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中国世界青年峰会智库青年研究员任鹤,今天,我带来的话题是大国形象与国际传播:聚焦纪录片里的「中国故事」
引言
接下来,我将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享,首先,是从意大利导演拍摄的纪录片《中国》到我们自己国家拍摄的《中国》。其次,我将分享从《舌尖上的中国》到《风味人间》。最后,我们将聚焦怎么讲好中国故事。
第一篇章:「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从《中国》到《中国》
     在开启第一篇章,我想借用毛主席的一句诗词就是:「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我们也确实从纪录片里窥探到了中国综合实力的提升,也在国际的舞台上有了更加重要的作用。在关于中国国际文化政策的丰富的学术和专业的辩论中,文化帝国主义和软实力的概念经常被提到。我们可以看到,文化帝国主义是由美国媒体评论家赫伯特·席勒( Herbert Schiller )在1969年提出的,它强调的是通过文化的传播和文化产品的全球分销来影响其他国家的一种形式。其次,由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Joseph Nye)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软实力指的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影响自身发展潜力和感召力的因素。我们将在后面把这两个概念融入到纪录片的视角中一一体现。


     最初,是谁来讲述我们的故事?并不是我们自己。中国和意大利的外交关系于1970年建立。在1972年,有一位意大利的纪录片导演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他和他的摄制组受中国政府的邀请,访问并拍摄了纪录片《中国》(见图1),最终被制作成近220分钟。完成后,中国的审查制度认为这部纪录片从西方的角度诋毁了中国的形象,在中国被禁播。有一些学者认为这部纪录片展示了中国落后的一面,比如导演拼凑了大量恶意篡改的镜头来诋毁当时的中国,向世界展示了一个不真实的、贫穷、落后的中国形象。
在2020年,一部同样被叫做《中国》的纪录片,由湖南卫视出品,上线仅3天,其微博话题#纪录片中国#阅读量已超过2.8亿,讨论量高达12.5万,数以万计的网友成功掀起了新一轮的纪录片热潮。这一部纪录片的成功之处在于通过讲述真实的中国故事,来呈现一种骨相之美。大家可以看到,屏幕上有四幅纪录片的海报。其次,它也通过了画面、配乐等方式为纪录片锦上添花,释放其皮相之美。三是如何在纪录片的精神内核和文化底蕴的层面散发其更为高级的神韵之美。这也意味着,我们在2020年也有了机会来通过纪录片、通过影像去书写、表达中国历史,讲述中国的故事。
我们可以看到下图,描绘的是儒家代表孔子和道家代表老子于洛阳城外相会,他们完成了二人间的最后一次交谈。这一个画面完全没有特写,几乎都是在安静的环境里,随着一幅画一幅画的更迭,作品就这样引领着观众共同穿越过千年的迷雾。我们可以说从一开场就奠定了整部作品的审美基调。因此,讲故事的人不再是别的国家,是我们在自己讲述中国故事。我们讲述的中国故事依托于中式美学,以文化软实力为素材,强调了更加诗意的表达与表现。
纪录片《中国》

第二篇章:「人间有味是清欢」—— 从《舌尖上的中国》到《风味人间》
在第二篇章,我想以一句诗词「人间有味是清欢」为主题来分享。我们不难看出近些年的纪录片是以美食为切入点进行拍摄。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早有学者指出,当代文化元素的运用,比如美食和生活方式,特别像《舌尖上的中国》的例子,无论故事多么中性,它仍然与正在进行的政治相呼应。政治是多方面的;它是关于个人之间的关系。当观众看到生产和享用最好的食物的精致方式时,我们也很容易与画面中故事产生共鸣。


    这里,我想举一个例子,《舌尖上的中国》它主要是通过中国人的幸福叙事和中国人的美食怀旧来进行文化传播的。特别像《舌尖上的中国1》第二集中就讲述的就是中国人在春节的民俗文化与仪式感。具体来说,除夕夜要阖家团圆吃饺子,饺子便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象征中国人“家庭团圆”的观念。其次在中国,“家”的意义十分重要。家庭观念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思想也影响着当今中国社会。除此之外,在《舌尖上的中国2》第五集中,也讲述了身在天南海北的中国人,需要团聚的时刻都会尽全力回家与家人相聚,感受幸福感。这也与2012 年 11 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中国梦」不谋而合。一个人对幸福的感知和追求,可以置于更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与个人主观感受、生活经历和日常实践的交汇处。
那我们的纪录片通过中国节日、中国传统观念、中国美食符号这样的文化软实力,比如过年吃饺子、元宵节吃汤圆、中秋节吃月饼,以这些食物作为表征,背后都象征着中国人对家庭团聚的渴望,也通过纪录片形成了中国人特有乡土情结的家国文化形象。


