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晋瑜
名家开篇
打捞的不仅仅是记忆
舒晋瑜
一部作品和作者存在着无穷尽的隐秘关系。就如眼下的《打捞》和作家刘庆邦。
刘庆邦从来不把他的声音提高到超出平常谈话的水平,他早就掌握了讲故事的艺术,他说出来的话总能轻快地潜入我们的内心,以平静又亲切的语调唤起我们的共鸣,又像塌陷湖上粼粼的波纹一样悠然荡开。
《打捞》的背景没离开刘庆邦熟悉的村庄和煤矿。淮北大平原上村庄底下压着煤,煤被开采出来后,村庄的废墟和土地沉下去,地下水慢慢地浸上来,就形成了塌陷湖。塌陷湖的出现带着作者惯常的风情之美:
“一日午后,正是一天最热的时候。知了热得在柳树上不断发出尖叫,黄狗热得在树阴下不停地吐舌头……在炽热阳光的直接照耀下,连一向不怎么怕热的柳树叶子似乎都有些打蔫、泛白……草地里开着一些细碎的小花儿,那些花儿有黄色、红色,也有白色、紫色等,色彩说不上斑斓,但也有着在阳光下点点反光的效果。”小说开篇节奏松缓,把我们带入油画般的乡村景致,越往后看,情节越紧凑。先“转轴拨弦三两声”,再“铁骑突出刀枪鸣”,这是刘庆邦的讲究。
在这样一个溽暑的村庄,冯淮海出场了。搬家的时候冯淮海没把碓窑子带回来,是想着现在想砸点儿什么都有粉碎机代劳,碓窑子过时了,用不着了。没想到碓窑子一直在母亲心上,而且还入梦了,就等于入心了。母亲说她梦见了碓窑子,说明碓窑子的事已沉到老人家的心里去了。
冯淮海是个孝顺的儿子,所以他决定把碓窑子打捞回来。于是,跟随冯淮海的打捞,我们走进一个平凡的、已经塌陷的世界。
冯淮海的打捞看似简单,实则包含多层主题。其一,打捞的是乡村记忆。1960年食堂断粮停伙时,碓窑子可以用于把棉籽儿砸碎,打成棉籽儿糊涂或者捏成棉丸子;碓窑子可以把谷子变成小米,可以把红薯片子砸成丁子再磨面。碓窑子不光是自家享用,还方便了邻里,谁家享用都可以,碓窑子带着全村人的记忆。其二,打捞的是母亲的念想。分家的时候,年轻的父亲在弟兄三人中凭着智慧和力气赢得了碓窑子,父亲像中了武状元一样得意的神情,母亲想了一辈子。其三,也有价值观的打捞和探讨。借着堂叔的口,作家把我们带入某种思考:把煤挖出来值吗?“我看不值,不如留着好好的地种庄稼。煤只挖一茬就完了,种庄稼呢,可以年年种,上一辈的人没了,下一辈的人可以接着种。咱们这里属于黄淮大平原,是小麦主产区。这里的土地肥得很,种小麦亩产千把斤不成问题。你们把平地挖成了塌陷湖,就什么都种不成了。”
应该说,《打捞》里还更深一重的意思,就是作家写作主题的延续性思考。从创作之初,刘庆邦就没离开过煤矿的主题,《断层》和《红煤》故事发生时间接近,写作时间却相差二十年,两个文本在主题、思想等方面各有千秋。《黑白男女》关注“后矿难”,写工亡矿工家属怎样面对生活、重建生活,而《打捞》,是矿工到搬迁后对于土地和乡村生活的怀念。如果说乡土和煤矿是刘庆邦开掘的两眼深井,前者可概括为人与自然的和谐,那么后者或可称为人与自然的抗争。无论走到哪一步,人类面临的都是困境。刘庆邦汲取的是一个人生的断片,但我们可以从中感觉、回味,他用掘进“巷道”的办法,在向人情、人性和人的心灵深处掘进。在简洁的描绘和素朴的讲述中,仍有一种不失尖锐的诘问:土地和煤,什么是“宝”?
冯淮海打捞了两次,第一次是自己去,第二次和堂叔去,两次都劳而无获。“一念之差,他把碓窑子抛弃了,想再找回来,就只能是梦想、异想、妄想。”
被抛弃的碓窑子,带走了乡村记忆和母亲的念想,真的就“石沉大海”再回不来了吗?
当然不是。借助现代化科技,侏罗纪时代的恐龙都可复活,何况一只碓窑子?作家在《打捞》的结尾来了一个反转。冯淮海不记得给碓窑子照过相,可事实眼前有照片佐证,搬家时他照着照着照顺了手,把碓窑子也顺便照进了镜头。
“照片上不仅有碓窑子,还有碓头和弯枣树,等于是一张碓窑子的全景图。
“他马上上楼,把碓窑子的照片拿给母亲看,说:娘,娘,我总算把碓窑子找到了。
“母亲戴上花镜看了照片,说,好,好,有照片碓窑子就留下了,啥时候想起碓窑子,看看照片就啥都有了。”
作为几十年前就走向自觉的艺术的小说家,刘庆邦显然知道怎样制造、推演故事的进展,一切似无技巧,却暗含匠心。
同时我也觉得,《打捞》开篇铺排了一个细致入微又宏大开阔的场面,作者尽情渲染编织,带着我们走到神奇花园的门口,正打算深入观赏时,突然被告知到此为止了。也许这正是短篇小说的魅力,但仍然很期待跟着刘庆邦的笔触继续行走,在小说家魔术般层层剥笋之后体味那耐人寻味的妙处。
特约编辑 
原载《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23年第7期
晋瑜毕业于中国新闻学院。自1999年供职于光明日报报业集团中华读书报社。著有《风骨:当代学人的追忆与思索》《深度对话鲁奖作家》《深度对话茅奖作家》《以笔为旗:与军旅作家对话》《说吧,从头说起——舒晋瑜文学访谈录》等。曾获中国第六届报人散文奖、第四届丰子恺散文奖。
7
2023•7
目录
/新北京作家群/
野火烧不尽(中篇小说)
/
刘汀
/4

