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感到底是什么?“不完美”是孩子的天性还是权利?
11月18日,第三届中国丹麦教育论坛在线上成功举办。据初步统计,本次活动有国内外逾200万名观众同步在线观看,大家共同参与了这场教育探讨。
本届论坛围绕主题“未来教育:幸福感和不完美的权利”展开讨论,来自中国、丹麦的六组(12位)嘉宾在长达6个小时的对话中,通过不同视角、不同观点的交流和碰撞,探讨幸福感与不完美的权利之间的关系,创造教育福祉,提升教育生态;同时找寻密码,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能够持续拥有幸福感。
论坛共设六个分论坛。每个分论坛主持人邀请中丹各一位嘉宾进行对话,既有两国的教育专家、校长、教师代表及家长,同时邀请了学生代表,让我们直接倾听到孩子的心声。
本次论坛由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丹麦终身学习计划协会和巨浪教育研究院联合主办,同时得到了丹麦安徒生游戏社区共创项目的有力支持。
李镇西  中国丹麦教育论坛中方主席
李镇西先生在开幕致辞中表示:
对许多孩子来说,教育幸福感的失去,往往来自大人们对他们的苛求。无论家长还是教师,总是以完美的眼光去打量孩子,甚至用圣人的标准去苛求他们。严谨地说,“不完美”并非是孩子的权利,而是一个人的天性。不完美,不是孩子的缺点,而是人的特点。
专题论坛
01
交 流
主持人:顾学文
《解放日报》读书周刊主编,《妈妈永远“在线”》作者
中国 – 杨东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21世纪教育研究院名誉理事长
青少年幸福感不完全依靠学校、家庭来完成,它是一种社会文化,所以构成比较复杂,但是我们也能通过社会文化来努力。对中国而言,就是这种高度竞争化的教育,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在这种竞争环境下,教育就是考试,教育就是排名。这种教育的现实会极大破坏学生对学习幸福的感受,这是一个影响幸福感比较突出的问题,其他影响方面也有很多,比如校园霸凌等等,但最主要的还是中国应试教育对学生的压力和伤害。
丹麦 - Hans Henrik Knoop(汉斯·亨利克·努普)
丹麦奥胡斯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丹麦教育福祉首席专家
我认为幸福是一种正向的状态,包括个人的高满意度、意义感,目的感。说的简单点,就是自我感觉很棒。而有意义的人生,就在于能用很乐观的视角去看待幸福。对一个人而言,如果他感觉当前生活有价值,并且看待事物正向、积极,这一切就会给他传递一种感觉认知,那就是:人生有意义,如果他们感到目前的生活是有意义的,他们也自然而然会感到幸福。所以如果让我给幸福下个定义,那就是个人对当下感觉有意义、对未来有希望。
02
碰 撞
主持人:顾学文
《解放日报》读书周刊主编,《妈妈永远“在线”》作者
中国 李镇西
成都武侯实验中学原校长、新教育研究院院长、中丹教育论坛中方主席
教育本身就意味着给人幸福,而学生的幸福又体现在两个方面,他们在获求知、思考创造、学业成功上可以体会到幸福,但与此同时,成长本身就伴随着幸福与快乐,与朋友的友谊瞬间、在班集体感受到的温暖、又或是与小伙伴们户外嬉戏、感受青春激情被随意挥洒的快乐,这些都是“幸福”。除了学生,教师的幸福也很重要。我们常说教师的奉献,但却不能忘了教师的幸福。教师的幸福也有很多来源,如发自内心的职业认同、克服难题、取得进步的成就感;取得进步的还有赢得社会尊严、他人信任、学生依恋的自我肯定;同作为教师群体的尊敬也可能是教师的幸福源泉;但同样,不能回避物质方面,教师也需要“衣食无忧”的幸福;最后,教师的幸福也来自于事业追求极致的幸福,不断超越自己,这是一种自我实现的幸福。
丹麦 - Mads Poulsen(马兹·波尔森)
艾斯比约格斯国际青年中学校长
在丹麦这样“不内卷”的高福利国家里,教师和学生也存在着压力,这是每个教育系统里的常态。学业不是一切,教育评价可以涉及很多方面,比如学生的社交和个人技能也可以采取非传统的方式去考核,但不是一切都可以在评价的基础上给分,这就让评价变味了。作为校长,就是要多去发现这种非传统的、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好学生”也是能跳出思维定势,用自己方式解决问题的学生,他们能适应不同教师的授课风格,也具备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03
前 沿
主持人:杨咏梅
《中国教育报 家庭教育周刊》创办人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宣传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中国 -安猪
慢学校创始人,数字游牧者,社会企业家,“多背一公斤”公益项目创始人

