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短假
最近的公司状态是“空旷”。
除了我四处出差,大部分同事也都不在办公室。有的人去露营,有的人去音乐节,有的人请了年假,要“连看三场五月天的演唱会”。
记得五一黄金周的前后,我看到不止一位视频博主站在人山人海的镜头前感叹:好多人啊,大家都不上班的吗?
现在你知道了,大家……是真的没有在上班。
三年来,也许是第一次有了浮到水面、换口气的时刻。
那大家都不上班,老板不会哭死吗?
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这么看:如果我们可以不上班的时候,还在担心老板是不是会哭死,那你可能要想想自己是不是真的有毛病。
2/10
方法论
至少我自己,固然不是德高望重的企业家,但是作为内容团队的负责人,我对天发誓,确实更喜欢看到日常合作的人是热爱旅行的人,是那种会在周末或者休息日去露营、去音乐节、公园的人。
毕竟,如果人们观察世界的方式仅仅是社交网络,那么意识上,我们的世界观会被算法控制;生理上,我们的身体特别是下半身也会变得虚弱。
而且往往,因为受控于互联网的信息,很难说有什么创作上的自由,很多人一旦脱离网络资料,就很难开展创作。
所以要抓住机会,要创造机会,去往真实的世界。
那你要觉得 AI 写的感觉也行你也爱看那就当我没说哦。
3/10
郊外
不过当这糟糕的几年过去,对于旅行,我的想法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我已经过了要靠一次漫长的旅行去实现“意义”的阶段,和朋友去一趟郊外给我带来的精神慰藉,可能大于一次跨越时区的体验。
最近一次去北京北边的村庄,从市中心出发,需要驾车 1.5 小时,因此我称之为一次“旅行”。(今年有一次去上海,空乘告诉我“本次航班大概需要飞行 1.5 小时”。)
村庄和山离得很近,有大片田野和草莓种植园。而作为“北京的”村庄,这里同样拥有纯素面包房,有日式咖啡馆,有书店,有艺术家工作室,有演出现场,也有摇滚乐手开的私厨。
当然最重要的,是拥有朋友陪伴。你很难说这一切和我们在任何一次旅行中想要体验的东西,有什么区别。
绝对不是说我对远距离的旅行丧失了兴趣,或是找到了异地旅行的平替。
相比总是期待一场改变自己人生的旅行,日常中真正必要的,是一种更自由的休息。
4/10
越努力,越不快乐
上半年,预感周围环境有可能会变得越来越艰难,我督促自己,总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弥补这几年失去的东西。
我决定带上合作方案去找客户,实际上在我从事媒体的十年时间里,这样的事情还从未发生。
不幸的是,那些刻意的准备和期待,没有为我的工作带来更丰厚的回报。
越使劲儿,就越谈不成合作。
奇妙的是,当我在办公室看动画、玩游戏、吃午饭、打网球的时候,却时不时能收到客户的邀请,很快谈成合作。
类似的情况,开始频繁发生:当我没那么想去“争取”的时候,工作反而更加顺利。
我很高兴,认为自己找到了另一种自由的状态,那就是不被工作的成就束缚。
5/10
总之最近的课题,就是重新梳理对自由状态的认知。
面对疲惫的世界,或许应该尝试去做一些轻松,轻便,轻巧,轻盈,轻易,轻快的决定。
甚至也影响了经营书店时的一些操作。
书店本来就不是那种在常人看来应该“过得好”的商店,因此在书店早期,我们决定和这样的偏见对抗,做了很多不切实际的工作,很累。
后来同事提议要在书店里组织诗会,我说,不要组织了,我们开通一个报名渠道,读者自己报名,来的人互相分享,我们负责送一杯咖啡就行了。
同事问,那没有人报名怎么办呢?
我说,等没有人报名的时候,再考虑。
结果这是我见过最棒的诗会。
一直到现在,每周六的上午,就在北京东四,提前报名的读者会准时来到书店,他们在书店的书架上找到诗集,然后在陌生人面前朗读。
朗读之后,不需要参与投票,不需要给好评,不需要发小红书,不需要转化……大家拿上免费的咖啡,各自散去。
报名的人来自各行各业,不是那种“看上去就会读诗”的人,据说,正因为这个活动给人的感觉如此“随心随意”,才让人从一开始就卸下了读诗的仪式感。
怎么理解日常读诗这件事?
