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正向行业纵深发展,各种新的业务场景和新的应用层出不穷,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正走向更深度的交融,计算不断提升模拟、还原、增强物理世界的能力,算力需求也因此呈现出爆炸式增长。
芯片的研发周期较长,英伟达具有绝对先行优势,虽然目前国内企业突破英伟达垄断仍然任重道远,但寒武纪、华为AI芯片快速发展,有望逐步进行国产替代。
图片来源:网易新闻
英伟达CEO喊停对华“芯片战”
作为当前唯一可以实际处理ChatGPT的GPU供应商,英伟达是当之无愧的“AI算力王者”。6年前,半导体公司英伟达( Nasdaq:NVDA)CEO黄仁勋亲自向OpenAI交付了第一台搭载A100芯片的超级计算机,帮助后者创造ChatGPT,并成为AI时代的引领者。
当地时间5月24日,黄仁勋直言:“对华芯片战将对美国科技造成‘巨大损害’。”他认为拜登政府对华半导体技术实施的出口管制,导致该公司“束手束脚”,无法在其最大的市场之一中国开展销售。
半导体公司英伟达CEO黄仁勋
图片来源:网易新闻
黄仁勋认为,在美对华实施出口管制的同时,中国企业开始制造自己的芯片,与英伟达的游戏、图形和人工智能处理器展开竞争。“如果(中国)不能从……美国(进行采购),他们只会自己生产。”他说道,“因此,美国必须谨慎行事,因为中国是科技行业非常重要的市场。”
在黄仁勋看来,中国约占美国科技行业市场的三分之一,其作为产品组件的来源和终端市场,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他警告美国立法者,在对中国实施进一步限制时必须“深思熟虑”。“如果被剥夺中国市场,我们没有应急措施,(因为世界上)没有另一个中国。”他说道,“理论上我们可以在台湾以外的地方制造芯片,但中国市场无法被取代。”
根据英伟达2022年财报,在截至2023年1月的过去一个财年,中国大陆(包含中国香港在内)的销售额达57.85亿美元,贡献英伟达总销售额的20%以上。
来源:英伟达年报
英伟达是全球最大的显卡制造商,也是全球最大的芯片的制造商。目前,英伟达正处于AI浪潮的中心。黄仁勋表示计算机行业正在同时发生两项转变:加速计算与生成式 AI。随着各家公司竞相将生成式 AI,全球那些万亿美元规模的已安装数据中心基建,将从通用计算过渡到加速计算。ChatGPT等聊天机器人依靠大型语言模型支持,而大模型需要巨大的算力,其中GPU是AI训练算力之源。英伟达作为GPU市场的主导者,全球独立显卡市占率高达80%,其高端GPU如H100、A100和V100等,占据AI法训练市场绝大部分的份额。
随着人们对AI热情的逐渐高涨,英伟达的股价水涨船高,今年以来已经涨逾114%,市值迄今翻了一番多,达到约7590亿美元。不过,去年美国实施出口管制以来,英伟达已经被禁止向中国出口两款最先进的GPU芯片H100和A100。
图片来源:unsplash
算力需求暴增 一“芯”难求
在眼下的 AI 时代," 算力即权力 " 似乎已成为行业主旋律,算力设施需求量仍在持续攀升。OpenAI 指出,AI 大模型要持续取得突破,所需要消耗的计算资源每3~4个月就要翻一倍,资金也需要通过指数级增长获得匹配。
需求飙涨下,英伟达 GPU 价格自然也是水涨船高。之前已有代理商透露,英伟达 A100 5 个月价格累计涨幅达 37.5%,同期 A800 价格累计涨幅达 20.0%。同时,英伟达 GPU 交货周期也被拉长,之前拿货周期大约为一个月,现在基本都需要三个月或更长,甚至部分新订单 " 可能要到 12 月才能交付 "。
图片来源:网易新闻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AI)的爆炸式发展,AI将进一步驱动各行各业的生产能力、生产效率从量变到质变,实现跨越式发展,这也对计算提出了新要求。鲲鹏和昇腾作为华为计算业务的两大核心,其生态发展备受外界关注。
5月6日,在鲲鹏昇腾开发者峰会上,华为公布了最新的开发者生态成果:“目前鲲鹏和昇腾AI开发者已经超过350万,合作伙伴超过5600家,解决方案认证超过15500个,其中openEuler(欧拉操作系统)的商业装机量实现指数级增长。”