作为教育者,我们有没有考虑过去让社会适应我们个人呢?我想这就是当我看到幸福感时一个很重要的启发,除了功能性的教育以外,我们是不是应该也要有一种追求幸福感的教育?追求幸福感教育是怎么样的呢?它的形式可能跟我们功能性教育是不太一样,因为对于功能性的教育来说,可能它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认知、基于大脑的,这时候可能只要我们有专业的技能、专业的知识,有一些良好的教学设计,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让孩子们去获得这些适用当下或未来社会必要的一些知识技能。基于幸福感的教育,我觉得很重要一点是它一种感受、一种体验,它不是一种认知,不是一种知道,它是一种感受和体验。
丹麦-Mogens Godballe(摩根·戈德鲍尔)
北菲茵民众学院前校长,中国丹麦教育论坛丹麦方主席
幸福感是由有意义的教育组成的,有意义就是指个人层面上深度地参与,你的灵魂和精神都由学习过程来组成,这意味着你要感到一个精神的成长。因为现在的很多学生,他们思维比较固化,可能是由于社会压力迫使他们追求一切完美、进行个人优化、进行个人实现,以此标准贯穿他们的一生。逐渐地,他们就会迷失自我。所有的教育都来自于个人的信仰,对于你个人而言,什么对于你和你的生活是有意义的,这对于个人成长来说非常关键,如此,你就会敞开心扉,实现你的天马行空,对生活进行优化。人生的教育是由社会、生活层面上的技能以及精神层面上的发展来组合的,所以有许多层面上的学习,这对于成长发展很重要,因为你必须要和个人有所联系,这样你才能感受到有意义、感受到你的生活在变得更好。
04
火 花
主持人:顾学文
《解放日报》读书周刊主编,《妈妈永远“在线”》作者
中国 徐莉
首届荆楚教育名家,武汉市武昌区教育局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课程设计师
我们不应该把孩子的竞争看作“攀比”,而应当看作“差异”,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竞争实际上是差异之间的比较,孩子需要在竞争中学会接纳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同时承认别人的付出,并真诚地为别人的成就鼓掌。课程的设计与评估应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的纸笔测试,第二部分是对学生合作、沟通、批判性思维等非认知能力的测试,第三部分是学生自我增值的部分,引导学生对自我成长进行反思,与他人寻求合作,而不是恶性竞争。
丹麦 - TonySøndergaardAndersen(托尼·森德加德·安徒生)
丹麦安徒生研究中心教育部总负责人,高中老师
相比于竞争,我们应该更多地跟学生强调合作。丹麦非常重视合作,这是整个丹麦教育的基石。因为相比单独学习,合作能帮助学生们取得更高大的成就。当然,合作的初始阶段也会相互竞争,但最终依然会走向合作。丹麦的教育理念并不强调输赢,并且教师也会设置许多团体任务,因此能够很好地发展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05
   和 谐
主持人:杨咏梅
《中国教育报 家庭教育周刊》创办人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宣传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中国 潘海霞
律师,一个孩子的母亲,是中国创新教育的跟随者。
金字塔尖上的人很少,如果吃苦只是为了向上爬,永远不会有终点。在孩子的青少年期,是不是让孩子吃苦一定是对的,有没有其他选择?如果孩子的苦来自与家长的意见不合,那么家长应该反思。我们希望孩子勤奋,孩子和懒惰本能抗争的过程中肯定有苦,但这种苦必须承担。因为家长无法在未来一直保护孩子,孩子要逐渐面对大环境和其中的生活压力,必须要养成解决问题的习惯。
丹麦 Peter Skov(彼得·斯科夫)
曾经的跨国企业高管,两个青春期孩子的父亲。亲子陪伴和养育的深度参与者
不犯错的话就不可能进步,犯错更多学到的就更多,因此一定要有犯错的权利。所有的孩子都是“完美”的,因为他们有自己的个性。他想要不完美的小孩,不希望他们所有方面都要做第一名,而希望他们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成为想成为的任何人。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丹麦总统,但我们都有自己人生中的角色。如果所有人都一样,世界该多么无聊。拥有不完美的权利是学习的唯一手段。
06
    未  来
主持人:杨咏梅
《中国教育报 家庭教育周刊》创办人
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宣传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中国 黄衍宜 
北京市朝阳区礼德学校(原哈罗北京国际学校)学生
“幸福感”、“不完美的权利”我认为这是并存的,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可以得到幸福感。因为你学了一个东西,会感觉得到了什么新的东西,心里会有一种幸福感。至于不完美,其实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更何况是在学习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缺点如果把给过往的学习生活的幸福指数打个分的话,我可能也会打八分,因为我总体还是很满足的当然不可能十分是因为一切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幸福指数最高的阶段应该是去年到现在,目前为止,因为未来是无限的,我不可能直接定格在一个位置。因为去年我在学校开始变得更加受欢迎了,对自己有了更多的了解,更加自信了,能让更多人注意到我了。这一年我感觉是个上升期。
丹麦 – Alfred Pfeiffer(阿尔弗雷德·菲佛)
霍尔吕克斯学校 学生
我觉得很幸运,我没有焦虑的父母,因为在丹麦,我们的家庭生活比较轻松。当然父母也有期待,我们也会努力去满足他们的希望,但是他们的希望不会非常高,不会是不合理的。他们可能对我们的期待就是我们应该去努力,以一种比较积极的鼓励方式,鼓励孩子去达成成就,而不是去逼迫。在我的家庭里不会有拿“别人家的孩子”这种说法来比较,但比较也会存在,一般是朋友之间的比较,可能其他人会有一些更好的东西。但我没有体验在家接受这样的比较,我非常感谢这一点。
 写在最后 
我们深知,每个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让孩子拥有不完美权利,自由、快乐、幸福的成长,是我们一直追寻的目标。
在中国,因为追求完美,内卷、鸡娃成为社会普遍现象;在丹麦,近年来的统计数据显示,感到压力大,不快乐,不喜欢上学的青少年也在增多。青少年心理问题正在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如何创造教育福祉,如何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有幸福感?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引入外部的视角,需要不同观点的交流和碰撞。相信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嘉宾的分享,能够给两国的教育改革带来更多的启示和借鉴。
中丹教育论坛,就是要架起两国教育专家、幸福研究者、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未来已来,美好可期!

往届回顾:

第三届中丹教育论坛 | 未来教育:幸福感和不完美的权利
关注教育 | 就是关注中国未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