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看科学人如何育儿
中 德 科 学 爸 妈
老读者可能记得我很久之前写过一篇《一个爸爸可以做到如何的极致》,那是我第一次简要的写队友这个在我眼里极其特别的父亲。
在这三年多时间里通过孩子某些方面出人意料的成长,我在德爸身边见证了他为了孩子所做出的各种不同寻常的努力。近期我翻阅了他和孩子的点滴生活记录,再次感慨这个有着赤子之心的年轻父亲对自己孩子持之以恒的引领和滋养是多么的难得。
孩子因天资不同,无需去横向比较,但德爸对孩子的殷殷期待与为之付出的时间和爱,值得被认真记录下来。
2022 父亲节 系列
许多年前,当我还在德国读博期间,有次跟一个在德国长大的华人朋友聊天。
我说你都不知道现在国内孩子们都卷成什么样了,从小恨不得十八般武艺什么都要学,幼儿园小学需要面试不说,还要考察数学能力(从网上看到的信息)。
图片来源:http://aiwei365.com/
当时我还说,如果将来有机会的话,我还是希望我孩子小时候能在德国接受教育,没那么大压力,有个可以想怎么玩儿就怎么玩儿的正常童年。
朋友听了一笑说,“那是你是不了解德国精英家庭。据我所知,精英家庭的孩子照样从小要学很多东西,而且家里也会严格督促。比如学钢琴,不从小抓起,每日勤加训练,那长大后行云流水般的琴技从何而来?”
我不知道她口中的“精英家庭”具体什么样,当时也并不在意,只是一门心思认为德国的童年就应当是和泥巴和捡树叶做手工那种轻松美好中度过。
直到跟德爸结婚,有了我们自己的孩子。
大概从娃八个月开始,他就让我去买木制字母玩具,还嘱咐要一次买两套,大小写字母都有的那种。
买来后,他就有意无意的让娃去摸这些木制字母来锻炼触感。
八个月大的安刚刚开始牙牙学语,能发出像“ba”、“bai”这样简单的声音。
于是德爸就在安玩儿这些字母的时候,顺便就把这些字母的德语发音念出来。
注意,德爸从一开始就按照这些字母在德语里的发音来介绍给安。
比如B,他不会念成Bi(”毕“),而是Be(“波“);K不是Kei,而是Ke(”科“)
其实就是现在大家熟知的“自然拼读” 法(Read with Phonics)。
这堆沉呼呼的字母玩具,我家去哪儿都带着。
直到娃一岁零两个月时,给他展示个字母他就能自己发出相应的音,还能顺便说出这个字母开头的一个常见词,比如B和Bagger挖掘机。
(嗯,我家娃说话有点早)

老实说当时觉得挺新奇,但毕竟第一次当父母,虽然觉得早了点,但也不知道到底有多早。
但随手查了下一般孩子能认字母的年龄,还是把我给惊了一下。
看出自家娃有那么点语言方面的天赋后,德爸就开始在“鸡”阅读的路上一骑绝尘了。
亲子共读绘本自不必说,从很小就读的,听懂听不懂也给他读。
不过那套字母玩具我们是一直在玩。自从娃可以读单个字母后,德爸自然而然的开启了针对娃理解水平的自然拼读的训练。
先从最简单的字母组合开始(1个辅音 + 1个元音),比如PA, MA, BU等。
等这样的能直接念出来后,再慢慢变成PAPA, MAMA, BUS。
差不多一岁半的样子,安就认识一些常用词了,比如ich(我),du(你),Ja(是的),Bus(公交车),Bagger(挖掘机)等。
快两岁的时候,安就能在绘本上自己拼读出不常见但比较简单的词,比如Koala(袋鼠)。
看娃已经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了,德爸就给他买了简单的练习册,辅助阅读训练。

我心里嘀咕,两岁的娃就上练习册,真的合适吗?
我为什么隐隐感觉我曾经想让娃逃避的那种“鸡娃”生活要在德国出现了呢?
万幸德爸可不是那种“拿着小鞭子”按着娃在桌前定时学习的家长。他根本就是在全程陪玩儿的过程中,观察孩子的状态,以及他们谈论的内容,然后适时建议,我们要不要做一个“词语游戏”。
因为孩子年龄比较小,所谓的“鸡”都是在孩子表达出想尝试的情况下进行的。他不想做绝对不会强迫。
我隔三岔五的就看到安乖乖的坐在小桌前,专心做眼前那张纸上的词语游戏。旁边坐着安安静静陪伴他完成的德爸。
这个过程显然并不枯燥,不然两岁的娃怎可乖乖“就范”?原来德爸会变着法的让安读出来的内容好玩有趣。
比如下图的纸上写着:爷爷放P ; -)
他们还会一起玩儿一些学前班级别的拼词游戏。

