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全球知识围猎计划“第一期——
12名校3年内最有影响力讲座解读系列第11篇:
AA School 陈思宇
记录 
Christoph a.Kumpusch & Mark Morris
陈思宇
重庆大学建筑学学士
UCL大学城市设计硕士
中国建设部建筑杂志社特约通讯员
Christoph a.Kumpusch
《细部文化》作者
多领域事务所 (Forward-slash) 联合创始人
曾任教于Cooper Union、Cornell 等大学建筑学院
Mark Morris
AA School 教务长
本文约3600字,阅读完需要7分钟
导读
这是一部非常优雅而立意正面的著作。本书源自对过去十五年间跨越七个国家的十三座卓越现代建筑技术构成和建造一丝不苟的独特研究。尤其大胆有利的是作者在同一页面上综合了细部建造的精确分析图以及建造完成的照片,强制读者接受建造方法的技术复杂性和往往简单却富有活力的建成邢台之间无法避免的距离。这些让本书得以成为一个充满教育意义的研究,学生与实践者们都会从中受用。
本文为作者陈思宇和《建筑细部》的作者匡孔明 (Christoph a.Kumpusch) 、AA School的教务长Francisco Mangado的访谈记录 。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细部文化》更多介绍!
Q1
Q:
考虑到设计出发点,很多建筑师从形态或风格开始设计,另一些则从材料、空间或生活方式入手。你认为建筑细部可以成为一个设计的出发点吗,如果可以,这些细节是如何积累成一个大的想法或者一个大规模的建筑的?
In terms of concepts, many architects start their design from form and style, while others initiate their design from material, space, or lifestyle. Do you think details can be a starting point of a design, and how can the accumulation of details transformed to be a big idea or a building in large scale?
(C.K.):
我完全这样认为。有趣的是你停下来去思考细部的定义,特别是考虑到“材料”,就像我在书中一个章节所说。材料可能通常是一个设计的出发点,一个当代的事物。如果你在现实中考虑这个技术问题,从特定的程度上讲,就像建造(fabrication)和生物材料(biology material innovation )一样,会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研究领域,特别是生物材料像生长砖(growing brick)和生长的细部(growing details)。举个例子,比如纳米材料(nanoscale)下的混凝土技术(concrete innovations ),成为一种细雨一般的,就像融化的(melted)一样。在将材料作为文脉(context)出发点的时刻里。
选一些书里的建筑师举例,(这一段很多名字,没太清楚)一个美国的项目,一个墙用这种方式可以是一般墙的四倍薄。这就是一种将细部作为文化文脉的例子。就像我们之前提到的转角(corner),这是非常有趣的当你停下来思考维度(dimensionality)这一举动,但更有趣的是时间线(context of time)里空间移动(maneuver?through space)的方向性(directionality)就像与其花大量时间等待混凝土去加工处理/治愈(他说的cure),另一方面则可以几乎立即(immediacy)变成可持续的(sustainable)的物质(Materiality)。比如其中一个项目中的管子(tube),不仅仅是一个非常需要的造型线(shaping lines),无论如何也是一个构图框架(framing views)。
(F.M.):
你的回答非常充实,从细部的逻辑出发非常令人信服。这把建筑作为第二考虑因素(secondarily),并考虑进将要设计的细部。我认为这个问题可以回到这本书的标题,所谓的DNA和基因,这比把建筑仅仅看成一个由细部组成的建筑更好。这也不仅是个介绍,更是一种承诺/希望(promise)。
(C.K.):
这也会带来一个计算性的结果如果你考虑设计进程一样的计算可能性。建筑的成分(ingredients)不仅仅是材料,废弃物(waste things)或者分解的细部部分。建筑的材料和细部就像软件组件(software component)在作为硬件(hardware)的建筑里一样。我并不是指像软件一样计算性方式,而是说这种逻辑。简单来说,这的确是一种累积(accumulation),本质来说这不仅是一种建筑的感觉也是到建筑的大小。即使是传统的细部的缺失(absence of classical details),建筑从某种程度上讲是材料、细部的积累。也有这种方向改变的情况,比如膨胀的连接体,它怎样去接触地面,怎样在屋顶处停止。这也像和商人交流一样,讲解建筑如何和地面交互(interact),也问了很多场地问题,场地的边界和范围,然后将边界向天的方向旋转九十度,作为屋顶。
Q2
Q
DNA会发生变异,那么随着建筑学和工程技术的发展,建筑细部是否也会发生变异呢?
