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推动制造业产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开展中国品牌创建行动,提升自主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培育一批高端品牌。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创新品牌,在技术创新、应用创新、服务创新、消费体验创新方面,逐渐从追赶走向引领新一轮的世界工业和消费潮流。
为将品牌与创新进一步注入大湾区的融合发展,凤凰网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深圳知名品牌评价委员会联合推出“湾区品牌力量”专题,从品牌故事、品牌出海、品牌变革等角度,对话湾区100位知名品牌企业家,讲述湾区品牌故事,诠释湾区企业家精神,打造中国优质品牌群像,提升湾区品牌国际影响力。近日,凤凰网广东采访到国瓷永丰源董事长刘权辉。
中国瓷器竟成一次性餐具
过去,瓷器是中国的代名词和骄傲。近代以来,中国瓷的地位直线下降,反被欧洲、日本的瓷器后来居上。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内一批陶瓷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刚接手家族陶瓷产业的“九村窑•正玉瓷”第五代传人刘权辉,开始了他的探索之路……
【首席访谈】刘总,您在80年代初期带着自家的瓷器出去售卖的时候,那个时候卖多少钱一套或者说一个碗?
【刘权辉】那时候一个碗是2毛8,到现在一个碗是188。那时候碗能赚一分钱、两分钱,这个利润就很不错了。
我们跟欧洲和日本的瓷器最少差5-10倍,像法国瓷器像柏图一个盘子可以卖6000英镑,等于1万美金。日本的瓷器当时能卖20多,30、50美金的时候,我都很惊讶了。我们中国的瓷器,一个盘子那时候卖一块多人民币。
【首席访谈】那当年我们外销的中国瓷是做什么用途的多?
【刘权辉】我们的外销瓷器,我第一次去国外考察市场的时候,我们公司的产品是作为沙特人加油站加一桶油的赠品,我们的餐具是中东阿拉伯人到迪拜参加朝拜的时候,当做一次性餐具,因为他们朝拜一次要15天,买一套餐具用完就扔了。
【首席访谈】对于您这样5代传承的传承人来说,受刺激了。
【刘权辉】那时候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因为当时中国工业革命的落后,导致我们中国产业落后。以前中国人缺少对艺术的思考和产品美观的思考,只把陶瓷当做日杂用品,家里日常用餐能装菜,能装饭就行了,好不好看没关系。
瓷器的世界第一应当在中国
【首席访谈】您看到了这些问题之后,回来应该有针对性地从自己的企业开始下手改良了吗?
【刘权辉】当时第一次我带了3万美金出国,结果我把3万美金全部用来把日本产品买回来,然后开始学习日本的瓷器。
当时第一次是花了很大劲的,我们到处整合了很多资源,包括我们中国生产的白瓷,品质白度,所有都按照它的标准去走,釉面的光泽度全部重新调整了。
【首席访谈】大概是什么周期?
【刘权辉】我们第一次完成交易,交了订单的时候,基本是花了8个月时间,质量远远看是像的,但是细节真的是做不到。
刚开始我们一直是从品质的每一个点点滴滴都是在逐步要求品质,后来我们也是已经摸索到的,引进了德国的原材料,日本的原材料,把全世界所有优质原材料引进来,再通过我们的手段重新附加在我们商品上,逐步把它细化上去。到了1995年的时候,我们的细节说心里话,应该接近日本的80%,但是100%还做不到。
【首席访谈】我记得有一次您特别谈到了在2005年见到日本的一位朋友佐佐木先生,他那话说得也让我觉得挺感动,挺真诚的,他说:日本的瓷器永远做不到世界第一,因为日本只有350年的历史,欧洲瓷是450年的历史,而中国瓷是1500年的历史。
【刘权辉】其实当时我听了这个话的时候,因为我们有这种目标,但不敢说出来,当他和我说你要把这个愿望告诉自己的员工告诉全社会的时候,我一下子释怀了。我说我应该把我的愿望告诉大家,把我的真诚地想法跟社会共同来做我自己的事业。
用全世界的资源做世界一流的产品
要实现“世界第一”的梦想,刘权辉意识到要去深圳,当时业内的人都觉得他“疯”了,可刘权辉比任何时候都要清醒。
【首席访谈】我看您有一个回忆的采访说是02年决定在深圳建厂,您说深圳建厂反而是成本最低的地方,这话怎么理解?
