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物马戏团 | 文
标本,是人类科学与爱的结晶。
早在古埃及时期,人就开始试图保存死后的动物,所以我们才会看到那些极具历史研究价值的动物木乃伊。可以说,标本是一种伴随人类历史发展的文化,它一直存在,不断演变,对科学和艺术都有巨大贡献。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精致且灵动的动物标本。
对于标本制作,有很多种不同的方式,而剥制标本,正是这类艺术中的明珠。这种传统的标本制作方式出现在18世纪,可能是最广为人知的一种:它将死去动物的皮剥脱,去除其骨骼和内脏,再用填充物将取下的毛皮支撑起来。
由于失去了骨骼,所以标本的形状取决于填充物的形状。只有精雕细琢,做出以假乱真的填充物,才可借标本还原动物生前的可爱模样。
于是,一个手艺醇熟的标本制作师,除了标本制作的必要知识外,还需要具备包括雕塑、绘画,以及解剖学等一系列艺术/科学修养。而欣赏大师级标本制作师的作品,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最初,剥制标本只是用来保存贵族打猎后取得的猎物。但随着时间推移,大概在19世纪的维多利亚时期,开始有人把剥制标本作为一种艺术和科学技术看待。例如在著名的万国工业博览会上,就出现了制作技巧高超的鸟类标本,同时引起了艺术圈和科学界的注意,甚至维多利亚女王也对此展现出兴趣。
首先,对于19世纪前的科学界来说,剥制标本是必不可少的研究资料。由于当时各洲之间交通很不便利,物种入侵的事件更是极少发生,而皇族的引进动物也时常因为环境不适而暴毙,所以要了解其他国家/大陆的动物,就得靠剥制标本。
借助这些剥制标本,当时的学者们即可精准地了解到异国动物的外型。
当然,有时也会有意外发生。比如在某些群体中很著名的“雄狮里奥”。雄狮里奥应该是在18世纪,由阿尔及利亚的统治者送给瑞典国王腓特烈一世(非神圣罗马帝国同名统治者)的,里奥死后,被送给标本师制作成标本,然而标本师从没见过这种当时几乎不存在于欧洲的动物,便按照想象和一些不靠谱的图示,做出了雄狮里奥的标本。
这个例子,说明了一些老旧标本制作上出现的问题。不过由于今天讨论的是艺术化的剥制标本,我们就不放雄狮里奥的照片上来了,以免影响大家对剥制标本的第一印象。
雄狮里奥角度1
雄狮里奥角度2
正是由于剥制标本的存在,我们才能准确了解一些近百年来灭绝动物的真实样貌。可以说,标本和科学一直是不分家的,所以在伽利略博物馆中,才会保存着一根伽利略中指的标本。
有人说,这根永痕的中指,是代表浩瀚星海投下的科学和宏伟,竖向在虚无中不断争执的人类的。在这里我要解释一下,这是个传言。
但对于剥制标本来说,最大的意义还是在于其艺术性。实际上,在漫长的历史中,诞生了很多剥制标本的艺术品,比如Walter Potter曾用48只兔子的标本,在1888年做出过著名的《兔子学校》。
虽然也有像Adele Morse这样的另类标本艺术家,不过她的作品风格离今天介绍的内容太远,大家还是欣赏一下Walter先生的《兔子学校》吧。
作者:Adele Morse
实际上,正是因为剥制标本在维多利亚时期被艺术化,才使得它的制作工艺得以进化。早期的剥制标本因为填充物难以持久,所以常会随时间流逝塌陷,再加上饱受虫害侵扰,让其外貌严重变形。
而在进化后的高超制作工艺下,动物标本可以展现出动物最具特色的魅力。例如看到一只雄狮的标本,我们仿佛窥见它在草原上驰骋的身影,骄傲而雄伟。当我们将自己因过度劳累而秃顶的头,同雄狮那浓密的鬃毛相比时,不禁让人深思现代社会到底为生命带来了什么。
想必百年前,海明威在乞力马扎罗山脚看到的狮子,也是如此桀骜不羁,才会最终被他写入《老人与海》的结尾。
就算现代交通日渐发达,我们也会被身边之物纠缠,难以放下生活去往远方。这时借助动物标本,我们就可以欣赏到平日看不见的事物,看到北极熊那令人敬畏的脸庞,向着皓月发出咆哮;看到猫头鹰那在弥天大夜中赫烁燃烧的双瞳,刺出超越人类的智慧。
好的标本,就犹如绘画,总是在捕捉那刹那间的优雅——标本制作,是一场艺术家与时间之流逝的战争,通过标本制作,他们成功停住了时间,让动物转瞬即逝的跳跃永远展示在我们面前。
静若处子,动如脱兔——这也能用来形容标本。因为透过这些静态的猛禽标本,我们可以看到它们生前勇猛的捕猎英姿,如果这都不算艺术,那世间何物才能算呢?
