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说明一下,号被封了一周,昨晚刚解封。有很多朋友在后台留言询问,多谢大家关心。我又注册了一个小号【欢欢的牛油果】,请大家关注一下,以后有部分敏感文章会发在那里。
另外,上次设置付费文章后,有部分苹果手机用户无法付费阅读,我感到不好意思。以后这个系列就不再设置付费了。除非文章被删,重新发表后可能会设置付费。
在以前有过打赏或者付费的朋友,也可以加我微信ren11151228,有彩蛋相送。不符合条件者勿扰。还请理解。
朝鲜喋血往事(一路狂飙)发在了小号欢欢的牛油果,如想看请付费阅读,也可在后台私信我。
本文根据《洛杉矶时报》记者芭芭拉的相关报道编写。全文约6400字。
【一】
夜晚来临了,整个清津都是黑洞洞的,黑的纯粹,没有一丝人工制造的亮光,所以挂在天上的月亮和星星也显得弥足珍贵,它们能带给美英一点希望。
这是1995年的朝鲜东北部,清津市郊外的一个小镇,美英一家生活在这里。她的爸爸本来是个韩国士兵,可战争期间做了俘虏,于是就被发配到这个偏远的小镇做了矿工。
矿工的生活粗粝艰辛,可总算能让一家人填饱肚子。美英的妈妈连续生了三个女儿,这对于重男轻女思想严重的朝鲜来说,真是一件伤心的事。
美英的两个姐姐乖顺胆小,可她和她们不一样,她是个倔强的姑娘,有自己的想法,胆子也奇大。
十三岁那年,她在布满小石子的路上骑了二十公里自行车,就为了去清津动物园看看。一家人找了她一整天,爸爸妈妈心急如焚,以为她出了什么事。傍晚的时候,她骑着自行车回来了,满面尘灰,但脸上却是止不住的笑容。
“清津动物园很有趣,可惜里面的老虎太瘦了,皮贴在骨头上,我都能把它的肋骨数清,他们居然喂老虎吃玉米,老虎不是应该吃肉吗?”
美英仔细看看爸爸妈妈,他们和老虎一样,皮也是贴在骨头上。
日子是从1994年开始越变越糟糕的。起先是断断续续的停电,后来干脆没有了电力。随着电力的枯竭,自来水也消失了,他们不得不重新打井水喝,每次都要排很长的队。
食品供应更是每况愈下,本来矿工属于重体力活,每天配给有900克粮食,后来变成了800克,700克,600克。可就这600克的粮食里还掺有米糠,事实上真正的粮食已不足500克,况且还都是些粗粮。这对于一个苦力来说,压根吃不饱,可他还是能节约出粮食——他想让几个女儿吃的更好一些。
美英喜欢上了一个男孩子。
他们是在镇上的电影院认识的。在精神比物质还要贫瘠的朝鲜,电影院成了人气最旺的地方。尽管播放的大都是歌颂金日成的影片,但偶尔也会有苏联和东欧的二战片,这在沉闷的生活里已经是难得的享受了。
这一切还要感谢金正日,他主管朝鲜文艺工作时,认为电影是宣传阵线最重要的工具,于是大力提倡修建电影院,就连这个偏远的小镇也沾了政策的光。大家不用去清津就能看到电影。
男孩名叫俊熙。
俊熙的爸爸本来是日籍朝鲜人,在六十年代,他抱着建设祖国的热情回到故乡,笑脸相迎的劳动党干部让他觉得亲切,他被分配到了一所学校教学。
清津的条件比日本差远了,可他依然觉得有干劲。物质条件差些没关系,他坚信只要大家好好努力,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很快,他就感到了不对劲。“人民班”的人总是围着他转。他的一举一动都被人监视着。隔三差五,总有人到他家里问东问西。
当他醒悟过来的时候,已经成了铁笼中的小鸟。他申请回日本,却再也没有人搭理他。
幸亏他的父亲和弟弟还在日本生活,父亲每个月都要坐船来探望他,给他带一些朝鲜难以见到的罐头奶粉之类的食品,尽管这些东西在日本非常普通。有时候,父亲会偷偷塞给他一些日元。但大多数时候,这些日元会被朝鲜的干部搜刮走。后来他学精了,让父亲把日元藏在面包里。靠着这些日元和父亲送来的食品,他们一家总算过上了还算不错的生活。
