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3日,康纳德·罗伊二世正坐在门廊休息,突然他接到朋友的电话,朋友告诉他:“你父亲的卡车停在费尔黑文的凯马特商场,被警戒线围了起来。”
罗伊二世连忙开车赶到现场,看到了令自己终身难忘的画面:自己18岁的儿子康纳德·罗伊三世(Conard Roy III,后文简称康纳德),倒在了这辆封闭的卡车中,车厢中弥漫着一氧化碳气体。
(图源NBC)
康纳德生前深陷抑郁症的痛苦,曾经多次尝试自杀,而这次他“成功”了。但警方在调查后,却逮捕了康纳德的女友米歇尔·卡特(Michelle Carter),法院最终判米歇尔·卡特犯有“过失杀人”罪。
该案件引起美国社会当地关注,被HBO拍成纪录片《我爱你,现在去死吧》。
康纳德于1995年9月12日生于美国波士顿马萨诸塞州的马踏波塞特。
康纳德
他是家中的长子,还有两个妹妹,摩根·罗伊(Morgan Roy)和卡姆丁·罗伊(Camdin Roy)。康纳德的家庭并不和睦,康纳德的父亲曾指控妻子林恩(Lynn Roy)家暴自己:“她打了我的右脸”。因为暴力冲突不断,康纳德的父母在康纳德16岁时离了婚。康纳德的抚养权被判给了母亲,16岁之后他和母亲住在马萨诸塞州的费尔黑文。
康纳德也是家暴的受害者。康纳德曾经因为没有及时将奶酪和通心粉收进厨房,而被父亲打成脑震荡。鼻青脸肿的康纳德逃离父亲的家,报了警。不只是康纳德的父亲,父亲在离婚后的新女友也会在言语上打压康纳德,经常说康纳德是个废物。
(康纳德报警笔录)
但康纳德的父亲却并不认为父亲打儿子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在采访中,康纳德的父亲大言不惭地说:“我还是会像之前那样打他。我的父亲曾对我说:‘如果你要打我,就得把我打败’。”
康纳德很有运动天赋,读高中时,便是学校里的运动健将,在棒球、划船和田径项目上都表现得非常出色。2014年6月,18岁的康纳德以3.88的GPA从高中毕业,被菲奇堡州立大学录取,主修商业。
康纳德·罗伊父亲那边的亲戚(包括父亲、祖父、叔叔)常年负责新英格兰地区的海洋打捞业务。2014年春天,康纳德完成了他夜校的课程,获得了东北海事研究所的船长执照。
(康纳德)
2012年16岁的康纳德和家人去佛罗里达州看望姑婆,认识了也正和家人在那度假的15岁少女米歇尔·卡特。
(左边:卡特,右边:康纳德)
卡特住在美国马萨诸塞州诺福克县,一个只有8000人的小镇普莱恩维尔。她就读于金·菲利普高中,表面上看,卡特和其他人一样,过着普通青少年的生活。
卡特的父亲大卫(David)是普莱恩维尔一名叉车供应的销售经理,母亲盖尔(Gail)的工作是室内设计装修。卡特的父母一直以卡特为傲,认为卡特乖巧懂事。
康纳德和卡特在2012年一见如故,他们发现对方都很爱看BBC推出的一档群体真人秀节目Last Choir Standing,两人很快坠入爱河。
康纳德和卡特各自所在的城市之间有一个小时的车程,在整个恋爱过程中,他们见面不超过五次,只约过一起骑单车,其他时间主要靠发短信来维持感情的亲密。两年里,康纳德和卡特互相发送了几千条短信。
虽然学业进展得不错,但在父母离婚后,康纳德长期处于抑郁的状态,几乎每天都会在短信里和卡特表达自己厌世的情绪。
2014年3月,康纳德在电脑里录制了一段视频,讲述了自己与抑郁症作的斗争,以及过去想要自杀的念头。
(康纳德自述视频)
2014年6月,康纳德和卡特开始探讨自杀,卡特为康纳德搜寻了几种看起来可行的方法。
“喝漂白剂,你为什么不直接喝漂白剂?”
“或是跳楼、用刀刺自己......”