     除去《舌尖上的中国》,我还想分享的一个纪录片是《风味人间》。截止到2022年,《风味人间》的第四季也上线了。我们不难看出风味人间的海报就极具中式美学。《风味人间》不仅仅讲述的是中国天南海北的美食,更是通过美食背后来展现中国的文化传统,记录了我国劳动人民在劳动中根据自然季节以及各地土地特征,遵循时令进行播种、采摘,传承了我国古人“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思想。同时记录了我国劳动人民在不破坏自然、不过度开采的前提下,保持在自然平衡的状态下收获食物,体现了我国天人合一的饮食文化形象。
无论是从《舌尖上的中国》,还是《风味人间》,我们可以看到纪录片以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为切入点来展示我们国家的软实力,讲述我们的中国故事。通过本土美食纪录片的对外传播,我们不仅可以向国外观众传递中国文化形象,潜移默化地以柔性视角传递中国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那在这里想引入一个小小的概念,就是什么是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的这个概念,是1997年,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他把文化自觉建立在对“根”的找寻与继承上,建立在对“真”的批判与发展上。文化自信的概念是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不断强调的,也就是我们要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和尊崇。


     我们可以看到最好的例子,就是走出中国后,几乎每一个国家都有一个中国城,里面聚集了大量的中国餐厅、中国超市,这也是海外对中国美食文化热爱的最好体现。
第三篇章:「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讲好中国故事
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提升,我们在纪录片上也秉持着开放包容的心态,在纪录片方面也逐渐多了很多合作与创新。这里借用费孝通先生的一句话就是,「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来开启第三篇章。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英国BBC 合作拍摄的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这个视角非常独特,跨国合作讲述中国故事,全片在英国历史学家的视角下,追寻杜甫生平足迹,还将杜甫与西方观众所熟悉的莎士比亚、但丁进行比较,让外国观众更容易理解中国诗人杜甫的故事。通过中外合作,我们依旧以文化软实力为突破口,有了更加多元、开发、包容的姿态来讲述中国故事。
其次,2020年初,新冠病毒下的中国武汉遭到了来自西方学者和西方媒体的质疑,具体来说他们对武汉在人权和自由方面持有偏见。在这个时候,有一位来自日本的纪录片导演竹内亮,他是一位生活在中国的日本纪录片导演,他拍摄了关于抗击疫情的纪录片《好久不见,武汉》,这部纪录片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人们对新冠病毒在中国的看法。纪录片《好久不见,武汉》讲述了武汉的10个普通家庭的故事,这一部纪录片在推出英汉双字幕不到24小时后,在中国视频网站和YouTube上的观看次数已经超过了2500万的观看量。
这一次,讲故事的人是一位日本籍导演,他讲述的依然是中国故事,并且是在新冠病毒的大背景下。有一些学者评价这部纪录片的导演是将这部纪录片作为文化外交的工具,来消除中日之间的偏见和误解。因为一些历史原因,许多日本人仍然不了解中国,或者说不是很全面地看待中国。中国人也怀有误解,许多中国公民不喜欢日本。因此,通过他的纪录片,他想让每个国家了解对方。他的纪录片作品迎合了中国宣传部当前的主题,也就是培养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最后,我想引入一个小的概念,就是文化外交。在传播学的领域中,文化外交属于软实力的一个延伸。我们也不难看出,在纪录片的领域也有了一些文化外交的案例,或者说在文化外交上的尝试。那什么是文化外交?文化外交最好被描述为一系列行动,它基于并利用思想、价值观、传统和文化或身份的其他方面的交流,无论是加强关系,加强社会文化合作,促进国家利益和超越。那这些都可以被定义为文化外交。


      那中国的纪录片会一帆风顺吗?并不是的。它其实依旧面临着许多挑战。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对纪录片和电影有特别严格的审查制度,一方面是防止西方文化帝国主义的发生,比如像我们最初提到的意大利导演拍摄的纪录片《中国》。在这样强有力的审查制度下,我们如何对纪录片的内容保持创新,这首先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因为我们目前的审查机制是有我们新闻出版总署和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来制定严格的审查机制。其次,我们的纪录片的播放平台会不会随着今天媒体与科技的创新变得更加多样化,除去CCTV,和一些电视频道,有没有可能在一些社交媒体有没有可能成为纪录片的载体?比如说像腾讯视频,哔哩哔哩,这也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那更重要的一点,纪录片的传播也意味着会产生一些“政治隔阂” ,很多东西我们想真诚地讲,会有各种人,带着各种眼镜,曲解和伤害你的本意。比如我不让你这么讲,或者我们正常的输出之后他没有按照我们的本意去听。那我们的纪录片怎么走向海外?怎么讲给更多的国际观众?了解一个更加全面立体的中国形象,这也是在未来有待考虑的。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分享,非常感谢大家的聆听。也谢谢大家对我们论坛的支持与关注。如果有进一步的问题,欢迎大家进一步探讨。
论坛原视频
注:本文所有权归作者本人所有。
作者|任  鹤
排版|黄  旸  张泓睿
审核|智库编审委员会
图片|干含欣
世青峰智库是由中国世界青年峰会创办的一所现代化新型青年智库。智库以“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建言社会,服务青年”为宗旨,依托峰会的学术及社会资源,吸纳世界范围内有思想、有影响力的青年研究员。为全球关系与区域国别、全球治理与碳中和、新兴技术与产业前沿等青年应关注的领域提供青年建言、理论创新等智力支撑,完成一系列具有重要价值的研究成果,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通过活动组织和国际传播等方式,塑造中国青年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