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个树洞丨小怡回信
大家好,这里是树洞里的小怡。每周我将分享一段树洞来信,或许这些故事也与你的某段经历有所共鸣。
今天,我收到了一封信。TA分享了自己不善于社交,陷入想要改变现状却又不想改变的旋涡当中。
小怡,你好。
我不善于社交,也不喜欢社交,二者也不知道是谁因谁果。
学生时代就难以敞开心扉和同学相处,从来没有闺蜜之类的朋友,交往不深,毕业之后基本都不会再联系。
工作属于服务行业,基本只需要处理和客户的关系,同事之间沟通较少。平时同事吃饭闲聊,都是在聊家庭琐事追剧八卦,完全不感兴趣,不想说自己的事,觉得听都没必要,逐渐边缘化。不看朋友圈,因为别人的优越让我更失落,与其关注别人琐事我不如看看一些公众号。下班以后基本都是忙家务照顾孩子,所以没有社交圈。
没有社交,和父母的交流也越来越少,虽然喜欢独处,但内心多少会有孤独感,向往别人有朋友的生活。
我知道想改变现状自己需要做出努力,但努力去社交意味着会让我觉得不舒服,也不一定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有时候会自我麻痹,没有朋友也走过30多年了,不差剩下这几十年。
所以就出现了类似人格分裂的状况,一半时间为没有朋友忧愁,一半时间觉得这样也没问题。
以上,从来没有跟别人讲过,因为根本没有想聊这些话的朋友呀。
——S
图源丨图虫创意
亲爱的S:
展信佳!感谢你信任我们。
社交是人类体验的重要部分,我们天生具有独特的社交性。每个人都有他们喜欢的社交偏好。一部分的人喜欢通过社交去充实自己,相反也会有部分人喜欢远离社交,利用独处的时间来进行一个休息。
可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与故意避免与他人进行互动是不同的,小怡看到你说和同事之间的沟通也不存在兴趣,要警惕可能存在社交退缩(Social Withdrawal)的情况,社交退缩是一种行为倾向,即偏好孤独的行为,并从社会互动的机会中移除[1]
虽然偶尔进行独处是一种健康的方式,但与保持他人联系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逐渐和他人脱离联系,很可能会发展成社会孤立,造成更孤独的恶性循环。因为你独处的时间越多,你就越觉得自己与他人的联系变少,导致你想花更多的时间进行独处。
但是小怡能看出来你是很渴望有自己的社交圈的,只是可能还不知道怎么走出那一步对吗?
图源丨图虫创意
让我们先来看看造成社交退缩的几个类型吧,看是否与S你符合呢?当代研究人员将社会退缩分成三种亚型,分别代表了不同类型的人,他们出于不同的原因而退出社交互动[2]
1. 害羞
害羞的人有与他人互动的动机,但他们害怕这样做[1]
2. 回避
他们会避免与他人相处,并试图远离其他人。
3. 不合群
他们对于独处或者与他人在一起都没有强烈的偏好。
第三种类型的特点和回避、害羞不同,他们也许想更多地与其他人交往。
同时社交回避与过去的负面经历(例如同龄人关系不佳)不安全的回避型依恋抑郁焦虑症等等情况都是有关联的[3-4]
由于S没有对过去的经历进行一个详细的描述,所以不知S是否在过去的时间段曾遇到创伤的事件或负面事件导致你难以信任他人、和别人交心呢?