So how about detail,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will there be any mutation in the future, and particularly how will this happen?
(C.K.):
我觉得问题的所在不是能不能,而是会变异多少。在建筑细部语境下的变异也是所谓的可变性(flexibility)。即便是在建筑的终点(terminal),在那个时刻建筑变成某种符号化的东西(icon),从大到小(large to smaller)的变化,或者说从整理到部分(the whole to the part relationship)的变化或多或少会变成特定项目中的文脉(context)。换句话说,细部这种DNA不仅是一种连接,在建筑项目中在细部语法(syntax)下,它将会立即变成一种混合物(hybrid),或者不同时刻下的变异体,与使用者息息相关(very linked to the users)。
在环境尺度(contextual scale)下,有没有必要联系它原有的类型学(typology)也成了一个有趣的话题。你知道,这是一个在近几十年里急剧变异的东西。用类型学拓扑地去标注一个建筑并不简单。回过头来看纽约很多的项目,比如很多宗教建筑变成了药房,一个像饭店的洗衣房,以及很多的工厂建筑里Lofts变成了工作空间,正如你定义工作和生活的项目的方式变得完全不同了。我们经历了许多时间,让很多事物变得不同。比如说你的洗衣服、外卖点餐、甚至厕纸都可以被送达到你家,也使得家庭办公(HOME OFFICES)可以实现,这些在2016年可以做成的东西在六十年代可能只是一种想象。
所以我认为尺度的变化(scale shift)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并不止项目本身,更是它如何去回应(时代的变化)。
Q3
Q:
我们知道,您在建筑细部方面已经有多年的学术研究,是哪些原因促使你最后想要研究细部,并做这样一本像字典像百科全书一样的工具书呢?
As we know, you spend many years researching on detail. There are many aspects of architecture. Why detail attract your attention mostly? And what’s the reason for you to publish such a book, an encyclopedia like this?
(C.K.):
我喜欢你把它叫做百科全书。当我思考建筑的时候,我认为细部也许是最为世界性的术语(global term)。物化一个想法(idea that is materialized),并不是指一个想法马上要连接到一个椅子、地铁站、建筑或者城市,而是考虑尺度变化的可变性。从外看是一个城市,从内的概念则是我们如何生活,如何交往互动。所以细部这个概念更像是一个启发式的东西。
(F.M.):
就像博士的研究里面预测你可以从学科里得到什么东西。但你知道如果你去想去了解大量的建筑师、以及关于细部的大量讨论,作为一个学生,不停去寻找实际的图纸,但它们多办存放在档案室里而不是被发表的。而这本书,匡先生将这些(实际的图纸)就呈现在你面前,并且还很好地组织在一起了,以便于建筑师和建筑学生能够很好地得到资源。
Q4
Q:
这本书叫做细部文化,当我们谈及文化,想到便是一类东西的总和。你认为建筑细部是如何成为一种文化的,而当它成为一种文化的时候,对于行业的发展和建筑文化的传播有哪些积极意义呢?
This book is called detail culture. When we talk about culture, we always think it’s an accumulation of beliefs, customs or something like that. Why do you use the world culture? And when detail become a kind of culture, how it can shift our daily lif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rchitecture industry.

