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北京中考卷出天际,660分的总分,650分以上有3000多名学生,如果你要想上海淀六小强,就必须考在651分以上。海淀“六小强”特指北京海淀区小升初、中考报考的六所重点中学——人大附中、北大附中、清华附中、首师大附中、101中学和十一学校。
面对越来越卷的中考,学霸家长力求精益求精,也有一些家长,早早认清了孩子不大适合学习,选择分流到职高或者是技校,风物长宜放眼量,考不上好高中并不意味着没有一个好人生。
晓蝶老师本科就读于四川大学中文系,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所硕士;曾在新华社担任编辑职务多年,亦曾任私企市场部总监、公关顾问,兼职微信号专栏作者。2016年底至2019年6月在美国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新闻学院访学,主要研究方向:社交媒体及危机公关。
在前两次的讲座中,晓蝶老师分享了她带娃访学美国的生活故事,给大家说一个小秘密,晓蝶老师也是在大女儿中考后,决定带着孩子访学。(讲座回顾戳:晓蝶老师讲座回顾:全职妈妈带娃留学美国的别样精彩人生升学新思路!无缘海淀“六小强”后,免费就读美国公立学校——北卡“六小强”
本文将以第一人称视角(“我”)回顾本次讲座,快来重温晓蝶老师关于“中考后为什么留学美国”主题讲座,Plan B也超值的访学之路,给孩子升学提供新思路。
文末附视频
回望丨访学是高性价比的备选项
北京中考的“卷”并不是今年独有的现象,大家在初二时基本上学完了初三的课程,初三的工作就是反复地刷题。孩子刚一上初三,压力便会扑面而来,学校的月考、年级大排名、家长会、微信群每天的资讯……那一段时间,不止是孩子,我也变得特别的焦虑。
说到海淀区的妈妈,大家的第一印象一定是很“鸡娃”,严格来说我应该只是一个地理意义上的海淀妈妈,我其实是不希望这样的教育方式,但抚育老大的过程中的确也经过了很长一段时期挣扎的过程,这样的“鸡娃”行为受大环境影响,让你不得不随波逐流。我当年之所以申请访学,也是在为女儿的中考做Plan B,女儿从来都不是学霸,但是她有主见,有自己的梦想和规划,也许更适合国际教育。
在看到今年中考讨论热度不减有些难过,也想趁此机会和大家探讨一些问题:首先,看到高分段如此多,肯定会认为往常的学霸们一定如鱼得水了吧。但实际上,在网上来倾诉的恰恰是所谓“学霸”和高分考生,因为一些小的失误,在过去兴许还能上到重点学校,今年能保证普通高中的名额都很难。
最纠结的是这一类家长——他们的孩子没有天才的头脑,但也是智力正常,喜欢读书,喜欢学校;他们的孩子不像学霸那么刻苦钻研,但也是爱好广泛,对某些学科情有独钟;他们的孩子常年占据班里中等偏上的位置,经常在十几名左右徘徊,但很难进入前五;他们的孩子,这次的中考分数多在630到650之间,在海淀上不了六小强,低分段也许还上不了区重点
但是,他们在父母眼里都是璞玉。他们是父母眼里的好孩子,开朗,阳光,懂事,热爱生活,潜力无限;他们的父母也都是爱孩子、重教育,他们心存疑虑,不愿意从初一开始请一对一家教“鸡娃”;他们深知自己的孩子干不过学霸牛娃,但是也绝不甘心躺平;孩子很优秀,这种优秀不仅仅体现在分数上,如果仅仅因为分数就去了一所不理想的学校,他们也着实不甘心,而且整个高中也是一场又一场的卷。
看到这些帖子,我立马就想,来访学呀,访学不失为一条好出路!也许你的家庭现在还不适合走这条路,但先了解,给自己一个备选,说不定哪天适合了呢。
播种丨想的时候全是问题,做就好了
从我的经历也可以看出,访学的人群并不局限在高校教授和学生身上,只需在申请时证明自己是有研究的能力,并表达清楚。回望我自己的访学历程,觉得在北卡的收获和J1签证附加的福利真是高性价比,首先,孩子可以免费入读公立学校,在国内不论孩子读公立高中的国际部,还是读私立的国际学校,学费都是一大笔支出。
我个人在第二个孩子出生后就辞职了,在这期间和朋友们写公众号、做项目等等,也算是半个全职妈妈。一开始对于申请访学特别没有信心,在真的申请成功并赴美学习后,远离国内的升学压力,也认识到自己并不比别人差,从一开始想陪大女儿读书到最后个人收获许多的朋友和成长。
谈起我的访学申请特别要感谢一个人——和和老师,她帮我梳理了申请的思路,也发现自己申请的闪光点。在这里也提醒大家,在准备申请访学的文书时,要发现自己的亮点并展现出来,要相信自己在这么多年的工作和学习中,一定有独特的优势。
