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7月1日,顾静徽出生于江苏嘉定县。她从事光谱学研究,是中国第一位女性物理学博士,任教期间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
顾静徽父母早亡,在继母支持下学习,并于20岁入上海大同大学,成为胡刚复的学生。1923年顾静徽考取留美公费生,入美国康奈尔大学文理学院,并于1926年获学士学位。1928年她获耶鲁大学硕士学位,其后在密歇根大学师从理论物理学家丹尼森(D.M. Dennison)研究光谱学。1931年她获物理学博士学位,论文题目是《二氧化氯(ClO₂)的吸收光谱和对称三原子分子带光谱系中的强度分布》。她是我国第一位女性物理学博士。
顾静徽1931年回国任教。期间她曾于1938-1939年赴德国,在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Kaiser Wilhelm-Institutfür Physik)做访问学者,研究铬钒在低温下的斯塔克效应。顾静徽在讲课时,总是能慢条斯理地讲解某一理论的来龙去脉,强调其中关键。她的耐心与诚恳,给学生留下很深印象。在中央物理研究所,她指导吴健雄研究低温下的气体光谱,后来还积极鼓励吴健雄去美国留学。
“吴健雄到了物理研究所,便和由美国密歇根大学获得博士回来的顾静徽一块工作。她们的实验室分成两间,大的是暗室,小的是讨论室。这两位有雄心的新女性,都想窥探原子内部的奥秘。她们计划在低温下测定某种气体的光谱,因此花了许多功夫进行仪器装置、气体的净制和获得高度真空的工作。她们朝夕埋首于暗室中,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健《吴健雄—物理科学的第一夫人》 台北:时报出版社公司,1996)
早在1934年,《中国评论》( China Critic ) 周刊第七卷某期上曾刊登“顾静徽”英文小传:
“她 (顾静徽) 在苏州读江苏省立师范学校时,中文成绩出类拔萃。苏州是一个景色秀丽的古城,曾经是才子辈出,佳人如云。顾静徽在班上年龄最小,却是最出色的学生之一。后来她上Utopia学院 ,为出国留学做准备。在那个学院里,她又以确定无疑的未来物理学家的前景鹤立鸡群。她毕业于康耐尔大学。耶鲁大学给了她硕士学位。密歇根大学培养她成为合格的物理学博士。她的学业记录毫无瑕疵。她现在任职于中央研究院物理学研究所”。
“但是静徽的为人更加可爱。她身材矮小,却有高大的灵魂,文静而不矫揉造作,和朋友们相处,乐于助人,善于安慰。她的同情精神无可挑剔。朋友们随时可以来找她向她诉说自己伤心的故事,而她,总有倾听的耐心。她的最大特点,是她对别人的关心。那也是真正的宽容大度和开朗——总有容纳别人意见的心胸。她不喜欢为了谈话而谈话,那是大多数男人都觉得有趣和开心的事情。然而她有大多数人所缺乏的幽默感。温源宁著,江枫译《不够知己》 长沙:岳麓书社,2004)
资料来源:
中国物理协会期刊网,原作者: 戴念祖、刘娜
我们不需要英雄
但我们需要榜样
几只青椒
长按二维码关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