(C.K.):
我喜欢这个问题,这是有关相互作用(Interaction)和社区(community)。我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我有一个学期在思考常见的概念:如何去与我们定义的地面(ground)交互。地面是我们在城市里唯一一起分享的言语。建筑和政治学,建筑和大学,建筑和经济,但也有建筑与语法,当建筑人们本质上讲的一种语言。社区,指的是一个特定的城市或者一个成熟的项目,无论这个项目成为一个文化项目还是建筑项目。这也和诗行(stich)很像,把不同的尺寸的东西放在一起。它可以影响在不同环境语境下的不同尺度的城市。我在哥伦比亚大学有个全新的建造实验室,实验建造情况(struct situation)或多或少在不同的地方而不是某个特定的地方(situations from places than the place)我们的第一个项目会在加利福利亚的Black Rock Desert,为他们的Building Man Festival建造了一个屋顶。这会帮他们提取沙漠中最缺少的水。你提醒了我,在这是所有章节里缺失了一个重要的细部章节:水,这或许会是下一个新章节。
Q5
Q:
我听说你为了这本书的诞生历时六年,在世界各州游走追踪项目。而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环境背景下人们对于建筑细部都有不同的愿景,而不同项目的建筑大师们也可能对于建筑细部有不同的需求。请问在你的追踪和搜集素材中,对于细部的要求有哪些共通点,又有哪些有趣的特殊要求呢?
I’ve heard you spent almost six years, walking through many countries to keep pace with these projects. As we know, people have different comments and requirement on detail varying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cultures and background. Likewise, different projects also have various targets considering detail. When you deal with these materials, do you think there are requirements for detail in common and what’s the most surprising requirement in some specific projects you face? 

(C.K.):
这本书涵盖了七个不同的国家,大概十二个文化文脉,是一个非常全球化的设定。如果你考虑当地性(local)和全球性(global),我们也尝试去在当地语境下做到全球化,相比之下当地性更多的是对于建造方式(fabrication)而言。比如你既可以在广州做三百四十个椅子,也可以实际上传你的电子文件到3D打印机,在当地语境下用全球化的原件进行建造,也可以是当地建造方式、当地标签和当地材料。这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当你翻开这本书,就像你观看这些材料的不同时刻,让我们通过标签法找到常见的混凝土,你可以看到真正改变的只是维度。一个建筑最为基础的部分,是将使用者(user)变成重要元素。当你看向这些元素,它的使用者语境(context of user)正是使用者与环境的相互作用(act with context)
Q6
Q:
面对中国建筑设计寒潮,细部文化的独特研究视角给了中国建筑师们一种全新的创作心情,很多甲方对建筑细部的呈现的细节处理要求也越来越高。请问您对现今的建筑设计行业现状特别中国的现状发提出点建议或者看法。
Faced with a depression of architectural industry in China, this book may help Chinese architects develop a new thinking and insights of designing. Meanwhile, many owners have higher needs on detail performance.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development of architecture industry and can detail become a new tendency of architecture design. Could you please give some suggestions?
(C.K.):
这本书是为了建议大家关注于建筑细部的讨论和交流,比及把他作为一本指导书(guidebook),我更希望它成为一个语境教学(contextualizer)。它不仅仅是一个参与的项目,更是一个由诸多合作者一起完成的壮举。这个时刻更可以为我们在构造系统上实验和研究更多的全新材料。就像我们正坐在AA的书店里,这里有个有关爱因斯坦的绘画,让我想起了时光旅行。这让我想起在不同环境不同场地,我们都有一种常用的材料:光。科技在不停发展,但光依旧未变。所以我们探究的更多是像这样在不同语境不同环境不同建筑里更为普遍(universal)的东西。这也是作为一个建筑和参与一个建筑所会面临的挑战和可能性。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在缺乏实际建筑语境的情况下,什么是建筑。是否它没有项目,是否没有外表皮(facade),它是否有可以在一个非常私有化的地方作为一个公共空间,这就可以让你去创作了。正如Libya的案例所说,建筑是一个非暂时性的、永久的东西。
END
作者介绍
陈思宇。重庆大学建筑学学士,UCL城市设计建筑学国家公派硕士。Coding技术宅,国学文字控,漫画吐槽MAX,写文小能手,喜好不务正业各种跨界设计。仍怀揣建筑学热情,建筑设计喜好两极:小到细节detail构造,大到数据拓扑型城市设计。个人公众号“建筑C君的手帐”,记录各种建筑脑洞,欢迎关注。
知识星期,一周即焚
https://pan.baidu.com/s/1c1Dk1Hm
知识雷锋最新福利——每周由知识雷锋作者更新最新资料包,包括文章扩展阅读,及各校讲座资讯等,每周不定时更新,一周即焚,获取知识请勤奋!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细部文化》更多介绍!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