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科技创新赋能中华文化?如何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
“探元计划2023”尝试回答这两个问题。
6月21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国家文物局数据中心)、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指导下,腾讯SSV数字文化实验室与腾讯研究院联合发起“探元计划2023”。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武汉大学文化遗产智能计算实验室、北京东城文化发展研究院等是“探元计划2023”的学术支持单位。
“探元计划2023”,面向以人工智能、数字孪生、沉浸式感知交互3大技术群,聚焦7大“文化+科技”融合方向,征集、遴选创新技术解决方案;广泛调研具有行业代表性的技术应用需求场景,发布5-10项行业共性关键需求;投入千万级资金,牵引腾讯内部近10个核心技术团队,开放部分技术能力,推动5项“文化+科技”解决方案的共创落地。
这是继2020年“探元计划”启动以来,腾讯SSV、腾讯研究院围绕文化+科技交叉领域投入力度最大、投入资源最多、参与程度最深的一次大规模共建计划。
“探元计划2023”项目阶段
随着启动会的圆满举行,“探元计划2023”的申报也同步开启。
欢迎扫描二维码参与“探元计划2023”或登陆

https://tanyuan.qq.com/tanyuan-plan-2023“探元计划2023”官方平台提交申报资料(建议电脑登陆上传资料)
“探元计划”是什么
“探元计划”是什么?
很难用一段话进行概括。
不同人的眼中,看到的是不同侧面的探元。
在大众眼里,“探元计划”是“再造长安”。
杜牧的长安是“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王维的长安是“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琉”。
杜甫的长安是“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卢照邻的长安是“长安大道连狭邪,青牛白马七香车”。
很难想象今人可以目睹诗中的长安。“探元计划2022”评出过一个项目《再造长安:基于文本大数据的历史城市分析与生成系统》,却让这一不可能成为了可能。
除了“目睹”,它还为当代人提供关于长安更多的信息。据了解,该项目借助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对隋唐长安城相关的大量历史文本大数据建档,提取文字隐藏的逻辑信息,搭建出针对历史城市的时、空、人、事动态演绎生成系统,可以让人们以现代人的角度观察长安城的时空变迁。
在大众眼里,“探元计划”是“微痕”的神奇。
据北京日报报道,去年新维畅想对延庆区54块长城碑刻进行了微痕识读与研究。其中有些石碑上的字体损伤严重,有些肉眼已无法辨认。
通过使用三维激光扫描仪、高清相机等专业设备,用无接触、无损伤的方式对全部碑刻进行了近距离扫描、拍摄,获取数据后,通过专业算法结合光影、刻痕、颜色等基础信息分析,并对图形图像进行数字处理,最终去除影响视觉的污损、局部修复残损,模糊的文字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这样的“神奇”还出现在龙门石窟、乐山大佛、故宫等。
在项目眼里,“探元计划”是一个学习、交流、切磋的平台
以下为参加“探元计划2022”的项目反馈:
项目A:“整个过程中一来也是跟行业相关同行的一种学习与交流,二来也是对我们自己产品研发与落地应用逻辑的一种梳理;更重要的是紧跟国家政策,通过专家评审了解目前国家和整个行业的最新发展方向和需求,为未来研发方向指明道路。”
项目B:“感谢组织这样非常有行业发展推动价值的活动。疫情无常,发展受阻,“探元计划”让共处行业生态的伙伴们得以有深度交流和充分展示的机会,让大家互相了解各自深耕的领域、已有的优秀成果和未来的探索思路,寻找可以携手并进的契机与创新方向。精彩的案例结合业内资深的专家点评与精炼总结,每一个智慧分享的瞬间,都给人带来很多触动和思考。”