最后卡特建议康纳德上吊自杀,“如果你做得正确,那么你会因脖子折断而立刻死去。”但这个提议却被康纳德拒绝了,他认为上吊太痛,而且成功率很低。
康纳德在网上搜索到,吸入无色无味的一氧化碳自杀,成功率较高。卡特表示赞同:“这可能是最好的方法……你会失去意识,没有丝毫痛苦地睡着并死去。”
在这次对话之后,康纳德买了一个汽油水泵,放在了祖父不常开的皮卡车的后座上,只要将汽油水泵发动,一氧化碳便会从水泵的管子中排出。
(康纳德购买的汽油水泵)
2014年7月12日,康纳德和卡特二人像往常一样在短信上互发消息,讨论自杀和死亡,但与往常不同的是,这一天的短信内容,更像是卡特在引诱康纳德自杀。
卡特发消息给康纳德,问他在做什么?
康纳德回答:“我睡着了。”
卡特问:“你为什么还没做(指自杀)?”
康纳德说:“我现在感觉非常混乱。”
卡特问:“你想说些什么?......你不能想太多,你必须要去做(自杀)。你说你会这么做,我不明白你为什么不去做。”
......
康纳德说:“我被琐事缠身。我真的不知道我在等什么,但有很多事都在等着我做。”
卡特说:“不是这样的,康纳德。昨天晚上就是这样。你一直在推脱,你说你会去做(自杀)但你从来没有。如果你一直不采取行动,那么事情就永远是这样......拖延只会让你更难,你必须要去做。”
“你现在想去做(自杀)吗?”卡特问。
康纳德问:“现在时间有点晚了吧?”
卡特说:“外面已经天亮了。”
康纳德回复卡特:“我要回去睡觉了,爱你,我明天给你发短信。”
没想到卡特说:“不行?现在可能是最好的时间,因为大家都在睡觉。开着你的卡车去任何地方。没有人会在这个不合适的时间出门。”
“如果你现在不做(自杀),那你就永远也不会做。”
“你可以说你今晚就去做,但你不会这样的。爱你。”
康纳德说:“谢谢你。”
随后,卡特问康纳德:“那你准备今晚做(自杀)吗?”
康纳德回答:“是的。”
紧接着,卡特对康纳德说:“开着你的卡车,去一个停车场,公园或者随意哪里。”
而在康纳德向卡特表示自己的犹豫和担忧后,卡特坚定地告诉康纳德:“你太犹豫了,因为你一直想得太多,一直在拖延,你只需要去实现它,康纳德。你越是回避,这个想法就越会吞噬你。你已经准备好了,你只需要启动那个仪器,就会感到自由和快乐。不要再拖延,不要再等待......如果你像自己说的那样想自杀,那今天就该去实行。”
康纳德被卡特说服了,“是的,我不该再等了”,康纳德这样回复卡特,“我散步回来就会行动”。
但杀掉自己,依然是一个需要很大勇气的决定。康纳德先去遛了家里的狗,把狗牵回家后,他才出门开始散步。一直到下午六点左右,康纳德仍然犹豫不决,他坐在家附近的沙滩上给卡特发消息。
而卡特不断地催促康纳德:“不要再等了,你该行动了。”
于是,康纳德在卡特的怂恿下,把卡车开到了费尔黑文Kmart商场的停车场,他把事先准备好的汽油水泵打开,拨通了卡特的电话。康纳德坐在弥漫着一氧化碳的封闭卡车里,等待着死亡。
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康纳德充满恐惧,他感到头晕、恶心、想吐,他告诉卡特自己下了车,因为他实在太难受了。
卡特却对康纳德说:“回到车上去。”
康纳德照做了,他回到了车上,这期间卡特一直没有挂掉电话。
卡特在电话另一头听着康纳德痛苦地呻吟,但她什么都没有说,也什么都没做。直到康纳德悄无声息,卡特才挂掉电话发短信给他:“请回复我。你还好吗?我很担心你。我爱你,请你回复我。”
然而卡特没有得到回应。
康纳德死亡当晚,卡特先是发消息给康纳德的妹妹卡姆丁,对她说:“嘿,我是米歇尔·卡特,不知道你是否记得我,但是我又在和你哥哥约会了哈哈,不过他现在没有回复我,我有些担心他。”
随后,卡特又发消息给一个朋友说:“他打电话给我,我听到了低沉的声音,也可以听到机器的马达声,就这样过了二十分钟他都没有回答......我想他是自杀。”
