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海内外年轻人切身了解国内的创业环境和文化,真格基金从 2014 年开始连续举办了 12 期的「真驿站」创业预备营活动。
在此次四天三晚的「真驿站」中,有真格合伙人同吃同住的全程陪伴,并带你探访真格被投公司;也有行业专家和创业前辈分享如何招人、如何融资、如何避坑的干货经验,让梦想与现实接轨。截至目前,已有近 400 位怀抱创业梦想的海内外青年成为我们的「站友」,其中数十位获得真格基金投资,并带领公司成长为细分行业翘楚。
今年3月7日,第13期「真驿站」开启招募,并将于2023年6月29日-7月2日正式开营,全程免费。这段时间,我们很欣喜地收到了来自全球各地的近200份高质量申请。如果你也不想错过这个绝佳机会,请尽快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链接进行报名。
与此同时,在过去九年里曾参与「真驿站」的站友们后来有着怎样的探索之旅?我们选择将这个访谈栏目留给他们——无论他们此刻是意气风发,还是处于迷茫低谷,真格都如相逢的第一天那样充满支持和鼓励,希望与他们同行,甚至产生更多的故事。
AI 浪潮来临时,创业者分为两类,一类驻足观望,一类因势而动。「真驿站」第 5 期成员陈达博(Dabo)属于后者。
2021 年,Dabo 创立了专注设计场景的协作工具 Fabrie这是一款融合表格的在线白板,贯穿脑暴、调研、评审、打版等多个设计场景。设计师们可以在白板上贴上写满想法的便利贴,用颜色进行分类,用表格追踪白板上的迭代信息,一边发散创意,一边梳理逻辑。
彼时 GPT-3 刚刚完全开放 API,距离大语言模型的 iPhone 时刻还有一年。但 AI 的快速发展让 Dabo 睡不着觉。“刚想明白一个策略,突然间行业格局就又变了。”
在 Fabrie 创立初期,Dabo 就在思考协作软件未来的生态格局。他看到用户会花很多时间在 Fabrie 里,但还是会打开 Photoshop 或 Rhinoceros 做建模、渲染,再把效果图导入 Fabrie 协作。
2021 年底,团队花两周上线了一个 AI 抠图的 demo。设计师可以在 Fabrie 里完成抠图,不用把图片搬到其它软件里,再搬回来。2022 年 8 月,Fabrie 上线文生图 AI,应用在故事版、概念图等场景中。
三个月后,ChatGPT 上线,Fabrie 即刻接入。
再一次,置身事内
这是 Dabo 的第四次创业。回到设计领域,一切都是如此契合而自然。
7 岁,他跟着当设计老师的母亲,成天泡在美院机房里。那年乔布斯发布第一代iMac G3——“在像糖果一样的彩色电脑上瞎玩 Photoshop”。16 岁,在美国交换时,他认识了 Leo Chang,建议他去读工业设计。后来 Chang 担当设计了耐克 KD 系列,成了杜兰特御用设计师。24 岁,他从皇家艺术学院与帝国理工硕士毕业。“天然地很熟悉,熟悉到从你有记忆开始,这些东西就一直陪伴在身边。”
这种自然的熟悉让 Dabo 在非常在意设计师的使用体感。前期调研时,团队发现很多用户左边开着白板,右边开着 Excel,Google Sheets,Notion,什么都有,五花八门地记录着颜色、材质、或是版本。这让他在创立 Fabrie 之初,就决定采取白板+表格的形态,能让设计师将无数文件尽情铺开,又充满秩序。
另一个很微妙的细节,是 Fabrie 内置的图片采集插件。设计师在网站上看到想要的素材,拖到屏幕的右下角,就会自动保存,而当他再打开 Fabrie 时会发现,图片已经全部展开,不必再一张张下载,手动拽进白板。设计师就这样维持浏览网页的状态,“你有你的心流,不要打破它。”
“设计师要求是高的,所以我们要把标准拉到更高,”Dabo 说,“这样才能让本身就很挑刺的设计师看着你的东西,然后告诉你,你这个东西真的还不错。”
似乎对设计师这个身份,他也是更偏爱的。在 Dabo 的知乎简介里,后半句才是“Fabrie 文档创始人”,前半句写着“创新设计师”。 他时常会答题,洋洋洒洒几千字,有时在聊工业设计专业的就读体验,有时探讨如何才能把设计做得更好。
他感性。去年底,Fabrie 在做品牌形象重构,Dabo 纠结了很久,没憋出东西来。团队里的设计师看到了,说要回家琢磨琢磨。两天后半夜 12 点,他收到一条消息,是新的设计稿。
