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Sir写一部国产片。
《人生路不熟》拿下了五一档票房冠军,和同档期的《长空之王》相比,体量小,分数还低一些。
想来想去,逆袭的原因只有一个——
喜剧。
既然喜剧这么受追捧,那为什么Sir还说,国产喜剧到了危急时刻。
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好消息是,中国观众对笑的需求,积聚了强大的势能。

尴尬的是,让人开怀大笑的渠道却越来越窄,以至于在一部平平无奇的喜剧里都挤满了人,挤出了一部票房冠军。
笑,是人最简单的需求。

但。
想笑,真难。
01

笑断货了
浸淫在港产喜剧片多年的王晶,在《圆桌派》上也不得不感叹——

今天喜剧片成了最红火的生意。
对于快节奏、压力大的当代青年,笑料的确是一大刚需。

《欢乐喜剧人》《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喜剧大赛》等综艺接连火爆。

不少艺人凭借段子手的能力出圈,比如杨迪、大张伟。

一线演员几乎被笑星垄断,黄渤、沈腾、雷佳音。

一门如此好做的生意,国产喜剧却做得格外吃力。

就拿喜剧最爱扎堆的春节档来说。

去年春节档的喜剧,一部
《这个杀手不太冷静》。
豆瓣6.2。

今年春节档,
1.5部

半部是悬疑和搞笑混搭的《满江红》,真正在主打喜剧的只剩豆瓣5.0的《交换人生》。
△ 雷大头和前年春节档冠军的“李焕英”组CP
笑断货了不仅在于数量少。

更在于,找不到一部拥有
爆发力
的喜剧。

什么叫做有爆发力?
一,爆笑。

二,强大的后坐力。

一部《疯狂的石头》,让黄渤横空出世,被大众熟知;宁浩开启了
《疯狂》三部曲,跻身一线大导演。
一部《泰囧》,黄渤、徐峥、王宝强搞笑“三巨头”,徐峥开启“囧”系列,事
业进入全盛时期。

一部《夏洛特烦恼》,沈腾、马丽就不用说了,就连配角尹正、艾伦、田雨、常远都有了认知度,开心麻花的招牌也从此打响。
是可以让行业重新洗牌的程度。

但这样的喜剧片,多久没出现过了?

就拿今年《人生路不熟》来说,笑是笑了,票房也爆了。

可观众的评价却是——
一笑而过,什么也没留下。
或许可以简称“日抛型喜剧”。
那么大的市场,那么多的好喜剧演员,喜剧片怎么还能断了货?
是该好好反思了。
02
笑离场了
国产喜剧今天的弊病在于,不干正事。

明明要拍喜剧,又很怕承认自己是喜剧。
50亿的黑马《你好,李焕英》。
观众愿意激情五星,因为——
好哭。
如果说《李焕英》是贾玲投入了自己的情感,笑与哭混搭不违和,很真诚。

那么其他喜剧的“笑中带泪”,像是在强行煽情,越来越被观众排斥。

△ 《独行月球》《哥,你好》的高赞短评
简简单单笑一场,怎么就那么难?
看看过去那些能拿捏观众笑点的导演,现在都去了哪。
2012年,徐峥自导自演的《泰囧》以2000万成本,打败了3D版《泰坦尼克号》,拿下年度票房冠军。
但你想想看,《泰囧》为什么要去泰国拍?
因为只有在画风清奇,三观多元的泰国,才能诞生更多百无禁忌的笑点。
剧情一回到中国,《泰囧》更重要的任务——
励志与温情。
城市精英的中年危机,在回归家庭中得到解决;
农村草根的黄粱一梦,在善良互助中圆满实现。
代表着中国男人本能最高审美,昭示着野心和欲望的符号——范爷登场。
相当于“外面彩旗飘飘,家里红旗不倒”。

喜剧需要嘲讽权威,需要暴露本性。

但国产的喜剧,最终还是要完成对主流价值观的回正。
《泰囧》爆红后,徐峥说了一段诚惶诚恐的话:
我就是想拍一部正常的电影,可现在是超出正常,变成一个不正常的现象,我担心别人最后对这部电影的判断变得不准确。
拍《泰囧》的时候,发现原来大家早就饿了。大家一直等着这碗基本的蛋炒饭,但是一直吃不着。
蛋炒饭,是对草根喜剧精准的比喻——
简单,管饱,谁都能做。
做差了,能吃。
要做好,又考验手艺。
就在《泰囧》拿下十亿票房后的五年内,年度华语票房冠军,都属于国产喜剧。
也把很多老牌的喜剧导演,都召唤回了主场。
周星驰拍了《新喜剧之王》。
2013年,冯小刚因《1942》严重亏损,他找来王朔花一个月拍了《甲方乙方》的“续集”《私人订制》。
先是官场现形记的讽刺喜剧。

最后呢?
还是要回到体谅上来。
咱老百姓要为领导想,不能动不动就考验人家。

宁浩。

2014年,他轻松完成的《心花路放》,拿下年度票房冠军,曾经在《疯狂的石头》里土得带劲的草根们,摇身一变,升级老板。
2019年,22亿票房的《疯狂的外星人》。
前半部分,一个架空背景的科幻故事,讲述了中国特色权力结构;但后半部分,他让有力的现实讽刺,让给了对民族情绪的迎合——
烟、酒、铜锣、功夫、五畜奶奶、武财神……这些符号构成了驯化外星人的武器,文化输出到了外太空。
2020年,宁浩、陈思诚、徐峥,三位喜剧片导演,十分罕见地齐聚一堂。
拍什么呢?
励志喜剧《我和我的家乡》。
宁浩拍的《北京好人》,是口碑最好的一个。
葛优,一个北京穷土著,为了山西穷亲戚用上自己的医保卡,各种演。但演到最后,这个关于穷人的荒诞故事,仍然让给了一个更魔幻的结尾。

原来,山西亲戚的老婆,早就偷偷买了农村医保。
那……亲戚咋不知道呢?
他是农民,过惯了苦日子,老婆哪里敢让他知道每个月要花两百多块钱,买农村医保呀?

