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官方的数据,还是身边的见闻,这些信息都在印证着一件事:第二波疫情真的来了。
就在5月22日,钟南山表示,基于seirs模型的预测显示,2023年新冠第二波疫情高峰发生在6月,约6500万每周。
尽管高潮正在逼近,但有了第一次感染的经验,相信大家这一次都淡定了许多,预防、治疗都更有章法了
不过,和去年冬天的第一波相比,这一次的疫情还是体现出了差异性
一是,整体来看,此次症状相较第一次会轻微很多,主要集中在上呼吸道,咳嗽、嗓子痛、头痛、鼻塞鼻涕,很多人并没有发烧的症状。
二是,从咽喉干痒疼痛,鼻塞鼻干,四肢酸痛等症状能看出,“二阳”整体感染的迹象已经趋向于温热类的外感
正因如此,有的人服用去年推荐的防治方退烧很有用,有的人效果则差一些。
所以,针对今年夏天的这一轮感染的新情况,我们也为大家整理了更有针对性的预防方案,包括生活习惯、日常饮食、养生茶饮、运动功法和艾灸熏蒸五个大类。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来做。
01
生活习惯类
一些生活习惯上的细节,依然是
预防措施的关键
,哪怕你不想太过折腾,只要在这些方面稍加注意,至少也能让病毒找上门来的困难大大加倍。

基础防护要做好
首先还是基础防护: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多通风
尽管这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但现实情况是,商场、饭店、公共交通工具等人员密集的场所里,不戴口罩的人已占多数。
没有了强制性的要求,这些基础防护就越依赖我们自己的重视性
睡好觉,蓄阴气
精血有蓄,阴气才能平和。睡觉养阴,是增强免疫力的重要法门。
夏季阳气旺,易上火,火气燎扰之下,就容易睡不好。
北京医馆王树春大夫分享了一个药枕方,在枕头里放一些安神药物,可以提升睡眠质量。
 安神药枕:
组方:炒酸枣仁50克,柏子仁50克,茯神30克,合欢皮30克,炙远志20克
方法:把这几味药研成粉末,装在一个大约25cm~30cm的小枕头里,晚上睡觉的时候,把这个小枕头放在大枕头上。
别躲太阳,少吹空调
到了夏天,很多人会因为怕晒怕热,而躲着太阳,待在室内,就算必须要出门,也要抹各种防晒霜,打遮阳伞,总之就是讨厌太阳。
但《黄帝内经》告诉我们,夏天应当要“无厌于日”,人的生理发育跟自然是同步的,如果光有秋收、冬藏、春生,没有夏天的热烈,很多人的生理功能就会受到影响。
我们经常说,身体的阳气是生命的动力,那自然界的阳气从哪里来?不就是从太阳那儿。可是我们到了夏天,就因为热,想尽办法去躲太阳。这样是不对的
同时,很多人稍有些热,就开始吹空调了,很多城市的地铁上也开始供应冷气。但要知道,夏天反而是更容易受寒的
因为在夏天,我们的
毛孔是张开的
,这时候吹着空调,整个就是在拥抱阴暗,
寒邪最容易侵袭进身体

再比如,夏天很热,你开车的时候喜欢把车窗摇开吹风,结果一下子就感冒了。实际上,这些不良生活小习惯造成的结果可能要比我们想象的严重得多。
精神内守,起居有常
作息规律,顺应气候变化,比如夏天就应当早起,那就不要睡懒觉了。
同时保持精神内守,勿惊慌,舒心气、畅心神、怡心情,勿躁勿虑静养。
痛苦的不是别的,而是恐惧。那些不抱怨的人、那些心里面没纠结的人,这个过程过得比较快,很快就结束了。
让我们视它作一个必须经历的体验,一种提高自己免疫力,让自己将来会稍微好一点点的过程。
阳气得升、阴气得蓄、脾气得健、心气得静,就可以提升身体免疫力。
02
日常饮食类
饮食调理,一向都是疾病防治的一项重要内容,结合当下的气候与疾病的特点,我们在饮食上应当注意些什么呢?
忌重口,忌生冷
这一波的疫情,比较容易中招的是有热邪内积的人群。
经常吃重油重辣重盐类食物,会很快出现体内积热。因此,饮食要清淡,要保持胃肠清利,防止胃肠有积热,感染的几率就会下降。
同时,生冷的食物也是不要碰的。天气炎热,冰镇食品、冷饮等等也变得受欢迎。
但《黄帝内经》告诉我们,夏天要做到“使气得泄”。这是什么意思?
夏天我们的毛孔是开放的,体内的热气是会向外升腾的,就是要让体内积攒的、不管是气还是什么污浊的东西排泄出去
这就是“使气得泄”,是一种浑身舒畅的感觉。如果喝冷饮、吃冰棍,想一想,气被这些冷东西“冰镇”后能从身体里泄出去吗? 不会,反而被镇在身体内了。
相当于把身体赶走病邪的一个通道堵住了
吃些苦味,降邪火
在中医看来,苦味能入心,降邪火去烦躁。
而夏属心,心火当令,吃些苦味食物,不仅能缓解由疲劳和烦闷带来的不良情绪,恢复体力,还能祛暑除热,又可以清心安神、清肺、健脾胃,帮助多个器官进行调整。
所以,像苦瓜、莲子心、蒲公英、苦菊等等,这些苦菜这段时间都可以试一试。
多吃理气化痰的菜
尽管和第一波疫情相比,已经有了从寒证向热证的转变,但
“湿”的作用是始终贯穿其中的