俊熙的爸爸对儿子要求很严。他明白,想要改善家里的处境,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如果儿子能考上平壤的大学,再顺利成为劳动党党员,他们一家人就会摘掉“国外可疑人员家庭”的帽子,到时候就可以扬眉吐气,直起腰杆做人了。
事实上,俊熙也很争气,成绩一直很好。而且由于他的营养比别的同学好很多,他长得很高,很白,看起来不像一个乡下小子。在电影院初次见到美英时,他穿着一件灰色的羊绒衫,是那么的英姿勃勃。美英一下子动心了,认定俊熙就是自己喜欢的男孩子。
两个人开始偷偷约会。
当然不能在白天约。朝鲜是个非常保守的社会,连男女拉手都能引来别人好奇的眼光。只有在夜幕降临的时候,美英和俊熙才能偷偷溜出房子,在朦胧的月光下寻找彼此。
朝鲜的夜空是一道难得的景致。它拥有东北亚地区最清澈的夜空。无论是在美国的中情局总部,还是在韩国的半岛情报院,人们只是在远远的分析朝鲜。他们可能想不到,在卫星图里的这片黑洞的中间,原来也有爱情。
清津的夜晚甚至没有一丝噪音,似乎夏日的昆虫们也被饿的没了力气,不愿意竭力嘶喊。月色像一块丝滑的巧克力,流淌的到处都是。
美英和俊熙手拉着手,漫步在田野间。一排排整齐的冷杉树像严肃的士兵,给他俩行着注目礼。
有时候,他们也会到旁边一个废弃的工厂玩。美英后来回忆起那些生满铁锈的巨大齿轮还是会咯咯咯的笑:“就像是烂掉的牙齿”。由于没有电力,工厂早就停工了,瞿静无人的工厂全是残垣断壁,大自然在以自己的方式侵蚀这里。
半年之后,美英才敢和俊熙第一次接吻。当两个人的嘴唇碰到的那一刻,他们又闪电般把头扭了过去。美英感觉自己脸红了,她猜俊熙也是这样。因为俊熙的手突然变得暖热起来。
可到白天的时候,美英在路上碰见俊熙,也会低下头急匆匆走过。他们的爱情只是暗夜才知道的秘密。
有时候,美英也会问俊熙,他的理想是什么?俊熙从来说不清楚。他只需要好好学习就行了,爸爸会给他规划将来的一切。美英也不知道自己将来会做什么。不过,将军天天和他们说,他们能生活在朝鲜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应该十分庆幸了。外面的世界,不是战乱就是惨剧,根本不是人呆的地方。
是的,我们最幸福。难道这还不够吗?
有时候,他们会望着平壤的方向浮想联翩,首都的人们每天都在吃大米饭吗?听说平壤的地下还有火车,好想知道地下的火车是怎么找到下一站的。平壤大概就是人类的伊甸园吧。
高中毕业,俊熙考上了平壤的金策工业大学,一年之后,美英也考上了清津的金正淑师范大学。
金策工业大学号称朝鲜的麻省理工学院。是仅次于金日成综合大学的高等学府。俊熙接到通知书那一天,爸爸高兴的不得了。之前,他一直担心会不会因为家庭成分不好而收不到录取通知。这下好了,俊熙收到通知书后,连“人民班”那帮人都对自己温和了不少。在他们看来,俊熙考了状元,将来肯定是个大官。以后可不能轻易得罪这一家人了。
俊熙就这样踏上了去平壤的列车,美英没有去送行,尽管他非常渴望在拥挤的人群里看见美英的身影。可是,她怎么会来呢?
俊熙想,等到放暑假再和美英见面吧。谁知道,这一等就是好几年。
【二】
美英的学习成绩并不好,她压根没想到自己能考上大学。当金正淑师范大学的通知书送到她手里时,她才发现这并不是一个梦。
可很快,她就知道这所大学为什么要录取她了。
金正淑师范大学是以金日成老婆的名字命名的,坐落在清津市中心。可当美英满怀希望抵达校园时,才发现这所大学几乎处于奄奄一息的状态。
那时候正是“苦难行军”的第五个年头,美英在家里饿的前心贴后背,她以为大学里的生活会好一点。谁知道,比家里还要糟糕。
每天早上,学生们都要集合起来搞政治学习,然后是做集体操,可很多学生做着做着就倒在地上起不来了。他们单薄的身体压根经不住任何体育锻炼,后来,学校干脆取消了做操。再后来,甚至连上课也取消了。因为老师也没有力气上课。所有人只能躺在被子里喘息。
早餐是一碗清澈见底的米汤,午餐是两个小小的掺了玉米皮的馍馍,晚餐时有时无,有的时候是几片烂菜叶子熬的黑乎乎的汤,有的时候是泡菜水炖着几片萝卜,又酸又咸。可就连这也不能保证天天有。
