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一热,冷饮续命,各大商家都瞅准了用户的需求,推出的新品不仅够冰,还得够爽、够刺激。这不,星巴克推出了新品“生咖系列”,百事可乐推出了无糖汽水“生可乐”。
生可乐丨item.jd
光看名字得犯迷糊,什么是“生咖啡”、“生可乐”?算上之前火过的生椰、生啤,怎么商家那么爱拿“生”字造词呢?这背后,是正在悄悄流行的“生系食品”。
01
 生可乐 
/ 竟然比含糖汽水更甜腻? /
百事可乐新推出的生可乐,更多指的是一种工艺处理方式。百事可乐先在日本试水,2年后才正式进入了中国大陆。
应该有不少人知道,生熟啤酒的区分就在于是否有经过高温灭菌这一步骤,生啤酒选择以物理过滤方式去除啤酒中残存的酵母菌及杂质,相较经过了巴氏杀菌或瞬时高温灭菌的熟啤,它的新鲜度、色泽、口感都会更佳,但保质期相对较短。
生啤丨图虫创意
而生可乐正是基于生啤的概念,在生产时采用了与传统可乐灭菌法不同的非加热物理灭菌法,更好地保留了可乐里香料的香气,减少可乐里二氧化碳的分解。因此这款生可乐主打的就是一个气更大、喝起来更爽
这里还有个行话叫“杀口感”,同样源自啤酒行业,用来形容刚开罐的啤酒产生的气泡,在饮用时会对口腔释放出一种干涩收缩的刺激感,在酒体新鲜以及低温的情况下,杀口感会更强烈。
所以这款生可乐也在外包装上强调冰镇饮用口感更佳,而且建议开罐后快些喝完,以免碳酸气体跑掉就没那么好喝了。
日本版的生可乐丨item.jd
虽然期待值拉满,但打开一尝只有三个字——太!甜!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吃过那种碳酸可乐糖,外面是可乐汽水味的,咬开内核里有碳酸滋滋冒泡,生可乐的味道就和它一模一样,而且甜到有些发腻,喝完后代糖的甜腻感会一直残留在口腔中无法散去。
这种过于明显甜腻感甚至影响到我判断气是不是更足了,似乎没有品尝出特别的感觉(但喝完打了好几个气泡嗝也是真的),有些让人夸不出口。
生可乐丨拍摄  作者
不同于日本国内推出了有糖/无糖版本的生可乐,百事在中国仅上市了无糖生可乐,看情况更像是要加码无糖市场,拓宽消费人群。
02
 生咖啡 
/ 竟然喝不出咖啡味? /
5月底,星巴克推出了新产品“生咖系列”,一共4款单品,颜色都粉粉嫩嫩的,主打浓缩果汁混合生豆萃取液。很多人冲着这个“多巴胺配色”的新品下单,拿到手喝下第一口立马疑惑:这是咖啡吗?怎么口感更像是果汁?
我入手了一杯Pink Drink,粉嫩的外表下,入口的味道特别像草莓味乳酸菌饮料(也有人说是O泡果奶的味道),酸酸甜甜的,倒也是一杯不错的冰饮。不过对于一些冲着喝咖啡下单的消费者而言,这味道与咖啡毫无关系,想必会大喊受骗。
星巴克新出的生咖啡丨拍摄  作者
其实“生咖”的概念早就在北美火了好几年,其中Pink Drink更是堪称“全美第一网红”。这个系列有两大特点,一是采用未经烘焙的100%阿拉比卡豆,与水一同萃取出“生豆精华”二是这种生豆萃取液的咖啡因含量仅为同杯型常规烘焙豆萃取液咖啡因含量的三分之一,也不会有传统的咖啡色,更适合对于咖啡因不那么耐受,但又想提一下神的人群,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咖啡饮品的边界(毕竟低因咖啡目前还不是市场的主流),有网友在大晚上喝这款饮品,也不会睡不着。
星巴克自己的宣传丨星巴克中国
和生咖系列轻盈清爽的口感一致,这个系列主打Refresher(可翻译为提神或清凉饮料),与其说它是一杯咖啡,我反倒觉得更贴近星巴克冰摇系列的果茶,而港澳台地区的译名「星冰爽」也更贴切。
至于为什么进来大陆就成了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生咖系列?我猜有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和之前爆火的生椰拿铁做一个对标,让消费者产生好奇下单的冲动。另一大原因则是为了直接突出“咖啡生豆”的卖点,抢占低因咖啡的市场。
不过就目前的市场反馈来看,生咖系列想要突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接近40元一杯的高价,难怪有消费者说大实话:它们在北美那么火,是因为那边奶茶店还不够卷吧!
星巴克推出的4款生咖丨@星巴克中国
03
 生系饮食 
/ 竟然都是日本人造的? /
普通消费者看到“生可乐”“生咖”会感到摸不着头脑的原因或许是在中文语境下,“生”会让人联想到“生食”“不熟”。
但最早将“生”字玩出花样的日本人,却给这个字赋予了“新鲜、简单、原汁原味”的意思,还引申出很多其他的意味,也让品牌商家频繁采用“生”字为产品命名,仔细一算,日本人创造出来的生系饮食种类不少,仅我们熟知的就有生啤生巧,还有诸如生酱油生吐司等等。
日系饮食文化对新鲜的追求,某种程度上会缩短食物的赏味期,像生巧这个词原先是生奶油(即鲜奶油)与巧克力的结合,吃起来口感非常细腻绵滑,可谓入口即化。生巧因为含水量高,赏味期一般只有1个月,而且需要冷藏,反过来进一步加深了大众对于生巧“新鲜”的印象。
抹茶生巧丨图虫创意
而近几年很火的生吐司,在取名上也借鉴了生巧。
生吐司最早源自日本大阪名店「乃が美」,主理人在一次探访养老院的过程中,发现老年人因为咬合力衰退,无法吃下干涩发硬的吐司边,于是决心要制作出“连面包边都足够柔软好吃的”吐司,于是便有了生吐司。
据「乃が美」主理人透露,生吐司里不添加鸡蛋和牛奶,而是使用大量的鲜奶油、人造奶油和蜂蜜让面团柔软顺滑,再加上高温快烤,减少吐司口感与风味的流失,而这种生吐司的保质期仅有短短的1-2天,同样契合着生系食物简单、纯粹及新鲜的理念。
日本大火的乃が美生吐司 | tjniigata.jp
不过友情提示下,像生巧和生吐司都添加了大量奶油,热量可一点都不低哦~
生系食物这股风从东洋吹到国内,买账的人觉得它回归食物本身的口感,吃起来更纯粹。不买账的人觉得这一系列的生食定价过高(生巧生啤价格比一般的啤酒巧克力更贵,生咖接近40元一杯,生吐司甚至接近上百元一条),某种程度上看更像是“智商税”。
但无论如何,这个市场上总会造出各种新奇有趣的概念,也会有更多颠覆想象的产品,不管惊喜还是惊吓,总归是一场收获~
你喝了生咖、生可乐了吗?评论区来聊聊感受吧!
 你 可 能 感 兴 趣 的 

小龙虾的头能吃吗?里面是黄还是便便?

 关 注 所 长 

 不 再 错 过 好 文 章 
看饿的就分享、点赞、在看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