“看完后热泪盈眶,真的眼泪都流下来。里面的 20% 是,唉呦,可真不容易,这玩意儿终于出来了。然后剩下 80% 是,哇,这个东西太好了,太美了。
图纸、模型、到三室一厅
2006 年,Dabo 在美国高中交换。一个周末,他从波士顿一路乘车南下罗德岛,参加罗德岛设计学院的工作坊。
走进车间,工作台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模型,被打磨或拼接成奇奇怪怪的形状,四处散落着图纸和工具。他好奇地把摸了一遍周围所有的东西,又按了一遍所有的按钮。“像一个想做东西的人,走进了一个做东西的地方,有点回家了的感觉,”他说,“但你从来不知道这个地方是存在的。”
“眼界一下就打开了。”从前他的世界是一张图纸,是 Photoshop 的新建画布,但他不曾知道真正的产品是怎么做出来的。他对自己说,噢,原来脑袋里的想法,是可以被塑造出来的,“它应该被放到一个真实世界去验证,然后就它就变成一件产品,不只是一个设计了。”
在 Fabrie 之前,Dabo 创业过三次,前两次是在英国读书期间做起来的。第一家公司是 Evercise,做健身团课平台,比 ClassPass 成立得更早。在 2012 年,伦敦市内有 3000 家健身团课在 Evercise 平台上销售。第二家 Eddy Labs,主要产品是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家居硬件出发点是一个天马行空的问题 —— 如果一个设备就可以分辨出环境中的声音和方位,那么各式各样的智能家居传感器是否可以被替代?Eddy Labs 被选入 Founder.org 的全球孵化器,还受英国约克公爵邀请,在皇宫进行展示。
2015 年,Dabo 硕士毕业。在英国生活六年后,他决定回国再次创业。但他意识到自己对国内的状态认知还有些片面,来自知乎,来自网络上的只言片语。“所以看到「真驿站」的时候,我就觉得太好了。去看看最真实的一面,你能不能接受和同事睡在一个办公室里,鞋和袜子臭得一塌糊涂,但是在创造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东西?”
靠近真实,是 Dabo 选择「真驿站」的理由。对很多人来说,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会感到恐惧,但如果曾经以某种碎片化的方式体验过,做出出发的决定,就一定会更容易一点。
“如果你真的想要背后那个圣杯,它就会吸引着你把所有的碎片组织在一起,最终变成那个能说服自己的声音,”Dabo 说,“真驿站就是用一个很简单的方式,让你感受到这件事情。”
那段时间,Dabo 白天参访公司,夜里就和「真驿站」的同学聚在一起谈天论地。同期的大家来自世界各地、各行各业,怀抱着各种各样的志向。在苹果社区,他和两个同学租了套房,三室一厅。参访结束后,他们就把大家都拉到客厅里,晚上再组织工作坊。
Dabo 设计师出身,主讲设计 101,给大家介绍要如何把设计思维技巧应用在未来的创业中。“我也很想知道他们知道的那些事情,因为大家都不太一样。”
Dabo 说,创业时身边的人在干什么,其实很重要。如果一个人成功了,因为什么而成功?遇到问题了,怎么解决问题?“你身边的人不断做事情,有事情就有故事,有故事就有就有背景、原因,和各种各样的细节。”
第五期真驿站已经过去了八年。“昨天晚上,我们还在群里聊天。”
回答问题,还是做一家公司
读研究生时,Dabo 的专业是创新设计工程。这是一个能满足“造物欲”的专业。它不会教非常具体的东西,而是按照项目制,研究硬件、软件、生物科技、信息系统等任何自己感兴趣的、值得创新的东西。Dabo 的前两次创业想法——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在学校“不被束缚,敢于想象”的环境中诞生的。
“想的东西越大,越有冲击力,越牛逼。”但当 Dabo 把学校的心智带入真实世界去碰撞的时候,很快发现了问题。
2015 年底,他在毕业项目的基础上第三次创业,成立了浪走科技浪走最初起源于另一个问题——相机的终极形态是什么样的——从银版到胶片,再到数码相机,每一次的技术迭代都是通过升级传感器,从而捕捉到更多的信息。如果能把一个人的三维动态实时画面拍出来,是什么样的?