在腾讯SSV眼里,“探元计划”是腾讯推动“中华文化+科技创新”多方共创、融合发展的探索性项目。
通过公开征集评选创新前沿技术应用项目,投入资金、技术、资源进行扶持与孵化,推动创新技术应用和解决方案从试点性跑通向规模化发展,解决文化数字化链路上的技术卡点,助力中华文化传承发展。
某种程度上,“探元计划”应运而生。
随着中华文化领域数字化需求进一步增强,有四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1)数字化资金投入有限,主要依靠财政拨款;(2)技术与场景需求难以精准匹配;(3)技术方案主体能力不足;(4)技术应用和解决方案难以规模化、市场化。在尝试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探元计划”也在动态变化着,背后驱动力既有专家期望、项目成长与需求。也有探元的初心等。
通过纵向对比“探元计划”2020-2023,“探元计划2020”以研究为主、“探元计划2022”强调技术创新案例的征集和评选。如前面项目所提到的,“探元计划”通过路演、线上研讨会等为行业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专家之间可以交流、碰撞。也是从2022年开始,“探元计划”开始为项目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尝试着为企业、为行业解决一些问题。而今年,“探元计划”在主题、模式、组织、投入等方面均有所升级。
“探元计划2023”升级
总的来看,“探元计划”不变的落点在科技企业上。通过补齐科技项目的短板,落地征集到的技术、解决方案进行,并借此助推整个行业问题的解决。
去年十大“探元”案例中,涌现了不少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前瞻应用案例。“新维畅想”的“微痕技术”也在其中。该技术广泛用于石窟碑刻等文化遗产的细微纹理提取,参与“探元计划2022”后,与腾讯AI智能技术结合,用于甲骨碎片的缀合,帮助专家对甲骨文进行考释研究,目前已缀合出39组甲骨,发挥出了更大的社会价值。探元计划希望通过扶持或引导一批又一批像新维畅想这样的企业,解决科技+文化领域的关键问题、共性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试点走向规模化、走向市场,在更大范围内推动行业问题的解决。
不变的落点还在共创上。以“探元计划2022”为例,打造文化遗产数字化多元社会角色的“共创平台”,面向文化遗产数字化进程中的核心痛点,通过打通以文博机构、数字技术企业、消费者为主链, 政府、高校与投资机构等主体为支撑底座的共创链条,探索新一代数字科技助力文化遗产活化应用的创新生态,助力共建、共享、共益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新格局。这也契合腾讯的“科技向善”、“向善发动机”的理念,“探元计划”以身作则,发动行业里的其他主体一起做有利于行业价值实现的事情。

“探元计划2023”再升级
“探元计划2023”聚焦AI、数字孪生、沉浸式感知交互等3大技术集群、7大“文化+科技”融合方向的共性前沿关键技术的创新应用。
面向科技企业、高校与研究机构、科研与创新团队,征集已用于或可应用于中华文化焕活,具有创新性、前瞻性、示范性、社会价值与推广应用价值的技术创新与解决方案。7大征集方向详情如下:
7大创新技术方案征集方向及赛道详解
方向一:中华文化资源数字采集与数据管理
览百世阙文,采千载遗韵。对古代文物、古文字古籍、非遗、传统文化艺术等文化资源,综合应用智能拍摄、精细测绘、三维神经渲染等技术,高效率、高精度、低成本、标准化完成数据采集。高效精准完成清理、提取、集成、编目、标记、组织、溯源等数据管理任务的技术应用。
方向二:中华文化文物智能化保护修复
笼万千之微,观古今须臾。人机协同AI智能、精确纹理映射协助文物碎片、古文字古籍比对、拼接和图文识别,建立考古数据库、文物档案。利用智能认知技术,基于多模态、多环境数据,实景三维仿真模拟文物、非遗、传统文化艺术原始状态与现实保护传承状态,形成脆弱性判定、风险评估、保护预警等综合性分析判断。
方向三:中华文化元素智能化提取与处理