与此同时,华为昇腾计算业务总裁张迪煊还透露,昇腾AI基础软硬件平台已孵化和适配了30多个主流大模型。“大模型已经成为我们产业发展的趋势,中国原创的AI大模型一半都是基于昇腾开发的。”
在ChatGPT爆红后,大模型无疑成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据张迪煊介绍,华为围绕动态图、调试调优等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和执行计划,目前取得阶段性的进展。“动态模型满足度从去年的30%提升到70%;数据采集从GB级别的大颗粒到现在MB级的小颗粒,采集由原来的数小时降低到现在的数分钟。”
图片来源:网易新闻
中国“芯”反击战打响
随着 AI 从单模态演变为多模态,所需要处理、训练的数据从单纯的文本数据转为图像、文字、语音、视频在内的多媒体数据,所需要的算力也呈指数级增长。根据 OpenAI 发布的报告《AI and Compute》,自2012年以来,AI训练应用的算力需求每3-4个月就会翻倍,至今 AI 算力增长超过了30万倍。而随着多模态AI的逐步落地,边缘端需求上升将会导致算力需求进一步爆发。另一方面,谷歌、 百度、阿里巴巴等科技行业纷纷计划推出类 ChatGPT 的情况下,将会加剧算力供需的不平衡。
算力、模型、数据是AI发展的三大要素,芯片是AI算力的源泉。
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亿美元)
图片来源:未来智库
AI芯片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把握芯片才能拥抱算力时代。在浪潮推进中,国产“芯”的发力可拭目以待。中国成立了自己的Chiplet联盟,由多家芯片设计、IP、以及封装、测试和组装服务公司组成,并推出相应的互连接口标准ACC 1.0。这一联盟的成立,颇有与由AMD、Arm、英特尔、台积电等主导的UCIe联盟分庭抗礼的意味,也反映出中国相关企事业单位要从底层做起,发展本土Chiplet的愿望。
国产AI芯片公司持续涌现,训练/推理新品陆续推向市场。尽管目前AI芯片市场仍由海外大厂主导,但国内已涌现出一批优质的AI芯片公司,陆续发布产品推向市场。例如:寒武纪AI芯片思元 290 主要用于云端训练,而思元370可用于云端+训推,且思元370是公司推出的首款采用 Chiplet技术的AI芯片,最大算力高达 256TOPS;海光信息的DCU芯片“深算一号”拥有丰富的软硬件生态,且能够兼容“CUDA”架构。而腾讯、百度、 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大厂也通过投资、孵化等方式在AI芯片领域大力布局。其中,腾讯为燧原科技注资、百度为昆仑芯投资、阿里巴巴孵化了平头哥。
图片来源:unsplash
算力的每一次提升,都掀起技术与产业变革的浪潮:CPU带领人类进入PC时代,移动芯片掀起移动互联网浪潮,而AI芯片打破了AI产业此前长达数十年的算力瓶颈。如今,“人工智能的iPhone时刻”已经来临,走向下一个时代的路,或许早已摆在我们眼前。
正如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张勇所言,面向AI时代,所有产品都值得用大模型重新升级。过去一年消费电子的低迷使得一些GPU公司的产品找不到应用场景。但随着ChatGPT出现,相关芯片的应用场景开始增加,并发展成AI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落地的一大趋势。

AI往前发展,超高算力需求毋庸置疑AI大算力芯片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未来几年,中美两国将成为大模型的主要诞生地,并不计成本地带动对算力芯片的需求。好在,不管是弯道超车还是换道行驶,在这场AI的征途中,中国算力企业万象竞逐的号角已经吹响。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