染个发电一下做个护理开个卡”,清楚表示自己只需要剪就好。

学会提正当的要求。剪头发前跟发型师充分沟通,务必让TA了解并执行自己的想法,一厘米刘海就是一厘米;让出租车司机开慢点/蹦迪音乐关掉/开车时不要发微信;请电梯里吸烟的人出去/把烟灭掉。
重点是,提合理要求/拒绝别人时语气要坚决,不要心虚,你没有做错什么。
这套法则对陌生人和身边人同样适用。
不要怕起冲突,自己舒服了,这个世界才舒服。
✦  +
+
4、与其贪恋多巴胺,不如追求内啡肽
这一点感悟源于恋爱体验。以往追求“心动瞬间”,现在反而觉得“温馨时刻”更为动人。
换句话来说,就是年少只知多巴胺,中年才懂内啡肽。
多巴胺和内啡肽都是大脑分泌的让我们产生愉悦的物质。不同在于,前者更多是即兴的愉悦,是一种奖励机制,得到了想要的东西,比如吃到了好吃的,收到礼物,满意的sex,大脑就会分泌多巴胺,让你觉得很爽。
后者是经历过痛苦后享受到的成功感,是一种补偿机制,坚持做一件事情,比如阅读,长跑,过程会很痛苦,垂体便分泌内啡肽给你镇痛,对你进行补偿,也会得到爽感。
或许可以这样理解,多巴胺带来的是快感,而内啡肽带来的是幸福感
单纯贪恋多巴胺,容易成瘾,比如刷手机停不下来,副作用是耐受性阈值的提高,以前刷半小时手机得到的满足,现在得刷三小时才能达到。
而内啡肽产生的快乐更多是在放松的状态下获得的,也会持续更久,但内啡肽的产生是很吝啬的,需要付出心血和汗水。
昨天发的新年目标里,好多同学都立了多读书读运动的flag。的确,身体和脑子一样,都得多用,坚持锻炼,坚持阅读,获得更多的内啡肽后,再获得世界。
感受一下我姑妈的精彩发言
✦  +
+
5、不要每件事情都追求意义
向来是个“意义”达人,每个事件都得寻找意义。
如果没有所谓的意义,好像我们做一件事情,就是白做,浪费了人生。
读书的时候我特别喜欢做阅读理解,也很擅长找出作者的中心思想和行文背后的价值。

长大看剧看电影后特爱翻影评,试图参透画面背后的深处含义。

发生转变是因为一部舞剧——《最后一支舞》。

这部剧是去年在乌镇戏剧节看的,全程60分钟,7位素人在小小的秀水廊剧院里,笨拙地起舞。

本来看之前期待很高的,没想到从开场音乐响起到演员谢幕,我全程都在努力试图搞明白,到底想讲什么故事,表达什么,传递的意义是啥?
然而散场后男票说,这是这几天看剧来,最棒的一部剧,很震撼。

我满脸问号,他反问我:一定要每部剧都有意义有情节吗,你就是太追求这个了,根本没办法静下心来享受这支舞。不要去深究懂不懂,尽管感受就好。

豆瓣短评
是啊,为什么每件事情都非得有意义呢?

不要目的性太强,放松一点,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意义。
✦  +
+
6、快乐和成功并不冲突
呜呜,这点把我写哭了。
一直以来,我都很想摆脱“东亚”文化这种“吃得苦中苦方为人生人”的规训。好像不经历过痛苦就不配拥有成功一样。凡事都要把自己搞得很累,如果不累就是没有尽力,只有精疲力尽才觉得自己做够了,不应该被指责
之前跟sumsum探讨过这个问题,有机会让她来专门分享一篇
我很喜欢的一位博主小雨(很年轻却很有大智慧的一个女孩子,看《奇葩说》认识她的)发过一条微博,说喜欢的事情给自己带来的痛苦反而是最深的,我印象非常深刻。
其实,不妨试着跟喜欢的事情也建立健康的关系

评论里这条把我看哭了。说的就是我。

记得有一次写稿,写了很久都没有什么状态,于是出客厅吃饭,顺手点开了《喜剧大赛》,越看越焦虑。

我最喜欢的电影《美食、祈祷、恋爱》里,女主Liz说自己很内疚,来罗马度假三周了,什么都没做。旁边的意大利人说,那是因为你不懂得快乐,你们美国人的快乐需要有人提醒。
而真正的快乐应该是“无所事事的快乐。”,不需要被提醒,也不是一种犒劳。
放松一点,你我都值得拥有快乐的成功。
✦  +
+
7、每个人都是有小肚子的
最后这点很重要哈哈。有一个8块腹肌的男票好处多多,但坏处也很明显:他会制造身材焦虑!
其实,女性小腹基本都会有正常的隆起,器官需要脂肪来保护,大美女也有所谓的“小肚子”,丝毫不影响美丽,反而更添风韵。
活色生香的梦露


风情万种的舒淇

气质超群的超模Daria Werbowy
所以,不要焦虑,也不必吸气,捏捏小肚子,笑一个吧!
这篇推送其实从年前就开始准备了,拖到生日都过去一个月了,才写完,掏心窝真的太难了><
你们记得要多多点赞点在看啊喂!
最后分享一个小彩蛋,看跨年烟花时,主持人在倒数前说,新的一年到了,零点钟声敲响时,记得拥抱身边的人,说声谢谢。我转头看了一眼身旁的男票,正准备煽情的时候,他突然抽出抱着我的手,开始对着烟花拍起视频来......
挺好的哈哈哈哈哈,这可比拥抱要记忆深刻多了。
最后的最后,新的一年,来碰个杯吧!
举杯时敬些什么好呢?敬平凡。

Cheers!
新的一年你有什么小感悟呀?
来评论区分享给我呀~
编辑:PM
统筹:PM
本文文字原创,部分图片源自网络,转载请联系后台。
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
[email protected]
我们将及时处理。
  • 异想生活笔记(公众号ID:life_and_style)
    每天早上8:30 和我们一起自我增值
    添加私人微信:missfantasy007,了解更多优质生活资讯,及异想工作室有趣的日常互动,不定期还有好玩的活动,可以一起参与领福利哦。
  • 微博:异想生活笔记。
  • 转载请联系微信:yixiangshijie01
这是我们一起启程的第1881站,一起成长一起进步!
点赞点在看
35岁,精彩才刚开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