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大宝终于横叉竖叉。
对其他孩子来说,这可能不算啥。但对于我家大宝来说,真的很不容易。
老母亲和教练,都忍不住在朋友圈“炫耀”。

别看大宝个头大(一直是班里最高的),他的身体素质其实跟我是一样的差强人意。小时候经常生病,幼儿园最多上了一半的时间。
正因为这样,在他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带他运动(当然主要是川爸
)。他还学过
滑冰、网球等等,所有教练都反映,他身体太硬、力量不足,平衡感不好。
学了一段时间后,他慢慢失去兴趣、再看不到进步,慢慢就放弃了。
一年多前,他开始学习跆拳道。本来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没想到坚持了下来。虽然和其他孩子相比,速度很慢,但日积月累,我们看到了他巨大变化和进步。
刚上学的时候,经常生病请假,这一年,几乎没有过;身姿挺拔了不少,好多朋友都说看着比以前精神;二年级的体测成绩是合格,三年级上好几项都是优秀。
回望带大宝运动这9年,以为过程曲折,所以感受和感想很多。想着可能很多孩子和他一样,先天条件普遍,我们的经验和教训应该用得上。
今天特意写一篇,来聊聊0-12岁孩子的运动规划。
普娃的体育兴趣班,我们这样规划
先说,我的心得。
①目标合理,“动”是关键
没想过特长加分,但在大宝小的时候,确实想过他能练出“一技之长”。后来,越来越认清他的身体条件后,慢慢修正了对他的期待,调整了运动目标。
不再执着于某个运动项目,无论形式,“动”起来才是根本
当我这样转变思路,就不再觉得之前学过的滑冰、网球,是走了弯路、浪费了时间。确实只学了些皮毛,但皮毛也是毛啊,初步掌握了一项运动,并以丰富多彩地形式达到了运动的目标。
②无论练啥,都要有“量”
之前分享大宝学习跆拳道的经历(娃学了1年跆拳道才知道,里面的门道太多了!),提到他的身体素质和体态有了进步,不少同学也想孩子练起来。
虽然我觉得大宝练跆拳道挺好,但真的没有推荐很多孩子都来学的意思。带大宝报了一些体育兴趣班之后,我越来越觉得,对于我们这样没有很好运动天赋的孩子,学啥项目主要看孩子的兴趣就好。换句话说,他们学啥,从功能上看,其实差别没那么大
但无论学啥,要想看到改变和进步,都得有一定的“量”。一个是单次运动的程度,孩子一点不累,说明运动量不够;一个是练习的持续,运动的复利效应非常明显。
坚持真的很关键。

③多多尝试,坚持一个
肯定有童靴反驳,我的说法前后矛盾了啊,之前说无论形式,现在又说要坚持。
看上去确实有些矛盾,但如果放在时间轴上来看就不矛盾了。它说的其实是我们动态选择的过程。
刚开始不知道孩子喜欢啥,那就普遍撒网、多多尝试。不要过于计较结果,有运动就好。慢慢地,孩子总会找到他更(相对)喜欢的个两个,这时抓住时机稳定且坚持下来。
当然,如果孩子愿意,一个为中心、其他为辅的布局会更好,既让孩子达到锻炼的效果,又享受运动的丰富有趣。
说到底,我觉得,对于普娃来说,爱上运动、强身健体,这两个目能达成就够够的了。
不过,真正为他们挑选运动项目时,也不是那么随便的。
天津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教授李庆雯说的很对:
“儿童的身体解剖结构和发育特征与成年人不同,因此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家长要从儿童的身体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儿童的体育锻炼项目不应过早成人化,儿童有其生长发育的规律……。”
给孩子选择运动项目、报体育课外班,兴趣很重要,符合他的年龄和成长规律也很重要。
所以,文章的后半部分,想和大家聊聊0-12岁孩子的运动重点和原则。
0-2岁:以自主运动为主
这个阶段的宝宝,神经系统还在发育中,基本运动机能正在形成。所以,运动应当以孩子自己游戏为主,不必强求。
不过,NHS(英国国民医疗服务体系)给出了一些运动建议,可以供我们参考:
①1岁以下
鼓励婴儿每天以多种方式活动,特别是爬行。如果还没学会爬,可以让孩子趴着,练习抬头、抓取等。
家长也可以在婴儿表现出有翻身、爬行欲望的时候,通过拉、推等方式,教他们移动身体和四肢。
要注意的是,动作一定要轻柔;孩子趴着或走动时,一定要有大人在旁看护。


②1-2岁
每天的运动时间应当≥3小时,特别是在户外玩耍的时间,要多一些。
可以进行轻微的活动,如站立、走动、推车行走等,也可以玩一些简单的抛球捡球游戏、追逐游戏等。
3-6岁:以幼儿游戏为主
针对3~6岁孩子如何运动,由首都儿科研究所、北京体育大学、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等多家单位学者共同研制的《学龄前儿童(3~6岁)运动指南》,给出了这样的建议:
这个阶段的孩子,处在基本动作技能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尽可能丰富多样的运动体验,来全面发展其基本动作技能。
这些基本动作技能包括行走、跑步、跳跃、投掷、踢等,看似简单,却是孩子今后运动能力和智力是否能够进一步正常发展的重要基础。
①以游戏为主,鼓励孩子全天处于活跃状态