2015 年到 2020 年,从六台相机拍摄的自由视角视频,到 VR 教室,再到智慧城市,浪走换过几次方向,但始终没有找到 PMF(产品市场契合点)。“赚不到钱,融不到资,但也不想随随便便把公司给关掉,”他说,“因为公司还有人,我觉得大家是一个 Team,心里有负担。”
后来他发现这是一个错误的想法,“其实大家是想知道公司的情况,也愿意去跟你一起承担这个东西。”
Dabo 尝试把错误的经验沉淀为新的管理方式。在 Fabrie,事情完全反过来了。公司有什么困难,他在烦恼什么,所有人都知道。有时候他把心里焦虑的事情和大家讲一讲,会有同事开完会主动来问他,“我该怎么帮你?我需要做些什么事情?”
浪走之后,Dabo 开始有更多的反思。他会对一个问题产生很大的兴趣,追根溯源地去钻研。他没有在想如何做成一家公司,只是在想如何把能回答问题的产品做出来。
但是做出三维相机,和做出一家成功的公司之间,不是等号。
时间和资源有限,如果想要做出一家成功的公司 —— 那么,重回设计行业,做与设计相关的产品和业务,“更合理,也对自己,和对所有人都更负责。”在自我与公司管理上,也要用更专注、更清晰的思路去收敛。
2020 年,Dabo 开始筹备 Fabrie,第一件事情就是给自己写 OKR。他定好一整年的 O,再拆解成可执行的小的关键结果。他接着写了三年的 OKR,后来还试着拔高了些,尽数完成。
他在公司内部也公开设定了目标。
在 Fabrie 成立的第二年,一名实习生去英国留学前,给全公司 30 多人,每一个人写了好几页手写信。一开始 Dabo 以为只有自己有特殊待遇,后来发现每个同事都有。“整个人化掉了。我说天哪,多少年没有见过这样的东西。”
这封信让 Dabo 对他的目标更确信。“我要做三个事情,”又改口道,“三件产品。”
第一个产品是 Fabrie 本身。Fabrie 是面向企业服务市场的产品,Dabo 的期望是,产品要足够好用,让用户开心。Fabrie 现在的海外用户,有美国的 Figma 交互设计师、瑞典的 Toyota 汽车设计师、英国的球鞋设计师,还有些是从 Miro 或 Mural 迁移过来的。小红书上,也有国内设计师在自发分享用 Fabrie 搜集素材、管理灵感的日常。
第二个产品是这家公司,是面向资本市场的产品。“它要增长和前进,别人才能不断支持你。”
但第三个产品也很重要,它是团队。Dabo 说,你的公司要足够好,才能吸引最优秀的人,让大家工作得开心,愿意为这件事贡献自己的才华。
实习生的信给了 Dabo 很大的正面反馈,“我在人才市场上做的这个产品,别人也是喜欢的,享受的,乐在其中的。
伸出脚,到边界之外
AI 的高速迭代,不像移动互联网硝烟四起的补贴大战、巨头相争,它是这一代创业者需要面对的挑战与机遇。
三轮融资后,Fabrie 团队增长到了 40 多人。从今年 1 月份开始,Fabrie AI 每周都会保持更新。年后 Fabrie 内部复盘,认为节奏慢了,又调整了匹配的资源,进一步加速迭代。
目前,已经有 3000 多名设计师注册了 Fabrie AI 内测。
OpenAI CEO Sam Altman 曾指出,“AI 是少有的被严重炒作之后,还被严重低估的东西。”Dabo 说,对于 Fabrie,AI 不只是热闹的玩具。Fabrie 做 AI 的核心差异,在于如何把 AI 技术融入设计的工作流。 
在技术尚未成熟时,AI 抠图是“工作流”理念的雏形。随着 AI 的技术进步,新的设计行业生态会形成。“未来会有 10 个、 20 个,甚至 100 个类似的功能,以非常轻量、更简单的方式接入白板。但 Fabrie 白板不是设计软件的 marketplace,它是 workflow。”
