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七叔东山再起”关注公众号
和三十万投资人,分享别样人生
自从上次昆明国资委公开宣布《昆明城投专家会议纪要》是谣言以后,反而盖子有点压不住了。
首先跳出来的是昆明地铁,据说昆明地铁已经开始拖欠员工工资了,最早可以追溯到去年9月。
在社交平台上可以找到不少匿名发文人,类似这种:
这么久了,也没见昆明地铁出面辟谣,咱也不知道这些事情是不是真实的。
如果把这事情跟《昆明城投专家会议纪要》联系起来,里面谈到“因为疫情原因,上海的帮困资金没有到位”,这就令人产生无限遐想。
是真是假,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
所以呢,咱得稍微翻一下公开的数据,看看昆明地铁到底怎么了。
4月底,昆明轨道交通集团在上海清算所平台上发布2022年度报告及2023年一季报,怎一个惨字了得。
财报显示,2021年底时,昆明轨道交通“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还有31.14亿元,到了2022年末就只有7.59亿元了。
而今年一季度末,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剩1.01亿元,一年多时间减少了30亿元。
现金流量表中,“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也在大幅度减少。
2021年全年支出工资8.31亿,2022年降到7.55亿,看上去好像跌的不多是不是。
来,我们再看一下2023年第一季度和2022年第一季度的比较。
2022年第一季度工资支出2.17亿,到了2023年只有1.09亿,直接腰斩。
工资如此腰斩只有一种可能,咱不说工资发不了,至少是工资没有拿全。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不是裁员呢?
因为裁员必然伴随赔款,所以短期内工资支出肯定是增加才对,更何况昆明地铁是苗红根正的国企,大规模裁员的可能性几乎为0。
所以从它的公开数据上看,昆明地铁发工资有困难,我不认为是谣言,有理有据,无可辩驳。
除了现金流,昆明地铁的营收情况也不容乐观。
公司2022年度营业收入为6.29亿元,同比减少26.20%。
票款收入减少了8000万,大概率归结于口罩原因,最重要的有个土地一级开发投资回报,少了2.2亿。
稍微解释一下什么叫土地一级开发投资回报。
就是政府委托企业进行征地拆迁安置补偿,然后对这个区域进行一系列市政建设,类似于“三通一平”之类,然后再把这块地有偿转让。
你可以理解为土拍前的准备工作,房地产板块的生意。
2022年度,昆明地铁营业收入一共6.3亿,但是它的运营成本却高达15.59亿,属于巨亏状态。
不过好在有政府运营补贴,勉强才把利润打上正值。
运营补贴为9.74亿,比自己的营业收入高出1.5倍,相比去年补贴5亿,几乎翻倍。
咱不讨论什么贪污腐败等大家喜闻乐见的问题,只能说昆明地铁的成本太高,收益太低,从投资的角度,完全是个无底洞。
根据国务院52号文件的要求:拟建地铁线路初期客运强度不低于每日每公里0.7万人次,轻轨不低于每日每公里0.4万人次。
今年4月,昆明地铁日均客流为84.67万人次,客流强度为0.51万人次每公里日,没有达到上述要求。
看清楚,这是国务院的要求,不是我的要求,有些城市或者区域,本来就没资格修地铁,不要拿“大基建是为了人民服务,不能用经济收益来衡量”这种话来怼我。
实际上全国44个地铁城市也只有17城的客流强度超过0.7。
我不是说这17个以外的城市就不能建地铁,而是应该在客流高峰的区域修地铁,不应该把地铁无限延伸到城市的角角落落。
现在地铁公司巨亏,已经到了发不出工资的地步,这就是最好的诠释。
平心而论,城市造地铁是真的为了“方便市民出行”么?
这只是场面话,真正原因还是因为地铁的本质是一个炒地皮的工具,修了地铁好卖房。
扪心自问,地铁沿线的房子是不是就是贵出一头,一旦房子周边有个地铁站,房价立刻涨个10%不成问题。
房价涨了,地价当然要涨,这样土地财政才能维系下去。
再加上造地铁还可以拉动大量的上下游产业,增加GDP,造的时候真的很爽,现在造完了,反噬来了。
昆明最大的问题在于,新城修得实在太快了,什么呈贡大学城,螺狮湾,巫家坝,拼命造新城,问题是哪来这么多韭菜填进去啊。
看看现在的巫家坝,飞虎大道,中央公园全部停工,当然相关部门嘴巴还是一如既往的硬——
因项目分标段逐步实施,不存在烂尾现象。
韭菜不够用了,房价就开始跌,大家可以搜搜这些新城的房子,鲜有成交,跌20%都不管用。
没韭菜接盘,就没开发商买地,于是地只能让城投公司左右手倒,土地财政熄火,先前无序投资的负债逐步扩大,债务逐渐恶化。
怎么办?
没办法,要不还是让上海继续帮困吧,这个看着还靠谱一点。
▲ 我是七叔,一个亏了大钱,又爬起来的男人
这个人,有点风趣,也有点骚气
往期好文: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