这个时期孩子的运动类型,主要包括日常活动玩耍游戏体育运动,我们要鼓励孩子积极玩游戏,全天处于活跃状态,从而促进其生长发育。
在每天的运动类型中,不仅要有低强度的,更要保证中等强度和高强度的(虽然各类运动都能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但只有达到一定强度,才能带来更多的健康收益)。
在日常活动中,只要对孩子的运动状况稍作观察,就能对运动强度做出基本判断了。
如,从孩子的呼吸和语速变化上看,如果呼吸比较急促,只能说短句子,不能完整表述长句,是中等强度;而呼吸急促、费力,说不出话,就是高强度运动。
下面这张图片,更直观地反映了儿童在不同强度运动下的表现。


当然,运动需要循序渐进,不能一上来就追求中高强度。否则,孩子受挫后,对体育运动产生厌烦情绪,就与咱们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②每天累计运动时间应不少于3个小时
研究发现,学龄前儿童每天进行一定时间的中等强度身体活动,对其运动能力及骨骼发育都有积极影响。
我国学者在参考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儿童活动指南,以及我国部分地区学龄前儿童平均每天的活动时长(167.60min)后,认为:
学龄前儿童每天累计运动时间应≥180min,其中,户外活动时间≥120min。
如果遇到雾霾、高温、高寒等天气,可以减少户外活动时间。不过,总的运动量不必减少。
需要注意的是,“180min”“120min”都是全天累计时间,不要求一次性完成。
③避免进行专项训练

这个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孩子的基本动作技能。所以,不必强调单一运动特长的培养,即便是对孩子进行个性化引导,也只是为了增强他们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信心。
而且,过早追求专项训练,还可能导致孩子肢体不协调,整体运动功能受限,对今后参与体育运动反而有害。
6-12岁:开始系统化训练
6-12岁儿童的身体发育更加成熟,专注力、学习力更好,各种儿童体育运动都可以参与。
总的运动原则是:在强化基础运动技能的同时,可以进行系统化的专项学习和训练了。
加拿大体育中心发布的《儿童体育素养发展家长指南》指出,开始系统学习和练习各项运动技能的最佳年龄,普遍从6岁开始,多在6-8岁之间。


《0-12岁儿童体育素养发展家长指南》
横坐标表示孩子的年龄,纵坐标表示运动技能,中间的色条表示年龄和基本运动技能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绿色表示可以开始这项技能,黄色表示进入最佳的训练时机,红色表示,如果尚未掌握这项技能,就需要关注甚至介入了。
家长也可以对照这个时间表,来判断孩子开始学习某项运动技能的时间。
以游泳为例,孩子开始游泳的时机大概在5.5~6.5岁之间,建议7岁之前开始。

如果不强调专项运动,美国儿科学会(AAP)的建议,可以帮咱们完善这个阶段孩子的运动规划:
  • 5-10岁,每天体育锻炼的时间至少60分钟,有氧运动需一周至少3天,促进肌肉和骨骼的生长,如跳舞、跳绳;
  • 11-14岁,每天至少60分钟锻炼,其中一周至少进行3天有氧运动,以感兴趣的体育锻炼为主;
  • 15-18岁,每天至少60分钟锻炼,其中一周至少进行3天有氧运动,以感兴趣的体育锻炼为主,并适当鼓励团体和竞争性体育活动。
按照具体运动项目的适合年龄来说:
  • 6岁+可以玩跳绳、跳墙格等加强肌肉和骨骼的运动;
  • 7岁+可以开始一些简单的对抗项目,如拔河、跆拳道、击剑练习等;
  • 8岁+可以开始学习滑板、轮滑等对速度较快的运动;
  • 9岁+
    可以多练习
    乒乓球、羽毛球
    等小球运动,锻炼身体灵活性;

  • 10岁+可以加入一些负重力量训练,如俯卧撑、仰卧起坐、引体向上、哑铃操等;也可以多参与篮球、排球等竞技性运动。

在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一个儿童运动视频系列——来自英国的《Little Sports》。
总共有32个视频,动作都很简单,主要是拉伸、屈膝、力量等,孩子可以跟着里面的卡通人物一起做,每天10分钟左右
如果不知道怎么来加强孩子的体能训练,不妨跟着一起练。
想要的童靴,给公众号(不是文章留言)发送消息“运动”,就可以拿到了~
参考文献:
①学龄前儿童(3~6岁)运动指南编制工作组.学龄前儿童(3~6岁)运动指南[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0,28(6):714-720.
《0-12岁儿童体育素养发展家长指南》
川妈说说
说完大宝的运动,该说说我自己了。长话短说,我办卡了。
一直想系统地学习瑜伽,但因为时间、费用、惰性,各种犹豫。前些天,因为我妈的短信,一个冲动跑去附近刚开的瑜伽馆,办了个张卡。之前的文章,拿到体检报告,我有点想哭......被我妈看到了。她不但担心关心,还催着我去复查。最后,发来一句狠话:“你得好好照顾自己,我和你爸还指望你”。
虽然,后来她又往后圆:你放心,我和你爸身体挺好,能照顾自己。但在那一瞬间,我就破防了,立马跑去办了张卡。然后,当天就马不停蹄地练了起来。
然后,坚持了一周后,再也没有去过
。开始还会及时回复瑜伽老师的信息,现在已经假装看不到......
推荐阅读
看到这里,别忘了点个“赞”或“在看”
鼓励一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