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文章很长,因为这事很长,而且狗血,要梳理清楚不容易。
美国时间12月3日,擅长整活的亿万富翁、绝对言论自由主义者、特斯拉的唯一boss、硅谷钢铁侠、火箭小子、南非奇人、播种狂人、约翰尼·德普公寓的一生之敌、推特的新晋老板埃隆·马斯克发了一条推文,说自己会公布之前2020大选中推特怎么帮助拜登团队封杀“亨特·拜登笔记本”相关帖子的故事。不久之后,他又发了一条推,说:“这会非常好玩。”后面还加了个爆米花的图案。
美国那边一下子就进入了全民看戏的状态。到了美东时间下午五点,也就是北京时间12月4日早上的6点钟左右,在稍稍推迟了之后,马斯克转发了前《滚石》记者Matt Taibbi的解密帖子。Taibbi一口气写了几十条,不仅有时间线,有说明,还有邮件截图。

如果用简单的几句话概括一下马斯克和Taibbi这次狠活的
后果
,那就是:
1)共和党人疯狂了,开始对民主党和拜登疯狂输出;2)民主党喉舌们头疼了,《华盛顿邮报》等开始“重述”删帖故事;3)推特的广告又回来了。
要搞清楚马斯克到底揭密了个啥,首先要了解“亨特·拜登笔记本事件”。
在2020年总统大选前三周,默多克旗下著名小报《纽约邮报(New York Post)》发表了一篇轰动全美的独家新闻:《拜登秘密邮件:乌克兰商人感谢亨特·拜登介绍副总统给自己认识的机会》。
这篇报道讲述的也是一个修电脑的悲剧。说亨特·拜登老师拿着一个笔记本去特拉华一家电脑维修店修,然后把电脑忘在那儿了,维修店老板把电脑解锁,发现其中有许多拜登家跟乌克兰公司搞权钱交易的邮件,还有一段12分钟的亨特·拜登吸毒和嫖妓的视频。

在美国的政治体制下,《纽约邮报》的报道是一记重磅炸弹,很可能改写2020年大选的结果,但它最终没有,因为在美国覆盖面最广的社交媒体平台推特上,它被
了。
推特采取的应对策略很简单粗暴,谁分享《纽约邮报》报道地址就封谁。在私聊里发?一样封。
当时推特给“亨特·拜登笔记本事件”安排了一个标签,叫“被非法获取的材料”。
在那几天,推特甚至把《纽约邮报》的账号也给封了,以防它再发点什么。
推特当时的安全主管Yoel Roth上周在一个访谈中说,他们当时做这个决定是因为推特的人拿不准《纽约邮报》的故事的真实性,于是一封了之。我们暂且不谈Yoel Roth是不是帮人挡子弹,不谈他这个理由成立不成立,只谈《纽约邮报》的报道。事发已经两年了,亨特·拜登在拜登当副总统主管乌克兰事务期间在那边捞油水的故事已经被证实得七七八八,相信很多人也看过亨特·拜登光着身子叼着烟卷萎靡不振的照片,看过亨特·拜登对着东欧妓女反复念叨“我们上等人”的视频——一个有趣的点,民主党和拜登团队一直辩称亨特·拜登的丑闻是俄罗斯炮制的假消息,至少在我看过的材料中,能跟俄罗斯沾上边的,只有“我们上等人”视频里那个看上去像是俄裔的失足妇女,不知道白宫是不是这个意思。
读过我之前整理POLITICO等媒体报道的《拜登家有多少产业》一文的朋友应该还记得,拜登在银行委员会任职时帮他弟弟侵吞银行资产、在司法委员会任职时在世纪大案“吸烟有害健康”案中帮烟草公司坑肺癌患者、在外交委员会任职时领着儿子各种浑水摸鱼,他家是不经查的。但美国的体制在那里,拜登的身份在那里,“上等人”又是非常经查的,也不存在舆论倒逼的风险。一般认为,《纽约邮报》当时的爆料都是真的,但是共和党那边拿到相关证据可能用了一点手段,并不是修电脑那么简单。
不管怎么样,反正
当年的亨特·拜登笔记本事件里,民主共和两党都是使了神通的
,从结果来看,民主党是胜利的一方,
这次马斯克要揭秘的,就是民主党当时到底是怎么胜利的。
Matt Taibbi的爆料主要关于当时推特公司内部的讨论,他在第3条推文里把这称为一个“超出设计者控制的弗兰肯斯坦式的故事”。按照他的描述,推特从一个可以自由交流想法的平台,逐渐变成了一个有各种显性和隐性限制的平台,外部的力量强迫推特接受这些限制,推特的管理者也逐渐发现这些限制好用。到亨特·拜登笔记本事件发生前,推特已经和这些限制水乳交融了。所以事件中一个推特管理者才能非常自然地对另一些管理者写:“更多要给拜登团队审阅的帖子。”而其他人也非常自然地回复道:“已处理好。”
推特当时的工作可称得上高效,无论你是明星达人还是无名小卒,该审就审,该删就删。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民主党和拜登是笔记本事件中的得益者,但是其实民主共和两党都有删帖渠道。不过由于推特公司的整体氛围更亲民主党一点,所以
虽然拿删帖合同赚两边的钱,但是总体上还是更有利于民主党

