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之声
家事、国事、天下事
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可供人们选择的交通方式也层出不穷。而中国作为世界闻名的基建狂魔,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自然也是卷王。
其中地铁这个交通工具因其方便快捷等优点备受人们青睐,因此近几年在各大城市的地下有越来越多的地铁呼啸而过。
但如今许多地方却相继出台了政策,叫停了城市地铁的建设,城市对于地铁的狂热,突然被泼了一盆冷水。加微信amz986,看更多内幕好文! 
那么,一向重视基建的我国为何会做出这种反应呢?这又释放了什么信号呢?
一、建造地铁的标准
首先,我们要明白,虽然地铁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一个城市的繁荣。但是,不是所有的城市都有资格建造地铁,在这方面有关部门有着严格标准。
按规定,当地的财政收入至少要达到300亿人民币,GDP总值至少3000亿人民币。还有,城市的常住人口必须达到300万人以上。人流量少的地方就意味着由此带来的收益不多。不考虑人口规模就劳民伤财,最终不过是徒增烦恼。
此外,还有城市的客流量应达标,即每小时至少3万人次。比如一些知名的旅游城市,即使其常住人口不算多,其源源不断的旅客也会带来相应的收益。
最后相关部门还会对当地政府的债务风险进行评估。地方财政很大一部分收入来自于土地,但近几年房地产行业不景气,所以地方财政很有可能过度融资,从而增大风险,这种情况下是不适合建地铁的。
二、释放的信号
1、地铁成本高,回报少
首先建造一座地铁,其成本是巨大的。平均1km就要花费5.5亿左右,更不用提后续的维护和运行,这代价比建造高铁还要大。虽然我国防疫放开之后,各地的人流活跃,但前三年封控,财政压力使得政府不敢盲目乐观,不敢大肆建造地铁。
其次是投资地铁很难回本。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开通了地铁的46个城市中,只有五个城市是盈利的,其中最高的是深圳。
广州地铁三号线的拥挤程度举国闻名,但即使是这样,每年28.6亿的净收入与建造地铁所花的费用相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想要回本还需要一定的年限。
所以面对大部分城市地铁建造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的情况,不少地方政府都需小心翼翼、再三斟酌,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财政收入,以及人口规模是否到达国家标准。
一旦入不敷出、资金链断裂,对于当地政府的财政情况是个不小的打击。
2、建造技术需提升
建造一座地铁绝非易事,不仅需要大量资金,更需要专业人员的技术支持,否则一旦出现质量问题而导致出现人员伤亡,地方政府难辞其咎。
近几年就有一些地铁出现渗漏与裂缝问题、混凝土配比技术问题等导致施工受阻,这些问题不仅加大了人们的人身安全威胁,也增加了地铁建造的成本。这些方面的顾虑都使得各地政府对于地铁的建造更加严肃认真。
3、建造地铁对居民的影响
建造地铁是一个很长的周期,首要的一环就是对于土地的收购。一般会花大价钱让居民进行房屋拆迁,但这个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近几年有不少官司都是附近居民与政府商议不下,最终只能够对簿公堂。
建造地铁长期的施工过程也意味着对于周围环境的长期影响。首先就是对于附近居民的噪音影响,对于声音比较敏感的人,可能睡眠会受到困扰。其次是建筑产生的飞扬粉尘对人们呼吸系统的影响,长期处于这类环境中可能会生病。考虑到以上问题,政府可能会叫停对于地铁的建造。加微信amz986,看更多内幕好文! 
三、结语
总之,国家是经过多方面的考量才会叫停一些城市的地铁建设。虽然不少城市的人都憧憬着地铁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但不能因为贪图便利就不考虑建设成本、经济效益和维护成本等费用。
如果地方不加思量、盲目地建造地铁,从而导致负债累累,从长远看对于当地人们的生活也会有很大负面影响。
无论一个城市如何发展,最终还是要落脚到民生问题,以人为本才能走得长远。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