此次“二阳”,依然有湿邪在作祟,所以这段时间,我们在日常的饮食安排上,可以多吃一些理气化痰的菜。
百合
百合味甘、性微寒、质润,入肺、心经。既能养阴润肺止咳,又善清心安神,被称作“上焦清道夫”
萝卜
白萝卜下气、消食,它能帮助身体的气机往下降,所以很多人吃了萝卜会放萝卜屁。同时,它还有很强的生津止咳、化痰散瘀的能力。
茼蒿
《本草纲目》言茼蒿还能:“安心气、养脾胃、消痰饮、利肠胃”。
它的精髓就在于“蒿之清气”,无形的“气”特别重要,这股“蒿气”能理顺气机。尤其是对于咳嗽有黄痰的人而言,茼蒿可以帮助身体清热化痰。
冬瓜子
冬瓜子味甘,性寒。生冬瓜子长于清肺化痰,消痈排脓。多用于肺热咳嗽,能大补阴液,效果很好。
吃些生津的水果
此次二阳,热症明显,体内淤积的热对阴的消耗是很严重的,所以清热化火,滋阴生津这一步也是少不得的。
初夏时节正是各路水果集中上新的时候,我们可以有倾向性地选择一些更滋阴生津的水果来吃,比如桑葚、枇杷、梨、桃子等等。
03
养生茶饮类
大家这段时间还可以煮些有清热、解毒、疏风、润肺这样性质的养生茶来喝,同样也是很方便的一个方法。
薄荷荷叶茶
薄荷和荷叶都有很强的消暑清热作用,并且都有一股清香,有升散作用,喝下去之后能感觉到体内一些淤积的气化散开来了,并且咽喉也很舒服,还有提神醒脑的作用。
桑菊饮
桑菊饮出自清朝名医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从200多年前就开广泛应用于瘟疫治疗了。
方中桑叶疏风,菊花散热,是绝对的君药,比较简化的方法就是用桑叶和菊花煮茶喝就行了。能疏风散热,不管是用于预防还是症状初期阶段都很有效果。
当然,完整的配方效果肯定是更好的,大家可以直接买这个桑菊饮的茶包回去冲泡,一次一包就很合适。
黄芪茶
黄芪是中医呼吸科常用的一味中药,性味甘、微温,归脾、肺经。它的食用历史已有2000多年,常用于体衰日久、言语低弱、脉细无力的人,也就是气不足的人。
我们可以发现,不管是国家卫健委还是各省市自行发布的诊疗方案中,都有黄芪的身影。
黄芪“益元气而补三焦”,补一身之气,力道绵柔而缓和,在你还没有感觉到的时候它慢慢的把你的气补起来,所以适合很多人
我们可以在日常用黄芪泡水或煮水喝,能帮助身体补气扶正,提升抵抗力,是一种很有效的预防。
陈皮茶
陈皮入药历史悠久,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在“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提到橘皮可入药,具有润肺止咳、化痰、健脾、顺气等作用。
中医常说:百年陈皮,千年人参,可见,陈皮药用价值是非常高的。
在泡陈皮水的时候,我们还可以加一点蜂蜜,陈皮燥湿化痰,蜂蜜润肺,两者合用具有对肺很好,尤其是咳嗽的人。并且蜂蜜的甜味还能调和一下陈皮的微涩,口感也很好喝。
银翘茶
说银翘茶,大家可能觉得陌生,但说连花清瘟就都知道了。其实不管是“银翘”还是“连花”,都是连翘+金银花的组合。
连翘性味苦寒,主要作用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清热效果极好。
金银花以清为主,清中兼透,凡是热毒、风热皆可用。而且适用于温病的各个阶段。
这对老搭档长期出现在各个温病方子里,是一对非常经典的组合,能清热解毒、疏风散热,主要用在肺热里证,为方中的君药,担起抗击邪气的大任,在前线冲锋陷阵,发挥最大的作用。
所以,这段时间用连翘和金银花来煮水喝,能很好地清散我们体内的热,预防作用好。
04
运动功法类
除了饮食,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运动功法来提升自身的免疫力,帮助我们更好地抵御外邪。
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站桩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大家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
八段锦其实是适合绝大多数人的,因为它合起来做是一套完整的养生功法,但如果我们实在没时间,把它拆开来,又是八个独立的养生小动作
这里跟大家分享八段锦中的其中几式,都是针对清上焦、强正气的。
两手交叉,拔伸腰肾,提拉胸腹,活动颈椎,能使全身的气机流通
这个动作能帮助我们增加肺活量,抒发胸气,消除胸闷,疏理肝气,治疗胁痛
上身前俯,臀部摆动,能使心火下降,消除心烦。失眠多梦、小便热赤、便秘等都能缓解。
这一式转头扭臂挺胸,能调整颈椎,刺激胸腺,增强免疫力
如果你实在懒得动,还有更简单的方法,那就是举手
夏季心火重,随即我们就会感觉胸胁不舒服,也就是“俞在胸胁”
胸胁指的是胸的两侧。正中叫胸,两边叫胁,胁的起点正好跟我们的腋窝接触,而腋窝下正好是心经的起点——极泉穴(下文有图片展示),我们扬起胳膊以后胳肢窝腋动脉的搏动处。
小孩子睡觉时,他的两只手都是举起来的。这时,心的经络便从腋下沿着小拇指这一侧,走到小拇指的内侧,经过手少阴心经的9个穴位。也就是说,当做投降举手动作的时候,我们的心气是最通畅、最放松的。
所以哪怕你不想动,也可以在站着、坐着、躺着的时候,把手举起来以后握着,这也是在通心气。
既然手都举起来了,腋窝也伸展开了,我们也可以顺势拍拍腋窝,或者按一按腋窝处的极泉穴,这都是很好的。
说到按揉穴位,除了极泉穴,我们还可以按哪些地方呢?
手掌上的鱼际穴、胸前的天突穴和膻中穴、虎口处的合谷穴、后脑勺两侧的风池穴、鼻翼外缘的迎香穴、前臂背侧的外关穴等等,都是可以通过按揉来预防感染的穴位。
鱼际穴
天突
膻中
合谷穴
风池穴
迎香穴
外关穴
(穴位图可点击大图查看)
05
艾灸熏蒸类
既然说到了穴位,大家应该也能想到,除了按揉,我们还可以艾灸
艾灸的取穴要顾及两个方面,一个是健脾胃、强正气,比如神阙穴、中脘穴、脾俞穴、足三里穴以及气海和关元穴
神阙、中脘
气海、关元

