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今晚是我们对华语影视作品经典人物分析的第四篇文,主角是《俗女养成记》里的陈嘉玲。
在征集的留言里,她排第五,高于不少呼声一直都很热烈的电影角色。
这部剧的一二季本身就有着9.3的高分,我们内部也大部分都看过并对评分表示认可,比较神奇的是我们居然没有写过它,确实如标题所说,我们很抱歉错过了很多次能写这部剧的时刻。
但幸好,这次可以了。
正文
在聊剧具体是如何塑造陈嘉玲之前,我们先厘清一个前提,就是如片名所示,陈嘉玲是一个“俗女”,这部剧聊的也正是俗女的生活,主线就是双线叙述,交织呈现生自台南纯朴乡下的女孩陈嘉玲(谢盈萱饰)的童年与当下,拼凑出一个女性的成长史。
从陈嘉玲相对独立,很有主见,在房子装横上也有独到品味来看,这个俗,指的并不是庸俗,而是指大众,也就是更普世的女性。
这也就意味着,她和大多数人一样,无法随心所欲,无法尽兴而活,注定要在时间的流动和打磨里,先看清自己是怎样的人,再努力接纳自己是怎样的人。
从看清到接纳,剧用两季造就了陈嘉玲的成长完成时。
我们来看剧具体是怎么做的,先看第一季。
这一季没有过多地叙述外部矛盾,家庭是绝对的主轴,好让我们看老一辈的传统旧教育,如何影响着陈嘉玲的生长与思考,并在对回忆的梳理中,看清自己是个俗女的事实。
这是用前后的对应设计来完成的,成年陈嘉玲身上的每一个特质都能从童年的自己身上溯源,看清这些特质的本源,便是认知自己,重新找回自我的过程。
第一个特质是对婚姻的追求与幻想。

第一部后半部分,陈嘉玲四十将至,而时时恐惧自己不能结婚,甚至主动向男友求婚,给自己下的判词是“没房没车没老公没小孩,一转眼就要四十了,我的人生好像一事无成,动弹不得”。
这一观念很大程度属于后天塑成,她自小就生活在结婚生育是必要步骤的环境里。
一个是对婚育相对正面案例的呈现,陈嘉玲的爸妈是恩爱且合心的,他们在任何事情上都被呈现为一个坚固的整体。
每次对陈嘉玲的教育,包括男女界限教育、性教育等他们都会同时在场;对弟弟他们也是精心照料,弟弟小时候,爸爸就不缺席对他的照顾,经常有他抱着弟弟的画面。
他们的夫妻生活也很生动,会一起偷看成年碟片,说着“来抓我啊,公主”这样的默契暗号。
这些日常点滴的理想化家庭设计,虽然能被理解成对陈嘉玲这个角色成长为一个“心理健全”的成年人的铺垫,但同时也对她的观念完成了另一层的塑造,便是在无知无觉之中,培育着孩子最早关于婚姻、生育,以及爱情模型的想象。
又因为父亲和家庭是理想化的,导致陈嘉玲在成长过程中很难习得对环境的预警,会顺势去接受很多“美好”的想象。
这些想象对于所有女性都是非常熟悉的——
比如对身边“不结婚就会很孤独,会痛苦”这类传统理念的耳濡目染。
陈嘉玲目睹了姑姑因为个性不合,拒绝结婚,却因为未婚夫没来和自己好好告别而伤心掉泪。
奶奶也教导她说,“你以后能嫁人的时候就赶快嫁一嫁,想越多就越难嫁,越晚嫁就嫁越差”。
还有陈嘉玲和同学想要进去但不敢进去的,那间被称为鬼屋的房子,据说是女人因为在结婚前一天,被未婚夫抛弃而上吊,这个鬼屋作为萦绕陈嘉玲整个童年的阴影,是否定女性自我价值,与男性形成捆绑和附属关系的外化意象。
我们今天作为围观者自然清楚这些观念的问题,但年幼的陈嘉玲因为在一个理想化的幸福家庭中,只会顺势认为这些观念是用来帮助自己更幸福的,以此固化了婚育在她心中的必要性。
第二种年幼和成人世界的对应,是陈嘉玲的忍让——
陈嘉玲在工作中的忍让非常明显,作为特助她需要帮老板应对老板娘查岗,帮老板和第三者牵线约会,负责了无数跟自己的能力专业无关的工作;
在感情中依旧是,比如男朋友是个凡事都听妈妈,而且性格很冲动的人,没法让她有归属感,但她从来不敢表达。
这种忍让,也与她从小就被压制天性,要跟身边所有人对比相关。
你看在陈嘉玲表姐和姑姑来造访的那一集,大人都在争强,嘉玲妈妈为了彰显自己外表不逊色,特地涂口红,穿高跟鞋;家里人为了彰显自己没落伍,即使未必喜欢,也还是都顺着姑姑,用她带回来的橄榄油炒菜。
孩子也作为这套攀比法则的准继承人,她原有的纯真个性,以及对人本能的欣赏,都逐步让步于这种成年法则。
嘉玲和表姐下棋的那场戏便很典型,即使嘉玲妈妈支走表姐,在棋盘上动了手脚,表姐还是轻松赢棋,表姐妈妈鼓掌表扬,是教育儿女有成的得意;