Matt Taibbi的爆料到这里为止甚至还没有涉及笔记本事件本身。在简单复述了我们上面介绍过的事件经过后,Taibbi公布了一封懂王竞选团队经理Mike Hahn写给推特的邮件,怒气冲冲的Mike Hahn质问推特为什么把转发《纽约邮报》新闻的白宫发言人Kaleigh McEnary的账号给封了,连声招呼都不打。“她所做的不过是引用了一条别人发布的、拜登竞选团队都没有否认的报道……(你们)至少假装在接下来20多天关心一下这事都不行吗?”
Mike Hahn的邮件是发给推特公共政策主管Caroline Strom的,Caroline Strom转头就给推特审查和安全团队发了一封“礼貌的WTF问候”。当时推特的公关团队和审查团队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张的关系。
审查团队的头头就是上面说过的Yoel Roth,他立刻就回了一封邮件说这都是因为《纽约邮报》的材料属于“被非法获取的材料”。Taibbi说内部邮件显示,其实推特许多人都觉得这个理由过于牵强,且没有证据,但是决定是公司最高层做下来的,虽然CEO可能没有涉入此事,但前法务主管Vijaya Gadde是关键人物。补充说一句,Vijaya Gadde在马斯克入主推特第一天就被裁了。
Tabbi的爆料还有一些内容,我们放在下一部分细说。事实已经比较清楚了,就是推特确实存在倾向于民主党的删帖问题,2020年大选前社交媒体背后的博弈非常激烈。马斯克公布大瓜后,共和党人那边是非常激动的,下一任议长麦卡锡暗示众议院的调查项目又多了一项,那就是2020年大选中的推特删帖事件(《共和党众议院的新领导班子》)。
不过比起共和党这边的反应,
民主党喉舌们的反应更值得研究,也更有趣
。以《华盛顿邮报》为首的民主党喉舌们忙着“翻译”马斯克和Taibbi的爆料,
试图将其翻译成对民主党无害的版本

《华邮》和民主党喉舌们之前几周一直在批评马斯克的“绝对言论自由主义”破坏了美国的言论自由,基本上把马斯克当成民主之敌来塑造(《马斯克入主推特,美国自由派为何如此抓狂?》)。这次面对火烧屁股,《华邮》选取的角度非常有代表性,它主要强调两点:第一,你看推特内部还是有争论的嘛;第二,你看硅谷的民主党众议员Ro Khanna当时还特地发邮件给推特,提醒他们注意宪法第一修正案的问题呢。
Ro Khanna当时给推特发邮件就是我说要放在这部分细说的内容。先说Ro Khanna这个人,有些朋友可能还有印象,在《腐败的媒体如何假装监督权力》里我们提到过他,他有两个故事很有名,第一他是美国国会6名许诺不会从PACs和各个大公司拿政治献金的众议员之一,不过他之所以这么敢承诺是因为他岳父Monte Ahuja是印度超级富豪,他本人也曾是大公司高管,简单说就是他们家就是金主。
第二今年9月《纽时》装模作样地调查国会山股神们,RoKhanna也忝列其中,当时算是他给出了回复的标准答案,都是我们家的投资顾问背着我、我老婆、我岳父以及我团队其他成员赚的钱,我一丁点儿都不知道,我认为调查国会山股神很有必要,但是完全禁止议员家属投资也不科学。
对Ro Khanna突然关心推特和宪法第一修正案这事,Taibbi用的形容词是
“幽默的”
,当时Ro Khanna先是很“绅士地”建议和推特高层在电话上讨论一下封杀《纽约邮报》的事,然后在邮件里写下“虽然我相信拜登没做错任何事,但是直接封杀是不是也不好啊”。
该如何理解民主党硅谷代表当时不避瓜田李下的关怀呢?我猜Taibbi的意思是,你把它看作义正词严的维护宪法原则也行,把它看作领导意味深长的敲打也行。
不管怎么说,大选前对拜登不利的消息是封杀了,现在民主党喉舌也可以拿Ro Khanna的邮件(而不是电话)来辩解。什么叫密不透风?这就叫密不透风。什么叫老辣?这就叫老辣。
对比民主党喉舌如《华邮》等对马斯克爆料的报道,与偏中立一点的《国会山报》、《商业内幕》等的报道,是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比如Taibbi提到两党都跟推特有删帖合同,都有能力影响删帖,但民主党影响更多更大——我们可以看到,越是偏向民主党的媒体,越会强调前半句,越可能无视后半句。