【刘权辉】我说过在深圳建工厂,做品牌的成本是最低的,过日子的成本是最高的。深圳的供应体系是全世界的,不是在潮州,不是在景德镇,也不是唐山,我的整个空间在全世界,这样的话我可以引进全世界的人才,全世界的物流资源,我可以引进全世界原材料资源,这样的话我能够在这方面做出的产品,应该是全世界一流的产品。
我在潮州做得再好,喊出的声音再大声,只有潮州人知道,我在深圳如果能够喊出我的声音能够把永丰源的声音喊出去,我能让全中国人知道,全世界也知道。
【首席访谈】我看那个时候您回忆1.56个亿资金投进去还是不够。
【刘权辉】那时候应该是我经历过生死的第一个阶段。那时候说实在的我所有的团队都叫我停下来,不能再投了。
但我认为如果这个厂没起来,我的企业和事业是没有希望的。我走不出去我们没有一个拳头能够跟世界对立的地方,我们没有一个能够打出去的声音,我没有这个平台,我怎么去跟世界叫板,我怎么能做品牌?
【首席访谈】那个时候您真的一点都没有犹豫,还继续往下走吗?
【刘权辉】那时候我相信我的决定没有错,因为我相信虽然当时我有这么大的困难,但是我前面也做了准备,我相信最困难的时候我能迈得过去。
我人生第一个最感恩的人是马来西亚的华人李金友先生。我20002年见到他的时候,他问我你的心愿是什么?
我说我的心愿是想把中国瓷做到世界第一,他说如果你以后遇到任何困难可以来找我。结果我20005年真的去找他了,我给他电话说,李先生我现在遇到了困难,你能借给我250万美金吗,他说你250万肯定不够,我再多给你100万美金,总共借了我350万美金,当时帮我度过了整个现金流的难关。
【首席访谈】您还能记得深圳的工厂第一批成品出来的时候,那个场景和心情吗?
【刘权辉】我第一个产品出来的时候让我很感动,其实那时候整个第一批产品真的是天助我,我们是做高温还原360度的产品,一般原来传统的陶瓷企业要调窑能出产品,做好产品,一个月能够完成那是很厉害。我们是三天晚上。
【首席访谈】这个速度是典型的深圳速度。
【刘权辉】当时是我在罗湖国贸接待客人,我的一个工程师打电话给我,他说老板产品出来很漂亮,我不由自主地坐起来在桌子上拍了一下,自己就释怀了。
【首席访谈】一下子这一块巨大的石头终于落地了。
亏损4000万,创造瓷器制造新标杆
经过团队的不懈努力,国瓷永丰源陆续创造了陶瓷界的行业奇迹,这张中国文化名片成功打入国际市场。然而,2016年上半年国瓷永丰源现金流断裂,连续三个月发不出工资,刘权辉面临至暗时刻。
【刘权辉】其实我们在14年做西藏国家任务的时候,做一个产品的开发,16个品种7天就完成了,创造了我们国家任务710万件产品一个月完成的记录,我们永丰源做到了。为了完成这个订单我亏了4000万人民币,但获得了整个未来能够作战、打仗、开发的一种新的作战的精神。
【首席访谈】您的团队的小伙伴到底是怎么样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么重要的任务?
【刘权辉】我们以前做陶瓷的是做一个流程。我要先做原型,再做模具,再做注浆,再到产品白胎、素烧、釉烧,一个系列都做到才能把产品白胎做出来才能做花纸。它的标准流程是这样走的。这样就大大地缩短了时间,我们原来要用一个月时间的,现在4天时间就能完成。
【首席访谈】您就等于是对我们几千年的1000多年的传统工艺流程做了破局的创新。
【刘权辉】完全是破坏性的创新。
【首席访谈】您的下属和伙伴他们能接受吗?因为我觉得太颠覆了。
【刘权辉】我当时是跟我儿子12点回到深圳,我的团队在会议室等着我开会,我第一句话就说我这次是用命来搏的,不允许失败,不允许所有团队所有人说不。把不能变成能最重要,你说不能是很容易的,如果有谁说不能,对不起,你请出去。
【首席访谈】给三军先下军令状。
【刘权辉】对的。
【首席访谈】这就是从企业领导力上来说,您的企业领袖气质在这个时候就发挥了叫一锤定音的作用。
【刘权辉】那时候是必须这样。
做家宴,企业利润为情怀让路
2016年9月,G20峰会在杭州召开,二十国领导人相聚在此,国瓷永丰源以夫人瓷·西湖蓝的惊艳亮相,让整个世界为之惊叹!夫人瓷也迅速走红,风靡一时。
【首席访谈】我们那个时候就感觉永丰源真的是让我们很骄傲的深圳品牌,后来渐渐地发现永丰源从国宴也可以到家宴,我们家里面吃饭也可以用了。这个转变是怎么来的?
