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推动制造业产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开展中国品牌创建行动,提升自主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培育一批高端品牌。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创新品牌,在技术创新、应用创新、服务创新、消费体验创新方面,逐渐从追赶走向引领新一轮的世界工业和消费潮流。
为将品牌与创新进一步注入大湾区的融合发展,凤凰网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深圳知名品牌评价委员会联合推出“湾区品牌力量”专题,从品牌故事、品牌出海、品牌变革等角度,对话湾区100位知名品牌企业,讲述湾区品牌故事,诠释湾区企业家精神,打造中国优质品牌群像,提升湾区品牌国际影响力。近日,凤凰网广东采访到国显科技总经理欧木兰。 
访谈视频
访谈内容
儿子的一句话,启发了欧木兰的创业初心
中国显示产业,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完成了从跟跑到领跑的逆袭,产业规模位居全球第一。与中国显示产业共同成长的国显科技,也用近20年完成了从一家小小的显示器外贸公司,成长为世界500强中国建材集团的核心成员,年营收达40多亿元。CEO欧木兰也用两个10年,从一名一线工人打拼成为了这家央企成员的创始人——这是一个产业、一个企业和一个中国女人的奋斗史。
【首席访谈】欧总,前一段时间孟晚舟成功回国,全国上下举至沸腾,对此您是怎么看待的呢?
【欧木兰】我是这么看待的,我觉得孟晚舟能够从加拿大回来,代表着我们整个中国的崛起。中国的地位,也代表着我们整个高科技的能力已经到了全球都为之去尊敬的时候,所以我觉得孟晚舟能回来代表着我们国家的力量,也代表着我们企业界企业家的能力,同时也代表着我们全球社会的人群的期待,我是这么理解的。
【首席访谈】孟晚舟和您一样是一位优秀的女性企业家,当时你们是怎样的一个初心呢?
【欧木兰】我在改革开放后89年就来到了深圳,在99年的时候出来创业,28岁。在我整个创业的过程中,也是我们真正中国自己制造业、电子消费类制造业的开始,当时的整个场景应该要从乔布斯的MP3、MP4音乐播放器那个时候开始的。
所以那时候我深深地感觉到,未来显示产业会在未来应用场景中大起来。当时我在做贸易的前身是一家叫松子电子的企业,然后到2004年我看着电子业已经从听的产业转到看的产业,所以06年的时候我就决定做一家显示屏的公司。我觉得一定要在一个还没有真正成熟的产业里面,找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市场地位。
因为我儿子15岁的时候跟我聊过一句话,他说,妈妈什么叫“乱世出英雄”。乱世出英雄就是在一个行业里面还没找到真正的一个大者,就是还没有第一第二名佼佼者的时候,你杀入进来了,可能在过程里面,你通过你的努力奋斗,有机会成为世界第一的人。
所以当时是因为我孩子跟我说的一番话,让我觉得国显科技的定位就是要做世界一流的企业、做国际一流的企业,这个是我们的初心。
在“乱世”中寻求出路,在发展中回归初心
【首席访谈】中国显示行业只用了20年的时间,从一个跟跑者成为现在的世界第一。您作为见证者也是一个参与者,您认为这其中有哪些机遇和转折呢?
【欧木兰】在2001年左右的时候,中国开始有了液晶的第一代,之后京东方去韩国收购了一个3.5代线,代表着整个液晶行业的崛起,带领整个显示行业把面板厂构建起来了。我觉得这里面很大的层面在于,第一国家的战略,第二有我们京东方这样的领导人,再有我们各地方政府的投资机构、投资的负责的团队一起联合,包括我们国家银行将整个行业支持做起来。
我觉得整个过程来之不易,因为中间有TCL追上来了,包括很多后来者陆续的进入整个显示行业,我觉得这些综合的因素让我们整个显示产业做到了世界第一。
【首席访谈】中国的全世界第一真的是为我们国人争光,然后在这期间国显科技一定拥有一些独特的地方,您能跟我们分享一下国显科技它有哪一些因素,才能在成长的过程中一路向前吗?
【欧木兰】国显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我觉得有几个因素:第一,国显从06年开始注册做显示屏,在国显注册显示器企业的时候,实际上在整个中国、整个制造业、整个显示器的供应能力还是不足的。所以我想我们国显在出口进口、全球贸易、全球市场方面有先天优势,我觉得这是第一点。国显能够在这个行业立足起来的市场的应用能力以及市场的推广能力、服务能力,这是基础。
第二,刚才我说到了京东方,他们已经开始把面板不断的制造出来,我们有了原材料的供应,这是第二点。
第三点,要怎么构成一个有关键能力的企业。我觉得我们一定要让整个市场应用面不断的推广,再有我们有一些应用场景是不用显示屏的,那我们怎么让它变成用显示屏。所以我觉得国显的起心动念不是说要占一个什么样的市场地位,而是更多是愿意去做一些市场应用面的推广,然后用应用面来去反推市场的宽度,这三个能力就构成了国显能够在显示屏行业站稳起来的因素。
稻盛和夫《活法》指引做企业家的价值
在市场中站稳脚跟之后,国显科技在服务小企业中成长、在大客户战略中壮大,到资本市场的尝试,摔了一个又一个跟头……于是,在痛并快乐的过程中,欧木兰再次回归创业初心的思考?