德爸总是能展现出极大的耐心,我从未见他因孩子一时说不上来而生气或沮丧,他永远都是以鼓励的神情和语气来建议孩子再想想或再尝试一下。
当然这种情况比较少,我印象中,孩子学的很快,基本上拼读规律掌握后,大部分词语都能拼读正确。
快速的学习效果一方面不得不感叹一两岁的小脑瓜确实学习能力很强,另一方面也是得益于德爸坚持不懈、见缝插针的大量练习。
不过,这位先生,你让孩子好好吃个饭不行吗?
就这样一点一点的练习,差不多两岁半的时候,安就比较习惯把他看到的德语词读出来,无论是在绘本上常听到的词,
还是在马路上从未见过的词。
这个时期,安基本已掌握了德语的自然拼读。
(“我会阅读啦~”)
在这之后就可以引导他自己读书了。
德爸先选择内容简单、且字体比较大的绘本开始。每天睡前用手指着一个一个词,引导孩子进行拼读。
拼读过程中遇到安不懂的词,德爸会给出详细的解释,并用这个词重新造句举例。
然后过渡到有更多句式和表达的书。
先选择以前给安读了很多遍,他感兴趣也对内容相对熟悉的绘本故事。
慢慢这些阅读都没什么问题了之后,德爸就开始采购一二年级的“桥梁阅读书” (注:那种一半文字一半图画,且内容相对简单的书)。
顺便说下,BilderMaus这一系列挺不错的,故事有趣,词汇也不难,挺适合刚接触德语桥梁书的孩子。安很喜欢读。而且他家还有德英双语故事系列(封面有英国国旗的),一个开页上左侧是德语文字,右页是同样内容的英文,方便作为英文阅读的材料。
德爸走哪儿都带着几本这样的书,饭店等餐时拿出来让娃读两段(做着游戏引导那种),
或者出去旅行休息时读两段。
自此,安开启了正式的自主阅读的道路。
差不多三岁半以来,安每天睡觉前,会拿一本一二年级的德语桥梁书给我这个“看不太懂德语”的妈妈读一个简单的故事再睡觉。
老母亲表示,只要他有积极性,我不介意一直这样“德语不好”下去 ; )
都说完阅读了,就顺便再谈谈写字吧。
随着安的阅读能力增强,德爸认为可以让安尝试写写字母了。
于是他就在孩子大概两岁半的时候,开始建议安写自己的名字。
当安兴奋的展示给我他歪歪扭扭写出这个简单的“AN”,说“这就是我”,那自豪的表情简直了。
(我终于体会出他给孩子起这名的好处了...)
德爸还买来一堆四五岁才需要的笔控练习册,放在那里,看孩子的兴趣和喜好。因为离正式的写字训练还早,当下孩子的手部肌肉也不是那么有劲,德爸就相对佛系的每次让安跟玩儿似地写写画画上几分钟。
慢慢的,大概三岁没过多久,安就可以写出26个字母了。
虽然能力有限,娃的字写得歪歪扭扭的,我们一定会及时对娃的这些小小进步给出欢心鼓舞的赞扬,让他也为自己的努力感到自豪。
自安三岁以来,德爸就开始鼓励他写一些简单实用的句子,比如写写今天发生了什么,或者给爷爷奶奶写封“信”之类的。
(“亲爱的奶奶,我觉得你需要非常多的礼物。你的孙子安”)
不过,他写的东西除了让我惊喜,有时候还能给我惊吓。
有一天,三岁不到半的安跑来给我看他写的一个词,我瞪眼看了半天却认不出来是什么。老实说我都不一定能念对。
朋友们你们认识这个词吗?
我打赌你不认识。
直到他拉我去看一本书,我才明白这是个啥。
看到了么,这个位于德语化学元素书上的“Xenon”,是54号元素“氙 xian”呐!
(不必自卑,我也是google后才知道的)
救命啊,同志们!
我当时有要被石化的感觉。本“化学渣”当年只在中学里学了前20个元素就打住了。后面有啥元素就不感兴趣了。

现在要接受娃的吊打了吗?
读到这儿,你会不会开始以为我家出现了一个无师自通的“神童“?
“神童“确定没有,有且只有一个用“绳命”在鸡娃的德国爸爸。
下篇给大家讲讲科学家德爸的幼儿科学启(guan)蒙(shu)之路。
敬请期待 ~
最后,德爸希望我跟读者强调一点,他之所以能够给与孩子持续的输入,看上去好像他是一个很push的家长一样,但实际上,是因为他花了大量的时间和孩子在一起仔细的观察并理解孩子的接受能力和情绪特点,再用对孩子来说有趣的方法,适时的进行提高某项能力的练习。
他说,如果你想要让孩子学的好又学的开心,你得真的花时间给孩子,你得了解你的孩子,提供给适合ta能力的东西(You need to be there for your children. You need to understand your children. You need to provide something that suits them.)不然,一切的“鸡娃”行为,只能适得其反。
作者:小安妈
Hi~我是一位坐标德国的神经科学博士妈妈。略知睡眠、记忆和情绪,目前着迷于研究自家娃的大脑。
这里有独家的儿童成长科普,也有我们中德一家的故事。不搞德吹,只追求基于科学和以人为本的教育。
以科学启发育儿        用爱共建家园
中德科学爸妈
脑科学 | 育儿育己 | 跨文化教育 | 家庭

关注我们
联系安妈
~~加星标才能正常收到诚意满满的干货文章呦~~
精彩往期
01
02
03
04
喜欢这篇文章,请帮忙转发朋友圈
您的点赞转发能支持我写下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