撷繁文富理,启文明尽相。高品质、高保真提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符号和标识。解决古文物、非遗、传统文化艺术多元异构文化元素智能分类、自动标引、溯源智能化问题。使用先进技术实现逼真的数字图像合成、大批量图像特征提取与融合、图像风格迁移等。
方向四:中华文化内容智能化生产
袭文韵万象,赋智慧达变。文字、图片、视频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开发,自动化生成多模态内容。探索基于情绪识别、语音识别的数字文化内容智能即时生产,实现跨媒体内容知识化加工处理与自适配生产。
方向五:中华文化数字孪生呈现
观天地精微,绘文化重光。综合应用计算机视觉、游戏数字仿生、结构化合成渲染、云化/虚拟化制作工具、游戏技术等实现文物文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化艺术等高效孪生成像、映射交互和数字集成实现全景式和交互化。
方向六:中华文化沉浸式体验
融全景灵境,触文明脉动。基于文化体验场所、场馆等线下空间,与全息舞台、虚拟制片、文博数字人等新业态结合,集成人机交互、360全景渲染、游戏技术、动作捕捉、空间定位、智能NPC控制等技术,实现个性化、定制化、多维度感知的沉浸式交互体验。
方向七:其他技术创新应用
量子信息、类脑智能、Web3.0等未来技术或应用平台在文化领域的探索。
申报项目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创新技术方案的申报单位应具备一定的技术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所申报的技术方案已应用于中华文化领域,或在中华文化领域有较大的应用价值与潜力。
(2)创新技术方案的申报单位应不存在以下情况:
  • 被登记/主管部门列入违法失信名单。
  • 近三年内有失信记录。
  • 所用技术涉嫌剽窃、抄袭、侵犯他人技术专利与知识产权。
  • 近三年内存在负面舆情。
  • 存在其他违法违规情形。
若申报单位存在或出现以上情况,组委会将取消其参评资格,并保留法律诉讼权利。
为了更好地促进行业交流、促进优秀项目与文化场景的深度融合,比及往届,“探元计划2023”新增了“能力提升”、“共创落地”两大阶段。在“能力提升”阶段,“探元计划”导入腾讯及合作机构的知识、资源,技术,对优质主体进行能力建设培训,帮助其提升行业认知与技术能力。在共创落地阶段,围绕关键命题,形成若干个共创技术方案,并从中选出精选5个优秀方案,提供包括资金、资源支持在内的为期3个月的共创实践,实现方案的应用落地。
“探元计划2023”希望通过这一次升级能够为优秀项目主体提供能够实实在在解决其发展中问题的真正的解决方案,并与他们一道推动行业问题向解决的方向上再进一步。参加“探元计划”的项目,将获得以下权益:
资金奖励:
  • 评选出优质创新技术项目Top20,每个项目奖励30万元,及腾讯云服务资源(价值10万元)
  • 优秀落地共建项目,有机会获数十万至百万元扶持资金。
能力提升:
  • 获得文化与科技领域权威专家,及知名投资机构的专项辅导,提升文化科技行业认知与能力。
  • 助力匹配对接高价值的文化场景需求,有机会获得腾讯与投资伙伴择优股权投资。
  • 与优质行业伙伴交流互助、合作共创。
落地共建扶持:
  • 优选试点落地共建项目(5个左右),将获得腾讯资助扶持。
  • 获得腾讯的数字化技术、生态资源的赋能与共建支持。
  • 获得来自高校与科研机构、文化机构与行业协会、投资机构的合作资源。
品牌助力:
  • 在“探元计划2023”及腾讯、UNESCO、学术支持单位等相关推广内容中展示,提升行业影响力。
  • 助力跨圈层传播,提高行业知名度与影响力。
  • 入选“探元计划2023”成果展,参与国家级展会及主题活动。
在启动会上,“探元计划2023”还公布了60+位首发重磅专家,来自科技、文化、战略与投资多个领域。
未来,“探元计划2023”专家团和生态圈将开放自己的资源、能力,持续与创新技术项目方、场景方共建解决方案,持续与探元伙伴一起推动行业问题的解决。欢迎有意向的创新技术项目方、应用场景方扫描二维码,加入到“探元计划2023”中,期待你的参与。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