【欧木兰】做一个健康的企业,能对社会国家负责任的企业,才是真正做企业的根本。如果我们的起心动念不从利国、利他、利民的角度去做企业,那么我觉得所有企业的风险都是非常大的。但是如果我们企业的背后,是能够为国家行业建设,为我们自己整个企业的上下游负责,那这个企业做起来才有意义。
国显2015年之后,我们进入了央企,进入了中国建材。这个选择可能跟我在07年的时候决定贸易转实业的那一刻息息相关。当时的起心动念在于稻盛和夫的《活法》这本书,让我深深地改变我的命运。当时稻盛和夫的《活法》让我找到了人为什么活着的价值和意义。
所以我们15年进入中国建材以后,我想我们整个公司的思考面就开始跑一个长期路径,所以我们就开始规划中国制造2025。2015年我去德国学习,在德国里面认识到真正的工业4.0是一个怎么样的企业,然后我也去海尔学习,也去尚品宅配学习,然后再去格力学习,去了四五家企业学习以后综合回来,我们定了国显2025的战略。当时整个国显一边在业务中成长,一边构建企业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2021我们真正走上十四五发展规划的过程里面,国显已经准备好了怎么上100亿规模。另外从业务市场层面,我们永远在寻找公司的经营法则,怎么构建一个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怎么构建行业壁垒,怎么做到整个行业和整个国家都受人尊敬。
所以我们这个5年的第一部分,会做跟行业相关的高质量企业的一些素质能力和基本条件,还有我们怎么跟行业的上下游,一起努力打通行业的生态共赢。我想国显不只是说要做一家百亿企业,更希望解决行业高质量企业发展的赋能问题。
【首席访谈】那您是怎么思考您一手打造的国显科技未来的10年甚至20年的一个战略规划呢?
【欧木兰】国显构建的东西肯定不只是2025的,肯定会构建更长久的2030。2030里面我们会从绿色、环保、能耗,再加上产业综合的运营能力,从我们中国到全球的产业的转移,供应链配套的转移,我们怎么去服务、怎么去理解。
“寒门出贵子”,内在动力与学习力是关键
稻盛和夫的《活法》一书让欧木兰开始思考人生的终极意义,有很长一段时间她一直在自问:我们在这个行业有什么贡献、我们做了些什么、我们能够为这个行业做些什么?最终她在国显科技的战略规划里给出了答案。
【首席访谈】国显科技在深圳成立了一家新型的研发生产基地,专门是面向物联网产业的。您是怎么看待物联网产业在未来的发展机遇呢?
【欧木兰】万物互联时代它是一个小批量多品种,是一个讲究高效服务的行业。所以我们会从整个公司的大数据系统,包括公司的数字化改造,去升级我们的大数据系统,便利于上下游合作伙伴最高效的寻找到他想要的产品,我们为这个产业去做最高效的交付能力。
【首席访谈】你认为中国显示行业下一个机会点在哪里?
【欧木兰】未来的整个领域我觉得比较突出的一点就是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是一个最具未来、最大量的产业,所以我想可能在未来智能汽车、新能源汽车这个层面会有一定的投资。
另外就是我觉得核心关键点,万物互联这种小批量多品种的应用场景是非常多的,比如售卖机、送菜机、机器人、音箱,还有像高铁站的人脸识别等等。很多无人售卖商场一系列的产业,它也是个大爆发的过程。所以我觉得显示产业应该无处不在,跟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显示屏未来的应用市场是无限扩大的。
【首席访谈】大家都很亲切的说您是显示行业中的花木兰,在您的履历里边多次提到,您是从一位一线女工人一直成长到成功的女企业家,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您走到现在?
【欧木兰】实际上我一直觉得“寒门出贵子”,有些时候可能很多人觉得寒门不可能出贵子。人永远要为自己的人生,改变自己的命运去负责任,因为在我们所有的人生里面,父母只是给你一个生命,但是你自己要将你自己的生命演绎到什么样的水平,完全是靠自己内心的内在动力。
所以我觉得第一个10年我更多的是锻炼自己,第二个10年才真正的训练我自己对财富的能力,将不可能变成可能的能力,怎么无中生有的能力。所以第二个10年我深深的体会了做一个真正的企业你要不断的修炼你的市场敏锐度,你做企业的基本功,然后再做一个产业的所具备的能力。
过去很多人都觉得实业很难做,我觉得真正的实业并不是那么难,实业难做与不难做的背后取决于你作为企业负责人够不够真正的工匠精神和死磕精神。包括对高质量企业的勇气,包括你带领团队的勇气,你的学习力、应变能力、坚持力。这些你都具备了,你就发现实际上做实业也不是那么难,实际上什么行业都是过剩的。
女人善耕一亩三分地,就做行业的单项冠军
【欧木兰】在这个世界上男人女人没什么区别,我不觉得女人天生一定要比男人有哪些没有优势的。男人的野心魄力大一点,思想就多一点,然后选择行业又多一点。那女人考虑的东西就是将自己看到的一亩三分地做好,我们就做好一个小赛道,做好一个行业,将它做成行业冠军。所以这个时候反而人最难得的是控制了自己的欲望。
做企业有些时候就是要做减法,不是说多就是好的。像中国建材(前)董事长宋志平说的。你做好一个单项冠军,你做到一个全行业的单项冠军,其实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所以我觉得在这个过程里面我是这么坚守的。
做企业做到今天,我觉得和是不是女性没有绝对的关系。而是跟我们真正作为这个时代的人,如何跟这个时代匹配,做好与时俱进的弄潮儿,然后发扬光大,这是我觉得最需要做的事情。
—END—

出品:凤凰网广东新闻中心
联合出品:西瓜互动传媒
总监制:许浒传
监制:刘佳一
导演/制片:黄敏
主持人:王馨仪
文案:怡墨
剪辑后期:廖泽宁
视觉设计:雷保民
推荐阅读
【点亮数字中国】——凤凰网广东“数字化”主题系列专访
【跨界融合 互联共生】——凤凰网广东智能家居主题系列专访
【湾区品牌力量】——对话粤港澳大湾区100位知名品牌创始人
转载:请微信后台回复“转载”
点击“原文阅读” 立马跳转到凤凰新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