今天,这些曾让我们捧腹大笑,努力拐着弯说点真心话的导演们。
似乎已经说不出当年那些话了。
这两年,宁浩没有长片面世,只是当过《奇迹·笨小孩》监制。
徐峥在《囧妈》后也不再有导演作品问世,投资并主演了《爱情神话》,当了喜剧大赛的评委,还在微博上为大鹏新喜剧《保你平安》吆喝。
冯小刚,当初在《甲方乙方》中说“成全自己,陶冶别人”的平民喜剧之王,在《私人订制》之后,再没碰过喜剧。

如果徐峥当年说,《泰囧》的爆红纯属观众饿坏了。
那么现在,大家对国产喜剧的恨铁不成钢,又何尝不是?
只不过当年“饿坏了”的市场,造就出一批风起云涌的喜剧片。
今天的观众,只能将就着咂摸不出滋味的喜剧干粮,继续饱一顿饿一顿。
03
笑里藏刀
多年前在《锵锵三人行》,周星驰有一瞬间差点两眼放光。
窦文涛问,为什么好的喜剧,总是带点悲剧色彩呢?
周星驰提到了一个人——
卓别林。
他说,喜剧中的悲跟喜的互动,就是《淘金记》里的穷人,要想尽办法把一只皮鞋弄得好吃。他那么惨,那么苦中作乐,而你在乐完之后,却完全乐不起来。

喜剧电影要拍好,并没有那么难琢磨。
因为早在黑白电影时代,卓别林就曾用一部向法西斯和狂热民族主义开炮的《大独裁者》,奠定了喜剧电影的天花板。

喜剧创作的天花板,其实取决于两个度——
一个,是你愿意俯身倾听的草根,可以去到多低。
一个,是你敢于揭露讽刺的群体,地位可以多高。
能无所畏惧地对上位者发出轻蔑的笑,也可以低头看看真实的自己,笑着走完接下来的路。

喜剧,就像《少林足球》四两拨千斤的阿梅。
某些时刻,只是卖不出多少钱的馒头,却扎实地甜到你心里。
某些时刻,它也可以变成对抗权威,化解不公的超现实力量。

在珍视平等,解放人性的喜剧里。
少林功夫,不必是称霸世界的绝活,更不需要是底层逆袭的神药。
只会是扎根于现实,又超越了现实,人人都能用上的精神力量——
它能让都市丽人踩到香蕉皮,还能扎稳马步;

能让修剪城市绿化的底层工人,从此不被老板骂;

更让本不属于大城市的外来务工者,跳上开向城市任何角落的巴士……

在无法解开的现实中,超现实力量或许无补于事。
但当它出现在银幕上。
就是能让一无所有的我们,带着自嘲的豁达,继续一无所有地活下去。
同样。
为什么直到现在,我们还是能说出那句——
“1997年过去了,我很想念它。”
因为曾经的喜剧是想你所想,是即便有着阶级的差异,也努力在贴近你的喜怒哀乐,你感到不解的中国式荒诞。
2019年,王晶做客《圆桌派》,当时的他,已经五六年没拍喜剧。
他说,因为自己摸不准,那个能在内地引起集体共振的最大公约数,也就无法在同一时间,挑起最多人的笑点。
但他真的摸不准吗?
别忘了三十年前,是王晶跟周星驰一起鼓捣出“喜剧版官场现形记”。
在愈发吹毛求疵的环境里
没有人会做没有收益保障的事——
这两年的喜剧,规格大了,概念高了。
但几乎都与普通人的生活保持了距离。
不是回到过去,就是进入太空,有意无意地闭门造车,淡化了现实。
国产喜剧的褪色,就始于退到了真空环境中打起安全牌。
因为国产喜剧的首要问题,已经不是好不好笑,而是能不能笑。

只有越虚化、真空的背景,才越能避免触碰现实的暗礁。

只有什么也不影射
和讽刺的搞笑,才是喜剧的通行证。

创作者在想:

这是可以说的吗?
观众在想:
这是可以笑的吗?
但人人都必须三思而后笑,那么笑已经不再是无所顾忌的释放,而只是一种躲过一劫的偷笑。
Sir仍然记得这样一种氛围。

职级低的同志正在食堂里讲笑话。

然而这个讽刺部长的笑话 ,似乎只能在私下说。

当他发现旁边坐着上级时他立马意识到,自己犯了错。
上级告诉他,说呀,接着说呀。

他颤颤巍巍说完了这个笑话。
哈哈哈哈哈——

“你叫什么?哪个部门的?我会把你的笑话报告给部长。”
对方话锋一转,让这个小同志如坠冰窖。

然而对方话锋再一转——


跟你开玩笑的,哈哈哈哈哈。
哈哈。

哈哈。
他一边附和地笑着,一边冒下冷汗,这个食堂也逐渐出现稀稀拉拉的笑声。
在一个连笑话也变得危险和可疑的氛围中。

喜剧,都被搞成了谍战剧。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老板娘没有假期
还不过瘾?试试它们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