此外,就和其他艺术一样,还原现实,并非剥制标本的唯一方向。很多人会在制作标本时,进行一定程度的再创作,为标本添上画龙点睛之笔,使作品虽不写实,其创意却让人赞不绝口。
我听闻,曾有人制作过一个浣熊标本,在恰到好处地还原其身姿与神态后,制作者又天才般地为它添上了一双凉鞋,让它看着不止优雅纤细,还有了一份贵妇的雍容华贵。我虽从未亲眼见过这个标本,但从描述来看,想必是件令人迷醉的艺术杰作。
动物标本如此之小,却又好似蕴含了巨大的力量,让我们不得不被其服。
所以自从1983年,著名的剥制标本杂志《Breakthrough》就在举办世界性的剥制标本展,在其中,可以看到各种使人惊叹的艺术品。
有人曾劝说不要随便在街上摆放动物标本,因为你不知道路人会用它们摆出什么样的姿势。但我相信经过介绍,大家都已经明白:没有人会在直面动物标本的艺术魅力时,做出亵渎之事。
没有人。
最后,剥制标本正被越来越多的人用来纪念自己的宠物。虽然将死去的宠物做成标本,一直在道德上有争议,但因为爱宠已逝,很多人都会认可这种纪念方式。把心爱的宠物做成标本,正和宠物火化一样被越来越多人关注。
将自己曾经的爱宠做成标本,可以留存住它最快乐的表情,主人看一眼,便可想起过去的幸福时光。
生离死别,百感在这短短四字中交错;淡然微笑面对消亡,也是一个合格的标本师在宠物标本中展现出的人生哲理。
尤其是,很多人的宠物除了猫和犬外,大多数都是鸟与鱼。而鸟与鱼,恰恰是最适合制成标本的动物之一,因为它们的身躯结构相比起来没那么复杂,且上等的标本,可以捕捉到鸟与鱼生前的神韵,让其自由的姿态留在世间。
一个好的鸟类标本,仿佛可以让人望见整片蓝天,摆脱一切束缚。
而一个好的鱼类标本,则儒雅随和,宛如蕴藏着大海的包容、深邃。
但是这里必须提醒一句,要把过世的爱宠做成标本,请一定托付给技术合格的标本师,正规的标本师应该有相关证件。不然成品的模样可能会严重加深爱宠过世的心灵创伤。
近年来,有传言说有人把自己过世的家猫,与无人机合体,做成了一个飞天标本。但我相信这只是传闻,是对标本制作艺术的诽谤,相信这种玩世不恭的态度,不会出现在标本爱好者群体中。
这些传闻,近来还变得愈发离谱,甚至出现有人将过世宠物羊做成风笛标本、将过世的宠物猪做成存钱罐标本等诽谤。但它们显然和事实相去甚远,所以还请大家保持优雅,培养自己的分辨能力,不要乱讲地狱笑话。
在如今这个浮躁的时代,标本制作已经成了一种让人静心创作,体验自然的艺术。它虽然有过争议,但也给过很多人乐趣和慰藉,只要用严谨、高雅的审美去欣赏它们,自然就能获得心灵上的净化。
能拥有这样的艺术,属实是我们人类的幸运啊。
-END-
往期推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