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孟非这次翻车了?

孟非因主持《非诚勿扰》被大家所熟知,收获了一大批粉丝,口碑一直在业内很好;然而这次发文,却让他因被热议而登上热搜。
1
事情还要从社交平台的一段文字说起。最近,全网都在讲淄博烧烤这个新闻,孟非突然发了一条文案,表示在自己心里,烧烤排到前十位的是齐齐哈尔、吉林、西昌等地。
文案当中没有提到淄博二字,但聪明的人一眼就看出了问题,当全国上下都在讨论淄博时,孟非的言论可能不合时宜,确切点说,是带有针对性的。
其实,这些话要是放在平时估计也没有问题,但是偏偏在淄博烧烤最火的时候说,这就有些不太合适了。
有一说一,淄博烧烤在没火之前的确不太出名,毕竟烧烤这个东西哪个城市都有,如果非要评出个味道来,只能说各有千秋。
人们之所要推广的其实并不是淄博的烧烤,而是久违的人情味和社会的责任感。
淄博火遍全网的流量到底是怎么来的?
是淄博人为了一座城市的荣辱、发展,而做出共同努力的态度换来的。
“淄博烧烤”到底是怎么火起来的?
在去年5月,疫情尤为严重的一段时间里,山东大学曾有12000多名大学生来到淄博隔离。
比“淄博烧烤”更先让人们对淄博有好感的,是这座城市满满的人情味——是厚德载物,是政通人和
为了迎接这批前来隔离的学生,让这些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才不被隔离生活困扰,淄博热情招待,为他们安排了很好的食宿环境,让学生们的隔离生活过的舒心。
在隔离期结束,送别前的最后一餐里,淄博临淄区政府请大家吃了一顿烧烤,并约定:来年春暖花开,欢迎大家带上朋友再来做客。
淄博市委市政府在给山东大学学子的一封信中写到——
亲爱的同学们,自古磨难皆过客,浮云过后艳阳天。
这座城市历来有情、有义、有爱、有光……凡我在处,便是山大;待你来时,这就是家。


在前一阵记者采访时还有山大学生表示,他们在淄博隔离时吃的是烧烤、红烧鱼、麻婆豆腐,每天的饭都不重样,发的水果都吃不完。
学生们真的感受到了淄博人的热情,送的小礼物上面都写着欢迎随时来淄博玩。
2023年3月,很多同学一起回到淄博,在疫情结束后到淄博吃烧烤,并且发朋友圈、小红书、抖音——淄博烧烤才这么火起来的。
面对学生们对淄博烧烤的喜爱和全国网友极高的关注度,淄博这座城市的各种反应和应对也十分认真。

从连夜修路,到五一反趋势要求酒店降价,一路绿灯开通公交专线、高铁专列,再到推出青年驿站和免费旅游景点,和淄博政府发布的几封公开信……这个假期,淄博市领导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控制烧烤价格、控制住宿价格、免费停车,就是为了让游客过得舒心。
除此之外,在社交平台上,能看到很多游客晒出淄博人民送给他们的小礼物,湿纸巾、矿泉水,水果,淄博辣酱
等等。

周末自己不去吃烧烤,把位置让给远道而来的客人,看到外地车牌就让行,甚至愿意把家腾出来免费给游客住。
为迎接外地游客,淄博连夜打造了一张烧烤地图。
一出站就有义工送水送冰棍,还有很多免费车,挥手让游客停车接送!
甚至公职人员也没有假期,他们成为守卫城市的志愿者!
-------

这些细节让人感动,当真是全国独一份儿。
人们不难看到上到淄博政府下到淄博人民的真诚和热情。淄博烧烤之所以会火,跟这座城市的人情味是分不开的。
一些人喊话孟非:我们并不是没有吃过好的烧烤,只是想体验一下人间烟火和淄博人民的热情。
归根结底,孟非的话没有太大导向性错误的,他只是没挑选对的时间而已,似乎在和大家唱反调。
有人说孟非不懂人情味、不懂人心;还有说他这次不够聪明,偏偏在这个时候另走偏锋。