当社交网络严重挤占了我们的生活空间,更应该强调阅读在我们的生活中的价值。
现在网络中的语言恶毒,却贫乏,或生造,那是因为他们没有读过真正美好的文字,所以要读诗。
6/10
《超脱》
7/10
电影
然后我自己也开始恢复阅读、看电影了。
说起来也不突然,毕竟是放弃了工作的卷,个人时间自然就变多了。(我只是不主动卷,没有说我停止了工作。)
虽然,去论证电影在生活中的重要程度,显得很没有必要,但我还是呼吁,为了挽救我们在现实中的状态,每个人都应该尽可能、尽快地让电影重返自己的生活。
看电影《一一》,最被触动到的场景之一,是角色说:“电影发明后,人类的生命比起之前,至少延长了三倍。”
杨德昌|一一
不需要行至远方,只是坐在家里,就能将自己抛入屏幕内的世界,跟随角色感受他/她人生中的爱与痛。
电影便是如此将人从自身的有限中解脱出来。但它也并不主张无止境的逃遁。
佐杜洛夫斯基在《圣山》的结尾将镜头拉远,告诉观者这只是“影像、梦、照片”,“我们一定不要留在这里”。
佐杜洛夫斯基|圣山
又像《开罗紫玫瑰》里,主角最终拒绝进入电影里生活。
伍迪·艾伦|开罗紫玫瑰
拉近、拉远,从现实中进入,又将你带回现实。
电影会带你领略生活的不同侧面,但在剧终后,它所希望的,是人自己去感知、寻找与反思那个真实的世界。
在一定程度上说,这和阅读、和旅行给我们带来的感受,是一样的。
8/10
不选择
之前很流行的争论是,我们应该选择诗和远方,还是选择当下、选择日常?
既然当我们身处家中,也会获得跟世界串联的时刻,那么 2023 年的成年人能不能不去选择、而是什么都可以拥有?
当我们有权利选择让什么样的景象展现在自己面前,也是一种自由的状态(Freestyle)。
如今,能让我在远方和日常中穿梭的,是三星 The Freestyle 随享智能投影仪。
9/10
穿梭
三星 The Freestyle 随享智能投影仪,能适配我们的生活,因为它就是为了适配我们的生活(场景)去打造的。
能够融入生活中这么多不同的场景,当然需要非常百搭的外形。

尽管在今天的时尚界,“百搭”几乎已经成为无趣的代名词,但对于一个功能性的家居用品而言,适配一切风格的外观绝对不是坏事。
而一个拥有细腻白色表面的小巧圆柱体,可以被放在家里的任何地方——不管你的房子是流行的侘寂风,还是美式复古。
你甚至不需要为它找到一堵足够大的白墙,The Freestyle 的底座可以 180 度旋转,搭配自动梯形校正和实时无感对焦,自动调整投射出方正的画面,同时根据墙壁颜色优化白平衡。
这意味着,你可以在任何想要的地方投影,除了躺在床上看天花板,甚至可以用官方支架把投影仪连接到灯具上,然后往地上投。
观看的行为,可以不用顾虑沙发的方位或者插线板的长度,在你最想要的时候、在你最喜欢的角落里进行。
除了安静地呆在房间的角落,必要时它也可以塑造一下房间的氛围。
The Freestyle 的环境屏模式,可以让它变成一个兼具氛围灯功能的音响。选择一个喜欢的背景或者滤光片,然后播放音乐,这里就是属于你自己的派对现场了。
The Freestyle 内置了 5W 的全频扬声器,来满足那些对音乐和电影都很爱的人。
它同样很适合被带到户外,0.8kg 的重量,不会给背包增加太多负担。
另外,The Freestyle 的便携式外接电池拥有 2-3 小时的续航。你可以在夜幕下挑一部喜欢的片子,或者播放一场演唱会的全记录——只要不用来通宵追完一部 Netflix 剧集。
10/10
自由
投影仪并非作为一种刚需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但它会是一台时空穿梭机。
当我们可以一键切换远方和当下,就会对固有的规则产生警惕。
有一种说法是,在旅行当中,人们很容易诞生出一种演绎型人格:我们把旅途当做舞台甚至电影,远离了现实,不像在过自己的日常,因此也不会被日常的条规束缚。

那就开始演吧。
无论是看电影,还是到任何地方旅行,与其说是跋山涉水追求艺术文化的感动,不如说是短暂离开现实生活的“距离感”,才真正让我们的精神受益——获得短暂的心灵自由。☁️
至少以下三个渠道,618 是购买三星 The Freestyle 随享智能投影仪的最佳时机。
三星商城
基础款活动价 2999
电池款活动价 3999
下单即享加赠露营灯及便携收纳包。
京东
基础款活动价 2999
电池款活动价 3999
6 月 15 日晚八点起下单基础款享加赠露营灯及便携收纳包,电池款加赠可替换外壳,前 20 名下单电池款抢 500 元惊喜券。
天猫
基础款活动价 2999
电池款活动价 3999
6 月 15 日晚八点起下单基础款享加赠立式支架,晒单加赠露营灯及便携收纳包,电池款加赠可替换外壳。
露营灯及便携收纳包
监制:乌云
摄影:乌云、Andy
每一份毕业的礼物,都是你手中的牡蛎
或许你也想知道,社交平台在背后给你贴了哪几个标签?
当我们开始整理自己的家,实际上是整理自己的人生
第一本盲文 Vogue,时尚业终于到来的新篇章
在中式 bistro 这件事上,北京不会再输
常看常新的旅行、媒体观察和日常随笔。前往京东、当当等网站搜索“乌云装扮者”,就能找到这两本书。
Jetlag Books 创办于北京三里屯,是以“分享世界资讯、美和创意”为宗旨的独立书店,亦是创造美和趣味的文化创意机构。
关于人文、旅行、审美的微博杂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