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名片,关注我们
支持童行,请:
进入公众号主页-右上角点击“...”-星标
我们,从此不失联!
本文看点
常年以来,写作文对于家长、孩子而言都是老大难的问题。孩子咬笔杆,家长掉头发,作文纸却稳坐钓鱼台,维持着自己的洁白。
与之相对,作为语文另一条腿的阅读也往往使人无从下手。
面对丰厚的文学传承,孩子却像隔着玻璃看蛋糕,想吃却吃不了。
《长安三万里》上映,如果能边看电影边让孩子提升文学素养,进而让孩子有自己的创作,考试成绩自然也不在话下,那又何乐而不为呢?
 周二
视野 🌏
全文共5183字,阅读时间13分钟
🌿🎨🌏
观影动机:
喜古典,爱国漫,重返历史觅内涵
七月二号,带着初一的小妹去看了《长安三万里》。
和朋友沟通,他告诉我“我儿子四年级了,古诗接触不少,从动画里了解作者也是一种互动,肯定更感兴趣。而且他本身喜欢历史,古诗放在历史语境里,有助于打破朦胧的印象,让孩子真正接触到诗意和内涵。”
《数理化通俗演义》的作者梁衡曾在初版序中提到“但愿这些文字如苦药片上一层薄薄的糖衣,能为苦读苦学的青少年们增加一点乐趣。”所以他在书中采用章回体的形式来讲述数理化。
而对于古诗本身,因为其语句高度凝练且跳跃,在当下也可以为其稍稍加上一层孩子喜闻乐见的“糖衣”,如动画。糖衣虽薄,却能在一定程度上融化那隔在孩子与古诗之间的玻璃。
至于接近三个小时的时长或许会让人害怕孩子坐不住,以我和朋友的情况来看,二号的场孩子并不少,但基本没有孩子吵闹。
观影体验:
齐背诵,共感动,点滴思考在脑中
电影开幕。
当看到高适,她很兴奋地想着高适有啥诗,我也和她一块想着。
“就那个,我想起来了。”她略微思考,就把《别董大》背了一遍。一旁的我小声跟着,说不出的开心。周围也隐约有同样的声音,心怀克制,小声却不失真挚。或许这首诗他们在课堂上、试卷上已经见到很多次。而这时,面对着电影中的高适,通过一首诗,通过背诵的仪式,透过影像,他们与高适在另一个维度相遇。
当出现不同的诗人,类似的场景不断出现,或许看电影的附加礼物在于,可以在电影院收获一场没有彩排的,和陌生人心意相通的诗歌背诵会。
说来奇怪,在短视频横行的年代,却还是有人愿意去电影院看电影,并且现在的电影不少时长都接近三小时。这难道只是因为怀旧吗?
马歇尔·麦克卢汉曾在《理解媒介》一书中提出了“冷热媒介”的概念,依据他的定义,文学属于冷媒介,蕴藉深厚且间接;电影属于热媒介,画面丰富且直接。
那么对孩子来说,尚且不能透过文字读出背后的深远意境,而借助于电影,则能化间接为直接,在一瞬间使孩子身临其境。
对于成人而言,在工作之余能够带着孩子去看一场电影,一方面陪伴了孩子,另一方面为和孩子沟通提供了话题。
鲁迅就是一个十足的影迷,在创作之余,他观影近两百部,涉及科幻、传记、爱情、音乐等多种类型。他不仅和许广平、周海婴去看,也会带着朋友去看。
在他的书信中也能看到对于电影的评论。借助于电影,父母与孩子之间有了沟通,父母和孩子也都会向朋友讲自己看了什么,以此增添了生活的乐趣。
木心曾说“《红楼梦》中的诗,如水草。取出水,即不好。放在水中,好看。”同样,在孩子学习诗歌的时候借助于还原的意识,回归历史背景,让诗歌本身在历史中摇曳多姿。
当看到李白需要依靠行卷为自己谋得功名的时候,她说“李白是商人之子,所以不太受待见。”这有些触及到我的盲区,问她从哪里知道的,她依然如往常一样说“我也不知道从哪里看到的,反正就是知道。”后边等电影中提到这点后,她得瑟了起来。
她平时接触的信息不少,虽然并不喜欢背诵,但是她无意中看到的东西总能记下来。所以在阅读类的题目当中,她往往如鱼得水,一是她有一定的信息归纳能力;二是适当的背景知识使得她并不太会遇到陌生的话题,以至于先乱了阵脚。
为了些微“挽回”场子,我问她“你说为啥别人都盘着头发,只有李白是披着头发。”
“谁知道呢,他想披着就披着呗。”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照散发弄扁舟。当然这个你暂时还没学到。”