更有网友直言,想当年他开重庆小面,一碗面条28块,但是在重庆本地,面条的价格不过七八块,这算不算是薅羊毛?
想一想,在孟非的面馆吃一碗最便宜的素面,就足以让你去淄博吃半顿烧烤了,孟非面条不火似乎是有原因的。
不过,谈到孟非发布的小作文,也存在两种声音:
支持一方:都说一座城不能靠炒作长久!
另外一方是说,去淄博根本不是去吃烧烤,全国各地都有烧烤,去淄博,初级是品尝美食,中级是见识久违的烟火,高级是感受当地人的人文气息和热情好客。
2
1971年,孟非在重庆出生,出生不久,他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的父母,就被调去西安电视台工作,而孟非则被留在重庆,与外婆一起生活。
那是一段极其幸福的童年时光。
至今,孟非依然怀念那段住在筒子楼里的日子,许多个无所事事的午后,他都会和小伙伴们一起去捡石头,捉蛐蛐,躺在地上看星星。
然而这种简单的生活在12岁那年结束了。
少年时期的孟非
那年,孟非被父母接到南京,开始一段新生活。面对新环境,他并没有很开心,反而产生了强烈的孤独感。
后来,他在自传中写道:“我的人生从12岁开始变得黯淡了。”
纵使后来在工作中遇到许多挫折,可对于孟非来说,中学时光永远是他最痛苦的岁月:父母感情不和,成绩严重偏科,学习排名垫底,叠加上青春期的敏感,让他产生严重的自我怀疑
彼时他唯一能拿出手的,只有写作——他曾拿下许多奖项,但是孟非清楚:要考上大学,这些远远不够。
意料之中,孟非高考落榜了。
他并没有选择复读,而是决定提早进入社会工作,学校的生活让他不愿再回头,然而往前看,等待他的,是另一轮考验。
凭着一纸高中文凭,孟非并没有找到十分稳定的工作,此后几年,他南下淘过金,也摆过地摊,做过搬运工,也骑着三轮车送过水。
青年时期的孟非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知,江苏省广播电视台下属的印刷厂正在招工,但是需要考试。
为了争取这个名额,孟非苦学3个月,最终通过考试,正式成为一名印刷厂工人。
印刷厂的工作十分辛苦,每天下班后,孟非都要花半个小时清理双手的油墨:先用机油擦一遍,再用汽油洗一遍,最后打上最便宜的洗衣粉,用刷子再刷半天
青年时期的孟非
后来有一次,孟非约一位女生吃饭,那天下班后,他花了比平常多一倍的时间洗手,然而当他坐在饭桌前,把手放在洁白的桌布上时,突然发现,自己的手指缝依旧残留许多黑色油墨
十几年后,功成名就的孟非聊到这件事,他说:“那一刻,我才清楚地意识到‘手指甲缝里充满黑色’这个描述,是把人分成阶层的。”
纵使每天在工厂里过着枯燥的生活,孟非却隐隐觉得,自己总有一天会咸鱼翻身:“出人头地不敢说,但至少混的会比今天好。”
但事实上,命运从不会太容易让人“心想事成”。
3
孟非清楚的记得那个凌晨。
结束工作后,已经连值两个夜班的孟非,和同事一同清理机器,过程中,由于过于疲倦,孟非走了神,等到他反应过来时,手已经被夹到巨大的钢滚筒中,失去了知觉
在经历了漫长的5分钟后,他被救了出来。后来孟非每次在和朋友们讲述这段故事时,都会用《天龙八部》中的“六脉神剑”这一招式来形容:“血从指间彪出去一两米远”。
因为这次事故,孟非休息了整整两个月,养好伤后,他辞掉了这份印刷厂的工作,来到了父母工作的单位——江苏电视台,当起了一名临时工。
青年时期的孟非
没有学历也没有经验,孟非从最基础的工作开始做起
从跑腿打杂,到扛着三脚架跑现场,那几年,他的专业知识飞速增加,慢慢的,孟非可以做一些更高阶的工作:从摄像到记者,再到编辑撰稿,他几乎把台里所有的工作都做了一遍。
与此同时,他在新闻领域的天赋也开始显露出来,相较于同事,孟非的片子品质是最好的。
担任摄像师时的孟非
头一次,孟非不觉得自己是失败者了:“我突然发现,自己在这个领域还挺有天赋的。”
另一方面,由于在社会摸爬滚打多年,孟非对于许多新闻事件,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常常在工作间隙,与同事们就最新的新闻展开讨论,就在这个时候,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总监景志刚,注意到了孟非。
2002年,江苏卫视推出一档新闻直播资讯节目——《南京零距离》,景志刚找来毫无经验的孟非主持,他对孟非说:“我就是看中你‘说新闻’,而不是‘报新闻’的能力。”
没学过播音,也没学过新闻,孟非就这样硬着头皮开始了自己的主持之路,那年,他31岁
主持《南京零距离》时的孟非
第一次直播,他甚至不知道什么叫做提词器,坐在台上,他说出了自己那句标志性的介绍语:
“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你们好,欢迎收看《南京零距离》,我是主持人孟非。”
简单三句话,让孟非紧张到嗓子发紧
彼时,与他搭配的灯光师姓王,是一位年过50的老师傅,他一眼就看出了这个年轻人十分紧张,于是在播放片花时,他转悠到孟非面前,若无其事地说道:
“没事,要错就开头错,开头没出错,后面就不会错了。”
