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个树洞丨树洞墙
每当我们谈起妈妈,映入脑海的词汇通常是“伟大”、“慈祥”等等,而这些固有的标签,可能也会让我们忽略了,每个妈妈都只是普通人。
凌晨的星空:
在育儿的道路上总是过分自责。
孩子生病了也自责,没吃好也自责,穿太少孩子太冷也自责,穿太多孩子太热也自责,孩子磕到碰到没吃好,喝水少了便便干了也自责。
总是很焦虑觉得自己没做好,然后自责太多的时候心里负担太重就开始埋怨老公,埋怨别人,埋怨完又后悔,整个人就是特别自责焦虑和矛盾。
很久以前没做好的事还会想起来,重新拷打自己的心。
——凌晨的星空
亲爱的凌晨的星空:
你好,谢谢你的来信和信任。
小怡明白,每个妈妈都要经过一个从0到1的过程,自从孩子诞生那一刻起,时间几乎都放在孩子的身上,生怕孩子饿了、困了、冷了、热了、摔了,怕自己的养育方式不对而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巴不得自己成为一名十全十美的妈妈
有句玩笑话说每位妈妈都是“天选之人”。成为妈妈并不是从0到1的过程,而是从0到无穷大——因为一个妈妈要面对的不仅仅是把孩子生下来,而是几乎伴其大半生的养育、操劳和付出。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妈妈们难免会焦虑不安,也会容易对自己不满意,尤其当压力过大且支持不足时,还会不自觉地对孩子发脾气或者造成夫妻关系,家庭关系紧张。
尤其在产后初期,或者是新手妈妈,或者是生活中正在出现某种新的变故。这时候更是容易捉襟见肘,导致容易产生育儿焦虑,凌晨的星空看看是不是有这几点影响到你
1
身体劳累,养育任务繁杂
经过生产身体消耗很大,产妇身体通常比较虚弱,而这时候开始需要花大量时间照顾新生儿,对于新手妈妈或在第一胎时未亲手照料孩子的二胎妈妈来说,是很大的挑战,这时候往往会产生比较强烈的焦虑情绪,担心自己照顾不好孩子。对自己不满意
2
对自己在养育上的要求比较高
一旦成为母亲,就会开始希望自己能够尽己所能的把最好的都给到孩子,全力以赴,在这个过程中难免紧张不安,也会容易对自己和环境不满意,容易有不安全感。这也是在产后初期比较难过的一关。
3
童年早期有经历过分离体验的
有一些妈妈在自己童年时期,经历过留守等经历,也会在孩子出生后更加注意和留意,希望能给孩子提供更好的养育陪伴体验。
但由于条件所限,妈妈往往会在这个时刻感受到支持不够,也会有焦虑不安的情绪,同时也会担心孩子会再次体验自己的早期分离体验,因此也会产生无奈,孤独和恐惧感。
但是其实你作为一名新手妈妈来说,已经足够努力和尽力了,不要过多地自责。
作为妈妈,面临着诸多困境,我们怎样才能对自己满意一点呢?又或者说,当我们想要做一个好妈妈时,什么样的妈妈是足够好的妈妈?
图源丨图虫创意
1940年代,英国的儿童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曾经对全职妈妈做了一系列访谈,他得出了一个结论,一个足够好的妈妈,是60分的妈妈。“enough”就足够了,而不是完美的妈妈。当我们渴望做完美的妈妈时,也许不仅“限制”了自己,也“限制”了孩子。
60分的妈妈,也许意味着,在孩子和自我之间,有一些心灵上的空间和距离。换言之,把我们自我成长的任务还给自己,而尽量减少和孩子的养育成长任务进行混杂。
我们对自我既往生命的遗憾,不满,这些终将由我们自己来承担,而并不意味因此孩子的未来会重复我们的过去。
换言之,真正让我们困扰、恐惧和焦虑的,往往不是未知,而是我们过去生命里的遗憾,以及曾经反复经历过的那种无助的体验。只是在当下的情境里,因为某个扳机,唤起了过去的某种体验。
 成长的不易和艰难便是在这里。
图源丨图虫创意
因此,当出现下面这些情况时,请告诉自己:“是这些一个又一个的小失误使我们成为人类,而一次又一次的坚持和付出让我们成为妈妈。”
·宝宝撞到了,尽管你有些自责,但是你的视线一秒钟都没有离开过她,你的亲吻和爱抚对他来说可能比包扎上药更重要。
·收拾东西出门,以为自己准备妥当,却忘了带宝宝最爱吃的水果。别泄气,现场买几个,顺便给自己买杯甜甜的奶茶。
(拓展阅读熊红芳心理师的科普文《什么样的妈妈是足够好的妈妈》
小怡希望你不要将自己陷入非要做一名完美妈妈的自责当中。佛系也好、追求也好,只要能给孩子充足的爱、陪伴和支持,已经是完美的妈妈了。
祝好!
——小怡
欢迎正在读信的你一起阅读拓展文章,无论你是有好的建议,还是有相同的感慨,都欢迎留言互动~
你的一句留言,可能会成为困境中TA的一盏明灯哦。
怡禾心理现推出“怡个树洞”计划,旨在提供一个倾听的渠道,让你可以分享那些【不知如何与家人朋友诉说的瞬间】。
树洞信箱已接收到许多来信,感谢大家对怡禾心理的支持与信任!由于篇幅限制,树洞墙将精选内容具有共性、描述较为具体的信件进行分享和回复。
投稿渠道:进入怡禾心理公众号,点击下方菜单栏“心理疗愈”“怡个树洞”进入投稿链接~
期待你的来信!
相关阅读
校对:熊红芳心理师

排版编辑:蒋润慈
责任编辑:刘斯雅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