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蓝字饭爷的江湖发现更多精彩
这是饭爷的江湖发出的第248篇文章
前两天出去跑了一圈回来,和几个行业大咖接触过以后,感觉现在金融业对普通家庭的孩子,实在太不友好了。

比如某头部互联网公司负责战投部门的哥们说,前段时间看了看现在自己部门实习生的简历
感觉自己要是现在这个时间段毕业的话,别说一路披荆斩棘,坐上投资部门负责人的位置了,可能实习期都难通过。
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目前被推荐到他这里的实习生,和他读书那时候的状况已经完全不同了。
这些实习生一般都是在C9院校读书,天资和成绩不错的学生。
多数人从大一开始,就凭借家里的关系在各种投行实习了,一个人手里起码有三到四个实习。
这些大一开始的实习,基本都是各大投行、咨询公司或者券商研究所。
每一段实习经历看起来也都很光鲜,外资的基本都是什么麦肯锡、波士顿,摩根史丹利、德意志。
中资的基本集中在一些头部券商,比如中信证券、中金公司这类的。
大二大三开始,很多人就要申请,去腾讯阿里京东百度之类的互联网公司投资部门,去实习了。
通常实习到大四上学期,就会想办法解决保研,或者考研的问题。
大四的时候,可能会去监管部门,比如一行两会实习,混个脸熟。
研一上学期的时候,会去申请一些海外项目,或者海外交换生项目。
研一暑假的时候,基本履历上实习经历已经够了。这时候会去申请高盛、大摩香港、华夏易方达或者一些头部私募实习。
研二的时候,就要开始找工作了。之前实习其实就是家里人的人脉,到工作阶段,就更需要家里人使劲了,最终通过的一般是人脉和个人能力两方面都很强的孩子。
其实这样的事情也不光在大城市,和老家省会某个大产业基金的负责人聊了聊,发觉情况其实差不多。
这哥们说他们这个大基金,百亿左右规模。现在基本招人分两块,省内和省外。
如果是省内的学校,基本上只看那所211。因为领导们都是这个学校毕业的,大家也都喜欢招这个学校的校友。
大家都喜欢从自己的校友里招人,其实并不奇怪。我们甚至可以说,国内校友圈的传帮带作用,比国外还要明显。
在国外你如果想走律师、医生或者基金经理这条路,通常是需要有长辈做这行的。
他们对怎么进入这个行业,中间需要什么实习,需要什么履历非常清楚,因为他们就是这么一步步走过来的。
国内因为金融行业才几十年历史,承担这个传帮带作用的,更多的是好学校的学长学姐们。
可以说目前国内校友圈的整体氛围和帮带作用,比国外家庭长辈的作用还要明显。
我们可以把它叫做校友间的代际传承,或者你也可以管它叫校友圈文化。
这个道理,我们之前在《本质是个性价比问题》里面,也曾经说过。
在目前新增高端岗位有限的情况下,有些时候校友圈的人脉作用,真不是其他能替代的。
很多好公司招聘的时候,如果面试对象能力差不多,可能大家更倾向于用自己母校的学弟学妹,也倾向于带自己母校的学弟学妹。
如果是省外学校的简历,原则上基本选择清北复交。但是最近两年,他们单位最终招进来的,基本只有清北这类学校。
讲了这么多,其实想说的是,现在好的金融公司岗位实在太卷了,已经非常不适合家里没有任何资源的孩子打拼了。
即使你家里有资源支持,如果想去头部金融公司工作,可能从大一开始,最晚大二就要开始规划自己的职业路径了。
想在行业里混,还是要想办法去三中一华,这种高级别的券商。
干个两三年卖方研究,会对后续的职业发展帮助极大。因为这种级别的券商,对新人的训练和培养很有一套。
实习如果是去研究所的话,要记得每天尽量去参加晨会。好好听听资深分析师,是怎么表达和思考的。
公司出了深度报告,要保存打印出来好好学习。遇到不明白的问题,要想办法问清楚。
记住实习不是让你每天去了就在办公室坐着,然后帮领导做点收集数据,打杂跑腿,订机票酒店的活。
这样的话完全没有收获,还不如抽点时间,在学校图书馆看书更实在。
要是去买方做研究员,和卖方发展路径还是不太一样的。可能会走从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投资总监这个路径。
如果家里没有资源支持,又想从事这个行业,建议去非头部机构干几年攒履历。
这几年一定要尽可能出项目,出了项目以后再跳到头部,状况会好的多。
除了去金融机构,还有个曲线选择是考监管机构。熬到一定级别,比如处级以后,然后争取去金融企业。
大部分金融机构都是国企性质,这样出来以后不光能保住行政级别,还能大幅提高收入水平,只是这条路比较难走。
前段时间嘉实基金管理公司一个北大毕业的基金经理,不就考到监管机构去了嘛。
有人说人家放着年薪百万的基金经理不做,跑到监管系统去当个科员很傻。
其实傻不傻要看你从哪个角度考虑,如果你有能力在监管系统熬到处长,再去中金这类公司做个高管。
身份只要一转换,就可以做个董事总经理,年薪马上就能变成几百万乃至上千万。
而且走这个曲线道路的话,在上升过程中的考核压力,远没有基金经理大。
全文完,感谢阅读!!如果觉得写的不错,那就点个赞或者“在看”吧。
如果转载本文,文末务必注明:“转自微信公众号:饭爷的江湖。”
点击关注下方账号,获取最有用财经信息和投资趣闻,每篇文章都有彩蛋或者惊喜!!
PS:文章的最后想说,我们的第一本书出版了,反响还是非常不错的。
本书从经济学的角度,剖析很多问题。可能不少小伙伴工作生活里的疑惑,都能在这本书里得到解答。
点击下方图片,或者左下角“阅读原文”,还有在当当网搜索《效率人生》都可以购买。
延伸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