每到周末,同学们成群结队去郊外寻找一切可以吃的东西,甲壳虫,青蛙,甚至蛇,都成了美味佳肴。海岸边的每块石头都被刮的干干净净,附着在上面的贝类能提供不错的蛋白质。甚至连坚硬的贝壳也不能浪费,有些人拿回来炖汤喝。
更可怕的是,宿舍里连炉子也没有,可清津的冬天冷的吓人,最低温度能达到零下三十五度。宿舍里的六个姑娘就躲在被子里瑟瑟发抖。后来,其中三个姑娘在大学二年级的冬天静悄悄的离去了。宿舍里只剩下三个人。
生理期到来的时候,美英只能用旧布条做卫生带,可洗完的卫生带,总是被冻的硬邦邦,怎么也晒不干。有时候,没办法的她也会用硬邦邦的卫生带,可那种刺骨的冷,直穿内心。
要不是很多人嫌弃这里条件差,美英是没有机会读大学的。美英很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咬着牙坚持了下来。
四年,就这样艰难的熬过去了。
毕业之后,美英被分配到了市区的一家幼儿园,她的工作很简单,只需要看住孩子们,别让他们乱跑就行了。可这些孩子由于营养严重不良,光长脑袋不长身体,一个个都是大头娃娃。随着稀饭越来越稀,大头娃娃们也熬不住了,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美英面前消失。
美英也有很久没来月经了。她知道这是身体为了保护自己,把营养留给了更重要的器官。
后来,学校听说部队里有很多粮食(此处说明一下,当时联合国救济署,美国,韩国等前前后后援助了高达24亿美元的粮食),于是就想办法和部队的人套近乎,部队正好需要玻璃,他们愿意用粮食交换。只要美英的幼儿园能搞来玻璃。
坚韧的美英接下了购买玻璃的任务,她打听到离平壤不远的地方有个玻璃厂,可以去那里碰碰运气。
她带着钱上路了,走到半道,忽然想起了俊熙。她决定先坐火车去平壤找他。
每个进平壤的外地人,都需要“路条”,平壤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去的。美英并没有路条,但她也不打算放弃。在出站口,她遇到了一个好心人,他带着她从一个铁道边的缺口爬了出去。
天哪,自己居然真的来了平壤。可美英没心思欣赏首都的城市风光,在平壤街道上,她居然看到一只肥硕的老鼠,天哪,平壤居然还有老鼠,清津的老鼠早就被吃光了。
通过一番打听,她终于找到了俊熙的学校。
相隔了整整六年,她终于再次见到了俊熙。俊熙还是原来的样子,没变,依旧穿着那件灰色的羊绒衫。白白净净的脸上泛着光泽。看的出来,俊熙的生活条件不错。
事实也是如此,作为专门培养理工科人才的大学,金策的学生受到了特殊照顾,哪怕在物资最短缺的时候,金策的学生依然能吃上大米饭。电力供应也很充足,每个学生都配备有一个小台灯。宿舍里的暖气从来没停过,不管天有多冷,教室和宿舍里始终温暖如春。
面黄肌瘦的美英就像个丑小鸭,但俊熙却一把将她搂在怀里。整整六年的等待,俊熙从一个本科生变成了研究生,从一个普通人变成了劳动党党员,很多女生向他投来炙热的眼光,可俊熙心里只藏着美英。
他忘不了那一个个月光下的夜晚,爱情让月亮也变成了棒棒糖,那是多么甜蜜的回忆啊。可后来,随着“苦难行军”越来越艰难,爸爸给他写信,让他假期也不要回清津,家乡的情况远比他想的还要糟糕,此时爷爷已经去世,再也没人坐船来朝鲜送东西了。爸爸甚至把结婚戒指和皮鞋都换了粗粮吃。但是,俊熙的母亲还是在奄奄一息当中去世了。
美英居然就这样出现在了自己眼前。激动和兴奋一齐涌了上来,他的内心充满了巨大的喜悦,由于情感太过浓烈,他居然流泪了。美英也在他怀里呜呜咽咽的哭起来。
俊熙在学校外面租了一间日租房,晚上的时候,两个人第一次抱在了一起,俊熙抚摸着骨瘦如柴的美英,心疼的不得了。他们多么希望时间停滞下来,永远都这样啊。
第二天,美英就不得不要离开了。俊熙没能送行。但她已经很满足了。她的俊熙活的好好的,这难道不是最幸福的吗?