在申请成功但还没出国的阶段是最纠结的,会担心在异国他乡孩子能否就读到比较好的学校?在教育局注册的手续是否很繁琐?万一没有学上呢?但在到了美国后发现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当地有许多华人的圈子和朋友都很热情,生活上的事情也都相互帮助和支持,很快就能适应下来。去教育局注册之前要在第一天准备好租房的合同,之后带好在国内就读的证明和成绩单、疫苗证明等相关手续,半小时内就可以注册好。入学前会有英文测试的环节,目的是检验英文水平并安排合适的学校,如果英语不是很好,会先安排到有ESL教师所在的学校,待英语水平提升后转回所在学区的学校。
重点声明:特定为英语不好学生提前适应的学校≠差生学校,该学校与其他学校不同在会有专门的ESL教师,师资比例比较高,有专门的课程,能够更专业地指导,帮助孩子更快适应,所以不需要为孩子没通过英语测试感到失落。后来甚至出现有的访学老师的孩子和ESL老师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测试通过之后都不愿再回到原来的学校。
当所有的手续处理完后会有志愿者来确认并告知下一步的流程,之后会有学区的院校教师来核对孩子的上学信息、校车时间和课程选择,选好课后第二天就可以坐校车上课了。所有入学手续办理都不难,关键在租房合同和所在的学区需要选择好,可以通过当地访学圈华人的推荐,也可以自己找心仪院校所在的学区。
收获丨责任感和自驱力的培养
部分孩子不适应国内的教学模式,有其他方面的天赋但成绩不好,访学不失为一条新的路径,我有一些朋友通过访学的形式,让孩子在美国的学校重新找到兴趣和方向。
从学习方面来说,三年的美高生活让她在申请美本和考托福都具有极大的优势,美国高中的培养模式和国内的不同,学生之间很少谈论关于学习成绩的排名,学校也不会有例行的家长会,只会定期举办校园开放日。这样的环境非常适合孩子培养自控和自驱力。学校重视学生对规则的遵守,但不会无时无刻提醒你,需要自己去了解,也不会在每次大的考试前反复讲解注意事项。美国的教育侧重自己独立去了解规则,留意并执行,锻炼学生的自驱力和信息索取能力,也重点培养孩子的公民责任感。
关于申请美本的费用,晓蝶老师将大女儿柔柔和她在国内公立高中国际部的同学小萌相比,给大家大致分享美本申请支出。柔柔就读美国公立学校不需要学费,考SAT、ACT没有路费支出,因为就在美国本土,访校费用也大大降低。
没有家长会,没有微信群,没有排名和升学的压力,除非孩子犯了大错,老师才会来找你。孩子们会在没有老师协助的情况下一起策划晚会,举办活动。学校的橄榄球队最后一场比赛为癌症基金会来募捐,在赛后男生们全部剃成了光头。大女儿说过在美国的两年半是她学生生涯最快乐的日子,我也想由衷地对她说,在美国的两年半是我作为家长最轻松的日子。
两年半的时间里,我也重新发现自己国际化视野,在学校选课、听大咖讲座,能够接触到世界上最前沿的一些新闻理论,和孩子关系更紧密,通过访学感受到两个人共同进步的感觉棒极了。
答疑问题节选
题一
中考完后孩子去美国读高中需要先过语言关吧?孩子在高中会不会因为语音问题难以适应呢?入学时语言的安排和要求有哪些?
语言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关卡,如果说家庭有出国的打算可以让孩子在国内就先提供英语水平,但也不用有太大的压力,要相信孩子的适应能力。到了美国之后会在当地教育局先注册,之后会有一个英文测试,大概两个半小时时间。若没有通过,会安排进入特定的学校进行英语学习和环境适应,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测试,通过后就可以返回所在的学区学校上学了。
需要说明一下,特定为英语不好学生提前适应的学校≠差生学校,该学校与其他学校不同在会有专门的ESL教师,师资比例比较高,有专门的课程,能够更专业地指导,帮助孩子更快适应,所以不需要为孩子没通过英语测试感到失落。
后来甚至出现有的访学老师的孩子和ESL老师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测试通过之后都不愿再回到原来的学校。所以我觉得这个“语言关”大家不用太过焦虑
题二
访学的父母都在同一所学校吗?孩子读什么中学是需要租房还是买房呢?孩子就读公立高中的资格有区别吗?
