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位山东的读者跑来感谢我。说是她女儿考文科,数学考了 95 分,这个成绩已经是全班第一。感谢我的理由是因为一篇我去年写的文章,小朋友读后有所启发。
其实那是一个系列,包括两篇文章,它们分别是:

  1. 给数学考了29/150的小朋友
  2. 再致数学考了29/150的小朋友
现在我早就没本事告诉小朋友应该如何具体学习数学,我想我自己的数学都已经忘得差不多了。所以,我只能谈谈应试技巧,以及分享一种看待事物的视角。

所有这些东西都会过去的,人生中很快就不会再有考卷和答题卡,也就不再需要那些答题和拿分技巧。甚至是看待事物的视角也是如此,它们不管怎么变化,最终都会沦落为鸡汤或者是丛林法则的注脚。当人生难题摆在面前,人想要换个视角去看,却发现痛苦和焦虑并没有因此而减少分毫。
而且,届时大概率也没有什么叔叔可以询问。
人们的想法通常都是类似的:因为我遇见了某个困难,所以我要去找寻一个方法。我找到了一个方法解决了问题,那么一切都就此结束。于是,下一次再遇见什么困难,再去相同的地方找相同的人寻求方法。那么在我看来,这就白吃了那么多苦,白走了那么长路,因为在解决困难的过程中个人学习到的东西是零。

学到某个具体法子,解决自己某个具体的苦难,这不是学习。知道这法子为什么能奏效,又为什么能解决自己的困难,这才是学习。理由很简单,具体的法子或者工具,改变的是自己的身外之物。但是知道法子和工具之后的道理,改变的则是自身的想法和认知。身外之物有 100 万件,那你就要学习 100 万种方法和工具,穷极一生也完成不了。而稍微改变一下自身的想法和认知,一次之后就可能解决 100 个类似的问题。

不止于此。你有问题,你去问人,别人给你一个答案或者方法。你拿了答案或者方法就走,追求起效,那么你其实什么都没带走。答案还是别人的,方法还是别人的,你自己并没有得到。于是,下一次该你受难你还会受难,该你不会你依然不会。和能不能管用,能不能奏效相比,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拿到答案和方法之后多问一句:这背后他是怎么想的?是怎么得出的答案和方法?每这么问一次,每这么想一次,对于个人都有莫大的好处。不问直接去做,你无非是在帮别人验证他的想法。问了再去做,你迟早也可以变成可以教别人的人。

这里始终存在着一个假设,这个假设人人都知道,但是不一定会说得出来。那就是假定面对这个社会的时候,每个人最终都是能自立自全的。基于这个假设,所有人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努力靠自己思考得出结论,努力靠自己找寻方法和工具,努力靠自己解决问题和困难,并不需要假手他人。

因为必须有某个人帮助,你才能解决某个问题,那么你就是那个人的奴隶。必须有某个工具的帮助,你才能解决某个问题,那么你就是那个工具的奴隶。我过去很喜欢举一个例子:你每次都用 U 盘拷贝文件,今天手头没 U 盘你应该怎么做?有人会回答说借一个,买一个,诸如此类。非得 U 盘不行,那这就是 U 盘的奴隶。但其实还可以用网盘拷贝,用邮件中转站拷贝,可以用通讯软件直传,甚至可以插上手机,直接拷贝到手机里去---手机本身也有储存器,和 U 盘储存是同一个原理。

有人会说,这是脑子灵活与否的问题。我不那么看,即便是极为愚笨的人,在使用 U 盘第一次拷贝文件之后,如果能问一句:这是什么,这是怎么做到的?那么他迟早会发现还存在无数类似的选项和可能,并非一定只能是 U 盘。所有的储存设备,无论在云上还是在线下,都可以做类似的事情,它们服从同一个原理。

今天一个人可能会发现自己数学不灵,明天这个人可能会发现自己专业课不灵,后天这个人可能发现自己的工作业绩不灵,这都是有可能的事情。在数学不灵的时候,有人可以帮助自己。但是到了业绩不灵的时候,大概就没人可以帮助自己了。

但是,在解决数学不灵的时候,解决业绩不灵的方法也已经同时潜伏其中。只是人们喜欢具体方法,人们喜欢特别技巧,人们喜欢用奏效与否衡量,不大喜欢多想一想,于是此后的人生中多受限制和束缚,于是总要依靠他人,依靠工具,依靠这依靠那,始终无法自立自全。
所以一早就确定,到得头来只剩自己,也只能仰仗自己,人因为自立自全就是自由的。
标题:《拽猫》
创作者:和菜头的小肉手
AI算法提供:Midjourney V5.2
Prompt:cat with sunglasses by Gabriel Pacheco --ar 3:2  --v 5.2
槽边往事和菜头 出品
【微信号】Bitsea
个人转载内容至朋友圈和群聊天,无需特别申请版权许可。
请你相信我,
我所说的每一句话,
都是错的
禅定时刻
《飞猫》
和菜头的小肉手
Midjourney V5.2
 南派三叔专区
南派,第二张放大之后的所有细节,窗子短裤什么的,都是在第一张的基础上生成的。厉害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