脾腧穴
足三里
(穴位图可点击大图查看
另一个方面清上焦,强卫气,比如背部的大椎、身柱,以及与这两个穴位相对应的在前胸的天突和华盖
大椎、身柱
天突、华盖
(穴位图可点击大图查看
如果有内热的人,还可以灸一下手肘处的曲池穴,清掉阳明的虚热。
艾灸到身上微微出汗,并且被灸者自觉身体轻松,甚至有点轻微的口干、口渴,就可以停灸。
除了艾灸,我们还可熏香。艾条就可以直接用来熏,也可以参考一些熏蒸方,比如苍术+艾绒的组合。
苍术和艾绒都是古时用来熏蒸以驱散时疫的妙方,我们也可以效仿。

将苍术粉和艾绒以3:1的比例混合,用小勺取适量放入香炉中,点燃。每日熏室内2次,熏后记得开窗通风透气。
正因为苍术“燃之辟瘟戾气,服之轻身延年”的妙用,除了用了熏香,它还可以用来做香囊
准备广藿香10g,薄荷10g,山奈10g,苍术10g,共研细末,装于布袋中,挂于室内,或随身佩戴,具有芳香辟秽解毒之功效,以预防疫病。
当然,如果大家嫌自己配方子太麻烦,也可以直接用这个苍术线香,一插一点就可以了。
不管这一波疫情是“来势汹汹”,还是所谓的“雷声大雨点小”,我们对待它的态度始终要保持:不惊慌也不躺平,积极应对就好
【看清自我原动力 睡觉营开启招募】
一个人如果真的想要突破自己的困境,想要发大愿,做大事,必须要有这样的一个过程:看清楚内在自我的原动力
只有当你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和你的内在是相一致的,才不会有犹豫、有怀疑、有恐惧。
第十二期的睡觉(jué)营即将开启,我们将透过睡眠问题这个“相”,照见一个人在“神”,帮你看到生命真正的追求所在。
梁老师与你相约夏日的北京,一起来场调神的心灵之旅。
识别二维码报名睡觉营↑
进入睡力铺,获取更多生命能量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