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代班的新闻妹。

最近的娱乐圈挺无聊,跟妹子一样,网友们对吃瓜这事儿已经没啥指望了,
只好四处打量

一不小心,正如火如荼办线下签售会的大冰就被盯上了。
好好一场签售会,直接引来群嘲。
大海啊全是水,大冰的评论区,全是梗。
同样都是作家,只有大冰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或许有人问了,大冰是谁?请允许妹子慢慢道来。
曾经的大冰,也算得上是一位奇男子。
作为山东电视台的主持人,他的代表作《阳光快车道》是不少朋友的童年回忆。
在节目上被富二代刁难,他哐哐为山区儿童砸西瓜,有没有剧本不清楚,但当时他的做法让无数观众感到暖心。
后来的山东卫视被挖掘机和烹饪厨师所包围,大冰也转行开始了他的背包客之旅。
他把旅途中遇到的人、经历的事,写成了书,第一本就卖出了80万册。
这个销量在当年看来非常可观,放到现在的实体书店更是炸裂的地步。
到了后面,他直接开挂,一年一本新书,创作了小蓝书系列——
《乖,摸摸头》《阿弥陀佛么么哒》《好吗,好的》《我不》《你坏》《小孩》《乖,摸摸头2.0》《啊2.0》。
虽然后续的书名透着一股子敷衍劲儿,但当时的小朋友们还不知道哇。
顺理成章地,大冰收获了大批书粉。
他的
握手会那也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
氪金玩家的鼎力支持,直接让大冰冲上第13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的第三。
收入仅次于刘慈欣和余华,当年明月都得往后稍稍。
照理说,这样的作家不说是国宝级,也应当常伴鲜花和掌声。
但是大冰相反,他这人越火,引来的争议也就越多。
就像《甄嬛传》有甄学一样,大冰也拥有自己的冰学,曾经的读者们把他盘出包浆的同时,也扒出了一些别的东西。
首先是他的身份。
他究竟是干什么的,不仅粉丝给不出答案,他自己也很迷茫,书上的简介写着:
主持人、作家、民谣歌手、酒吧掌柜、油画画师、皮匠、银匠、手鼓艺人、黄金左脸、老背包客、法国骑士、禅宗弟子......
妹子开了二倍速,都没能截全他在节目上的自我介绍:
学会了。
以后我也这么介绍自己:苦命编辑、摸鱼高手、八卦王者、退堂鼓表演艺术家
因为这段话太火,大冰收获了自己最出名的一条段子。
不过这样的简介已经是过去式了
现在的大冰敲门借宿,会直接给老大爷掏出自己的抖音二维码……
第二件让众人津津乐道的事,就是他发新书前,必定要和编辑还价。

为了自己年少的书迷,勇于和资本斗争,努力给大家争取低价,令人动容。
结果后面才发现,在迂迂回回极限拉扯的交锋下,以为是一把大砍刀,其实也就打下来几毛钱。
而且还被记忆力好的读者发现,这一幕似曾相识,他之前就用过这招了,台词都不舍得变一下。
原来带货主播的“不能再降价了!真的不能了!”最早来自大冰和编辑?
营销方式还蛮前卫的嘞
套路还没完,传说大冰的每一本新书,都打着“最后一本”的标注。
但就像江南皮革厂喊着清仓大甩卖,说好了三天就走,结果快三年了,还在原处屹立不倒。
种种做法,很难不让人怀疑,他在把人当傻子吗?
不过又据说他22年新出的那本真是最后一本了,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总之,他就像一座宝藏,越往深处扒,就越会发现梗多且密,根本笑不完。
如果问他在文学界的地位?妹子只能举一个例子说明。
有人在中国文学bot上投稿了大冰的著作片段,收获一连串的问号。

最后博主不得不出面删除了这篇投稿。
在网络上,严肃者将他的书判为“矫情恶心”;
乐子人则用一个个文学梗消解他的成就。
实话说,作为一个作家,他的文笔确实称不上好,一些词句的合简直人困惑
读他的书,你可能会错乱以为这就是一部丁丁历险记(此处就不放图了)。
也不是说,不能出现有关性特征的词汇。

《活着》《白鹿原》中也有大量的性描写,但是不会令人反感,因为他们是基于人物和当下的环境出发,有一定诱因
大冰的这种描写,更像是在利用两性来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很违和、也很割裂。
据妹子观察,大冰的受众大多是十七八岁的高中生。
他们经历得少,但又对世界很向往,大冰的书,刚好满足了他们的想象。

美酒佳肴、民谣诗歌、忧愁的姑娘......
而现在,脱粉回踩的也是这群人。
以前的王者,变成了菜鸡。

最大的原因,是这些中二少年,已经变成了成年人了,经过社会的捶打,不能在相信一些虚无的鬼话了。
人们越来越发现,他书中所展示的事物,全是为了配合大众的想象。
这就像东南亚的招聘广告,说的高薪福利好,结果一过去,要ga你腰子,这谁受得了。

不过,就算营养教育什么的通通谈不上,但是他的书总归给在高中阶段乏味且重压的生活带来一点文艺青年幻想的乐趣。
也算是为那个想浪迹天涯的年纪,增添了一些不一样的光彩。
可能没有人永远喜欢大冰,但永远有人在喜欢大冰。
来呀 一起搞事情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