这句话给了孟非极大的安全感,也成了他的护身符,好像有了这句话,自己就真的不会再错一样。
《南京零距离》录制现场的孟非(左一)
此后,孟非凭借其独特的主持风格,以及犀利的评论角度,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南京零距离》在开播第2周就开始收视上涨,从第36周开始,名列尼尔森南京地区电视节目排行榜第一名
伴随着《南京零距离》不断上扬的收视率,孟非也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舞台。
4
至今,孟非都会反复做一个噩梦,梦里自己马上就要开始直播,可是评论稿还没有写完。
这一切,都源于他在《南京零距离》工作的那十年。
每天上午,孟非都要读7到8份报纸,然后写一篇角度独特的新闻评论稿,用于《南京零距离》中长达8分钟的“孟非读报”模块。
对于孟非来说,这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你要找出一个独特的角度来评论,如果你和大家千篇一律,那么为什么别人要来看你评论。”
每天1000字,孟非一写就是10年
这10年间,他从未开过天窗,与此同时,这8分钟成为了《南京零距离》收视率最高的子模块。
主持《南京零距离》时的孟非
那几年,孟非被称为:“有血有肉主持人的代表”,他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核心,并且痛斥不公正的行为,有不少观众亲切地称呼他为:“城市平民的代言人”。
除此之外,他还凭借出色的主持能力,连续3年获得《新周刊》颁发的“年度主持人奖”。
回头看来,对孟非来说,那十年让他感触最深的并不是获得了多少奖,而是自己对于节目的坚持:
那10年里,每一年的春节,孟非家的年夜饭都是八点半开始。因为即使是除夕夜,他仍要雷打不动的进行直播,而直播完回到家的时间,刚好是晚上八点半。
除此之外,在那十年里,孟非的父母,女儿以及妻子,都不同程度的生过病或动过手术,可是孟非只请过一天假:“那个时候我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感觉节目不能没有自己。”
在电视台工作了10年后,40岁的孟非开始琢磨着做点不一样的东西,2010年,他离开《南京零距离》,正式成为《非诚勿扰》的主持人。
主持《非诚勿扰》时的孟非(右一)
在孟非的主持下,短短10期,《非诚勿扰》的收视率就超过3%,成为了一部引人关注的现象级节目
那几年“我要去参加非诚勿扰”,成为了渴望恋爱的年轻人们挂在嘴边的口头禅。而每到了周末的晚上,准时开播的节目中,24个女孩依次进场,24盏灯先后亮起,每个人都等待着男嘉宾走向台中央。
作为节目的主持人,孟非掌控着全场的进程,在节目中,他道德感与正义感极强,面对女嘉宾,他贴心照顾,面对男嘉宾,他言语帮衬。
或许是因为过往的人生,让他对人性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他把节目比喻成媒婆的宴请,得圆场,得让大家舒服点。
他明白,在相亲场上,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骄傲与无可奈何,自己要做的,是要给大家最大限度的理解。
曾经在《非诚勿扰》中短暂与孟非合作过的黄磊,用了一句木心的诗形容孟非:“草莽气中带着书卷气。”
而同事兰薇则叫他“永远不会老的热血青年”,因为纵使主持了几百集非诚勿扰,可他还会在现场为男女嘉宾的故事流泪:
“他的心里有股劲儿,特真诚。”
5
孟非曾用一句话形容他这些年来的沉沉浮浮:
“命运给我一个低谷,我会用它来创造巅峰。”
孟非成功的背后,有一个人一直默默的为他打理好家庭,让他无牵无挂的在外拼搏。
这个人就是孟非的妻子李雪
两人是初中同学,有一天两人偶然遇见,攀谈了几回心生好感,便约着去电影院看看电影,发展发展感情。
一来二去的,两人就顺其自然的在一起了。
那时候,孟非一无所有,但李雪排除万难,嫁给了他。
1997年,女儿孟星亚出生,他们的家庭圆满又幸福。
近年来,孟非也慢慢减少了工作量,和妻子女儿一起出去旅游,享受一家三口的快乐,以陪伴表示这些年来对妻子的感激、对女儿的愧疚。
如今的孟非已经50多岁了,夫妻两人恩爱甜蜜,依旧如初,女儿也亭亭玉立,长大成人了。
而孟非也回去继续主持《非诚勿扰》了,有时间就游山玩水,不亦乐乎。
其实此次小作文,在孟非看来并没有什么不对,只是在淄博烧烤最火的时候他说了出来,是非到底如何评说,留给时间吧~
The End
大家都在看


信源: 
关于我们
加拿大之声是汉加风平台之子品牌,聚焦于加拿大政治、财经资讯、社区动态。致力揭示事件背后的深度、温度;传递正义、担当;体现社会责任。旗下品牌栏目:《加拿大骗子曝光台》揭露各类大小骗子、骗术;《汉加风系列》为时事评论;传递百姓之声,为华裔融入加国社会而奔走努力。
新闻线索:[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