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今晚聊黄渤主演监制的新片——
《学爸》
昨晚零星有读者询问,《学爸》这部片怎么样,我的回复是“有孩子就去看看,没有就别去了”。
我这么回是因为这部片好的地方,都和当下的教育环境有关,孩子和家长去看都会有各自的思考;而糟糕的地方,是它不太是一部“好看”的电影,一旦你对教育问题失去讨论兴致,那整个过程你会如坐针毡。
正文
这部电影的关键词在表面上是教育,但实质上是阶层,教育问题只是“阶层差异”射入中国父母中年焦虑的其中一颗子弹。
电影里这颗子弹的源头,是雷大力(黄渤饰)亡妻的父亲,也就是他远在上海的老丈人某天晚上突然的一次造访。老人的诉求很简单,要求带走他的外孙,去拥有更好教育资源的上海。
老丈人的人物设定是很有意思的,他是大学老教授,或许收入并不比当足浴店小老板的雷大力多,但在那一场戏里阶层差异是极为明显的,雷大力从头到尾都驮着背,而老教授是昂首挺胸,说着各种理由想要把自己隔代的子孙重新纳入自己的书香门第。
这场戏成为了这个故事成立的基础——没有一种教育问题,不来自阶层焦虑,而阶层差异的赤裸裸呈现,永远是对中国父母最好的激将法。
这是这部最大的优点,他几乎没有回避这种本质,然后用论文式的思维,对问题进行了全景式的呈现。
电影里雷大力为了孩子更好的“未来”,试了三种方式:买学区房,考特长生,申贵族学校。
这也几乎涵盖了当下中国最通行的三种鸡娃方向,分别对应抢夺资格,制造高起点和挤占好资源,这三者指向的也都是明确的社会问题。
学区房——教育资源分布不均。
特长生——招生政策的不合理。
贵族学校——阶层固化下的教育不公。
这种全景式的教育问题呈现在国产片中确实是难得的,而且更让我意外的是,电影在这三种现象的呈现上,抓到了一个共通的“惊悚点”——对于大部分普通中产和工薪父母来说,这三种都是在拿自己的阶层财富积累,赌孩子未来的阶层跃迁。
举例来讲,电影里的火哥火姐,为了买学区房背了一屁股债,失业的火姐(万茜饰)还要在大雨中发传单补贴家用,为的就是能够让箭箭进入一所好小学,有个“高起点”;
刘真真(闫妮饰)那个角色,也是为了让孩子能够顺利通过特长生入学,不惜“剽窃”雷大力那个学编钟的创意,二人本有可能的感情就此付之东流;
卢卡斯上的那所贵族学校,一年的学费就要十万二十万,这还只是小学阶段。
这还只是这部片子正面去刻画的。淹没在故事背景板中的,还有堵在中介门口把学区房抢光的父母、在学校门口大排长队甚至搭起帐篷来的家长,在补习班上被疯狂打鸡血喊口号的众人……
当一个社会的大部分已育壮年劳动力,都在用“彻底榨干”自己的方式,去竞赛孩子的未来,那么未来就一定不会如这些父母想的“我们是为了你未来可以舒坦”那样,因为这种内卷的循环必然是隔代的。
隔代的原因,其一是跃迁成功之后,阶层之上依旧还有阶层,对下一代的投资本身就是赌注,那只要是赌,源头都在于不甘心,于是上流之间的教育内卷依旧在产生。
这一点电影里也有一个非常隐性的描写,电影里隐藏着一对亲子关系——雷大力的教授老丈人和她的二女儿,雷大力曾经提到过,教授曾经以极为严格的教育方式去教育两个女儿,二女儿也确实成功了,住在上海的别墅里,但她依旧焦头烂额,忙着混圈子,找关系来试图为自己孩子卢卡斯再一次跃迁铺路。
其二是产业链在我们这一代的形成,以及早已陷入引诱型消费的“教育内卷”,都不会在下一代长大之后就突然消失。
这点,电影把教育消费,进行了社会奇观式的刻画。具体些来讲,为了拿到本地户口买学区房,刘真真张口就管雷大力要10万块假结婚,学区房要家长自己加价才能抢到,哪怕是凶宅。兴趣班的上课氛围像极了监狱,一条街的补习班,早就把资源集中起来,想要掏空你钱包中的每一分钱。
在上面二者组合之下,一种“仓鼠踩笼子”式的社会焦虑循环就产生了,社会资源的创造被恶性内卷,互相抢夺所替代。
这些都是这部片最大的优点,它没有把教育问题的矛头指向孩子或家长中的任意一方,也没有指向哪个确确实实的坏人,而是指向一个更庞大,更抽象,也更令人无力的“第三者”。
我相信编剧在写这个故事的时候,一定去做过不少功课,但问题好像也在这里产生了,我们评价一部电影像“论文”真的是优点吗?