爱与记忆的火(评论)
/
刘大先
/64


/名家开篇/
打捞(短篇小说)
/
刘庆邦
/66

打捞的不仅仅是记忆(评论)
/
舒晋瑜
/76


/现实中国/
大地上的学问
/
韩毓海
/78

辟路者
瞿秋白(报告文学)
/
康岩
/92


/好看小说/
择城(短篇小说)
/
顾适
/120

对门(短篇小说)
/
晓苏
/136

作为幻觉的中介(短篇小说)
/
渡澜
/148

琥珀(短篇小说)
/
杜茂昌
/156


/天下中文/
吊酒师傅
/
李冬凤
/166

坚硬的柔情:如城小家的悠悠往事
/
朱国华
/171

伤小西
/
刘建华
/177

对一个古渡口的怅望
/
范诚
/180


/汉诗维度/
☆共同发现(与《诗刊》合办)
佛罗伦萨来的明信片(组诗)
/
王彻之
/184

青年诗人的大师气象(评论)
/
程一身
/189

☆云
对一支喇叭的赞美(组诗)
/
张二棍
/191

中国制造(组诗)
/
小海
/194

☆星
/196-208

贾想
/
余昌凤
/
畅畅
/
夏超
/
高振霆
/
鬼金
/
储跃文
/
林遥
/
韦子轩
/
顾翌昕
/
张长红
/
王采怡
/
王家铭
/
伽蓝
/
年微漾
/
李路平
/
艾孜哈尔
/
陆毓
/
黄涌
/
沈至
/
王法艇
/
程杨松
/
落葵
/
李绮丽
/
周启垠
/
2023年
第7期 精彩阅读
END
签发|田    鹏
终审|张颐雯
审核|王   童
编辑制作|姜博瀚
扫码关注公众号
北京文学杂志主页
北京文学官方微店
北京文学投稿说明
一、凡向我刊投稿,务请自留底稿,并将纸质稿寄《北京文学》自然来稿唯一收稿地址:(100031)北京市前门西大街97号《北京文学》编辑部,电话:010-66076061
二、来稿勿寄我刊编辑或员工任何个人,以免丢失。寄往我刊编辑部的任何纸质来稿,均有专人登记、编号并交由编辑审读,三个月满未收到用稿通知,请作者另行处理。
三、因人力所限,除专题征文活动外,我刊不接收电子稿。
四、我刊编辑杜绝有偿审稿,也从未以任何方式授权其他单位及个人使用杂志社名义接收稿件,更从未以发表稿件名义向作者收取任何形式的审稿费和版面费,欢迎广大作者读者监督、举报,一经核实我刊将严肃处理。
特此声明。
《北京文学》编辑部
往期回顾
刘汀|《野火烧不尽》(第二章):乌拉盖草原的孩子
刘大先|爱与记忆的火
刘汀|《野火烧不尽》:乌拉盖草原的孩子
康岩|鲁迅说他的译文“并世无两”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国内邮发代号:2-85  国外邮发代号:M428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国内邮发代号:82-106 国外邮发代号:M1780
刊社发行部
电话:010—66031108
线上订阅:官方微店、中国邮政、杂志铺
电子版合作:中国知网、万方数据、龙源期刊网
关注我们,邀您共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