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导读
作为商业领袖,您和您的公司也许经历过无数次看似难以逾越的挑战,您是如何迎接并征服这些挑战,渡过至暗时刻,拥抱心中的光明?BCG亨德森智库再次开展“商业+X”跨界对谈,与科学、文化、教育、商业等多个领域的大咖开展一系列以韧性为主题的讨论,共同探讨何为韧性、如何搭建韧性、韧性对于商业的意义。
本期受访嘉宾:许敏骥
在线教育体验设计师,线上中文语言文化俱乐部Creative Chinese Club创始人(creativechineseclub.com)
秉承教育宗旨:快乐中文学习,培养全球公民(Make learning Chinese fun; Grow global citizens)
BCG 校友
对谈实录
Q1
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如何定义“韧性”?
A
英语resilience的词根来自于拉丁语,意思是spring back。描绘冬去春来万物复苏,自然界的动物和植物就重新绽放生命。此外,spring本身有弹性的意思,spring back 还有弹簧被压之后回弹之意。
中文语境中我们常常会谈到坚韧。将“坚韧”两个字拆开看:“韧”,左边“韦”是牛皮纸的意思,很柔软。右边“刃”是一把刀,是坚硬。因此“韧”字是软硬结合。
再来看“堅(坚的繁体字)”,由三部分组成。“臣”,其古字形好像竖立的眼睛,表示要有慧眼能够看到。“又”其实是两个人的手交叉在一起,手和手互相握住,你要手伸出去帮助别人,你要懂得伸出手去寻找援助。
“土”是扎根土地。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我们民族对土地有非常特别的情结,代表我们对于生命的感知力。合在一起,“坚”代表自身具有“慧眼”能够自我觉察,具有“仁手”能够与他人互相协作扶持,扎根“土壤”从生命本身获得智慧和力量。
Q2
近年来很多消极的舆论如“逆全球化”等观点开始出现;然而这些外界的声音并没有停止您推动多语言文化交流的步伐;您在疫情期间创办了Creative Chinese Club,并发起线上文化故事沙龙项目,每周通过网络进行各地文化故事交流分享。您坚定培养全球公民的信念是什么?
A
人类发展如同自然规律一样都有春夏秋冬的交替。如果把时间轴拉得够长的话,这只是人类一个历史发展的潮汐。冬天,种子在吸取营养,小熊冬眠积蓄能量,静候春天的到来。
其次我们不单单是一个环境的接受者。从钻木取火那一刻起,人类就不同于动物。我们已经学会了如何去改善自己的环境。当我们满足了温饱需求后,作为个人或者机构,就需要开始思考,我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就我个人而言,存在的意义就是让环境变得更好。机构或者一个人的存在,从你出生到你离开这个世界,如果能够让脚下的土壤变得肥沃一点点,周围的环境改善一点点,你的生命就有意义了。
在这两个前提之下,是什么让我坚持下来的呢?其实是人。在疫情的两年期间,我每周都会请一个不同国家/文化的人来分享他的故事。这些非常坚韧的人,他们不求回报,无私地参与我们的活动。和这些人的互动过程中,每个人都有一个非常动人的故事,这些人其实是滋养这个项目的土壤,不断给予我们感知和养分。人与人的联系以及启迪他人的力量无法估量。我想分享其中两个故事。
作品来源:伦敦艺术家Helen Rawlinson
一个是生命初期的坚韧:Wilmer W Nichols是美国前NASA数学家,弗罗里达州大学医学教授,也是把数学模型应用到生理医学心血管领域的第一人。他于30年代即美国大萧条期间出生,家里有10个兄弟姐妹。虽然是男孩子,但是他小时候照片留着长发穿着裙子。因为他上学之前都很穷,没有钱去理发,家里也没有裤子给他穿,只能穿他姐姐的裙子。在家的时候,他中学都没有念完,因为每天都要帮家里干农活。后来二战参军,他通过自学高中毕业,然后念了本科、硕士直到数学博士。毕业后他去NASA做数学家,参与了当时一系列美国探月计划,后又提出把数学模型应用于心血管的生理学研究中。这样一个人,出生及成长的环境非常困苦,但他凭借坚韧的信念摆脱了原生家庭的阴影,成为一代学术泰斗。
