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12月3日,保罗·约瑟夫·克鲁岑(Paul Jozef Crutzen)出生于荷兰阿姆斯特丹
。他提出了二氧化氮破坏臭氧层的理论,并论证了工业排放是臭氧层变薄的主要原因。

因为一场高烧,他的成绩不够申请大学奖学金。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克鲁岑上了一所中等技术学校,学习土木工程(3年上课+2年带薪实习)。毕业后他在阿姆斯特丹城市桥梁设计局工作,结婚后去了瑞典一个小镇的桥梁设计局。
克鲁岑一直渴望能从事学术研究工作。一天,他从报纸上看到广告,斯德哥尔摩大学气象学院招收计算机程序员。尽管他没有大气计算方面的经验,但幸运地成功应聘,从此开始了他几十年的气象学工作与研究生涯。
在大学工作有个好处,就是我能去听一些大学开的课。”1963年,他拿到硕士学位,专业方向是数学、数学统计、气象学。他感到遗憾的是,因为没有太多时间做实验,自己未受过学校正统的物理和化学教育。
1965年在做博士论文研究期间,克鲁岑接到了一个任务——协助美国来的一位科学家建立在平流层、中间层、热层中氧气同素异形体的数学模型。这个项目激起了他对大气臭氧的光化学的强烈兴趣,他开始广泛阅读科学文献,由此充分了解了60年代后期的平流层化学研究,“为我的科学事业奠定了‘初始条件’。
1970年,他论证了地球表面释放的二氧化氮,能够一直升到平流层,在平流层变成一氧化氮后催化臭氧的分解。而地球上的化肥使用,提升了了大气中一氧化氮的水平这一成果,让他与F.·舍伍德·罗兰(F. Sherwood Rowland)、马里奥·莫林(Mario J. Molina)一起获得了1996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虽然克鲁岑本人从事理论研究,但他欣赏实验研究。他在担任要职(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主任、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化学研究所主任)期间,一直非常支持开展实验研究。
资料来源: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chemistry/1995/crutzen/biographical/
https://physicstoday.scitation.org/do/10.1063/PT.5.031104/full/
我们不需要英雄
但我们需要榜样
几只青椒
长按二维码关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