美英还是沿着那个破洞到了站台,她挤上了车,老旧的火车走走停停,她最终还是找到了那个玻璃厂,她把钱交给厂子,厂子答应一个月之内派车发货到清津。
一个月之后,玻璃到货了。幼儿园用这批货换了几麻袋玉米,孩子们的生活改善了不少,死神终于停下了他的脚步。但美英却病倒了。
她是个负责任的好老师,当园长在偷吃属于孩子们的食物时,她没有同流合污。从读大学到参加工作,她硬是靠坚韧不拔的毅力撑到现在,这份毅力里有爱情的因素。可当看到心爱的俊熙安好无恙时,却怎么也撑不住了。
她回到自己的家,整整躺了一个月。爸爸妈妈和两个姐姐不停的掉眼泪,他们也在苦苦挣扎。
一个月后,美英爬了起来。她决定去图们江的对岸找点吃的,她以前远远的望过对岸,那边的玉米长得郁郁葱葱。
她没敢和任何人说她的计划,揣着几个粗粮馒头,悄悄出了门。
图们江离她家只有几十公里,但她还是走了整整三天,她只能在夜晚赶路,白天的时候就躲在树林里,有些灌木的根很长,可以挖出来,一点点啃食上面的皮,那里面多多少少有点淀粉和水分。
三天后,她到达了江边的草丛,她在草丛里发现了另一个骨瘦如柴的女人。两个人心照不宣的趴在草丛里,静静等着夜晚来临。
黑暗笼罩大地的时候,两个女人开始踏着江水往对岸走,时值秋季,正是枯水期,江水比较浅,但却刺骨寒冷。美英咬着牙一步一步往前走。突然,旁边的女人一个趔趄,跌倒在江水里,美英一把拉住了她。她的手瘦瘦的冷冷的,没有一丝温度。两个人手拉着手继续往前走。
可能执勤的士兵也因为饥饿而三心二意吧,两个女人就这样过了江。
【三】
半个月之后,美英又返回了自己的家,妈妈正在用抹布擦拭金日成的画像。看着再次出现的美英,妈妈感到了惊奇,美英明显变胖了,脸色也不再是蜡黄色。
“你这段时间到哪里去了?我们都快急死了”
美英把门关上,将一家人拉在一起。悄悄说道:江那边的狗都在吃大米饭。美英一家人简直不敢相信她的话。
爸爸又问了一句,“狗也吃大米饭?”
“是的,千真万确。”
老实的爸爸几乎要晕厥过去。他关于大米饭的回忆,最近也是十几年前的事了。
没有什么比大米饭更诱人的了,当天晚上,这一家人就永远从这座小镇消失了,在美英的带领下,他们终于踏过了那条神奇的江。后来经过辗转的旅途,最后抵达了韩国。
俊熙毕业后被分配到了首都一家科研单位。单位待遇在平壤属于中等偏上。对于一个小镇的男孩,这已经是天花板了。
他用工资买了一台二手黑白电视,经过无线电局的注册后,他将电视搬回了家。他当然不满足仅仅观看朝鲜的电视台。他巧妙的将无线电局的封条取下,将里面的接收器改造了一下。
半夜的时候,他把窗帘拉上,声音调到最低,偷偷看韩国的电视节目。首尔的繁华令他惊奇,那里的女孩子穿的那么少,长得那么漂亮。尤其是街上的小吃摊,上面什么美味都有。看起来每个人都能买的起。
他的想法在一点点改变。他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被愚弄了很久的孩子,这类节目越看的多,沮丧的情绪就越严重。
半年之后,他找了个理由辞职了。单位的人看着决意离去的他,非常不理解。到平壤的科研单位上班,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儿啊,他居然要放弃。
他回了清津,那时候美英一家已经消失很久了。他的爸爸不过五十几岁,但显得非常苍老。对于他的突然而至,爸爸也没说什么,他的情感已经被饥饿折磨的消失殆尽了。
一周后,俊熙过了江。后来也到了韩国。
对于所有的脱北者,韩国情报院都要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审核。鉴别结束后,每个人会发两万美金的遣散费,从此他们就得靠自己打拼了。
美英一家人都去了三星电脑的组装厂上班。他们终于可以放开肚皮吃大米饭了。由于吃的好,美英也长得越来越漂亮,后来,她嫁给了一个军官,还生下两个可爱的儿子。
她觉得挺满足。可每天做完家务之后,她还是会想起俊熙,想起那个白白净净的男孩子,想起平壤的那一夜。俊熙抱着她,她贴在俊熙的胸膛,那是她最幸福的一刻。
俊熙后来还是做了程序员,他实在是太聪明了,虽然韩国不承认朝鲜的学历,他还是凭借自己的努力重新考上了大学。他始终没有谈恋爱。和朝鲜的时候一样,没人理解这个秀气聪明的男孩子,为什么看见女孩子就会害羞的躲起来?
在一次脱北者的大型聚会上,美英远远的看见了俊熙。但她没过去和他说话。俊熙似乎也看见了她,他只是笑眯眯的望着她,并没有走过去。
清津的爱情故事就这样结束了吗?
也许是吧。从平壤分别的那一刻起,他们也许就不再奢望什么了。历尽千险不过是为了填饱肚子,哪里有时间考虑爱情呢?何况美英现在也有了自己的家庭与孩子。尽管俊熙还是单身,但注定不能够在一起了。
但在美英和俊熙心头,那段爱情就像永不熄灭的灯火。在那些冰冷苦闷的日子里,他们给过彼此爱。爱闪着熠熠之光,照亮过两个年轻人的脸庞。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