租房和买房对读公立高中的资格是没有区别的,只是在报到的时候,租房需要出示类似房产证明的文件,证明是在该区域居住的。选择买房或者租房可以根据个人的家庭情况具体考虑,因为学区的划分不全以学校的远近为根据,可以找物业来核实一下对应的学校。访学在自费租房的时候,也可以选择一些华人聚居的社区,“路径依赖”嘛,大家都相亲相爱。互帮互助的都非常好。
问题中关于访学的概念可能有些不清楚,温习一下:访问学者项目是在美国大学里面进行的一种自主研究的安排,J2签证办理者身份是自由的,或者伴侣不想办理J2签证去美国也是可以的,没有任何的这个限制。此外,J2签证是可以直接在美国申请公卡工作的,对想在美国找工作,甚至将来有移民计划的朋友们,访学项目便是高性价比的选择了。
题三
晓蝶老师两年半的访学是续了两次访学签证吗?续签方便吗?
一开始在国内想象的时候觉得一定困难重重,但只要在美国能够和教授保持良好关系,遵纪守法,到期就可以跟学校申请延期,这个时候再重新填一张新的DS2019表格就可以了。
签证也不需要重新回国办理,只要你在美国的身份是合法有效的,即便护照上的签证过期也没有关系,只要不出境,把相应的东西按照使馆的要求寄过去,使馆就会在一定时间内寄回。晓蝶老师访学期间办了两次续签都很方便,提前一两个月跟学校来申请就OK,可以说研究还没有做完,希望再待一年。
大家也会担心是否会因为带着孩子,签证不好通过。实际上,J2签证其实是J1的附属签证,通过率很大程度上依赖J1签证通过,所以只要J1没有问题,J2其实不用太过担心。
题四
小孩在美国读书会受到美国同学的一些排挤吗?
就我自身是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家孩子过生日派对也有墨西哥裔、印度裔和白人家庭聚在一起,总体觉得美国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但也必须承认,还是会有不友好和歧视的现象,但不能代表所有的美国群体,不友好的人他可能对任何人都不友好,不只是亚裔。
题五
访学申请大致需要多少费用呢?可以申请哪些大学?
首先,不同的学校的访学项目它的费用差别会比较大,因为具体不同的项目,不同的背景。目前来说,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是一年一万六美金,杜克大学一年两万美金,波士顿学院每年三万美元项目费……我们也支持大家申请加州州立大学、南加州大学、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罗格斯大学、菲迪大学等定制性的申请服务,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私聊。
不少人会疑问,我们不能自己申请访学吗?当然可以,但如果选择我们的访学项目,也会有以下方面优势,帮您更好规避风险:第一我们是跟大学或者与教授直接合作,在录取上有便利性,周期缩短。第二我们希望不仅仅只是帮助大家实现访学的这条路,更多地希望能形成一个互助型的,有爱的社区。在美国也能有针对大家后续的支持性服务,帮助大家更好实现职业发展的目标,适应美国的生活。
访学并没有一个所谓的专业,它应该说是一个方向。因为访学是一个不以学位为目的的一种进修方式,在美国大学里面做自主的学习和研究,访学结束后会有结业证书但没有学位证,但回国之后仍可以享受这个归国人员的福利。访学是可以全校自主选课,需要事先和教授确认之后就可以以旁听生的身份去上课
访学申请成功的关键在能否找到教授愿意支持你这方面的研究,或者是对你有所欣赏,教授邀请之后就可以去访学了。高校具体有哪些访学的项目都是可以在官网上找到的,如果是自主申请,不走访学项目,要求自然不同。
访学小知识点
题六
访学结束后两年回国服务期可以豁免吗?
两年服务期算是中美双方的一个协定,针对所有的J类签证,回国服务两年,不是说回国之后真的是要到哪个单位去服务,只是两年期间,不能够再申请其他任何的移民类的赴美签证。
在两年的服务期间是可以申请旅游签证,但不能申请J签证、移民签证和工作签证等需要长期滞留的签证类型。豁免申请需要提前半年左右的时间,需要有当地的工作单位给予工作机会并能申请到合法留下的签证,或者是通过其他方式已经拿到合法身份,就可以按照程序申请豁免。
题七
访学需要提交的资金证明是多少呢?