而嘉玲跟着鼓掌说,“育萱,你好厉害啊!”是真诚的赞赏。
嘉玲妈妈则是借题发挥,把事件升华为激发嘉玲胜负欲的手段:“姐姐又会读书又会英文,又会弹钢琴还会下棋...你什么都输。”
是在这句话之后嘉玲对输这件事换了情绪,当她擅长的球类运动依旧输给了表姐时,她没有了真诚的夸赞,而是非常难受。
这种基于社会功利风气的规训,令陈嘉玲成年后更受其所困,为了“不输”,她不得不接受一种哪怕只是看上去光鲜的生活,所以拼命忍让。
包括陈嘉玲还有着高度的自省和道德感,帅气的客户向她示好,她会抗拒,不知如何应对且自责;
和男友已经谈到了结婚,但因为反感男友对母亲的听从,反感男友母亲对婚后生活的插手,想要分手,也会自责而迟迟不提。
从陈嘉玲家里对她的相关教育来看,这些是陈旧和匮乏的,奶奶当着她的面把一个释迦果捏烂:“婚前如果过性生活,就像这个一样,没有了价值”,把女孩的贞洁和个人价值相捆绑。
还有陈嘉玲因为顶嘴过奶奶而记仇,妈妈也说:“看你以后要怎么当人家媳妇。”定义了女孩必须温顺、收敛个性,而无法做自己。
即使家人给予了陈嘉玲很多的爱,这些也是大多数家庭里都在通传的话语,没什么主观恶意,但也不可避免地对女孩形成内化的桎梏。
最后她选择辞职、不结婚、回家乡,便是因为她经由这些回溯,看清自己就是俗女,也看清自己受了太多的外力压迫,于是拒绝了连婚纱款式都不能决定的中产婚后生活,选择了一种看上去没那么光鲜,但自我满足的生活。
也就是小的个体层面上,对自我的认清。
第一部也到这里结束了,但很显然在这个结尾,编剧就想好了第二部要怎么继续写这个女人——
第一部的结尾就像是把她作为石子丢回她出生的河中,第二部自然无法忽视这片河由此产生的涟漪。
于是第二部一开始,编剧就让陈嘉玲抽离了自己的主角视角,去平视自己的家庭,平视身边每一个人,从大的普世层面上,去学习接纳不完美的生活状态。
这便涉及到了身份的转换,在第一部里,每个家庭成员只作为个体的附属身份而存在,夫妻、爸妈、爷孙等,围绕陈嘉玲为核心,只强调亲情和爱。
而第二部,剧让每个人都回归了自我身份,得以袒露自己的遗憾与欲望,包括在回忆这条线里,陈嘉玲也更多地想起了家人们不只是围绕自己的时刻。
这看似是弱化嘉玲的视角,但其实依旧是服务于她这块石子,因为我们会慢慢发现,里面出现了越来越多陈嘉玲和身边女性的镜像关系,编剧用她们基于现实逻辑的妥协选择,反映了她们的同一困境。
先是陈嘉玲和妈妈的镜像对照,爸爸意外碰到初恋,回忆起了曾经的青春和遗憾,还拥抱了初恋,在拥抱里他闭起了眼睛,这一沉醉状态被妈妈亲眼看见。
同步发生的是,陈嘉玲怀孕后认为自己没准备好做妈妈,想打胎,男友得知后,愤怒提出分手,认为她什么都只顾自己,他无关紧要。
而妈妈和陈嘉玲的应对方式都是一样的,就是历经了不同程度的发疯、难过,最后自我消化,向自己依然需要的亲密关系,向家庭,向孩子妥协。
包括表姐和陈嘉玲也成为另一组镜像,表姐过的是世俗里理想的生活,但她同样因此而迷失自我,被家暴,被有钱的老公剥夺工作能力,老公还在外面勾三搭四,不得不时常带着孩子逃离几天。
这三个女性,都或被母亲或妻子身份捆绑,或被视为附属物,或被剥夺身体掌控权,都无法在世俗中获得主体位置,只能反复地屈从。只有在开车出游的时候,才拥有了短暂做自己的时刻。
妈妈得以自由肆意地开车,说自己其实开车技术比爸爸还好,而且还会游泳,“而你爸爸怕水。”
表姐得以卸下隐忍和体面,宣泄自己的情绪,借着帮嘉玲妈妈讨公道的机会,打给了嘉玲爸爸的初恋,代入了自己的情况,大骂对方。
某种意义上,她们都是陈嘉玲的不同阶段,或者说是不同版本,但都有着受困的无解内核。
这其实也解释了为什么第二季,会是合家欢结局。
理想的情况当然是,陈嘉玲离开伴侣,独身自由,过新生活。
但现实是,她太普通,也太无力,她想要当妈妈,也想要亲密关系,想要只作为平等个体,不需要牺牲自我地得到爱。
但这是父权社会下没有办法统一达成的,这些需求之间甚至是互相冲撞的。对于陈嘉玲,永远是看似有得选择,抬腿才发现眼前就这么一条路。
所以,她怀孕了,就很自然地走向结婚,也接纳了没那么理想但合心意的伴侣。
这是陈嘉玲的结局,我想,也许也是很多“陈嘉玲”的现在。
音乐/
配图/《俗女养成记1》《俗女养成记2》剧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