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不断接收到各种推送,内容都是关于巴厘岛命案的分析。我就好奇,这些网友是如何隔着大海,在几千几万里之外断的案?
一对青年男女分别入住巴厘岛的酒店,第二天发现在酒店内身亡。这是很有限的信息,而且后续的信息完全依赖于印尼官方的挤牙膏式通报。以往发生类似的案件,一般都会有媒体派出记者前往案发当地,通过采访搜集信息。但现在媒体不景气,而且巴厘岛是旅游胜地,估计媒体都会为了派谁去而头疼不已,所以这件事就成了自媒体的天下。
一会儿是老刑侦分析,一会儿是知情人透露,一会儿是加密货币圈恩怨情仇大揭秘,就差一个老中医万里悬丝诊脉了。我觉得这种行为已经超越了一般的猎奇,有点走火入魔,类似集体癔症。
类似的事情我经历过。在我上大学的时候,一位女同学失踪,然后被人分尸,许多年过去依然是个悬案。家属为了追凶,怕社会公众忘记这起凶案,这些年一次次起诉学校,以此吸引公众注意,变相对刑侦部门施压。在这个过程之中,网上就不断有福尔摩斯在写自己的案件分析,一次次宣布发现警方的盲点。凭借着非常有限的信息,他们也能做出长篇大论的犯罪分子侧写,一次次锁定不同职业的某个男人。

在这些年里,每次新闻重新报道案件,每次有网络福尔摩斯发表名帖,因为受害人和我同一间学校的缘故,就不断有人转那些分析贴过来给我,要我谈谈看法。我的看法是什么?我的看法是他们和那个凶手一样,都应该下地狱。

他们中没有任何一个人亲身经历过那样的事---住在你宿舍边上的某位校友,先是失踪,然后被人杀害分尸,然后在几条街外发现她的残骸。学校封闭,到处贴满告示,要求提供线索。警察进入学校,逐一找人进入校学生会小楼进行问话。最后,这一切都结束之后,凶手并没有落网,就在人群之中,就隐藏在你身边---也许我在青岛路的小酒馆里喝金陵纯生啤酒时,他就在隔壁一桌坐着。
于是,随着这些名帖的诞生,随着这些源源不断的提问,我倍受困扰。这些帖子和这些人,一次次把我带回过去,带到那个充满恐惧压抑气氛的校园。说到底,我不过是个恰好在案发现场附近的路人,所以我受到的困扰有限。想一想受害者的家属,当他们每次看到一篇言之凿凿的网络福尔摩斯的分析文章,讨论凶手的手法,讨论抛尸现场的惨状,讨论受害者生前的诸多遭遇时,他们又会是什么心情?又会有怎样的感受?

类似的,马航MH370失踪之后,那些家属一次次看到各种猜测、推断文章,宣称在大洋某处,在某个岛屿,在某个UFO舱内,停靠着MH370 航班,他们会是什么感受?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他们一直没有得到答案,然后网上有人不断给出一个个看似答案的东西,但这个东西既不能验证,也无从深究。最后,他们会发现事情变成了非常残忍的一幕:

他们亲人的失踪乃至死亡,他们自身的痛苦和煎熬,变成了他人文章的灵感,流量的来源。要我说的话:所有人都只能死一次,但却可以在网上被人凌迟很久很久。
巴厘岛命案引发了我许多不愉快的回忆,我认为隔着几千里万里,凭借极为有限的信息做推断甚至臆测,公开试图还原凶案现场发生的每一幕,这要么就是智力上的过度自负,要么就是纯粹道德上的缺陷,二者必居其一。我也不认为这些网络福尔摩斯对探究真相有任何兴趣,我只看到了他们对于死亡的轻慢轻浮的态度。这样的人说什么我都不会相信,因为他们对死亡的态度会同样体现在他们对生活对生命的态度上。
希望他们在键盘上敲击字句的时候,能留神观察一下脚底的地板。看看地板有没有无声无息地裂开,隐约透出暗红色的光,从中散发出浓烈的硫磺味来。
标题:《山水》
创作者:和菜头的小肉手
图片AI算法提供:Midjourney V5.1
Prompt:An award-winning 3d watercolor Chinese painting of a dynamic multi layered landscape, in the style of Roberto Nezzi --ar 4:7 --v 5.1
槽边往事和菜头 出品
【微信号】Bitsea
个人转载内容至朋友圈和群聊天,无需特别申请版权许可。
请你相信我,
我所说的每一句话,
都是错的
禅定时刻
《青铜门后》
和菜头的小肉手
Midjourney V5.1
 南派三叔专区
南派,这套《最终幻想之Tifa Lockhart》送给你。今天的文章很沉闷,Tifa带你去看海。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