最后讲个媒体,逼格满满的《大西洋月刊》,这次马斯克爆料后,它紧急出了一篇评论,叫“马斯克和卡尔森都不懂第一修正案”。我不知道作者是不是看了微博,用的口径完全是一些我们这边不少自由派大V为推特封杀懂王做辩护的口径,说推特是私人公司,它当然想干啥就可以干啥啦,跟言论自由无关。
关于严肃的美国法下言论自由与公共场域的讨论,以前我推荐过北大左亦鲁老师发在《清华法学》上的社交平台公共性及其规制——美国经验及其启示》一文,吊打一切狗哨大V们的护主小短文。或者我们也可以看看Taibbi的评论:推特的确有时听懂王白宫的命令删文,但推特把帖子给拜登团队审查时,拜登竞选团队甚至不是一个公权力机关,只是一个私人团体。我理解Taibbi的意思是,这么看,问题是更不可怕了,还是更可怕了?
不用问,马斯克曝民主党和拜登的黑料,未来迎接他的肯定是一轮又一轮的狂风暴雨。实际上
这几个月马斯克和民主党以及拜登的梁子不断
。他收购推特的时候就被民主党使了不少绊子。在今年中期选举前一天晚上,马斯克破天荒地在推特号召给共和党投票。

之前我们在《深挖一下白宫急删的社保推文》里讲过一则故事,刚入主推特的马斯克宣布要清查推特上的假消息,结果谁都没有想到,他拉来祭旗的是白宫。当时拜登为了拉抬选情,白宫推特吹嘘今年美国老人们的社会保障金十年来涨幅最高,然后被马斯克的推特贴了一则“说明”,说之所以最高,是因为通胀太厉害,根据1972年尼克松时代通过的法律,要相应调整社保金。于是白宫紧急删推。白宫新闻发言人被问及此事,回答说我们没有撒谎,我们只是话没说全而已
读过拜登自传的朋友应该知道,
拜登是个贵在坚持且睚眦必报的人
,马斯克这样让他难堪他肯定要报复回去。实际上中期选举第二天拜登就公开对外表示,马斯克和外国的关系不清不楚,值得我们好好查一下。

马斯克接手推特一个月,裁员危机和广告危机一起发生,背后据说也有民主党和拜登的影子。拜登放出话来,马斯克反手一个勾拳,可以算是回应。有意思的是,“拜登推特档案”曝光之后,紧接着关于推特的大新闻就是广告商们都回来了,从亚马逊到苹果
需要注意的是,亚马逊的贝索斯也是《华邮》的老板。这一天之内发生了什么?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在原本马斯克宣布要放消息的美东时间下午5点之前,马斯克临时宣布因为技术和事实查证原因,发布要推迟四十分钟,这段时间里又发生了什么?

看上去拜登、民主党和马斯克是撕破了脸,但也不能排除两家背后往和解的方向走的可能。
硅谷钢铁侠的钞能力确实是超能力,但说到底还是因为推特不是《纽约时报》,如果是《纽时》这种民主党机关报,招呼都不用打一声,《纽时》自己就会带着全套资料,进白宫请老爷们审查三天三夜,最后再写一篇自夸的稿子,说自己如何了不起,在新闻伦理和国家安全两大责任之间达成了平衡,就像他们在面对阿桑奇的爆料时做的那样(《
浪漫黑客、白发恶魔、自由骑士:谁才是那个阿桑奇?
》)。

推特不是《纽时》,这给马斯克留下了可操作的空间。未来他和推特的命运如何,还有待进一步观察。暂时可知的是,公布了“拜登推特档案”、迎回了大广告客户的
马斯克这两天很兴奋,连续在推特上调戏拜登
,一会儿在拜登自夸充电桩建得多的推文下边写“或者你可以买辆特斯拉”:

一会儿调侃拜登自夸让美国选民骄傲的照片:

在英文互联网有一种说法还蛮流行的,说作为一个商人,
马斯克是被民主党恶心到对面去的
。我不知道马斯克是不是“到对面去”了,但看他的样子,被恶心到了是肯定的。

— END —
©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