【刘权辉】其实我们一直想改变我们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因为我们一直提倡说“久违的仪式感重新回归我们餐桌上”。我们一直想改变这个问题,我们怎么能把以前中国陶瓷是日常用品的概念,变成是我们餐桌上的艺术品这个过程的转化,我们每一年都在自己的思考跟提升当中。
【首席访谈】然后从什么时候开始家宴也让人觉得我们也可以做,大家能接受,有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吗?
【刘权辉】我跟你讲个故事,其实我们西湖蓝夫人瓷推出市场的时候,我们未来的目标是把它从国宴转到家宴。
当时为什么我们那套国宴瓷卖16800,杭州有个陶瓷企业他卖88800。我景德镇一个很重要的朋友给我打电话,他说刘总你好不容易一辈子梦想以求的事情就是能做一套国宴的产品,你为什么才卖16800?你为什么不卖99800?不卖168800?不把它拉高,做的很高大上。 
后来我就跟他说,我说我想卖168800,但是这个事情是我儿子在操作的,因为他已经决定了把每件产品的价格加在一起,我们是16800。未来为什么我要转向家宴,因为我们已经是逐步转移到家宴方式这方面的目标走了。
【首席访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您的企业利润为情怀让路了。
【刘权辉】是的。这样的话我们是对消费者负责,我没有欺骗消费者,我们每一个碗每一个调羹加起来价格是这样的。我后来家宴的价格也是这个价格的,我跟国宴跟家宴的价格体系是一致的,这样慢慢我们是往扁平化往下走,消费者也慢慢接受我们的营销方式。
【首席访谈】比如说西湖蓝,比如说我们的富贵红,还有夫人瓷系列和先生瓷系列……如果这9大品系单选一个您钟爱的能选得出来吗?
【刘权辉】说心里话,夫人瓷西湖蓝是我最钟爱的。但是我自己的一生对陶瓷有追求,能把夫人瓷·石榴家园做到这个品质,做到这个程度。我20年前看到日本的瓷器是黑色的时候,包括它做的蓝色,那时候我觉得我哪天也能做出这个瓷器,我才能真正说我应该是这样的,但今天我的黑色超越了日本,超越了别人,对技术的攻克来说,我自己是最自豪的。
中国人为什么要用陶瓷碗吃饭
从专注工艺的陶瓷匠人,到享誉国际的国瓷品牌的掌舵人,刘权辉的身份发生了巨变。但只要一谈起“瓷器”,他的双眼传递出纯粹的热爱。
【首席访谈】您觉得您的企业的动力和活力,它的源头在哪里?
【刘权辉】我的动力来源于我们中国人对陶瓷的情怀,不只是我有我自己对他的情怀,还有中国人对他的情怀,这是对我的一个信心。
我觉得我们这个民族是全世界没有的,他再穷、再没钱都不会用铁的、不锈钢的饭碗吃饭,也不会用玻璃的饭碗吃饭,他一定要去买一个陶瓷的饭碗吃饭。而且我觉得我们中国人对陶瓷这么有情怀,我没有理由不把这个行业做好。我没有理由不让我们中国,我们同胞,我们自己的家人用上更好的瓷器,更有尊严的瓷器,更有品质的瓷器,我觉得这些才是我的决心。
我要的是中国陶瓷的半壁江山
【首席访谈】给我们说一下我们的国瓷永丰源5年甚至10年之后,它会发展成一个什么样子?
【刘权辉】其实我一开始认识威基伍德(英国名瓷)的产品的时候是97年的,那时候我问威基伍德你们销售额最高的时候是多少?他说32亿美元。
我说我一定要做到像威基伍德这样,我想超越32亿美金,这是我的梦想。那时候觉得我们中国陶瓷以前一年能销售一个多亿,一个亿的企业是大企业了。它能卖200多亿人民币,当时32亿美元是300亿人民币,我觉得我这梦想的空间太大了。我为什么要来深圳,因为我觉得这个行业的空间,我从1个亿到300多个亿,400亿500亿,它就是我们一个奋斗力量的空间。
我在15年前就跟公司人含糊地喊着个口号,我说我要的是中国陶瓷的半壁江山。但从今天我能把它落实到地位、数字上,现在我们的目标是5年能实现100个亿。
—END—

出品:首席访谈
总监制:许浒传
监制:刘佳一
导演/制片:黄敏
艺术指导:赵鸿福
主持人:董超
文案:林九
剪辑后期:廖泽宁
视觉设计:雷保民
推荐阅读
【点亮数字中国】——凤凰网广东“数字化”主题系列专访
【跨界融合 互联共生】——凤凰网广东智能家居主题系列专访
【湾区品牌力量】——对话粤港澳大湾区100位知名品牌创始人
转载:请微信后台回复“转载”
点击“原文阅读” 立马跳转到凤凰新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