另一个故事讲述了生命末期的坚韧:David Peace是我们剑桥大学在伦敦的前校友会主席。他在72岁的时候查出患有渐冻症。当David得知自己患上渐冻症、逐渐失去生活的自由度时,他开始写博客记录自己每一天的感受。他会PS自己穿着宇航服在太空里遨游,或背着降落伞飞翔。现实生活中他的行动是不自由的,但他的思想是自由的。他来参加沙龙活动时,已经无法发声了,只能靠手指移动鼠标打字,通过软件发声。虽然如此不便,他是我做活动两年以来最认真的一位嘉宾。他的稿子可能写了几十遍,跟我对稿的时候排练了三遍。他用优雅的坚韧体验了生命的最后阶段。就像霍金说的那样,“No matter how difficult life is,there's always something you can do and succeed at it。”(不论生活多么艰辛,你总是能做点什么,并且把它做好)
这段经历启迪了我,让我成为更加坚韧的个体,也让我得以构建一个更加坚韧的商业模式和机构。因为我重新认识了语言的意义:语言应该超越文化输出的角色,而成为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倾听和对话的媒介。这个奠定了Creative Chinese Club的商业定位和文化基因。
Q3
疫情期间学校停课、线下活动限制等对语言教育提出新的挑战(如线上教学如何保证与学生建立信任、有效互动?)您是如何及时调整以适应这些变化的?
A
我一直是做在线教育的,差不多15年的时间。教育的英语education,它的拉丁语的词根是lead out,其实就是把一个人内心的特质激发和引导出来。中文也有因材施教的说法。
我再来分享两个案例:
第一个是为聋哑家庭的小朋友找到教学突破口
美国的G爸爸是聋哑人,孩子听力正常,但还只有三岁。G爸爸希望孩子能够在线上开始学习中文。但开始上课以后,我就遇到了困难。孩子太小坐不住,而且拒绝出现在屏幕前。尽管G爸爸“叫”了很多次,但都无效。
这让我很有挫折感,但我始终放在心上,希望为这个家庭找到一个适合的方法。于是我专门咨询了一位有丰富特殊教育经验的剑桥校友,四处寻求非常规家庭中的幼儿教育策略,专门为G爸爸家做了定制化家庭备课。我和G爸爸开始做游戏,并在特殊资料的帮助下,通过反复的纠正调整,聋哑的G爸爸竟然做到了标准发音。在边学边玩的过程中,孩子慢慢就被吸引过来,开始和我们互动和说拼音,最后学我的发音,说再见。
我当时眼睛都湿润了。那是一种大家共同努力把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之后的欣慰和快乐。完成这样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任务,是建立在人和人之间的相互信任之上的。
我为G爸爸家线上授课时的教学游戏
另一个案例是帮助多动症小朋友M重回课堂。
我有一个学生M创造力特别强。比如一个提倡自主创造的语言作业,要求每个同学自己创造一个故事人物。大部分小朋友会创造一个主人公,只有M创造了六个故事人物,包括一个披萨人、一棵圣诞树上有张恐龙的嘴等等。
但他会经常缺勤。当他在缺席一段时间后重返课堂时,我没有任何消极情绪或者批评,更多是鼓励他说,“祝贺M又回到我们的教室”。但即便如此,那天课上他情绪非常愤怒,就像一颗地雷一样随时就会爆炸。
课后我专门和他妈妈沟通才得知,其实M有多动症,一直在看治愈专家。因此我特地请教了一个儿童心理学家朋友。专家给予我很多创造安全的学习环境的建议,例如练习呼吸稳定情绪。我不仅在课堂上为M定制了适合他的教学方案,还把儿童心理学专家的这些建议总结下来,跟他妈妈沟通。
他的妈妈非常感激,说道:“我是一个单亲妈妈,我非常感激M在他的生命中有另外他可以信任的成人”。尊重和鼓励孩子的自我表达,学习语言、心理、教育体验的科学知识,加以时间、耐心和爱,信任关系在线上也是可以建立的。
在这里我想提出,其实resilience不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而是一个愉悦的过程。痛苦太硬了,硬的东西很容易折断。Resilience 是软硬结合的,你做的时候会很开心,愉快的体验不断地吸引你重复做,这样才能够持续打磨调整,做到顶尖的程度。生活好奇妙,就像一个宝盒,永远无法预测它有多么精彩的体验等待着你。教育是一个服务行业,我们作为服务的提供者,能够不断给用户魔法式的体验(magical experience), 是一件多么让人兴奋和激动的事。
Q4
您认为,多语言文化的交流学习,对锻造团队的“韧性”有哪些帮助?
