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人工智能的最初概念可能来源于美国大片,比如《终结者》、《异形》等。今天,没有人会怀疑,人工智能将成为一种“新常态”。小到你经常摆弄的智能手机、可以和你对话的智能音箱,大到工厂里的机器人,甚至智慧交通系统等,人工智能正以人们难以想象的速度渗透进我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上述这些例子都是我们平时的所见所闻,那么在大多数人日常不太接触的领域,比如数据中心、企业级存储领域,人工智能是否也触手可及?


1
人工智能与应用相结合


“人工智能无处不在,这也是存储的一种‘新常态’。”新华三存储产品部总经理徐润安这样表示。


随着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兴起,在存储圈里,“自动感知”“提前预测”“主动维护”等词汇被提及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存储不再是一个个冷冰冰的铁盒子,而是越来越具有智慧。在近日举行的2017中国存储峰会上,徐润安嘴边经常挂着的就是“InfoSight”。


新华三存储产品部总经理徐润安

      

       你可别小瞧了这个智能的InfoSight阵列管理系统,由于引入了由机器学习驱动的推荐引擎,它的功能变得越来越强大。未来,它可能会成新华三企业级硬件产品标配的“智慧引擎”。


追根溯源,InfoSight来自于HPE收购的Nimble Storage,它实际已经应用了近10年,先是在Nimble Storage的闪存阵列中,现在又被用于3PAR系列产品中,从成千上万台实际部署的存储阵列中累积了数十亿个数据点,这也是它可以自主学习、智慧思考的关键之一。HPE的统计数据显示,采用InfoSight后,有86%的问题可以在被客户发现前检测出来,并自动修复,同时将消除故障的时间减少了85%,存储阵列的可用性也由此可以提升到“6个9”。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就是这么神奇,它将以前需要由人来操心、管理和执行的事情,全部用机器来替代,自动完成。这是技术发展的必然,也是人们乐于接受的现实。


徐润安称InfoSight为存储的先知系统,因为它通过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可以清楚地掌握存储系统的运行状况、预测未来的需求。具体来说,InfoSight通过安装在存储阵列上的传感器,每分钟采集超过4000个状态信息,然后基于自身强大的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能力,发现存储阵列中潜在的风险和故障,提前预警。这就可以更有效地避免业务中断,延长设备的寿命,提升存储阵列整体的可用性。


以前,如果出现系统访问变慢甚至宕机的情况,运维人员首先想到的“始作俑者”便是存储。“存储背了很多黑锅啊!”徐润安感叹说,通过InfoSight的数据分析得知,在出现问题后,实际上只有46%是存储的责任,而大部分则是其他原因导致的,比如内部资源冲突导致性能下降,或者存在软硬件不兼容等问题。


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用于存储系统,这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很多厂商通过对机器日志数据的分析,实现了对机器的实时监控、风险预测,以及主动维护。现在,厂商都意识这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所以加强了对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研究,并且将它当成了一种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也有厂商宣称自己是智能存储厂商,甚至希望开辟一个所谓智能存储的新细分市场。

“其实,人工智能只是一个原材料,具体还要看你拿它做出什么样的菜。也就是说,人工智能必须与具体的应用相结合。”徐润安进一步解释说,“我们主要是将人工智能用于企业级数据中心,以便更好地发现存储和运维中的问题,提前解决问题,实现自动化的运维。”


InfoSight的一个优势是,它经历过成千上万的案例,因为有了这些数据和经验,再遇到类似问题时就可以做出更加正确、及时的判断。比如,你今天有咳嗽的症状,像InfoSight这样的智能工具,就可以根据以往的统计预测出,你明天可能会感冒发烧。这才是预测的价值。信息收集并不是一件难事,但以前的方式通常是在问题暴露后才想办法解决,而InfoSight是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同时进行学习和分析,提前预知,并可提供最优的配置建议。


因为运维人员不可能7×24小时盯着机器,当他们发现问题时可能是一两个小时以后的事,那么如何准确定位故障点,以及故障原因呢?InfoSight具有“回溯”功能,机器运行的所有记录都有案可查,对于机器历史上出现的每一个“震动”都可以准确定位。机器运维变得更加透明。


目前,InfoSight只是用于Nimble Storage和3PAR系列产品,未来InfoSight作为一个上层软件可能会开放给所有企业级产品线,包括服务器、存储和网络等。徐润安表示,新华三未来也不排除在企业级产品方面就AI与其他厂商进行合作的可能。


