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总有许多新奇的物事,例如蚕豆。
在保山,蚕豆种在这里,都能硬生生地演化出一个新品种-“云南高原特种绿蚕豆”
一般的蚕豆,鲜嫩时绿壳绿芯,成熟干燥后就成黄壳白芯。而保山的绿蚕豆,白壳绿芯,始终如一。
于是又被称为:保山透心绿蚕豆。
体积虽然只有普通蚕豆的一半,但是来头不小。
早在2013年4月15日,原农业部就已批准对它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与一般蚕豆相比,口感更好,豆味更浓,营养价值更高,甚至引得央视都为它打Call。
在保山,吃绿蚕豆已经是一种风俗。
蚕豆去壳,再经过保山手艺匠人的加持,就变成很酥很薄的一片。

抓几颗丢入口中,齿颊开合间,酥脆的蚕豆碎裂在口中,裹着清新的田野之气,一同释放出微甜、微咸的浓香。
酥脆的口感,让人一吃起来就不能停手,跟嗑瓜子似的,要一鼓作气,才能解馋。

这颗蚕豆有神奇的魔力。它可以让一群陌生人轻易地打开话匣子,谈天说地。也可以让你一个人的江湖夜话,有滋有味。
横断山脉与三江
共同孕育出的Te种蚕豆
云南zui好的蚕豆,产自保山
保山在云南省西部,与大理一衣带水,是通往东南亚重要的交通要塞,也是出名的“滇西粮仓”。
澜沧江浩浩荡荡自西北而来,成为保山川流不息的主动脉之一。而在西南一线,怒江穿行高黎贡山,与伊洛瓦底江诸多水系,又撑起了保山三江汇流的支脉生机。
横断山脉与三江奇险的山水画廊在保山汇聚,所带来的,远不只是山川神秀,风景壮阔。
由于地处低纬高原,加之地貌复杂,保山形成了“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
热、温、高原7种气候类型交汇,雨热充足、气温适宜。又有山川冈峦、连绵千里,是云南气候zui优越的地区之一。
一方水土成就一方风物。绿蚕豆喜温不耐霜冻,喜光不耐荫蔽,与保山天作之合。
相较而言,绿蚕豆植株要比普通蚕豆矮、豆荚也要比普通蚕豆小上一半。

般蚕豆百粒重是150-200克,而绿蚕豆百粒只有80-100克。
普通的蚕豆,鲜嫩时绿壳绿芯,成熟干燥后就成黄壳白芯。
而保山的绿蚕豆,无论成熟或干燥与否,都是白壳绿芯,始终如一。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的叶绿素比普通蚕豆高。

据央视报道,绿蚕豆的蛋白质、氨基酸含量也较普通蚕豆高,所以比普通蚕豆好吃。
虽然已成保山当地的民俗特产,但产地也仅有几千公顷,产量少,成长慢。
与北方地区3月播种不同,绿蚕豆往往在10月播种,次年4月收获,一年仅产一次。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越是地道的风物,越需要时间的酝酿。如果你不赶上它,它就与你擦肩而过。
脱壳制作不添加
豆味香浓满口酥脆

不同于北方的铁蚕豆、江浙的兰花豆、四川的怪味豆,云南的绿蚕豆,自有性情。一如省外对云南人的印象:朴实、纯粹。
油炸绿蚕豆
,是当地zui简单经典的吃法。

但越是简单的食材,想做出口味的特色,背后越需要一丝不苟的态度和不计时间成本的付出。
绿蚕豆的命运归于一口油锅。
而炸绿蚕豆zui重要的标准就是:脆!讲究:脆而不焦、脆而不烂。
想要达到这样的口感,原料得好,要用当年新豆。
人工采摘,3次以上挑选,再经过洗泡、脱壳,才得一筐原豆。
还须有深厚的炒炸功力,入锅时瞬间的温度就决定蚕豆的口感,油温太低会有豆腥味,太高则有焦味。
在快慢之间,全靠操作师傅的多年历练。
蚕豆容易回潮,产生“哈味”。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油。只有用优质的菜籽油,适度的油炸,炸出来的蚕豆才能鲜香。
生产的工厂有20多年经验。生产过程中不添加色素、香精、防腐剂,只用盐来调味,连味精也没有添加。
浸泡、脱壳、挑选、清洗、油炸、出锅、调味……一层层的工序,就是一颗颗酥香绿蚕豆的成长史。
撕开包装袋,倒在手里,绿意盈盈,触感干爽,少有碎渣和外壳。
没有添加剂浸染的蚕豆像薯片一样轻薄,味清而隽。咸味中带有田野的清新原味,酥脆中有少许油润。
油、盐的配比刚刚好,既能让蚕豆脆得清爽,又没有把蚕豆本身的豆香埋没,吃后还有淡淡回甜。
我们还做了专业的检测,可以放心的吃。
无论是佐餐、下酒还是零食都很适合,
更是如今你踏春出行野餐时的绝佳伴侣。
一袋130g,量刚刚好,多囤几袋也不用担心会过期。
香酥脆爽的小蚕豆,1袋原价:17.8元,限时价:15.8元。
小贴士
1、本产品是豆制品,对蚕豆过敏的不宜食用哦~
2、蚕豆进行了脱壳处理,但可能会有微少外壳残留,挑拣出来就可~
3、在加工过程中,受油温和受热时间的影响,部分豆瓣颜色偏黄,但不影响产品口感。
4、豆瓣经过高温油炸后比较酥脆,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因外界因素导致豆瓣粒受损,这是正常情况。
☟更多野餐小食等你发现
Slide for more photos
长按二维码,添加小拾子
社群优惠享不停
点击
随时了解订单信息快人一步收到优惠活动信息
点击“阅读原文”亦可进入商城购买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