当看到杜甫出场,她嘀咕着杜甫有什么诗,我说有三吏三别。她像是被按动了开关,脱口而出三吏的名字。
“那李杜二人诗风为何不同呢?这是个经典的问题。”
“因为所处时代不同,这个我背过。”
“倘若交换下两人的时代会怎样呢?”历史不容假设,我只是想引发她的思考。
她显然陷入了沉默之中。我也并没有着急,只是让她思考一下就好。
阅读:
借问题,找差异,联想思考最给力
我平时多会用问题的形式和她沟通,因为相信她的思考能力,并且这些问题都会是她心底的种子。
这或许类似于阅读类题目,不同的问题给予文章不同的剖面,借助于这些问题的引导,学生需要观察剖面的纹理、脉络,而正如《文心雕龙》所言——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看多了,看到共性,看到区别,有了对比的意识也就更能看出文章的优劣。
我曾带着她玩飞花令,从简单的飞某个字玩起。在这个过程中,她能够以不同的字找到诗句中的连接。很多时候,比起写什么,怎么写也很重要。
而如何判断写法之间的差异,只消把写同样内容的诗句放一块,那些相同点以及细微的区分,不需多言,会很直观进入孩子眼前。
比如说飞“秋”字,她会看到带“秋”的诗句大都带有愁苦的意味。会去问她“为什么有些字在不同的诗句中反复出现,而有些字则很少?”进而引入意象的概念。有了意象,再通过意象的排列引入意境。
有了这种思维方式,在其他方面也很适用。
比如和她分享了三阶魔方怎么玩,她很快便能复原。后面又买了三阶镜面魔方、金字塔魔方以及粽子魔方,她能够以同样的方法来复原。因为魔方外形虽然不同,但内核是相同的。
到了四阶魔方,她也明白是要降阶,把四阶看作三阶来复原。在教她打乒乓球的时候,让她用了枪拍,她会明白只要符合一定的标准都是乒乓球拍,而不一定得有固定的形状。
通过不停地思考对比和类比,世界在她眼中会充满了联系。她能够在连续性阅读中找到行文脉络,也能够在非连续性阅读中发现讲述的主题。
那么电影在她于她也是可“阅读”的材料,除去宏观上的把握,微观层面字词的理解也不能忽略。
比如当电影中出现“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的时候,爱问问题星人的我问道:“逆旅是什么意思?”
“不走常人之路。”她显得很有信心。
“并不是,就只是客舍的意思。我猜你是看到了‘逆’字,由此得出这样的意思。”
“好吧,是这样。”她没有想到如此直白。
这里的问题挺有共性,在面对一些需要解释字意的题目,学生往往会脱离语境,而只从字词本身出发,想出看起来很合理,实际偏差不小的意思。我于是和她说可以试着把想出来的意思再代入句子本身看看。而随着她阅读的进行,她就能猜测出更多先前不认识的词,以此扩展自己的积累。
当李白修仙问道的时候,我想到了入世与出世,问她:“你说李白归隐了,怎么后边又出山?”
她并不知道,我告诉她出世就是为了入世。看她还不太明白,我说:“你们班不是有人想和别人关系好点,于是各种靠近,却得不到回应,那还不如适当保持距离,反而会好很多。”
我平时如果需要和她讲解一些东西,大都是用她熟悉的场景类比,相信她能发现这种方法的好处。
“原来如此。”喜欢八卦的她听完笑了出来。
“你知道终南捷径这个成语怎么来的吗?”
“不知道。”
“这个成语讲的就是有人求功名而不得,后面在终南山归隐,没多久就被召用了。”
“那等我开学去学校和同学说说,看她能不能反应过来。”
写作:
有材料,情感到,生花妙笔在明朝
临近结尾的时候,主创方用了不小的功夫来展现《将进酒》。而比起电影本身,我倒更想去看一下她的反应。她尤为专注看着画面,隐约能够看到眼角的泪光。至少,她确实是被触动了。
“你说这部电影为什么要用高适的视角?而不是直接用李白的。”
“这样好讲呗,要是用李白的就不太好讲战争了。”
她敏锐发现了高适串联起来了国家线与诗人线。
“那你有看到后面展现残破的黄鹤楼是为啥?”
“以小见大,黄鹤楼都破了,说明国家也落败了。”
“除去黄鹤楼,大鹏、相扑等为何要反复出现?”