2
存储覆盖还要更全


徐润安提到的存储“新常态”,人工智能只是其中一个表象,闪存与海量存储也是未来存储发展的“新常态”。


3PAR系列全闪存阵列一直是新华三闪存产品家族中的一面旗帜。今年,新华三发布了3PAR 9450全闪存阵列,以及3PAR 20000系列,新产品在性能、可管理性、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得到了进一步增强。新华三现在可以将其全闪存阵列的延时控制在0.25毫秒以下,未来引入SCM,可进一步将延时降低到0.1毫秒,更加充分地发挥全闪存高性能、低延时的优势,支持企业的业务创新。徐润安特别强调,3PAP全闪存阵列可以做到真正端到端的双活,其双控制器可以同时访问一块SSD。


HPE收购全闪存和混合阵列厂商Nimble Storage后,3PAR如虎添翼,两者形成互补。新加入的Nimble Storage主要可以填补3PAR 8450以下,以及3PAR 20000和3PAR 9450中间的产品空白。新华三目前已经在中国开始销售Nimble Storage的闪存阵列产品。新华三闪存阵列家族变得空前强大。

徐润安表示,在闪存方面,SCM将是“下一个风口”,它会把闪存的应用发挥到极致。新华三会通过在系统内部增加SCM加速卡的方式,进一步提升闪存的性能,降低延迟。


2017年4月召开的新三华2017领航者峰会,到2017年8月举行的新华三IT产品线的重磅发布,用户对于新华三海量存储业务的了解逐步深入。徐润安介绍说,新华三海量存储业务的已销售存储产品容量近20PB,覆盖广电、媒体、地球物理勘探、视频监控等众多行业,另外还有大量用户在测试和试用中。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推出的H3C UniStor X10000是新华三在海量存储领域的新标杆。该系列产品包括 5个型号,最大可扩展至288节点,单一命名空间可存储超过50PB的数据,其强大的横向扩展能力,可以更好地满足广电、媒体、医疗、交通等行业客户存储空间不足的难题。徐润安也十分期待H3C UniStor X10000在2018年有更好的增长。


在新华三看来,闪存、海量存储、人工智能将成为未来存储发展的“新常态”。随着这些新技术、新产品的出现,那些传统存储是不是就该退出历史舞台了?


“应用驱动,客户为先,这是基本原则。客户的业务环境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可能是传统存储,也可能是超融合、软件定义存储或全闪存阵列。”徐润安表示,“从产品的角度看,我们并没有倾向性,而是全覆盖,甚至我们感觉现有的产品线还不够全,仍在不断研发新的产品。传统的存储产品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传统存储厂商也在经历一次‘涅槃’,希望有新的突破。”


新华三存储产品自主研发团队刚成立不久,正好赶上全闪存、软件定义存储、新的接口技术转变的关键节点。3PAR、Nimble Storage现有的产品线可以让新华三在市场稳健发展,而与此同时,新华三自主研发的存储产品业务占比也会不断提升。


3
存储的刚性需求再度被激发


2017年对于新华三存储来说是收获满满的一年。自2016年5月新华三成立到现在,经过高效的整合,其存储销售直线上升,保持稳定的线性增长。徐润安表示,“我还没有看到销售增长的天花板,存储销售未来还会持续上升。我们的存储已经覆盖了所有行业,明年我们力争在政府、公共事业等领域实现更大突破。”

IDC全球企业存储系统季度追踪报告显示,2017年第三季度全球企业存储系统收入同比增长14%,达到118亿美元,出货量同比增长22.4%,达到72.5EB。全闪存、软件定义、融合/超融合是存储销售的主要驱动力。该季度,HPE/新华三集团在全球企业存储系统市场排名第一,市占率为20.2%。


全球存储市场收入同比增长14%,这是一个令人感到振奋的数字。徐润安认为,存储市场增长很大程度上是由人工智能之风所带动的。虽然云计算刚兴起时,因为很多人在观望,从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存储的销售,但随着越来越多用户坚定地转向云,存储的刚性需求再度被激发,再加上英特尔新一代处理器平台发布带来的升级换代,徐润安认为存储市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保持两位数的增长。


2018年,HPE收购的超融合厂商SimpliVity的产品也会加入新华三存储销售的阵营。新的一年,新华三在存储方面也许会呈现更多惊喜。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