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1897字,阅读约需6分钟
上午忙完工作,和一个认识挺多年的朋友复盘这几年各自发展的得失。平心而论,这个朋友是我挺佩服的一个。
一方面,圆方自己是一个有点社恐的人,一般来说,遇到那种人多的场合,比如沙龙什么的(演讲除外)都喜欢默默的躲在角落,而这个朋友的确挺社牛的,大部分时候都能主动或者被动的成为人群的焦点。
另一方面,这位朋友不管是家庭出身,学校专业,事业平台都还是挺好的,至少感觉比圆方刚毕业的时候好。
因为这两个方面的原因,圆方还是挺佩服ta的,不过聊起来这几年的变化,ta却似乎有一些水逆的感觉,做了很多事情都不是很顺,经常被人带到沟里,付出了很多精力往往竹篮打水一场空,有很多资源却有一种有力无处使的感觉。
事实上,这种情况不仅这个朋友有,身边也有不少朋友遇到过类似的情况,这是为什么呢?
圆方感觉,大概率是ta们没有弄清楚赚钱的逻辑。
01
大家好,我是圆方,今天我们一起聊聊:
简单聊聊赚不到钱的逻辑
赚不到钱的逻辑?这个很复杂么?赚钱不会,不赚钱还不会呢?有机会不抓住,不就行了,这个还需要学么?
的确,听起来像个调侃。但是为什么今天,有许多的人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赚不到钱,而且反复犯同样的错误。大概率是没有把这个问题想清楚。
赚不到钱,绝不是错过一个什么机会就能说清楚的。
正如同昨天的文章《简单复盘一下这半年》有小伙伴留言:
风高浪急,惊涛骇浪,还会来吗?我就等这波鱼了!
圆方回答:
嗯,会的,但是你打算怎么捕鱼呢?
02
风高浪急的确是机会,但是你怎么确定你是最后捕到鱼的那一个,而不是被巨浪打翻的那一个呢?
其实想要巨浪捕鱼也好,还是火中取栗也好。
其实某种程度都点到了赚不到钱的一个关键:贪
先说贪的第一个体现,害怕错过机会!
机会是机会,机会每天都在。因为工作的关系,圆方每天都会接触3-5个看起来挺美好的机会,吃到许许多多人画的饼。
但是认真分析起来,100个机会中真正是机会而不是陷阱的大概也就20个,而这20个机会里面和自己资源禀赋相结合有价值的,大概也就4个最多了。
的确,这个社会的大部分普通人,是被那80%看似是馅饼,其实是陷阱的机会坑住了,这也不意外,因为大部分人的确是缺乏投资的逻辑和观念,不管是买房还是炒股。
但是圆方身边的朋友,大部分都还是有一些判断能力的,ta们绝大部分是被那20%真的是机会的机会坑住了。
一方面,他们通过系统的研判,的确看清楚那20%是真的机会,但是自己的资源禀赋并不适合,这最终反而牵绊了自己的精力和资源,最终没赚到钱。
正如同你喜欢一个明星,可能光鲜亮丽,可能收入颇丰,但是真正一起过日子就会很好么?万一ta拉着你一起吸du怎么办……汝之蜜糖,彼之砒霜。
一个人的时间精力,资源禀赋,专业能力都是有限的,一个人如果天天被眼前的机会牵着走,大概率是很难真正干成一件事的。
所以害怕错过机会,本身就是一种“贪”念,去追求自己能力范围以外的“事业”。正所谓“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而贪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大概也是赚不到钱的第二个原因(大家可以拿出小本本记录啦):不知道如何分钱。
如何分钱?
事实上,大部分事情干不好,或者弄到一半中道崩阻大概都是因为这个。甚至,圆方经常见到一个项目谈了半天了,绕来绕去就是不谈怎么分钱。而最稳固的关系,其实是利益关系,如果分钱谈不妥,最后往往事情也很难促成。
那应该怎分钱呢?
大概可以遵循3331”的规则,这个大概是圆方看到,比较稳妥也比较持久的合作方式。那这3331都是什么呢?
大概一个项目有四个利益相关方。
一、出技术的,也就是负责项目实施落地的,保证项目能够稳定交付。
二、出资本的,也就是负责承担项目风险的,保证整个项目资金足够。
三、出市场的,也就是负责联系市场资源的,保证整个项目有人买单。
四、统筹协调,也就是促成整个项目合作的,或者为三方提供链接的。
这四方的分配比例,大概是3331。
圆方见到最多项目没有做好的情况,往往是最后这个统筹协调的,也就是攒这个局的,因为ta掌管着整个项目的信息,有着足够的信息差。
如果ta不满足于自己10%的分配比例,想要利用信息差多吃多占,往往就会导致整体的崩盘。(一般有这种心态的都是一锤子买卖)
而正确的方案,其实是统筹协调方要么跟技术方绑定到一起,去找资源;要么跟资源方绑定到一起,去找技术。
如果有了这两方,资本反而是相对不稀缺的……
所以不知道分钱,或者说不想分钱。大概就是“赚不到钱”的第二个原因吧。
赚不到钱的原因很多,不过大部分都败在了“贪”这一个字上……
听党话,跟党走
学习时间
我们要致力于推进合作共担的共同开放。历史和实践证明,风险挑战面前,各国应该同舟共济、各尽其责,而不应该唯我独尊、损人不利己。
——2020年11月4日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演讲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