小怡也建议你参与一下心理测试,测一下自己是否存在抑郁、焦虑等情绪,来对自身情况有个清晰的了解。
·扫码测一测你的焦虑程度,后台回复“焦虑”。
(焦虑测试)
·扫码测一测你的抑郁程度,后台回复“抑郁”。
(抑郁测试)
更多心理测试可到怡禾心理公众号后台—心理疗愈—心理测评,进行测评。
图源丨图虫创意
小怡明白,想要踏出去那一步去改变自己,不是那么的简单,特别是当存在有创伤的情况下,我们会建议S去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如果S有想要改变的心,我们也可以试着一点一点的尝试。
首先可以试着将减少消极的想法。因为太多的消极想法,会增加你社交退缩的可能性。
例如我们可以试着:
  1. “平时同事吃饭闲聊,都是在聊家庭琐事追剧八卦,完全不感兴趣,不想说自己的事,觉得听都没必要”,那不如我们试着和他们聊你觉得感兴趣的话题,等开启话题之后,你再和他们进行一个讨论。如果刚开始实在不想进行一个口头交流,也可以先从书面交流开始,利用打字的形式和他人进行沟通。
  2. “不看朋友圈,因为别人的优越让我更失落”换个思维想想,他人朋友圈的发布只是想要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看,可能并不是因为别人“优越”。
  3. “下班以后基本都是忙家务照顾孩子,所以没有社交圈”,我们可以试着加入一些手机上的妈妈群,找到与自己有相似育儿烦恼的妈妈们,容易产生共鸣,进行一个相互的讨论。
图源丨图虫创意
平时也可以做一些练习来帮助自己锻炼社交技能:
尝试从父母或家人那里获得支持和温暖

可以分析探索下和父母的关系,尝试去和父母沟通,可能也许会发现父母在内心深处对自己是认可和喜欢的,从内心来重新确认自我,是我们安全感和自信感的重要来源。
从感觉安全和友好和有信心的社交情境开始练习
在社交经验中来重新积累信心,安全感是很重要的。越害怕什么,往往越需要靠近它,但是我们可以试着让自己温柔地靠近,可以尝试从自己相对熟悉和有信心的领域和情境开始,甚至一开始允许自己有短暂的“回避”。
慢慢反复多次练习。这个过程就像熟能生巧一样。切记要温柔地对待自己,从心里慢慢鼓励和肯定自己。
多做一些鼓励自己自信的事情
可以尝试多做一些增加自己自信的事情,慢慢尝试信任自我感受和认可自我。这样也可能慢慢从人际关系互动中逐渐获得自由。
慢慢尝试温柔对待不完美但独一无二的自己
成长的过程也是慢慢把目光从追求他人认可到向内去确立自我的过程,虽然这个过程是很漫长,也许某些“问题”最终无法完美克服或消失。
但我们可以试着把它当做像我们身上的某个“痣”或“特殊标记”一样的,允许它以自己的方式存在。
(拓展阅读熊红芳心理治疗师的科普文《不是只有你才有“社恐” 》
小怡希望你可以勇敢的跨出自己的舒适圈,世界那么大,总会找到一个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加油!
有些烦恼和郁闷在现实中难以言说,但不论何时,我们都愿意听你言语、读你的信。如果还有其他想说的话,欢迎随时与“怡个树洞”倾诉。
感谢来信,祝生活愉快!
期待你的再次来信。
——小怡

怡禾心理现推出“怡个树洞”计划,旨在提供一个倾听的渠道,让你可以分享那些【不知如何与家人朋友诉说的瞬间】。
无论你是正在带孩子的爸爸妈妈,还是带孙子的爷爷奶奶,亦或是遇到了困难的青年男女,都可以写信给我们。
投稿渠道:进入怡禾心理公众号,点击下方菜单栏“心理疗愈”“怡个树洞”进入投稿链接~
期待你的来信!
参考文献
[1]K.H. Rubin, R.J. Coplan, J.C. Bowker.(2009). Social withdrawal in childhood.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60, pp. 141-171, 10.1146/annurev.psych.60.110707.163642
[2]Bowker, J. C., Stotsky, M. T., & Etkin, R. G. (2017). How BIS/BAS and psycho-behavioral variables distinguish between social withdrawal subtypes during emerging adulthood.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119, 283–288. https://doi.org/10.1016/j.paid.2017.07.043
[3]Morese R, Palermo S, Torello C, Sechi F. Social withdrawal and mental health: an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In: Morese R, Palermo S, Fiorella R, eds. Social Isolation: An Interdisciplinary View. IntechOpen; 2020. doi:10.5772/intechopen.90735
[4]Rubin, A. M., Perse, E. M., & Powell, R. A. (1985). Loneliness, parasocial interaction, and local television news viewing.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2(2), 155–180. https://doi.org/10.1111/j.1468-2958.1985.tb00071.x
校对:熊红芳心理治疗师
责任编辑:刘斯雅
封面图源:图虫创意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