“这样前后呼应,大鹏其实就是人的化身。你忘记还有桥了,那会儿咱还说那么多人整齐过桥会有共振来的。而后面出现的桥就是残败的。”
“原来还有桥呢?果真是我眼瞎。”
好像是为了回应她,周围有孩子说了句“首尾呼应”。
要相信孩子自己思考的能力。

很多时候我们担忧孩子没有自己的想法,却又总是让他们没有表达自我的机会。或者说,怕孩子没想法,又怕他们太有想法。
如此三番,原本想法丰富的孩子在一次次的闭嘴中丧失了奇思妙想。当我听到一边孩子的话后,不免惊喜,转念间却发现我也习惯了低估孩子。
电影结束后我和她提了下她之前写的作文,比如《连环画》。她就是围绕连环画去写,先写了是如何得到连环画的,后边又写如何被别的同学拿走等。
再比如古诗扩写,她之前写《稚子弄冰》就是按照诗歌本身的视角而来,而如果直接以孩子为第一人称写会怎样呢?这是电影的讲述带来的启发与验证。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早先在和她说作文的时候提过。因此平时多会鼓励她用一切能用的素材,比如说她看了《物理学的进化》,我会和她探讨书中仿侦探小说的写法能否借用一下。素材不仅仅是内容,也有框架等。所以《长安三万里》的叙事方法也是她之后能用的。
至于“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以及“情动于中,必发于声”则是提醒她只有先打动了自己,才能打动别人。所以那些触及到她生命的,都能成为她的写作素材。因此,她在电影中收获的感动也进入了专属于她的素材库。
这和阅读达成了相通,视角不同,效果不同。如同苹果,竖切成心,横切有星。
观影感想:
诗人命,家国情,贯穿千古有回应
以下先截取部分我给她写的信。
“不管是李白、杜甫还是高适,他们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而不仅仅是文学史上的人,历史事件中的人,除去这些有名的,更有万万千千无名的人。他们生前未必沉默,但在历史的长河中被迫沉默。有价值的会留下来,或者说留下来的才被定义为有价值的。
我们无法接触这些诗人,更在能够接触大量史料之前,如他们的作品,先接触到的是对他们极高的评价,如伟大的诗人等。可我们要做的,是破除这些评价,看作品,看史料,自己用心去感受。理解人的复杂性,也看到他们的神性。而真正进入研究的领城,还要考量版本的真伪,这就是后话了。
当然,电影本身的演绎也会影响你的看法,潜移默化的影响胜过课堂上的说教,在看似娱乐中进行了对自我的塑造。
历史不止是数字,诗人不仅有诗,看那安史之乱,教材因其教学需求,几页纸讲过,历史的厚重何在?那凝练的诗句背后,又承载了什么?我们此刻经历着的事,也会被高度概括,而其中的那些点滴早刻在亲历者的生命上。
娱乐不仅仅是娱乐,学习不仅仅是学习。”
我在看电影前备了这封信,作为与她交流的载体。也展现了我观影前的想法,毕竟沟通不是停留在一时一地,而是要发展的。我愿意展现自己思考的轨迹,再和她一同进入电影,走出电影。
需要反思的地方在于,我还是应该少说话,多听听她的语言。如同朋友说的那样“不要急于灌输知识,这是一个极好的主动获取内容的机会,要相信孩子本身对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有可能家长趁机教东西,反而打扰了孩子的主动思考和记忆。一般看电影我儿子有不懂的地方问我,我才会给他小声讲讲,较少主动去给他解释。”
这部接近三个小时的电影包含的东西着实很多,比如里边还有女性主义在。那么多讲不如少言,用问题来引导,主要是调动孩子自身的乐趣,让孩子自己主动起来。
来一杯李白的《将进酒》
品一曲高适的《别董大》
叹一声杜甫的《石壕吏》
电影结尾,高适道:“只要那些黄鹤楼的诗在,黄鹤楼就会在。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会在。”生活在诗的国度,要想吸收传统文化,诗歌是必不可少的载体。
我们无法想象没有了诗生活会怎样,却分外明白倘若孩子读不出诗中意境,人生得损失多少丰富的情感体验。
而伴随着人工智能的崛起,情感的丰富越来越成为人之为人的根本。
刘慈欣在短篇小说《诗云》中讲述了某高等文明列举了所有文字的排列组合,而他们却不会检索,或者说无法理解。诗,惟其被感知,才成为诗。如果没有,那只是冷冰冰的排列组合罢了。
不管是通过动画、飞花令还是其它方法,我们都是在破除那块玻璃,让每一首诗陪着孩子生长,并且逐渐独一无二。总有一天,孩子会有自己心中的意境,笔下的诗。让孩子倾听古诗,让我们倾听孩子心中的诗。
这些诗句,孩子会懂。
要相信孩子的思考能力,要相信孩子不同的视角。
从阅读/观看到写作,中间是一条不短的路。这一篇文章,希望让您看见一位孩子的思维视角是如何养成的。
要相信孩子,要看到孩子、听见孩子。

在童行,我们的孩子总是如此“野蛮生长”,如果你也想让孩子如此的敢想、敢表达,欢迎下方加入童行「共学营」!
作者 | 君回
普通科幻爱好者,常在折叠宇宙写文;
平凡教育实践者,偶有奇思妙想在身。
支持童行,请:
进入公众号主页-右上角点击“...”-星标
我们,从此不失联!
互动话题
在孩子的语文学习上,你有什么心得和见解吗?欢迎和我们留言分享你的经历和想法!
如何搜索文章
在公众号文章列表页面,点击右上角🔎处,输入关键词,可搜索过往文章。
拓展阅读
✏ 投稿 | 欢迎投递原创稿件,来稿请投邮箱:[email protected]
📖 转载 | 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方式
童行书院
系统性通识教育
长按关注 一起童行

点击“在看”,与好友共享!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