资金证明意义在于证明有这个资金的能力,能在美国正常地美国访学,没有经济的压力。银行存款证明如果一个人算的话,一年大概是建议提供一个20万左右,每加一个人加10万人民币。存款证明在申请学校的时候就需要提供,要申请DS2019表格的时候,就需要提供这个存款证明,拿着这个材料去办签证,在向美国大使馆提交签证的时候,同时也要提供这个存款证明。
更多答疑问题,可点击视频观看
最后,张伟用老师也分享了他在美国生活学习的感受:“在美国,只要你敢去努力,有时候会有一些意外的收获,很多事情如果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也是可以翻盘的。总而言之,我觉得去美国体验生活也好,带孩子读书也好,甚至为了自己将来的发展都是一个很值得的体验,当然也需要决心和勇气。某种意义上来讲,一方面需要同国内的生活至少是阶段性地告别,这是需要勇气和决心的。另一方面去美国一定意义上来说,就要做好从零开始的心态和准备,必然意味着很多的未知和挑战。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机会也留给有信心和勇气的朋友们。”
访学不仅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对个人来说,能够见识到这么多优秀而有趣的朋友也是人生的一大收获之一。感觉是到了一个大的夏令营。大家都在一起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夏令营结束了,但友情常在。
勇气和决心比英语更重要,晓蝶老师平时也会收到各种各样朋友们的咨询问题,但大多源于对某一件事情的冲动,其实人到中年,跳出舒适区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如果勇敢挑战自己,兴许能发现前面的风景也非常好。在访学期间,类似像晓蝶老师这样的访学妈妈群体,也展现出女性对于一个家庭的力量,希望大家在结合自身情况,权衡之后觉得如果这条路适合你、你的家庭,就勇敢地走下去。
为更好地解答大家的疑惑,帮助大家全面了解美国交流访问学者以及后续发展,《张伟用谈美国留学》目前计划每周一、周三定期推出美国留学和交流访问学者访谈系列讲座,诚邀各领域精英人士和大家讨论美国留学、在美职业发展问题。包括美国访学、工作移民、和子女教育升学等话题,敬请期待!因为嘉宾的时间安排,或者一些特殊事件,《张伟用谈美国留学》可能还会临时加场,欢迎及时关注。
有意向的朋友请扫描文后二维码
点赞关注《张伟用谈美国留学》公众号
获取更多讲座最新资讯
张伟用:美国极妙国际教育集团中国中心主任,成都美国海外留学中心首席专家,留学监理服务部创办人;美中经济文化协会(CAECA)董事,驻北京、成都代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MBA,美国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交流访问学者。
当前,许多学生和家长获得国外院校的情况和入学要求的渠道有限,对于签证条件和流程的理解不及专业的留学中介机构更透彻,了解中介的渠道信息有壁垒,不知道中介提供的留学方案是否已经是最佳方案,有没有水分?
张伟用老师决定设立留学监理服务,针对自己没有经验,无法自行办理留学手续,打算找中介的学生或是不知道应该选择哪一家中介办理留学手续,对中介感到不放心的人群提供第三方监理平台。
留学监理是指接受学生的委托,从选择留学中介到对中介服务过程进行全程督办的一种服务形式,能够让学生对自己的留学办理过程进行监督指导,避免因为过程中的人为操作失误给自己带来损失。
相关链接:

自建立公众号张伟用谈美国留学 以来,张伟用谈美国留学的微信社群(留学群、访学群)也同步建设,参与访谈活动、分享留学资讯与经验、解决留学疑难与需求,群员来自美国专家、教授、访问学者,及关注美国留学/访学的学生与家长;欢迎大家加入,请添加张伟用老师微信 GlobalEdu66进群,群友可畅所欲言,但须遵守法律法规,严禁发布各种广告信息。
张伟用老师在美国做研究学者,研究课题是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学业与职业发展。来美国之前,在北京创业做留学公司十余年,帮助学生申请美国名校和奖学金,对美国留学和留学中介行业很了解。
我很乐意和大家讨论如下话题,美国留学和交流访问学者的申请经验和选校定位,选择优质留学中介和维权,出国考试培训机构和留学后服务,OPT,求职就业等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