《学爸》确实是一篇好论文,有着全景式的呈现,一些比较新的观点,大量精准的例子。但很难说它是一部好电影。
因为属于论文的“全景式的呈现,比较新的观点,精准的例子”被前置了,成为了目的,属于电影的“故事的连贯性,主线的清晰度,人物走线的逻辑”反而被后置了。
为了完成全景式的教育问题呈现,编剧放弃了故事的连贯性,把三种方式(买学区房,考特长生,申贵族学校),几乎拍成了三部电影,三个互相没太大关联的故事。整个片子非常像电视情节剧,每一个鸡娃方式,都有完整的三幕,甚至都有一个高潮或者煽情的小结尾,像是一集结束了。
导致这部电影看起来就像是在大银幕看了三集电视剧,节奏好坏根本无从谈起,因为根本没有被察觉到的节奏逻辑。
同样被牺牲掉的还有大量的人物逻辑。
黄渤作为主角,许多地方的转变都是没有交代的,比如他从一开始被老丈人造访之后的“我只是想孩子不被夺走”,到“我想要孩子更好的未来”这一鸡娃的动机转变是没有的。
第三部分竭尽一切申贵族学校的行为,甚至是和第一部分的动机相斥的——他一开始就是不想要让老丈人带走自己孩子去上贵族学校。
对去上海上贵族学校这件事,他如何从抗拒到接受,再到完全疯狂,这个转变过程都是没有的,如果没有黄渤的表演撑着,这个角色后半部分将会彻底没法看。
其他配角也是,因为人物已经在符号层面上,支撑起了编剧在自己的论文中充当“举例”的作用,任务完成了,所以后续所有冲突的产生,都浮皮潦草极了。
第一部分买学区房,买凶宅还算有现实新闻的荒诞可依,但和自己好兄弟恰好买了同一栋,然后因此闹矛盾,是否有些太刻意的抓马?
第二部分如出一辙,逼孩子学编钟我能接受,够都够不着但学会了我也理解,但闫妮的女儿也学了编钟,去强行制造了一种背叛,这冲突的方式是否又太低级了呢?
最后,也是最大的问题,即这种教育题材电影自带的炸弹——你无法将这个故事收尾。
这种电影存在一个完全矛盾的悖论,你认清了教育问题本质是社会问题,是阶层问题,但你不能在结尾去提及任何关于这二者的讨论,然而故事需要收尾,问题需要解决,想上映就需要一个光明的结局。
于是办法就只有两种,一种是和稀泥的鸡汤,一种是背叛前面自己提出的观点,去重新落到个人的问题责任上。
这部片两种都用了,所以结尾相比前面的深刻,就是一个巨大的叙事灾难。
电影接近结尾的时候,有一场黄渤带孩子去贵族学校面试的戏,他还对着考官有一大段独白。
独白的大意无非就是,“为什么要让孩子那么累”、“不去好学校也没关系”、“大家都有光明的未来”。这段独白很明显是对观众说的。
这场戏的收尾,是黄渤带着孩子离开了学校,离开了上海,回到了二三线老家,上了一个普通的学校。
紧接着之后,是春节晚会式的一场戏,黄渤新店开张,箭箭的成绩也突飞猛进,不那么乖巧的小米也因为口才好被表扬,总之大意上个普通的学校也一样,你好我好大家好。
电影最后落在了“教育孩子,家长和孩子,没那么努力也很好。”这一点上,这句话脱离环境单看当然是对的,反对内卷永远是一种正确。
但放在当下的环境中,这是一种路人皆知的谎言,环境没有变化,问题没有解决,任何对当下家长和孩子个人的要求都是一种无赖。
试问,从小家里住着别墅,英文教育,上贵族学校,会四五种艺术特长,结交精英朋友,隔三差五出国的卢卡斯,和在澡堂子里长大,不会英文,特长只练过几天编钟,读着普通学校的雷小米,在电影之外的真实世界里,谁在未来实现梦想的概率更大?
如果答案依旧显而易见,那么谈什么都是徒劳。
配图/《学爸》预告、海报
音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