但那时卡姆丁以为康纳德在家,便告诉卡特,康纳德应该在爸爸家。卡特看到这条短信后非常失望,她发消息给康纳德:“我还以为你真做了呢。”
康纳德死后的第二天,卡特约了朋友出去玩。
在警方公布康纳德的死讯后,卡特表现得很吃惊。她不停在社交媒体上悼念康纳德,表达自己的悲伤,有许多人给卡特留言,安慰她,希望她能向前看,放下这段伤感的回忆。
卡特还举办了一场纪念康纳德的美式足球比赛,奇怪的是,这场足球比赛的地点并不在康纳德生前所在的城市马特波伊塞特,而是在卡特自己的家乡普莱恩维尔。
卡特给出的理由是:“在这里(普莱恩维尔)举办便于我的朋友参与。”
在足球比赛结束后的大合照上,卡特笑靥如花,并不像之前表现得那么悲伤,她很享受康纳德死后大家对她的关怀和陪伴。
卡特的母亲还发消息给康纳德的母亲林恩,安慰她说:“我每天都很担心你们一家人,我感到心痛,米歇尔非常爱康拉德。”
然而康纳的父亲在家中找到一个本子,上面写了手机和笔记本密码。警方解锁康纳德手机后,发现只保留了康纳德和卡特的对话框,里面有卡特怂恿他自杀的记录。他们甚至还发现卡特曾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我现在算名人了哈哈!”
2015年2月4日,检察院以“非自愿过失杀人罪”批准逮捕了卡特。
检方认为是卡特引诱了康纳德自杀,并见死不救。康纳德自杀的过程中一直和卡特保持通话,她可以听到康纳德因为中毒导致的咳嗽声,也可以听到机器的马达声,但卡特没有报警,也没有求助医生。而在康纳德想要放弃自杀、下车后,卡特却勒令康纳德“回到车上去(Get back in)”。
“罗伊正在逐渐摆脱抑郁症,如果没有卡特的压力,他不会自杀。他最近获得了海事船长执照,并定于秋季就读于菲奇堡州立大学”,法官在裁决时说道,“卡特女士古怪而鲁莽的行为,造成了罗伊先生的死亡”。
卡特的辩护律师科里·马德拉(Cory Madera)称,“口头鼓励他人自杀,不论煽动得多么用力都不构成犯罪,并且马萨诸塞州也没有这种针对鼓励自杀行为的法律。”马德拉认为,如果卡特在康纳德的自杀现场,看到康纳德从车上下来,威胁他说:“回到车上,否则就把你拖回车上”,这样才构成犯罪。
(卡特的辩护律师科里·马德拉)
卡特的另一位辩护律师约瑟夫·卡塔尔多则举证,康纳德之前就有严重的自杀倾向,曾经四次自杀未遂,并且称卡特有言论自由,最终康纳德是否自杀,决定权在康纳德自己的手里。
许多关注此案的媒体和记者捕捉到了卡特出庭前的照片,她一脸冷漠,嘴角歪向一边,看起来非常不屑。
卡特的这个表情引起了民众们的极度不满,路人直言:“看见她的脸,我真想说,你个害人精。”
甚至有媒体的新闻标题写道:“2015年最坏的人”。
当然也有路人为卡特鸣不平:“他有完全自主的意识,我不明白为什么能够因为这个就毁了一个女孩的后半生。”
卡特的父母在《波士顿先驱报》的采访中表示:“我们被罗伊一家人伤透了心,我们的女儿并不是媒体描述的那种恶棍,她是一个安静、善良且富有同情心的女孩。”
马萨诸塞州高等法院支持检察院对卡特的起诉,2017年6月5日,卡特因“过失杀人罪”在陶顿少年法庭受审,该案在没有陪审团的情况下开庭。由于康纳德自杀时,卡特已满16岁,因此卡特将会以成人刑法被定罪,如果罪名成立,她将面临最高20年的监禁。
在出席庭审当天,卡特似乎知道会有许多媒体会在法院外等待开庭。根据《时尚先生(Esquire)》的记者杰西·贝伦描述,卡特刻意打扮,她穿了一件白色的棉服,踩着高跟鞋向法院走去,表情严肃且不屑。“她身上有种奇怪的力量,她很瘦,金发,皮肤晒成棕色,感觉就像她知道自己会被拍摄”,贝伦说道。
在庭审上,卡特的同学们出庭作证,他们表示卡特是一个没什么朋友的人,她经常给同学们发短信,但几乎无人回应。卡特的其中一个同学说,在康纳德出事的前两天,卡特曾发短信告诉他们自己的男友失踪了,大家听后纷纷安慰她
“也许卡特发现,逼康纳德自杀能使自己得到关注”,卡特的同学这样猜测。
事实确如大家所见的这样吗?