A
提到团队在多变时代背景下如何应对,我想举章鱼的例子。章鱼是软体动物,没有外壳保护,在海洋中其实是很脆弱的。但章鱼身体结构非常奇特,拥有三颗心脏和两套记忆系统,还有非常强大的大脑,被称为“海洋中的最强大脑”。章鱼的一个主脑在头部,另外八个次脑在腕足上,每根腕足一个大脑。神经元主脑占40%,次脑占60%。也就是说,章鱼除了头部有一个大脑,在每条腕足上都有一个大脑,因此每条腕足都能够自主决定怎么做。章鱼凭借强大的大脑及丰富的神经,被人们认为拥有很高的“智商”,甚至逻辑思维。它会观察人的性格,会做计划,会玩游戏等等。之所以那么聪明,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每一个感官都是大脑,每一个感官都有自主意识和决策。这样的生理机制帮助章鱼在一个多变的环境下可以存活,因为它能最快地感知环境并快速做出应对决策。
美国《连线》杂志(Wired Magazine)第一任主编Kevin Kelly写过一本著作《失控》(Out of Control: The New Biology of Machines, Social Systems, and the Economic World)。这是一部思考人类社会(或更广泛意义上的复杂系统)进化的著作。书中提到两种不同的智识(Intelligence)。一种Intelligence是Top Down(自上而下)的,只有一个大脑,大脑告诉身体所有的器官应该怎么做,在一个固定环境不变的情况下,这个永远是最有效的。还有一种Intelligence是Bottom Up(自下而上)的,就像章鱼一样,每一个触角都在感知环境并且能够做出决策。这种Distributed Intelligence,在环境多变的情况下更加有效。
我自己也在思考如何建立自己团队的韧性。我要保证我和每一个团队成员以及每个客户之间建立信任,我们的关系是坚韧的。我们的团队和客户,就是机构的触角和大脑,通过他们感知环境和变化。然后我希望在触角之间建立联系,即我的团队成员之间,客户之间也能建立信任且坚韧的关系。最后是不断复制这样的模式,复制并传递我们团队的文化基因,最终可以对我们周围的环境起到积极正面的影响。
我们谦卑地蹲下身,感激世界给予我们力量和智慧,才能具备更多韧性,把世界再托高一点点。
核心启示
  • 韧性是软硬结合,需要“慧眼”来感知,需要“仁手”来互相扶持,并且扎根于我们坚定信念的 “土壤”
  • 韧性不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而是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愉快的经历会支撑我们越过那一道道坎
  • 组织的韧性来自多感知系统及上下结合的决策机制
关于中国区专家
阮芳是波士顿咨询公司(BCG)董事总经理,全球资深合伙人,BCG组织与人才专项亚太区及中国区负责人,中国企业领导力学院负责人,BCG亨德森智库中国区联席负责人。
何大勇是波士顿咨询公司(BCG)董事总经理,全球资深合伙人,BCG金融机构专项中国区负责人,BCG亨德森智库中国区联席负责人。
陈瑜瑜是波士顿咨询公司(BCG)项目经理,驻BCG亨德森智库(中国)代表。
如需联络,请致信[email protected]
关于BCG亨德森智库
BCG亨德森智库是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战略智库,致力于采用远见卓识来探索和开发新颖的商业、技术和科学领域的宝贵洞察。亨德森智库邀请商业领袖进行思维碰撞式的讨论和实验,以拓宽商业理论和实践,并从业务内外汲取转化创新理念。
媒体垂询,请致信[email protected]
推荐阅读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BCG视频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
关注BCG数智港
快来关注我们吧
声明
原创内容的最终解释权以及版权归波士顿咨询公司所有。如需转载文章,请在信息栏输入“转载”,获取转载须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