Dabo 认为,创意型企业如果需要借助 AI 升级自己的组织生产力,那一定需要将自己的工作流放在一个 AI native 的协作环境中。他为 Fabrie 设计了一条能够充分拥抱新一代 AI 技术的发展路径,“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
他要求团队,Fabrie 不是做给设计师用的,而是做给设计师和团队里的其他成员一起用的。“甚至要比 PPT 这样的软件还要简单”,才能让所有人都快速上手,参与到设计流程之中。AI 赋予原本被压抑创作的人们以超能力,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创造。
在 Dabo 想象的未来,所有人都可以成为设计师。“好的想法会比以前更重要。设计岗位的角色与其他角色进一步融合,大家不再纠结于技术,有好想法的人都能参与到设计流程中。设计会更加开放。”
“我在意中国的设计会发展成什么样,当然我也在意全世界的设计会发展成什么样,”Dabo 说,“所以如果有一天 Fabrie 真的能影响设计行业发展,那真的谢天谢地了,我圆满了。” 
Dabo 的实验精神与他的成长环境有关。他在国际化的氛围中长大,在大学前,他去过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交流。18 岁,他到英国,先在圣马丁读工业设计,后来在皇艺和帝国理工读创新设计工程。六年的设计训练让他意识到,即使想法是模糊的、未成型的,把脚伸到边界外的过程也是有价值的。
2016 年夏天,他的研究生导师 Dr. Don Norman 来上海。Dabo 请他在一家云南菜餐馆吃饭,聊到 Norman 辞去认知科学和设计领域的教职,加入苹果做用户体验。随后,他作为副总裁,代表苹果参加美国定义 MP4 的视频格式标准的行业大会。
Dabo 很好奇,Norman 不是做技术的,为什么要去标准制定会议。“如果你想成为一个顶尖的设计师”,Norman 说,“You have to know what are you working with”。如果想通过 MP4 的视频格式,给用户创造一个清晰的、流畅的观看体验,就必须参与到这个格式标准的制定之中。“顶尖的设计师不会给自己设定任何限制。
或许这种实验精神在 Dabo 更早的时期已有体现。高中时,他痴迷球鞋,爱看球鞋杂志《尺码》,还草稿本上画了不少线图,花了很多心思。有一次,《尺码》出现了读者投稿板块。他想,我得要让别人看一看我画的东西,就投了稿。
等到第二个月,Dabo 跑到杂志亭,花了十九块钱,买了一本新刊。他急忙拆开塑封,逐页翻过,他的设计稿出现了,印了一整面。Dabo 慌了,问自己,真的假的?定了定神,他说,“OK,那再来一次。”
他投了五次稿,连中了五次。“其实是很蠢的一个事情,你能看到我的东西在杂志上,你感受到了我想让你感受到的东西,”Dabo 说,“后来一辈子都在追求那个状态,只不过游戏越来越大,变成了一个更大规模的,更有影响力的事情而已。
第十三期「真驿站」将以滚动面试方式录取。如果你热爱创新创业,勇于挑战,想成为这些优秀站友们的同行者,请扫描海报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报名。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