事实上,卡特在2011年2月17日就开始服用百忧解、西酞普兰等治疗抑郁的精神类药物,她是一名严重的抑郁症患者,并且患有广场焦虑症,2014年,卡特开始服用治疗焦虑症的药物。
(卡特)
卡特非常不合群,总向别人索取关心,要求别人跟自己做朋友。可能因为渴望被关怀的心情太过强烈,她很难从同龄人那里得到满足。
同时,卡特还患有饮食失调症,经常不自觉地贪食或厌食,她曾经因为厌食症被送去马萨诸塞州贝尔蒙克的麦恩莱克医院接受治疗。卡特还曾有自残行为,她试图和父母沟通自己精神上的痛苦,但家里没有人把卡特的情绪问题当回事。
有一天,卡特误食了比平时更多的百忧解,药物的副作用使卡特丧失了判断能力,她试图上吊自杀。她将用来上吊的绳索拍照发给康纳德告诉康纳德“我想要上吊自杀,我买了椅子、绳子和所有东西,还研究如何打结。我站在椅子上,大概哭了25分钟,把绳子套在脖子上,本想动手的,但又退却了,我没有勇气做这件事,对此我感到愤怒、沮丧、厌恶。
此时的卡特并不知道康纳德的抑郁症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她认为康纳德是一个没有什么心理问题的贴心男友。2012年10月10日,卡特发短信问康纳德要不要一起听音乐,康纳德却回复她:“你在乎我发生了什么事吗?”
卡特这才知道,康纳德在一周前因为吞服了过量的扑热息痛而药物中毒,他被及时发现送到医院洗胃,之后康纳德被强制送进精神病院。
吞服药物是康纳德第一次自杀,之后,康纳德试图三次自杀。从此,卡特每晚睡前,都会发短信确认康纳德的安全,确认康纳德没有回消息是有其他事,而不是精神崩溃去自杀。
对于自己的情绪问题,康纳德不允许卡特告诉任何人。康纳德对卡特说:“告诉其他人我想自杀,是唯一一个让我恨你的办法。”除此之外,康纳德还告诉卡特,他的妈妈曾经发现了他的日记本,日记本里记录了他想自杀的方法和破碎的情绪,但是他的妈妈并没有在意。
最初,卡特在听闻康纳德想要自杀的想法时,总是极力地安慰康纳德。那时卡特并不想让康纳德死,但每天为康纳德提供情绪价值,也使卡特长期承受着他巨大的、负面的精神压力。
卡特声称,她虽然认为康纳德想要自杀这个念头应该告诉警察和康纳德的父母,但卡特太孤独了,她需要一个精神寄托,她不能失去康纳德。
2014年6月29日,康纳德自杀的前两周,发消息告诉卡特:“没有任何人和事物能让我活下去。我太痛苦了,我每天都备受折磨。”卡特自称,她服用抗抑郁的药物也影响了她的判断力,她决定帮助康纳德去死。
“她追随康纳德的指示,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精神科医生彼得·布里金在出庭作证时说道。
2017年6月16日上午11点,莫尼兹法官判决卡特非自愿过失杀人的罪名成立,并在8月13号的判决听证会上宣布判处米歇尔·卡特有期徒刑两年半,关押至布里斯托少教所,其中15个月立即执行,剩余刑期缓刑至2022年8月1日执行。
卡特在案发几个月后给高中同学发短信忏悔:“他的死是我的错,我本可以发短信阻止他的,他下了车,因为一氧化碳开始对身体起作用了,他很害怕,而我他妈的却让他回到车上去。”
但这一切都只是卡特的错吗?
