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1月5日,威廉·菲利普斯(William D. Phillips)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他对激光冷却和捕捉电中性原子做出贡献。
菲利普斯父母鼓励阅读,他们读书给孩子听,也鼓励孩子自己阅读。菲利普斯自己阅读后,经常去镇上的图书馆。他从小对科学感兴趣,用显微镜观察所有能到手的东西。
读高中时,菲利普斯很喜欢那些讲得很好的科学课和数学课。回顾过去,他认为对科学事业来说同样重要的是语言和写作课。他认为,自己高中参加辩论比赛对后来做学术讲座和授课有益,上写作课对写好论文有帮助,而学习法语也带来了和克劳德·科恩-塔诺季(Claude Cohen-Tannoudji)富有成效的合作。
高一暑假,菲利普斯在特拉华大学做溅镀实验(sputtering)。这是很好的一段经历。当时辅导他的研究生詹姆·柯马斯(Jim Comas)告诉他:“当一名实验物理学家,就是有人付钱让你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大学时期,微积分物理对于菲利普斯来说有难度,但真的很有趣。教师雷·弗洛格纳(Ray Pfrogner)向菲利普斯揭示了物理学和数学的统一与美。“直到那一刻,我才有了去理解欣赏它的工具。”一些夜晚,弗洛格纳会邀请学生去观看理查德·费曼的讲座视频《物理学定律的特征》(The Character of  Physical Law)。费曼轻松而富有远见的讲话,以及弗洛格纳第二天清晰的呈现,更加燃烧起菲利普斯对物理学的热情。
申请博士项目时,菲利普斯访问了省理工的丹尼尔·克莱普纳(Daniel Kleppner)的实验室。他感受到学校里的同事情谊(camaraderie),且克莱普钠的组内洋溢着一种激动人心的气氛。且当时,菲利普斯的女友(后来成为妻子)也希望回到新英格兰地区,因此他最终决定了去麻省理工读博士。“我从未后悔过这个决定以及后来所有听从内心而做的选择。
激光冷却原子

1976年在麻省理工获得博士学位后,菲利普斯又在那里做了两年博后。1978年,他进入位于马里兰州的国家标准局(National Bureau of Standards,后来的NIST)。在那里,率先开始研究激光冷却。激光冷却应用之一是提高测量水平,由此创建准确计时的原子钟。
菲利普斯因为激光冷却及捕捉原子,与朱棣文(Steven Chu)、克劳德·科恩-塔诺季分享了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菲利普斯研究过很多课题,包括与量子信息相关的单原子量子比特、原子气玻色凝聚、光晶格中的原子、类比凝聚态系统的原子物理学,相干德布罗意波原子光学、超冷原子碰撞。

菲利普斯1992年在马里兰大学担任教职,2001年成为大学杰出教授(Distinguished University Professor)。
资料来源:
https://physicstoday.scitation.org/do/10.1063/PT.6.6.20181105a/full/
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physics/1997/phillips/biographical/
我们不需要英雄
但我们需要榜样
几只青椒
长按二维码关注
科学|技术|教育|成长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