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意见或想法不同的人发生分歧,在工作场所是常有的事。倘若处理得当,分歧会带来更好的成果。然而面对分歧,人们往往无法有效沟通,导致冲突愈演愈烈,而且影响了人际关系。那么如何更好地应对分歧?

我们新的研究项目,设置了有2000多人参与的多项实验,找到了一些可以协助高管——以及我们所有人——在工作和其他场合更好地应对分歧、表达异议的办法。可以采用以下三种策略。
一、关注你要学习的地方
人们进入分歧时通常带着证明自己、说服对方的意图。他们希望表明自己是对的,其他人是错的,而且做好了战斗的准备。这种态度很常见,但并没有带来人们希望的结果。
如果人们带着学习的意愿面对冲突,沟通会更加顺利。在一项研究中,我们向参与者展示两个可能与之交流的对象的信息,两人都不认同这位参与者在某个热点话题上的观点。一部分参与者被告知对方想说服他们,另一部分参与者则被告知对方希望向他们学习。
大部分参与者(78%)表示更愿意与希望了解自己观点的对象交流,即使分歧程度相当也不影响这个结果。听起来或许并不令人惊讶,但许多人并不会采取这种态度。
二、不要低估别人向你学习的兴趣
人们对冲突的感受如何——以及冲突最终会如何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们对另一方想法和感受的认知影响。也许你进入对话时怀着好奇和谦逊,但如果没有感受到对方的回应,你仍然会生气。毕竟只靠一方是不行的。问题在于,人们容易误解与自己产生分歧的人的意图。
在一项研究中,我们请600名参与者写下他们在与对同一问题持不同观点的对象交流时的目标,以及他们认为对方想达到的目标。结果显示,参与者不太相信对方想要学习和理解自己的观点。只有16%的参与者认为意见相左的对象想要向自己学习,71%的人认为对方想说服自己。
相比之下,人们对自己的意图显得更加宽宏大量:42%的人报告自己的目标时表示了学习对方观点的意愿,39%的人一心想说服对方。
与这种倾向一致的是,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多数人表示自己比对方更愿意在冲突性的对话中了解对方的观点。在人们与意见不同的人交流了十分钟后,这种差异依然存在。换言之,实际与意见不同的人交流,并不能让人们相信对方愿意了解自己的观点。
不过,我们也看到了一线希望。那些相信对方愿意了解自己观点的人更能享受这种交流,并对谈话对象予以更积极的评价。虽然持有相对立的观点,但只要相信对方想了解自己的观点,参与者就会认为对方更有道德、更客观、更聪明、更可亲且值得信任。事实上,是否相信对方愿意了解自己的观点,是预测冲突结果(包括对谈话对象的评价和对这场交流的感受)的最重要因素。至关重要的是,比起谈话对象自行表达的意愿,这种相信对冲突结果的影响更大。
三、明确表达自己的意图
对方很可能低估了你了解他们的意愿,所以你应当更加直接且明确地表达出来。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只需要几句话就能清晰有效地表达出你想了解对方观点的意图。
比如在提出自己的观点之前,你可以说:“这是个重要的话题,我想听听与我意见不同的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说完自己的观点之后,你可以加上一句:“我知道不是每个人都以同样的方式看待这个问题,我希望能更加了解其他人的想法。”
我们都希望被倾听和理解,特别是在可能对工作产生重要影响的分歧中尤其如此。然而在进入冲突时,我们却认为对方只会反驳自己的观点。这样的消极想法会反过来影响我们的感受,最终影响我们的行为。研究表明,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改变自己对交流对象的预设,自己先展示出希望对方采取的行为。
关键词:职场
汉娜·科林斯(Hanne K. Collins)、查尔斯·多里松(Charles A. Dorison)、弗朗西丝卡·吉诺(Francesca Gino)、朱莉娅·明森(Julia A. Minson)|文
汉娜·科林斯是哈佛商学院博士候选人,她研究的是人们如何建立融洽的关系。查尔斯·多里松是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院和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的博士后研究员。他的研究关注的是个人、职业和政治生活中的冲突与协作。弗朗西丝卡·吉诺是一位行为科学家,在哈佛商学院担任坦顿家族教席工商管理学教授。朱莉娅·明森是一名决策科学家,在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担任公共政策副教授。她的研究关注分歧心理学:人们如何对待与自己观点相左的意见和决定。
朔间|译  周强|编校
今日话题
当与领导/同事出现意见分歧时
你是如何处理的?
欢迎在留言区分享
推荐阅读
《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 联系方式
投稿、广告、内容和商务合作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