案件发生后,人们没有追问康纳德抑郁和想要自杀的根本原因,而是认为卡特的怂恿负主要责任。父母不愿承认自己在家庭教育中忽视了康纳德的心理健康,也不愿承认自己的暴力同时在肉体和精神上伤害了康纳德,使康纳德的精神状况陷入困境。
康纳德的谷歌账号曾有数百条关于自杀的搜索记录——自杀能使你快乐,他还给卡特发送过许多关于自杀的图片。母亲看到了康纳德的自杀日记仍然无动于衷,而父亲在采访中,甚至坦言,自己不知道康纳德的朋友是谁,在学校的座位在哪。
卡特的家庭环境也一样糟糕。卡特的家人不关心她是否被情绪和精神问题所折磨,渴望被关注的卡特在学校里找不到可以谈心的朋友,康纳德是她唯一的救命稻草。
在青少年与家长的世界中,家长是拥有绝对话语权的权力中心,对话的重点更多的聚焦在家长的情绪和感受之上,家长作为成年人,面对的世界更加广袤、环境更加复杂,而青少年面对的是家庭、学校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更难转移注意力和得到片刻的解脱。但许多家长忽视了这个问题,他们习惯性地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看待孩子所遭受的事情。
我们很难评判,选择自杀、和选择活在冷漠的现实里,哪个更痛苦。但卡特和康纳德都饱受抑郁症的困扰,可能她因此明白康纳德想要自杀的念头并不荒谬,她认为对于康纳德来说这才是真正的解脱。
前不久胡鑫宇失踪案轰动全网,我们也讨论了青少年的心理问题。青春期本身就是一个暗流涌动的阶段,饱受情绪和心理困扰的青少年像无脚鸟一样在空中拼命挣扎。当他们的情绪不被看见、得不到安抚,便可能会用极端的方式寻求解脱。
最终,卡特因表现良好,获得三个月的减刑,在2020年1月23日提前出狱。
推荐阅读👇
参考资料:
维基百科:Death of Conard Roy

https://www.eonline.com/news/1325514/the-true-story-behind-the-girl-from-plainville-why-michelle-carters-case-still-haunts
HBO:《我爱你,现在去死吧》

https://people.com/crime/8-years-after-teen-suicide-texting-tragedy-conrad-roys-parents-speak-out/
Where Are Conrad Roy's Parents Now? Here's What Happened To Them After 'The Girl From Plainville'—<Women‘s Health>
Michelle Carter's Texts To Conrad Roy The Day He Committed Suicide Are Devastating—<Women‘s Health>
https://popbee.com/features/michelle-carter-conrad-roy-texting-suicide-case-2014-turns-hulu-drama-starring-elle-fanning/
https://apnews.com/article/north-america-us-supreme-court-ma-state-wire-us-news-ap-top-news-
https://www.boston.com/news/crime/2017/06/12/defense-michelle-carter-who-sent-texts-urging-suicide-was-a-very-troubled-youngster/
https://www.latimes.com/nation/la-na-text-suicide-20170616-story.html
https://apnews.com/article/taunton-ap-top-news-us-news-north-america
https://www.masslive.com/news/2017/06/michelle_carter_trial_in_days.html
https://www.nbcboston.com/news/local/where-is-michelle-carter-now-reexamining-the-girl-from-plainville-texting-suicide-case
https://zh.jf-staeulalia.pt/michelle-carter-s-parents-claim-she-is-not-villain-she-is-portrayed-be
https://hk.news.yahoo.com/案件將改編成劇集-她用短訊教唆男友自殺-正當所有人都認為她蛇蠍心腸-原來背後還有內情.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陈迦南,编辑:袜皮
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
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字版权归没药花园和创作者所有
欢迎转发朋友圈,转载请联系我们
精选案件专辑 
关注后回复专辑名称 
连续阅读专辑文章
国内大案 | 国外迷案 | 亲密关系中的谋杀 | 连环杀人案 | 国内外冤案合集 | 漂流瓶人格 | 寄居蟹人格 | 和儿童有关的案件 | 那些我悟出的道理 | 真实讲述 | 法律科普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