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行云

首发时间:2021年1月11日


荐读文献:

Padavic, Irene, Robin J. Ely, and Erin M. Reid. 2020. “Explaining the Persistence of Gender Inequality: The Work–Family Narrative as a Social Defense against the 24/7 Work Culture.”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65(1):61–111. 


 1 理解女性告别职场,不能提问太简单


相较风起云涌的1970/80年代,如今职场女性平等议题已经越来越迟缓,甚至倒退。以世界500强企业的情况来看,2002年的女性高管比例是15.7%,但2013年变成了14.6%。在美国,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的女性合伙性也在20%左右徘徊。

 


为什么女性在职场上迟迟没办法更获得平等地成长机会与地位?

耳熟能详的是工作家庭叙事:现在工作越来越辛苦,996加班文化盛行,但由于女性被要求照顾家庭,所以不得不告别职业或拖缓发展进程。

 

确实,2013年,面向哈佛商学院校友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75%的男性和85%的女性将阻碍女性职场进步的原因归结为她们将家庭摆在工作前面。

 


这个解释当然很有说服力,但是还忘记一点:性别平等文化确实也同步在推进,男性相较比以前承担了更多的照顾事务。因此,一个更好的问题是去比较地提问:面对同样的工作家庭叙事,为什么相较男性,女性在职场越来越被驱逐出去、或者压低了天花板了呢?

 

如果你拿这套叙事来问一些公司的HR,他们会直接反驳:你觉得工作和家庭冲突,那可以用休假或调假之类的制度来调节自己时间安排呀?!

 

确实,面对这种的预想反驳,我们还可以再提升自己的提问:即使有996的职场压力,但同时公司制度比十年二十年前还是有些进步:比如多了一些弹性选择:休假制度也好、弹性工作时间改革也好。因此,提升后的问题是:

 

为什么公司假期制度也有一定的完善、但面对同样的工作家庭叙事,为什么相较男性,女性在职场越来越被驱逐出去、或者压低了天花板了呢?

 

当提问越来越复杂的时候,我们要如何指认——到底谁才是驱逐或压低职场女性的元凶呢?

 

 2 996与休假制度的吊诡并行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社会学系教授Irene Padavic及其合作者于2020年在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发表一篇文章,从社会心理学和组织制度上讨论这个问题,指出:

 

元凶是盛行的996工作文化。这种文化对职场性和性都有,但是在双方的心理防御机制作用下,女性为此付出了更高的代价

 

Irene Padavic以一家中等规模的全球咨询公司为例,通过18个月研究收集了数据,访谈了 107 名工作人员及 5 名人力资源职员,从情感动力的社会心理学角度,揭示了背后运作的机制。

 

从这个调查研究的案例来看,确实有很多弹性制度,比如定期休假和弹性工作。但是,这种弹性管理反而带来的灵活性污名flexibility stigma)。因为996年职场文化所形塑的是工作奉献模式the “work-devotion schema”),期望员工是:随时待命、没有干扰、效忠如一。即使有这样的弹性制度只要你敢休假调休,那么会发生工作上的负面评价——“/他不是个理想员工,进而反映在业绩评级和晋升机会上面。

 


因此,工作加班,不只是经济/制度问题,也蕴含了道德文化感。

这种情况在多个行业都普遍。比如在律师事务所和金融行业,如果你从事其它兼职工作,那么你会被视为叛徒不忠之类的道德标签。进一步,我们就看到,即使有弹性制度,工作时长在工作奉献模式下不断延伸:以美国为例,2007年就业人员平均每年工作1868小时。按一天8小时计算的话,相当于233个工作日。但是比较来看,1979年呢?30年时间里工人时长增长了181小时——相当22个工作日(1个月自然时间)。

 

 3  错误地化解996背后的性别两难


在这种996的工作奉献模式下,女性和男性都受到约束,但女性面临着另一个限制:期望她们也遵守家庭奉献模式”——成为一个好的母亲。

 

什么是好的母亲?也是随时待命、没有干扰、效忠如一。这种密集母职要求以孩子为中心、以情感投入为基础,是一种劳动密集形式。否则呢?如果不专心、去加班,那就是个坏母亲

 


但是,职业男性没有这种压力。尽管性别平等文化的传播让男性也照顾孩子,但他们不会被这种密集父职所困惑。毕竟,我们文化上仍然认为:做一个好职员、赚钱养家糊口,就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

 

更可怕的是:职业男性和女性也进一步产生了无意识的共谋

996职场文化告诉男性:你需要专心投入时候,他也会没法照顾孩子而产生一定的亏欠感,但不得不投入养家糊口的责任。这种心理亏欠的父职感,如何得到弥补呢?接受和鼓励他的女同事退出职场、转至闲职、不再晋升,从而能够照顾家庭。

 

于是,职业男性通过成全女性成了理想的母亲,让建立起了心理防御机制。所有的矛盾,看似得到了一举解决的办法:

 

公司:得到了效忠如一、随时待命的员工——男员工

家庭:得到了同样密集劳动的成员——母亲

 

 4  职场996的男性化


当工作家庭叙事通过情感投射、弥补了双方的内疚感的时候,丧失了女性的职业成长前景。进一步,职场文化被自我强化——更加男性化。不管是销售对外、还是内部管理,优秀的员工被形容成:硬汉、毫不含糊、兄弟相称、对客户予以过度的承诺。反过来,女性员工的一些品质,比如倾听与关心,被称为与职场文化更加不兼容。女性似乎面对一种幻象:这个职场需要的不是我的性别气质。要么我离开职场、要么我变得更加男性化。

 


这场以驱逐女性离开职场、更加兼顾或回归家庭的进程,在工作家庭叙事的两难中,以公司996的奉献模式为始,以两性社会心理防御机制为投射,以公司996的男性化为终 


    * 这是Sociological理论大缸的第509期推送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